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临床合理用药2013年8月第6卷第8C期 ・155・ ・医院管理・ 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张富春 【摘要】 我国属于一个传染病多发的国家,各种类型的流行性传染病几乎在我国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病例。因此 在我国各种流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显得特别的重要。近几年,我国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 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而本文就是基于对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同时结合笔者基层卫生院 的工作经历,所做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96(2013)08—0155—02 传染病一般是由病原体(包括一些细菌、病毒以及寄生 虫等)感染人体后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因为其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就成为了严重危害人 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对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具有 f-14@别是基层乡镇卫生部门需要积极的利用目前国家政府公共 卫生问题以及公众对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尽可能的争取 上级业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和投入,增加对流行性传染病 防治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要在整个体系建设、人员培训等多 方面都得到应有的支持。 “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传染病对于其国民健康的危害程度 就显得更为突出。而我国也和这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一 2.2加强有关传染病预防控部门的内部管理 首先是要建立 和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然后是要加强对有关工作 样,由于经济水平和医疗资源的限制,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然 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特别在一些农村、乡镇地区,由于卫生资 源更为的贫乏,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就更大,在 质量的控制进一步的完善人员的考核体系,激发体系内部的活 力。 这些地区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因此,我们 就有必要从基层卫生院的角度来对流行性创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3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强化 主要是要求有关的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部门加强对疫情的监测,保证有关疫情资 的问题加以分析,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合理化的 建议 。 l 新时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 料获得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拓宽医疗部门的卫生技术服 务领域,提高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 2.4对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资源的分配方面的工作传染病 1.1流行性传染病工作的难度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 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传染病 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卫生医疗机构,是离不开 人力资源作为其支撑的。所以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同时规 范人才的管理、任用、分配制度,运用有效的人才维持和管 理,建设起一个活泼的、赋予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体制 。 2.5加强对一些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对一些 可能出现和发生的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相应的应急准备 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人口的流动性都 在逐渐加大、同时由于各种生态污染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流行 性传染病的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对于一些乡镇卫生院而 言由于其公共卫生设施的配备、建设方面的相对滞后,那么一 些流行性传染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会很容易的发生。 1.2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凸显 主要是一些不安全的行为,譬 如说注射毒品就会使患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大大 的增加。而自然因素和人口活动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得登 预案,建立适时演练机制,提高有关人员的应急能力。 2.6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3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1保持居民生活区的卫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螂的工 利用健康教育来传递健 革热、霍乱、流脑等传染病反季节出现。 1.3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压力 对目前的我国而言, 整个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体系的漏洞是在一些基层机构,主要是 一康信息、转变人们不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全民的防病意识。 些基层乡镇的卫生院。由于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应急反应和服 作,同时注意将垃圾密闭处理,及时清运;保证城乡居民的饮 食卫生和饮水卫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来说,有关的乡镇卫 生院应该组织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乡镇卫生院可以为居民 配备保健药箱、一般常用药品和急救器材 J。 3.2生活区设置卫生监督员,对生活区及个人卫生情况监督 检查。开展一些主要以各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为重点对象的 务能力都很差,其在流行性传染病的监控、预警、检测方面的 水平都达不到应对一些突发性的、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要 求 。 2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实施的重点 在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作为医疗卫生工作者 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工作者们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 而艰巨的工作,那么要开展这样的工作就要从以下的几点措施 人手。 