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郑文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 短缺、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农村贫困地区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发展经济、深 化改革、转变观念、落实经费、充实师资。 [关键词]农村教育;贫困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173(2006)03—0014—02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但教育落后而导致的人口素质不高 但是也减少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的基本情况 则是根本原因之一。 渠道,扩大了经费短缺的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 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二)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 区的教育事业相比过去有了很大起 存在的主要问题 离 ■ 色,各地中、小学大范围地进行管理 (一)教育经费短缺 一是应试教育模式依旧,片面追 改革、投资改革、办学 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问题 求升学率。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学 改革、学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 本来就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税 生毕业以后只有少数人能够升学,大 改革,使得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 费改革之后,教育经费短缺使得学校 部分学生留在本地,直接参加农业生 化。20世纪9HD年代以来,我国又开始 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不足,教师 。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死死盯着升学 推动新一轮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其 工资无法按时足额发放,严重影响了 率,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 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将农村贫困地区 教学质量。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在 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与当地农 的经济开发、脱贫致富、社会发展与 于:一是贫困问题。地方贫困,财政收 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协调。 农村教育改革互相结合。但是,由于 入有限,这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 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困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尽管各 短缺的根本原因。二是问题。过 难不少。从上看,农村贫困地区 级作出了积极努力,农村贫困地 去,乡镇财力难以支撑农村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的管理还不完善,实行 区教育事业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农村 的发展,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农科教结合发展职业教育的配套政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地方。主要表现 的后,明确了县级对本地农 策和相应法规尚不健全,农、科、教各 在:(1)劳动力素质仍然不高,缺乏 村义务教育所负的主要责任。但“以 部门还没有很好地统筹协调,部门分 应有的市场经营管理意识和现代农 县为主”的教育投入虽能解决在 割依然很严重。从学校建设上看,农 业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 县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投入的稳 村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短缺,许多学校 展的需要。(2)缺乏各方面的经营管 定性和平衡性,但仍不能解决投入总 设施简陋,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奇缺, 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制约了地方 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税费改革问 既没有实验设备,也没有实习基地和 经济的发展。(3)对社会风气的改变 题。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义务教育 厂房,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 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一些农村 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农村教育费 重。从社会影响来看,农村职业学校 贫困地区。社会不良风气屡禁不止, 附加和教育集资两项,由此带来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生源不足。许 如封建迷信、、吸毒、打架斗殴 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重大变革。 多家长不愿让孩子上职业学校,学生 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 虽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本人也大都向往就读普通高中,以便 [收稿日期】2005—09—19 [作者简介]郑文,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发展。 .r囊詹埘双月刊2006.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将来读大学。 三是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再教 方向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各级 农村教育应与农业生产、科技进 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对农村贫困  育的培训机构。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 步相结合,为农村建设服务。为此,一 地区的教师工资必须依法足额预算,的日新月异,农村要全面小康,农业生 是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转变盲目追 不留缺口。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学 产要现代化,这就要求农村劳动力紧 求升学率的观念,转变“学而优则 校教师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 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自己的科技文 仕”的观念,真正树立农村教育为农 保障制度的改革,给予他们以充分的 化知识,面向市场,开阔眼界。所以必 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二是要 生活保障。三是要大力加强农村贫困 须对农村劳动力提供不断的再教育和 改革同农村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的教 地区教师业务培训。以新课程、新知 再培训的机会。但是,贫困地区基层政 学模式,教材编写要结合农村实际, 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切实抓好 府普遍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而且 在这方面也往往力不从心,更不用说 花大力气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培训了。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是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许多中 小学教师仍不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 这就使得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整体 水平不高,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程 度;二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 年教师比重偏大,中年教师比重偏小, 骨干教师几乎出现断层;三是师资数 量不足。初中、小学教师普遍缺编,一 些薄弱学科如音、体、美、劳等学科几 乎没有教师;四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农 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收入很低,工资拖 欠问题比较严重,住房条件和医疗条 件差,生活艰苦,以致教师跳槽现象很 多,许多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一 心向往城市,或到高中教书。 三、推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 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 收入 农村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农村 劳动力要培训,最急需的是资金。钱 从哪里来?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扶贫和 各方资助,还需要贫困地区自力更 生,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 入。这就要求农村干部群众改变观 念,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努力促进经 济发展。同时要按照要求,加强 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把增加农民 收入作为评判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 绩的实实在在的标尺。 (二)转变办学观念,明确办学 突出农村特色,教学方式要灵活务 实;三是要实行“三教统筹”,在全面 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落实办学经费,吸纳争取 各方赞助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 制。农村贫困地区各级要积极拓 宽经费来源,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渠道 畅通,督促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在这 方面。省级财政要设立转移支付专项 资金,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农村 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县级 要依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切实 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管理,依法向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 教育经费收支情况,接受监督检查; 乡镇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 学校办学条件。二是要扩大宜传,努 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赞助。要积极动员 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贫困地区 的教育,动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资助 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四)充实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一是要重视对农村贫困地区中 小学教师队伍的配备工作。鼓励大、 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 城镇教师特别是高级、特级教师轮流 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其他具备教 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同 时,要建立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 交流制度,完善对长期在农村贫困地 区任教的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制度。 二是要建立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4'tl-t-, ̄i Y ̄:FU 2伽 3 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四是要 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大力 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 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和共同关心支 持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教育 改革 一方面,每一位从事农村贫困地 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 者都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展开研究, 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农村贫困地区教 育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广泛动 员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农村贫困地 区教育改革,通过发挥高校和科研院 所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与农村贫 困地区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努力提 高农村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罗云德.走向误区的农村教育 [J].内蒙古教育,2002,(4), [3]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 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李少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 村教育对策探索[J],教育研究,2003, (4). [5]司哓宏,毛建青.关于农村义务教 育财政投资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04,(3). (本文责任编校:沈立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