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音版第八册教案

人音版第八册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 四年级学生现状分析:认识了变音记号,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了升记号,还原记号,理解了3/8、6/8拍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学习了三连音、切分音,认识了速度记号,保持音记号。

二、 学习目标: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其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

第一课

学习内容:

一、 歌曲:向日葵

二、 综合训练:1、声乐练习

2、旋律填空练习

三、 欣赏: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

学习目标:

一、 了解歌曲切分节奏的特点,并能正确视唱曲谱。

二、 通过二声部合唱练习,做到声音和谐、均衡。

三、 通过旋律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辨别旋律是否通顺,流畅的初步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唢呐这种民族乐器,从而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初学歌曲《向日葵》;综合训练(一)

学习目标:

初步学习歌曲,了解歌曲切分节奏的特点,并能正确视唱曲谱。

德育目标:

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绿化和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重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型。跨小节切分和弱起切分。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新学期谈话并提出新学期要求!

三、 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 简介这段练习曲:这是一首由三度音程构成的音型贯穿在两个声部的首尾的二声部练习曲。

2、 分成两组模拟布谷鸟的叫声。

3、 师弹琴,学唱旋律。

4、 按力度要求进行分声部练习。

5、 简单处理:“布谷”要有弹性,中间四小节旋律自主三和弦构成,应唱得明亮、连贯、声部和谐。

6、 分声部练习,教师指挥演唱。

四、导入新课:学习歌曲《向日葵》

7、 谈话:(师)冬季过去了,春天就要来到了,你喜欢春天吗?你能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色吗?

8、 欣赏歌曲《向日葵》

9、 教师和学生共同来了解向日葵这一植物,突出讲它的茶盘能随阳光照射而转动,代表少年儿童心向党。

10、 节奏练习:

11、 认识歌曲中的两种切分音:

句首弱起的切分音

跨小节的切分音

12、 再次欣赏并介绍歌曲内容及演唱形式。

13、 教师范唱:请学生随音乐优美地摆动。

14、 跟教师视唱旋律。

15、 用wu音模唱歌曲。

16、 跟琴演唱歌

17、 欣赏并跟录音演唱。

四、 教师小结:学习了歌曲旋律,大家一定回家认真复习,为下节课学习歌词做准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歌曲《向日葵》

学习目标:

一、 通过旋律的填空,培养学生辨别旋律是否通顺,流畅的初步能力。

二、 熟练演唱歌曲,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歌。

德育目标:

一、 激励学生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重难点:处理歌曲

学习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发声练习(第一课时)

三、 综合训练(二)

1、 视唱要填入的2小节旋律。

2、 教师分别弹琴填入这2小节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并发言。

3、 自己填写练习。

4、 进行视唱:

四、 复习歌曲

1、 跟录音伴奏唱歌曲。

2、 教师和学生作领唱与齐唱练习。

五、 处理歌曲:

1、 欣赏歌曲录音。

2、 启发学生回答这首歌曲表现的思想感情。

3、 讨论一下力度该怎样处理?

歌曲前两名旋律平衡,音区也不高,力度不宜过强,第三句旋律直线上升,情绪热烈,力度可渐强,第四句要以饱满有力的声音表达自豪的感情。

4、 跟琴齐唱处理后的歌曲。

5、 男女声领唱,合唱练习。

六、 发言:自己为国家或集体做过哪些好人好事?

做了好事后的心情如何?

启发学生体验自豪的情感,有表情地歌唱。

七、 教师小结:学习了歌曲《向日葵》,大家回家后复习好,下节课比比谁唱得好。

八、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学习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唢呐这种民族乐器,从而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学习重难点:欣赏

学习用具:录音机,磁带,乐器挂图

学习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点明课题:板书 欣赏《百鸟朝凤》

三、 欣赏:

1、 简介乐曲出处及演奏乐器。《百鸟朝凤》原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是由唢呐演奏的。

2、 初听乐曲。使学生有完整印象。

3、 复听乐曲:感受旋律的情绪及表现的景象。

板书:热情、欢快

百鸟朝凤、生气勃勃

4、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百鸟朝凤》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奖,在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乐作品时受到热烈的欢迎说明了什么?

(1) 说明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

(2) 热爱我国的音乐艺术,民族民间音乐。

5、 再次复听,教师分段介绍。

6、 提问演奏乐器?