麻疹、流脑、乙肝、乙脑等传染病的预防和疫苗的接种;当有 人员出现传染病的感染时,所在地卫生院通过予以重视立即处 理、及时上报;对传染病或者是一些病毒的携带者,应该及时 的、必要的给予隔离治疗,直到有关的卫生防疫部门证明患者 疾病痊愈并且已经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解除隔离。 3.3卫生院组织人员,采用过氧乙酸或者双氧水等消毒液喷 2.1加大政府等部门对其资金、资源的投入有关的卫生部 作者单位:224563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中心卫生院 -156・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August 2013,Vo1.6 No.8C 洒的方式,对卫生院内进行消毒,防治治疗中的感染;定时的 是不足的。而这些都是任重而道远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日后 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鲜平,杨慧宁,高敏,等.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 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3389—3391. 做好群众体检工作,开展以防治为主的肠道感染病、呼吸道感 染病、手足口病的防治、管理和监测方面的工作做到及时的发 现异常并做出第一时间的处理。 3.4组织并开展了对一些村卫生室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管 理方面工作的独到的督导,对一些村卫生室的一些有关传染病 的预防控制的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的问题并 及时提出了指导意见。 目前我困传染病防治的任务是很艰巨的,特别是对一些乡 2罗宏伟.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周口日 报,2006—11—20002. 3龚海燕.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D].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2010. 4苏宇红.高校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 企业教育,2010(22):166—167. 镇卫生院而言。很多问题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 的。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和技术力量整体水平不高,很多乡镇卫 生院的传染病防治能力在应对突发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时 (收稿日期:2013—06—21) ・诊治分析・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风险浅析 张新侠 【摘要】 高剖宫产率是现在产科的普遍现象,而剖宫产再次妊娠将会发生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 盘植入、胎盘早剥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 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296(2013)08—0156—01 近年来较高的剖宫产率是产科的一个普遍现象,剖宫产率 达50%以上,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形成创面,瘢痕形成, 若再次妊娠,将会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 2胎盘问题 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易发生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和胎 盘早剥。(1)因剖宫产形成瘢痕子宫,子宫内膜营养不良, 植入、胎盘早剥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现浅析如 下。 再次妊娠时,常使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形成不全,胎盘血液供 应不足,则胎盘面积逐渐扩大延伸到子宫下段,形成前置胎 盘;(2)胎盘植入:剖宫产瘢痕处肌纤维变性、肌纤维营养 不良,于前置胎盘伴随而行,胎盘植入子宫肌层,往往造成难 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危及母亲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母亲死 亡。 1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或妊娠期发生破 裂,瘢痕子宫妊娠是发生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国内文献报道 瘢痕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少数报道可见 妊娠中期,瘢痕部位胎盘植入导致子宫破裂出血,究其原凶: (1)全身营养状况。孕期营养不良、贫血、严重组织水肿、 低蛋白血症,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2)切口是否感染。如 3分娩方式的选择 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是现在产科工作者规避医疗风险的 手段之一。凼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子宫破裂风险凶素的增 加,为确保母亲胎儿安全,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分娩方式选 有感染子宫切口不能I期愈合,切口瘢痕大,肌纤维变性,弹 性差,再次妊娠易发生子宫破裂;(3)术式不同形成的瘢痕 也不同。按剖宫产的术式分古典式剖宫产和子宫下段剖宫产, 子宫下段剖宫产有横切口和纵切口等不同术式,这些术式切口 愈合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形成的瘢痕大小也不同。体部切Lq 凼纵行切断了横行的子宫肌纤维,子宫肌纤维损伤重;子宫下 段横切口剖宫产钝性分离子官肌肉,肌纤维损伤小,切口愈合 择剖宫产,但再次剖宫产凶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 血多,伤口感染,术后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几 率大大增加。 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严重威胁母亲的生命安 全,降低剖官产率是摆在产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 为一名产科工作者,要严格把握首次剖宫产的指征,要将剖宫 好,所以子宫体部剖宫产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高于子宫 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再次妊娠时间。文献报道剖官产术 后6个月再次妊娠,其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高于术后2~3年 妊娠,所以剖官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问以术后2~3年为佳。 产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充分告知孕妇,同时要加强孕期保健 工作,产科门诊可举办孕妇学校,及时向孕妇宣传阴道分娩的 好处,使孕妇在孕期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消除对分娩的恐惧 心理及社会不良凶素的干扰,力争降低首次剖宫产率,也可采 取各种干预手段,政府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努力降低剖宫产 率,是保护母亲生命安全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723300陕西省洋县妇幼保健院 (收稿日期:2013…05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