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合理配置清梳联工艺 改善半成品质量

合理配置清梳联工艺 改善半成品质量

来源:华佗小知识
24 《陕西纺织》 2010.2 (总第86期) 合理配置清梳联工艺 改善半成品质量 莫西蔡少渝我公司2006年购置了一套国产短流程清梳联设备,从整个 戴宏高 李兵 距都在6—12mm间,而短流程清梳联握持打击处隔距在1.3nma ~(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流程运行情况来看,所纺J14.5品种成纱质量稳定,强力、重量 及条干CV%、千米棉结等均能达到客户要求,但是纺普梳品种 3mm之间。显然极不适应厚棉层喂入开松。因而损伤纤维, 打碎杂质,产生棉结是必然的。所以,在工艺参数选择上,要解 及特细支纱不太理想。为了扩展该套清梳联的适纺范围,有效 发挥其新设备新技术的潜能,我们对整个清梳联工艺进行了新 的优化配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清梳联半成品质量分析 1.1清梳联与A186梳棉机半成品质量对比 表1是2008年元月份清梳联与A186梳棉机同品种同原料 半成品重量不匀率、棉网棉结、杂质及短绒增量对比数据。 表1 半成品质量对比 内控质量项目 清梳联 A186 重量不匀率%(外不匀) 2.14 4.2 棉网杂,结(粒,克) l09/13 1O6/14 原料短绒率% 14.41 14.21 棉层短绒率% 15.68 14.7 生条短绒率% 18.73 16.5 从生条重量不匀率看,清梳联优于A186梳棉机,棉网杂/结 与A186梳棉机不相上下;但是和A186梳棉机相比,清梳联棉层 及生条短绒偏高,均超过内控质量标准,这也是清梳联纺普梳 品种的症结所在。 1.2清梳联各单机短绒变化趋势 近几年经过专家技术人员摸索总结,对清梳联的矛盾和规 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即提高半成品混合均匀效果及除杂 效率就必须提高各部打手梳理机件速度,贯彻强分梳、多开松 的工艺原则。但是梳理打击过度,易损伤纤维和产生棉结,所 以开松、梳理与短绒、结杂是一组矛盾。如何兼顾好两者关系, 是工艺配置的关键。 表2、图1是清梳联各单机短绒率变化。 表2 短绒率变化 检测部位 短绒率(%) 原 棉 14.2l A102轴流开棉机进口 l4.68 A102轴流开棉机出口 15.06 FA1llD精开棉机进口 l5.13 FAlllD精开棉机出口 15.63 A172喂棉箱进口 15.68 从趋势图可以看出,FA008抓棉机、FA102轴流开棉机及FA111D 精开棉机及FA226梳棉机是短绒增幅较高的部位,尽管该清梳 联流程短,但是握持打击点多,且传统开清棉机握持打击处隔 决好除杂效率,开松度和棉结增长,短绒增长这一组密切相关 的矛盾,做到棉结短绒兼顾。 FA226梳棉机 FA201除微尘机 FA1 1 1D精细开棉机 FA025 ̄;仓多仓混棉机 FA102轴流开棉机 FA008抓棉机 0 l 2 3 短绒增加百分点 图1单机短绒增量 2清花各单机工艺调整 2.1 FA008自动抓棉机 该抓棉机是开清棉机组中第一道单机,其抓取棉块的大 小,抓取包数的多少,将严重影响后续机台的开松、除杂和均匀 混合作用,工艺配置原则为多包细抓、勤抓、以提高小车运转率 为原则。 工艺参数优化如下: 打手速度1006r/min,小车运行速度15m/rain 抓臂下降动程3mm,打手刀片与肋条隔距一lmm 在产量允许情况下,刀片伸出肋条应尽量减小,以便抓细、 抓小;小车每一行程下降距离应小,以尽量提高开松度。打手 速度以低速为好,以免损伤纤维,增加短绒。 2.2 FAl02型单轴流开棉机 该机打手速度过高,开松虽好,棉柬小,但易损伤纤维,产 生束丝,过低则相反。打手一尘棒隔距应根据纤维性能决定, J9.7品种纤维细长、单强低、含杂少,打手一尘棒隔距应放大; 尘棒间隔距应偏大掌握,以便早落棉籽、籽棉、破籽等大杂,避 免在后工序被打碎。 打手速度优化如下:打手速度540r/arin 打手~尘棒隔距11.9nun 尘棒间隔距11.9wan 2.3 FA111D精细开棉机 此机是产生短绒和棉结的主机,由于是握持打击开松,除 2010・2 (总第86期) 杂强烈,故原棉经此机加工后,短绒和棉结显著增加。 