7、 课后练习(2)自由发言(举手)

四、 教师小结:欣赏了《百鸟朝凤》,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唢呐,也听清了唢呐所演奏的优秀作品,望大家更加热爱国家民乐。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百鸟朝凤》这一首著名的唢呐曲,让学生感受到乐器对大自然的模仿和表现力,并了解了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第二课

教学内容:

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读谱知识:拍号3/8

综合训练:1、拍号练习

2、旋律填空练习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西洋乐器介绍(三)铜管乐器

学习目标:

按3/8拍的节奏正确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与情景。教育学生要爱护小青蛙,不乱捕小青蛙。

通过拍号改写练习,感受不同拍号的效果。

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德育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课时安排: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3/8

2、学习歌曲曲谱节奏及听唱旋律

3、综合训练(一)

学习目标:

学习3/8拍号的含义,并感觉3/8拍的音乐中的表现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

学习重难点:歌曲学习3/8的节奏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读谱知识:

1、认识3/8拍节奏的时值:

2、进行3/8拍节奏练习:

3、出示3/4、3/8拍号对比表:

拍号 每小节拍数 强弱关系 单位拍时值

3/4 三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8 三拍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三、综合训练(一)

1、 做练习:将3/4改为3/8拍子

2、 分别视唱两种拍子的旋律。

3、 两种旋律做比较,讨论有什么区别?

四、歌曲学习

1、听录音范唱,使学生对歌曲有印象。

听后让学生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用 哼唱旋律。

3、教师范唱,学生熟悉旋律。

4、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

5、 5、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跟唱。

五、教师小结:学习了3/8拍拍号,同学们知道了它的含义及强弱规律,通过对比,大学也掌握了3/4与3/8拍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希望大家课下多进行巩固练习,并唱好歌

曲旋律。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唱歌词;综合训练(二)

学习目标:

通过的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小青蛙,不乱捕小青蛙。

学习重难点:学唱歌词,注意咬字的清晰。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综合训练(二)

1、 选择旋律音组填空

2、 视唱旋律

四、 复习曲谱:

五、 1、视唱旋律,注意节奏准确。

六、 2、欣赏歌曲。

七、 3、按节奏朗读歌词,理解歌曲内容。

八、 4、教师范唱

九、 5、跟琴填词练习,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

6、再次欣赏歌曲。

7、跟录音集体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处理;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并表达对小青蛙喜爱的心情。

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学习重难点:处理歌曲;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歌曲处理

1、 第一段描写小青蛙怕受伤害而惊恐不安的神态,力度弱一点,音色暗柔,控制音量。

2、 根据处理进行练习。

3、 第二、三段表现了孩子对青蛙的热情、安慰、鼓励和赞扬,要分别和柔和、亲切或热情、明亮的声音表达。

4、 根据处理完整地演唱歌曲。

5、 巩固练习,随录音有表情的演唱。

教师小结:

学习了歌曲,同学们知道了青蛙是益虫,我们要告诉身边的人们:不要捕捉小青蛙,更不要把青蛙当作美味佳肴。

三、 课件视听结合向学生介绍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奏姿势、形状构造

四、 点明课题并板书:

五、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六、 (小号独奏曲)选自舞剧《天鹅湖》

七、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八、 2、简介乐曲:找同学讲天鹅湖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

九、 3、复听回答乐曲的情绪 板书:欢快地

4、懂得乐曲采用快速的短节奏(大量的十六分音符)是造成欢快的主要因素之一。

5、分段听录音,教师加以简单讲解。

6、在教师指导下,看谱哼唱三段的旋律,以熟悉其音调。

7、复听录音,并完成听听想想练习。

十、 教师小结:

十一、 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多种西洋铜管乐器,希望大家课下在生活中,电视上多留意观察,聆听这些乐器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效果,以便更好地掌握它们。

课后反思:这一课学生初次接触到了西洋乐器,了解了西洋铜管乐器的的知识,欣赏了铜管乐器的音色和代表作,已经能够较好的分辨各铜管乐器的音色,对以后的欣赏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二、读谱知识:拍号6/8及指挥图式。

三、综合训练:1、划拍练习

2、听记练习

四、欣赏:渴望春天(童声合唱)

莫扎特简介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用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来表达思念故乡的美好感情,并初步做到合唱时两个声部在音量上的均衡。

2、通过复习6/8拍号,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3、通过练习,使学生从感性上获得三边音节奏的概念。

4、感受歌曲〈渴望春天〉中明朗、愉快的情绪和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结合欣赏进行的听记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及读谱知识的运用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

课时安排: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谱知识6/8及指挥图示;

综合训练(一)

学习目标:

学习6/8拍号的含义,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

通过初步学生旋律,体验6/8拍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6/8的强弱规律,及指挥

教学用具:电子琴,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读谱知识:

