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思想品德课需要培养的观念和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需要培养的观念和意识

来源:华佗小知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需要培养的观念和意识

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

面对这样一种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义不容辞的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任务。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中不难发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就要让他们接受这样一种意识和观念,才能用所拥有的观念来指导行为学习和实践。

初中阶段正是由儿童向少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正是性格、良好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渡阶段初,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行为养成以及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长。决定着学

生成长的方向。因此,政治课教师要把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教材的内容安排,主动的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积累,我认为在中学生中应当培养一下意识和观念: 一、生命意识

近期出版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中,对2013年媒体上全年对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进行统计,共搜集了79例。其中57例报道了明确自杀原因的案例显示,“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些挫折困难面前放弃,令人惋惜,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和意义,树立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否则成绩再好,就像那些自杀的孩子一样,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学习再好有什么用? 二、感恩意识

以上案例中反映出来的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这些孩子心中有过自己的亲人吗?在他们采取自杀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父母带来怎样的影响?说到底,正是缺乏一种感恩的意识和行为,以自我为中心,才采

取了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毁灭自己,也毁灭了父母的盼望和希望。在初二年级中有一个专门的内容,讲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父母相处等,我都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并要求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与付出 三、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真正的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责任感有什么意义呢?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作为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对家庭社会敢于负责。而那么多学生的自杀,折射出的正是责任感的缺失,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 四、荣辱意识

我们来看一些教室中学生的表现片段:甲同学,上课上

自习讲话,影响同学的学习;偷拿同学的东西;数学试卷下来,考了35分,却拿着试卷到处炫耀;老师批评他的这些行为,他却勃然大怒,跟老师对着干,认为老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样的事例在中学中并不少见。为什么这些学生的行为本身是应当感到羞耻的行为却当作一种荣耀呢?原因就在于是非不分,荣辱不明,因此培养学生分辩是非,爱憎分明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情趣的雅与俗,以及如何孝敬父母?E内容中,我都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小品等内容,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选择。 五、乐观进取意识

有一句话叫做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做为初中的城市学生来讲,大都条件优越,父母溺爱,舍不得孩子吃苦,他们可以要求父母为自己做什么,但是从不要求自己做什么,很多同学都缺乏一种进取精神和意识,他们可以在物质条件上不满足,不断的对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但是对自己的学习可以很满足,缺乏拼搏精神和进取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主题教育的课堂。

六、规则意识

也许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孩子在做作业时,不是自己做,而是出钱让别人代做,或者干脆超别人的作业,考

试时候,几个同学约好一起作弊,上自习时,没有纪律意识,要么讲话,要么做怪动作吸引同学,经常一甸小小的摩擦就大打出手等等,都是缺乏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的体现,在教学中,学期开学的时候我都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课堂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然后同学自己监督,自己执行,并结合课本中道德和纪律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督促他们养成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着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做一个高素质的有着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好公民。 七、公平正义意识

我们的父母总教育我们的孩子,别多管闲事,因此,班级中有打架的行为,你去找同学了解,同学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班级中出现歪风邪气,只要自己没有参与,就是不知道,有同学自习到捣乱影响纪律,你去问同学,同学告诉你我没有讲话和捣乱,这样的现象在同学中比比皆是。我在讲到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社会生活需要公平和正义等内容时,更多采取的方式是引入生活当中的视频。 八、服务和奉献观念

从小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再加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的恰恰是一种服务和奉献精神。

总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青少年有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和意识,不仅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可以说,少年的观念和行为,决定这社会和国家明天的价值观念和走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