《陕西纺织》 量对比如表6: 表6 项 棉板加垫铁半成品质量对比 目 改 前 改 后 13.4 16.8 +3.4 13,1O4 13.88 16.45 +2.57 l1/96 所以我们将该开棉机打手速度由460drain调整到38Of/arin 打手一给棉罗拉隔距由3mm调整到8roan 2.4清花工艺调整后棉层短绒变化及除杂效率情况 测试数据见表3 棉层短绒率% 生条短绒率% 短绒增量% 棉网结/杂粒/克 表3 项 目 清花工艺调整效果 改 前 改 后 原棉短绒率% 14.41 14.41 3.2.2将刺辊及后固定盖板各部隔距放大,进行改前改后半成 棉层短绒率% 15.68 14.78 品质量对比如表7: 短绒增量% +1.17 +0.37 表7 隔距放大半成品质量对比 原棉含杂率% 1.5 1.5 项 目 改前 改后 棉条含杂率% O.03O 0.035 刺辊一给棉板隔距‰ 26 3O 除杂效率% 98 97.67 刺辊一分梳板隔距%。 40 60 虽然喂入棉层除杂效率略有下降,但是短绒增量下降较 锡林一后固定盖板隔距‰ 16.18.20 21.23.25 多,所以此工艺方案可行。 棉层短绒率% 14.3 14.56 3梳棉工艺方案的优选 生条短绒率% 17.2 16.6 短绒增量% +2.9 +2.04 在整个清梳联流程中,梳棉机是去除棉结产生短绒的主要 棉网结/杂粒/克 13/136 11/123 机械,我们从工艺隔距、盖板速度及台时产量几个方面进行工 3.2.3然后我们在3.2.2工艺方案的基础上将给棉板加垫铁, 艺参数优选。 做半成品质量试验: 3.1减少盖板分梳强度试验 棉条短绒增量 +1.85% 棉网杂/结(粒/克)98/13 3.1.1放大锡林一盖板隔距,由改前9…8 7 7、7%o调整为l1、 3.2.4在3.2.3的工艺方案基础上将刺辊速度由890r/rain下 1O、1O、10、l1%o 降到810r/min 短绒及棉结杂质变化如表4: 棉层 棉条短绒增量+1.65% 表4 放大锡林~盖板隔距效果 棉网杂/结(粒,克)97/11.3 项 目 改 前 改 后 从3.2.4的实验数据可知,调整刺辊及后固定盖板工艺参 棉层短绒率% 14.8 14.63 数后,不论梳棉短绒增量及棉网棉结杂质均明显改善。 生条短绒率% 16.4 15.83 3.3不同台时产量的质量对比 短绒增量% +1.6 +1.2 清梳联的特点之一就是高产高速,但是产量高,喂人棉层 棉网结/杂粒,克 12/102 14/1O7 速度快,开松度不够,纤维伸直平行度差,在后工序加工中易被 3.1.2降低盖板速度试验 打断,造成短绒、棉结上升,所以针对不同品种、原料性能,选择 将盖板线速度由320mm/min放慢至224mm/min,短绒及棉 合适的台时产量(出条线速度)。 表8是C14.5、J9.7品种不同台时产量下成纱质量及棉网 结杂质试验结果如表5: 杂/结情况 表5 降低盖板速度试验结果 表8 不同台时产量成纱及棉网质量 项 目 改 前 改 后 棉层短绒率% 14.52 14.27 品种 台时产量 24 27 30 35 k 台时 生条短绒率% 16.73 16.07 条干CV% 15.41 l5.57 16.33 16.47 短绒增量% +2.21 +1.8 细节/km 32 33 41 50 棉网结/杂(粒/克) 11,lO5 14/113 C14.5 粗结/ 356 406 由于放大盖板隔距及降低盖板速度,分梳强度减弱,纤维 棉结/km k29O 304rn 472 487 553 652 受到梳理损伤少,所以生条短绒率下降,但是棉网棉结上升,所 黑板结/杂(粒/克) 26/61 25/65 22/28 29,35 以上述两种方案不可取。 棉网结/杂(粒/克) 12,93 l3,98 15/121 l6/l34 3.2调整梳棉机后部工艺隔距试验 条干CV% 14.56 14.71 15.04 15.8 由于刺辊给棉板为握持打击开松,此处工艺参数对短绒影 细节/km 23 27 50 62 响相当大,应适当抬高给棉板,延长给棉板工作面,增加分梳工 J9粗结/kin l12 l06 127 141 .作面长度,并将各部隔距放大,速度放慢以保护纤维。 7 棉结/kni l3-4 143 168 l93 3.2.1给棉板加垫铁试验 棉网结/杂(粒/克) 14/l10 14/106 15/120 17/133 我们将给棉板加前2mm后5mm的斜面垫铁,做半成品质 黑板结/杂(粒/克) 22/30 21/32 27/35 28/40 《陕西纺织》 2010.2 (总第86期) 高支纱棉结杂质的控制 刘莹君赵增辉 多,影响了棉块初次开松的效果。