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护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技术准备
1、对施⼯前的技术准备⼯作,必须细致、认真的进⾏。施⼯技术准备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施⼯阶段划分。
2、在调查阶段,掌握⼯程所在地区的地质资料,以及⼯程施⼯的⽔⽂地质条件,对可能给⼯程施⼯造成较⼤影响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的相应措施将其影响降低⾄最⼩。
3、组织各专业⼈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审,熟悉和掌握施⼯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4、做好技术交底⼯作。本⼯程每⼀道⼯序开⼯前,均需进⾏技术交底。⼆、⼯程测量1、平⾯轴线测量
2、根据建设招标单位及施⼯总平⾯图提供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准点可按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标⾼参照点⽤全站仪、钢尺进⾏⽹点的测设。
3、施⼯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作程序进⾏,其布设间距应满⾜各建筑物施⼯定位放线,抄平的技术要求,保持有⾜够数量的⽹点为施⼯复核提供标志。
4、⽹点的测设应进⾏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超出1/5000外应复测,主轴线的控制标志,应牢固,不下沉变位,并⽤砼保护。5、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基本点根据总平⾯图所⽰,⽅位⽤全站仪测量定位,并测量(丈量)各基坑开挖边线。6、分画轴线开间尺⼨,应⽤总长度进⾏复核,减少分段误差。7、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程控制点,将⽔准标⾼引测⾄施⼯现
场做为控制点(各单体外基坑边布设⾼程控制点),建⽴⾼程控制系统。由专⼈定期对⾼程控制点进⾏复测,确保⾼程控制点的准确性。由⾼程控制点测放每层⼟钉、花管的位置。三、⼟⽅开挖
1、建⽴轴线控制⽹和⽔准点后,根据设计图纸进⾏基坑位置、标⾼的测设,先⽤⽩灰撒出开挖底边线和基坑放坡位置上⼝线;然后分层分段进⾏⼟⽅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于1m,挖⾄⼟钉墙⼟钉位置以下50cm,从内往外⽤挖掘机开挖装车倒运。本⼯程⼟⽅主要以挖掘机械进⾏开挖为主,辅助⼈⼯配合修整基底及边坡。2、施⼯顺序:
根据现场情况,场地开阔,⼟⽅开挖逐轴平⾏退挖。
2.1严禁超挖及⼤锅底式开挖,开挖后应及时进⾏坡⾯监测施⼯⼯作。
2.2⼟⽅机械开挖采⽤由⾥往外逐轴平⾏退挖。各轴的挖掘机同时向后推进,边挖⼟边装车,如此均衡连续进⾏,分层开挖直⾄开挖⾄基坑底上0.2-0.3⽶处交由⼈⼯修葺。
2.3⼟⽅开挖时,严格控制挖⼟深度,若超挖的部分,⽤碎⽯、砂回填夯实、振实。3、基坑开挖要求
3.1、基坑开挖前先进⾏施⼯组织,合理安排好施⼯顺序。⼯程⼟⽅开挖要求延同⼀⽅向开挖,倒运⾄甲⽅指定堆⼟区域或外运。
3.2、基坑开挖注意放坡,并遵循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严禁超挖。⼟⽅边坡要求与基坑围护设计⽅案⼀致。3.3、基坑开挖时,做好坑内和坑外的排⽔沟,做好排⽔措施。4、质量标准4.1、主控项⽬:
开挖标⾼、长度、宽度、边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质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并严禁扰动。4.2、⼀般项⽬:
控制好开挖表⾯平整度及基底⼟性。4.3、允许偏差见下表。⼟⽅开挖⼯程质量检验标准
1、组织各专业⼈员熟悉施⼯图纸的全部内容和掌握设计意图。
2、做好技术交底⼯作。本⼯程每⼀道⼯序开⼯前,进⾏技术交底,使所有⼈员领会技术要求,以便合理地按⼯序、⼯艺要求科学地组织施⼯。
3、⼟钉墙坡⾯经检查已修正到位,根据施⼯图纸及现场情况以部好⼟钉孔位。4、按技术负责⼈→专业⼯长→各班组长程序进⾏技术交底。
5、技术交底均有书⾯记录及图表和签字,技术负责⼈向专业⼯长交底要结合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等进⾏,要求细致、全⾯。6、施⼯⼯艺流程
7、⼟钉施⼯步骤
7.1、施⼯前,要对原材料的型号、品种、规格的质量及⽣产⼚
家进⾏检查,必须由甲⽅认可后,并且满⾜设计要求⽅可采购,所采购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材料,决不允许在施⼯中使⽤,应清离现场。7.2、机械⼟⽅开挖
基坑分层开挖深度不超过⼟钉所在位置以下50cm。分层进⾏成孔、注浆及挂⽹喷射混凝⼟作业顺序。采⽤分层成孔、注浆、挂⽹喷射混凝⼟;易塌⼟层每1排孔喷⼀次混凝⼟。7.3 成孔