拍号,指挥图式。

1、复习3/8拍节奏及旋律,明确3/8每小节的拍数。

2、启发学生说出6/8拍号的含义

6/8 每小节六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3、掌握6/8拍强弱规律,并讲清6/8拍是3/8拍的复拍子。

6/8拍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

4、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拍6/8拍强弱规律。

5、学习指挥图式

6、再听一遍旋律可随着旋律进行指挥。

三、综合训练(一)

1、 视唱旋律。

2、 用“中速”和“稍快”的速度视唱。

3、 请学生来边指挥边唱。

教师小结:6/8拍子是富于舞蹈性的拍子,同学们可在课下多找一些6/8的音乐来欣赏。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听辨和声音程;

复习一个升号调;

学习歌曲旋律。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用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来表达思念故乡的美好感情,并初步做到合唱时两个声部在音量上的均衡。

学习重难点:学习歌曲,注意运用气息的支持。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1、二声部发声练习

2、听辨音程

三、 复习G大调音阶,分别做上行和下行的发声练习。

四、 新歌学习

a) 听录音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合唱效果

b) 分声部学习歌曲旋律先视唱低声部旋律,再练高声部旋律

c) 重点练习X X X X X. X和X X X X X X ,注意节奏的细微区别。

d) 用唱名“fa”模唱学会该处旋律装饰音(倚音),不用把装饰音的

每个唱名都唱出。

e) 视唱合唱部分,要求学生轻声、注意音准。

6、完整视唱旋律。

五、 学习唱歌词

a) 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b) 朗读歌词,填词练习,

c) 分声部练习唱词。

d) 二声部合唱,完整练习。、

六、 教师小结:学习了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大家懂得了我们每一个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处理;介绍莫扎特;欣赏《渴望春天》。

学习目标:

感受歌曲《渴望春天》中明朗,愉快的情绪和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

教学重难点:欣赏歌曲,处理歌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歌曲处理: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教师弹琴,让学生随稍快的速度视唱,唱出柔美流畅、微微摇荡的感觉。

3、启发学生用思乡的感情演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内容。

三、欣赏乐曲《渴望春天》

1、简介歌曲: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采用6/8拍活泼跳跃的节奏,分解式和弦与级进音调交替结合的旋律,优美流畅,充满着勃勃生机。洋溢着青春气息,表现了儿童们渴望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五月春天到来的心情。

2、初听乐曲,简介作者生平。

复听乐曲:教师将第一乐句板书在黑板上,可边听边视唱。

穿插讲解莫扎特的故事。

3、复听,可让学生小声跟唱,让这首乐曲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合欣赏,做综合训练(二)为歌曲的前两个乐句填上小节线,巩固6/8拍号的知识。

5、视唱歌曲的前两个乐句填上小节线,巩固6/8拍号的知识。

复听全曲。

教师小结:通过欣赏学生对6/8拍的乐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莫扎特的做了简单的了解。

课后反思:这一课所学的两个音乐作品都是国外著名的音乐作品,学生通过对这课学习感受到了西洋每个国家音乐作品的特点,并与中国作品做了简单的对比。

第四课

学习内容:

一、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读谱知识:三连音

三、综合训练:1、节奏练习

2、二部轮唱练习

四、欣赏:码头工人(男声齐唱)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感受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德育目标:

通过教唱《国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唱好《国歌》的意义,并能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谱知识:三连音

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谱教学

学习目标:通过教唱《国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唱好《国歌》的意义,并能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三联音的学习和演唱

教具学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三联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读谱知识:

出示三连音 给学生讲明它的名称。

将音值均分为三个部分来代替原来的两个部分而形成的。

唱一唱

四、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录音范唱 教师板书课题。

2、让学生谈谈对国歌的了解,并谈谈所听过的各种国歌体裁。

3、简介歌曲并听教师范唱曲谱。

4、复习G大调音阶,并讲解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5、跟琴慢速视唱歌谱。

6、重点练习连续三个“三连音”节奏,模仿鼓点声的“三连音”节奏。

7、练习容易出错的句子:

8、跟录音完整唱歌谱。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同学们都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呢?希望同学们下节课用歌声来告诉老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国歌》歌词教学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

教具学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G大调音阶。

三、复习曲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跟录音齐唱曲谱。学习歌词并处理歌曲

按节奏齐读歌词。

跟录音唱歌词

分析处理歌词:

第一句的弱起和四度跳进,要唱得沉着坚定,第一、二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得饱满,表现在大敌当前过,我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战斗意志。