时抓棉机的运转效 (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1前言 高支纱纱支细,横截面内纤维根数较少,棉结杂质 对纱线的强力、外观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产 品档次,生产过程中控制好生条中棉结杂质的量尤为 重要。清花和梳棉工序是产生和去除棉结杂质的关键 工序,我们从清花和梳棉工序人手,通过大量的工艺试 验研究,对工艺进行优化,有效地控制了生条中棉结杂 质的含量,稳定了成纱质量。 率也随之降低,混合效果变差,被棉束包裹的杂质也不 能及时地排除。为此,我们将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 离由原来的5mm一6.5mm调至2mm一3.5mm,将打手 速度由713r/rnin降至665r/min,试验结果见表l 表1 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与棉块重量 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mm) 打手速度(r/rain) 5~6.5 713 2~3.5 665 棉块重量(∥块) 抓棉小车运转效率(%) O.5993 73 O.3l69 88 2清花工序 清花工序工艺流程:A0o2一A035一A034一Po2(豪 猪)一Ao92一A076 根据“多落、早落、少碎、多松、少打”的工艺配置原 2.2开棉机 表2 开棉机打手速度和尘棒隔距试验表 A B C 则,结合长绒棉纤维较长的特点,兼顾经济效益,我们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清花工艺进行了优化: 2.1抓棉机 1 A035豪猪打手 A035混开棉机 转速(r/rnin) 尘棒隔距(mm) lO42 15 15 14 14 A034六滚筒 转速(r,rnin) 498 549 606 626 69l 763 46l 5o8 56l 592 653 72o 高支纱的原料为长绒棉,棉包经人工拣色杂以后, 呈块状散花直接上棉台,使得抓棉机由撕扯抓棉变为 块状抓棉,抓取的棉块变大,单位时问内抓取的棉块增 经过试验后,我们将台时产量确定为27 k 台时。 2 984 16 l6 l5 15 根据长绒棉的纤维特征,工艺上要求在柔性开松 表10清梳联与A186机台所纺成纱质量对比 项 目 条干CV% l4.5 清梳联 Al86 15.55 27 308 4清梳联工艺参数优化前后质量指标数据跟 踪对比 4.1原棉情况(表9) 表9 品 种 .’ , 清梳联 Al86 14.75 30 119 15.67 3l 315 l5.02 36 l28 原棉情况 C14.5 J9.7 细节/km 粗节/km 棉结/Inn 478 485 29/66 134 2 29 l9r7 24,33 品质长度(mm) 31.95 32.27 主体长度(mm) 短绒率(%) 成熟度 细度(m/s) 比强度(eN/tex) 29.31 l4.19 1.6l 6146 21.6 29.6O l2.76 1.63 6133 22.2 黑板结,杂 (粒/克) 28/61 5结论 5.1清梳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短绒率偏高,工 艺参数优选原则应将控制半成品短绒增量为重点,兼顾开松、 除杂与短绒、棉结关系,解决好这两者的矛盾。 5.2清梳联工艺参数应贯彻薄喂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柔性梳 马克隆值 回潮/含杂(%) 等级(级) 3.92 5.45,1.4 2.69 4.06 5.01/1.0 2.44 理的工艺原则,各部打手速度以及刺辊速度放慢,以减少纤维 损伤。 5.3梳棉机后刺辊部位是短绒增量控制的关键部位,此处各 部隔距以及后固定盖板隔距应适当放大。 5.4清梳联台时产量在纺普梳品种以及高支纱时,应适当降 低单产,以做到小量喂入,充分混合、梳理的效果。 4.2 J9.7、14.5品种清梳联与A186机台所纺成纱质量对比 (表1O) 经过调整工艺后,清梳联纺C]4.5、J9.7成纱质量均优于 A1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