采⽤履带式钻机配合⼈⼯洛阳铲成孔。
①成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层条件,对定出的孔位作好标记。
②铲杆⽔平⽅向孔距误差不应⼤于50mm,垂直⽅向孔距误差不应⼤于100mm。
③孔底部的偏斜尺⼨不应⼤于⼟钉长度的3%。⼟钉孔深不应⼩于设计长度,也不宜⼤于设计长度的1%。④成孔结束后进⾏清孔检查,对孔中出现的局部塌孔及掉落松⼟应⽴即清理。⑤整理钻孔记录。
⑥验收合格后⽅可进⾏下道⼯序。7.4⼟钉的制作、安放
①钻孔完毕后应⽴即安插⼟钉以防塌孔,②组装前钢筋应平直、除油和除锈。
③钢筋的接头应采⽤焊接的搭接接头,焊接长度为30d,但不⼩于500mm,④沿杆体轴线⽅向每隔2.0m应延杆体120度设置3个对中⽀架,保证⼟钉居中。7.5⼟钉注浆
①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清除⼲净;注浆开始或中途停⽌超过30min时,应⽤⽔或稀⽔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
②注浆管在使⽤前应检查有⽆破裂和堵塞,接⼝处要牢固,防⽌压⼒加⼤时开裂跑浆;注浆前要⽤⽔引路、润湿输浆管道。;③注浆材料宜选⽤⽔泥浆;⽔泥浆的⽔灰⽐宜为0.5,,⽔灰⽐宜为0.38-0.45,⽔泥浆、⽔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次拌合的⽔泥浆、⽔泥砂浆应在初凝前⽤完。
④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距孔底250-500mm处,孔⼝部位宜设置⽌浆塞及排⽓管。
⑤孔⼝溢出浆液时,可停⽌注浆。
⑥浆体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补浆。7.6、质量控制保证标准①主控项⽬
钢筋、⽔泥的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钉插⼊长度或⼟钉应⼒符合表(表4-1)的规定。②⼀般项⽬
⼟钉位置,钻孔倾斜度,浆体强度、注浆量,⼟钉墙⾯厚度及强度应符合表(表4-1)的规定。⼟钉墙⽀护⼯程质量检验标准(表4-1)
措施包括地表排⽔,⽀护内部排⽔,以及基坑排⽔,以避免⼟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减轻作⽤于⾯层上的静⽔压⼒。④⼟钉置⼊后,采⽤重⼒⽅法注浆填孔。重⼒注浆以满孔为⽌,在初凝前补浆1~2次。⑤向管内注⼊浆体的充盈系数⼤于1.0,直⾄浆液稳定。
⑥注浆⽤⽔泥砂浆的⽔灰⽐不超过0.45,纯⽔泥浆⽔灰⽐不超过0.65;浆体应搅拌均匀并⽴即使⽤。⑦砂浆强度⽤70×70×70mm⽴⽅试件经标准养护后测定,每批⾄少留3组(每组3块)试件,给出28天强度。五、挂⽹、喷混凝⼟⼯程1、绑扎钢筋⽹⽚
⼟钉⽀护⽹筋采⽤Ф6.5@250*250钢筋, 1Ф14⽔平加强筋及斜向加强筋。钢板⽹采⽤50*50*10的成品钢板⽹。
1.1按设计要求绑扎、固定钢筋⽹。钢筋⽹⽚可焊接或绑扎⽽成,⽹格允许偏差为±10mm。铺设钢筋⽹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于⼀个⽹格边长或200mm,如为搭接焊则焊接长度不⼩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与坡⾯的间隙不⼩于20mm。1.2⼟钉与⾯层连接⽤Φ16短钢筋头与⼟钉钢筋焊接牢固。
1.3在喷射混凝⼟前,⾯层内的钢筋⽹⽚应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钢筋⽹⽚可⽤插⼊⼟中的钢筋固定,
在混凝⼟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2、喷射混凝⼟
2.1、喷射砼采⽤32.5R复合硅酸盐⽔泥、⼲净的中砂、⽯粉。
2.1、喷射混凝⼟的配合⽐应通过试验确定,粗⾻料最⼤粒径不宜⼤于12mm;⽔灰⽐不宜⼤于0.45。3、喷射砼:
3.1采⽤性能稳定良好的砼喷射机,选⽤9m3以上的空压机。
3.2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供⽔设施应保证喷头处有⾜够的⽔压,⼀般为0.2Mpa。⽔泥与砂⽯之⽐重量⼀般为1:4-1:
4.5,砂率45-55%,混合料应拌均匀,搅和时间不少于2分,且随拌随⽤,不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时。3.3喷射砼作业前,需对机械设备、风、⽔管路和电线进⾏全⾯的检查和试运⾏,清理受喷⾯,埋设好控制喷射砼厚度标志,确保喷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保证钢筋⽹⽚喷浆后不外露。
3.4喷射作业应分段进⾏,同⼀分段内喷射顺序应⾃上⽽下,⼀次喷射厚度不宜⼤于40mm。喷射混凝⼟时,喷头与受喷⾯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m。喷射混凝⼟终凝2h后,应喷⽔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