第三句有如报警的呼号,“中华民族”四个字要十分有力,时值不宜缩短。

“到了”两字后突然休止符收煞,突出和强调了“最危险的时候”,唱时切不可节奏拖

沓,以免减弱紧张的效果。

后一句的三个“起来”应随着大三和弦分解音的上行,不断加强力度,“起来”之间的附点四分音符要唱足时值,一鼓作气,引向“我们万众一心”这一句,以高亢嘹亮的声音来表现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的亿万人民,朝着胜利目标的伟大进军。

完整跟琴唱歌词。

教师小结:学习了《国歌》,我们知道了《国歌》的来历,词曲作者,懂得了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希望每位同学都唱好我国的国歌,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码头工人》介绍聂耳

学习目标:

了解聂耳和码头工人的悲惨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幸福和新生活。

教学重难点:欣赏《码头工人》

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聂耳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码头工人》

1、简介作者聂耳的生平及他所创作的几首歌曲。

2、初听全曲。

要求学生在谱中找出重复出现的主题旋律并分析特点及表现形象。

4、复听歌曲。

把本课和《国歌》进行三连音效果进行比较。

给学生讲述旧中国码头工人的故事。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5、随音乐哼唱歌曲。

做课后听听想想:(1)答案 出现了(21)次。(2)答案:坚定有力、沉重。

教师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三联音节奏有了深刻的理解。对聂耳的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后记:国歌的旋律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这节课只是对三连音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第五课

教学内容:

歌曲:党好比红太阳

综合训练:1、拍号复习;2、二声部听记

学习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明亮、爽朗的声音歌唱,感觉并抒发布依族儿童对党的真挚感情。

二、发展学生多声部的听觉能力。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党好比红太阳》歌谱学习。

综合训练:一、二

学习目标:运用正确的节奏,完整视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谱

教具学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请把你学过的拍号和含义以及强弱规律填在下表: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2/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3/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4/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6/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3/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为低声部填入缺少的音

视唱完整的高声部旋律。

分别填入三个不同音高的低声部旋律。

教师弹奏已填入缺少音的两声部,学生听辩所填入的音。

视唱两声部旋律。

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组成完整而流畅的旋律。

视唱要填入的二组音。

教师分别将二组音填入空白处,学生听辩。

根据大家的选择,作视唱练习。

三、导入新课,学习歌曲《党好比红太阳》:

四、听录音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2、复习节奏解决难点。

3、讲解歌名,有表情的范唱,展现布依族儿童对党的赞颂。

4、教师带领学生读曲谱节奏。

5、教师弹琴,学生视唱曲谱。

6、放录音伴奏,学生跟录音拍节奏。

7、再次听录音范唱,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美音调,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歌丰富多彩的风格,激励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8、男女声分别演唱歌曲曲谱。

9、完整跟录音唱曲谱,并纠正唱得不正确的地方。

教师小结:学生基本能较好的演唱歌曲旋律,但音区较高学生唱不上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曲谱,学习歌词。

欣赏《道拉基》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用明亮、爽朗的声音歌唱歌曲,热爱我国的民歌。

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党的教育,通过歌声表达对党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歌词的学习

欣赏《道拉基》

教具学具:录音机 电子琴 磁带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党好比红太阳》歌谱:

听教师范唱曲谱。

跟琴齐唱曲谱。

学习歌曲歌词:

教师讲解歌名,体现党是各族人民的红太阳,从而贯穿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

简介歌曲。

听范唱录音。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学生可轻轻拍击节奏。

学生跟琴慢速练习,遇唱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解决完错误,再跟琴完整练习。板书课题《道拉基》,朝鲜族民歌。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道拉基”?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叫“桔梗”,所以这首民歌又名《桔梗谣》。

介绍朝鲜族人的特点:朝鲜族多居住在我国的吉林省,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逢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在一起尽情地歌唱跳舞,因此,朝鲜族的民歌多带有舞蹈性的特点。

初听乐曲,感受歌舞体裁轻快而优美的特征。

回答歌曲拍号和音乐情绪、特点。

带领学生读歌词。

复听乐曲,加深学生对朝鲜民族音调的印象。

再次复听时,可让同学们轻轻哼唱,拍击三拍子的节奏。

教师小结:

欣赏了乐曲,我们又了解了一个民族——朝鲜族音乐的特点,课下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共学过多少个民族的歌曲?他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相互讨论并唱出这些歌曲。

教后记: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学生又了解了一个民族的音乐特点,使学生对国外音乐有了初步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