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北方药学2019年第16卷第8期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惠州市惠阳区三和医院急诊科李亮惠州516200)选取我院2017年9月耀2018年9月收治的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即选用生理盐水50mL加胰岛素50mL微泵泵74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给药方式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尿酮体恢复时间、入的37例设为研究组,选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的37例设为参照组。对两组治疗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与胰岛素用量)与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在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上比较,研究组均短于参照组,且胰岛素用量少于参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8.11%)较参照组(32.42%)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微泵泵入胰岛素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也可预防低血糖。关键词:胰岛素微泵泵入静脉滴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08-0098-02组低于参照组,P<0.05。(x依s)表1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组别研究组参照组tP例数3737血糖达标时间(h)4.28依1.256.74依1.293.2720.015组别研究组参照组字2P尿酮体恢血酮体恢胰岛素用量(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病情进展至一定程度引发的危恶急并发症[1],发病后以血糖升高与电解质紊乱等为典型表现,化速度快,需要及时得到降糖与补液等对症处理解除生命危胰岛素治疗不再局限于险。近些年,随着临床治疗方式的更新,静脉滴注等方式[2],皮下或静脉注射,而是逐渐拓展为微泵泵入、我院为探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应用微泵泵入与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耀2018年9月收治的74例1.1一般资料: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淤于我院接受尿酮体、血糖与血酮等检查明确病情;于已阅读此次研究文件,并自愿加入。排除标准: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心脑血管疾病;于合并传染性疾病。以给药方式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50mL)(50mL)即选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微泵泵入的37例设为研究组,选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的37例设为参照组。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55耀73岁,平均年龄病程1耀5年,(2.14依0.67)(63.63依3.48)岁;平均病程年。参照组(63.70依3.32)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55耀73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耀5年,平均病程(2.22依0.7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P>0.05)病程上比较无显著差异。补液与1.2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首先接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两组接受胰岛素不同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甘舒霖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胰岛素选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020092)R,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方(1)法如下:研究组:微泵泵入生理盐水50mL与胰岛素50mL,纠正酸中毒后更换为持续皮下输注的给药方式,给药速度为0.6耀1.2U/h,直至改善尿酮体水平;(2)参照组:持续静脉滴注0.1U/(kg·h)胰岛素,在纠正酸中毒后更换为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在式,在血糖水平低于13.9mmol/L后静脉输注小剂量葡萄糖4g葡萄糖中溶入1U胰岛素)直至改善尿酮体水平。尿酮体恢复时1.3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与低血糖(末梢血糖等于或间、血酮体恢复时间与胰岛素用量)小于3.9mmol/L)发生情况进行记录。计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x依s)行t检验,(%)行字2量指标采用表示,计数指标采用表示,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分析表1两组数据可见,在血糖达标时研究组均短于参照组,间、尿酮体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上,且胰岛素用量少于参照组,P<0.05。2.2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分析表2数据,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11%、32.42%,在低血糖发生率上,复时间(h)复时间(h)35.73依6.1137.97依2.0473.47依10.5423.69依4.4025.16依2.4760.55依10.493.3250.015例数373710.3340.0100.0232.04表2对比两组低血糖发生率[n(%)]低血糖发生率12(32.43)6.7720.0093(8.11)3讨论例如急研究表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因素较为复杂,性感染、治疗不当以及不注重饮食等,而急性感染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因素[3],该病与急性感染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已成为因果,可从中增添治疗的难度,为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在此基础上予以胰岛疗以积极补液和适时补钾等为基础方式,素抑制病情。笔者基于胰岛素给药角度,应用短效小剂量的胰岛素可发挥显著的降糖效果,从而阻断脂肪分解与酮体生成,实我国医疗技术成熟,临床医疗现改善病情的治疗目标。近些年,工作者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积攒了大量的治疗经验,现已以胰岛素皮下持有众多学者针对胰岛素的给药方式进行研究,续给药、持续静脉给药、微泵泵入胰岛素等为最常用的给药方式[4]。此次研究中,我院分别应用微泵泵入、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数据显示:在血糖达标时间、尿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均短于参照组,酮体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比较上,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且胰岛素用量少于参照组,。(8.11%)(32.42%)时,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参照组低,组间差(P<0.05)异显著。笔者针对以上两种给药方式与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主要是严密监测血糖水从而发挥平,在此基础上对滴注剂量与滴注时间进行合理调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改善血糖水平的作用。然而,已有研究表明,患者接受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后血糖水平起伏波动大[5],这是由于静脉滴注无法准确把握静脉滴注速度与胰岛素剂依据实际情况对量,临床护理人员需时刻观察滴注与患者情况,为了血静脉滴注速度、胰岛素剂量等进行调整所致。同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发生,若是糖水平,临床会增加胰岛素剂量,(下转97页)北方药学2019年第16卷第8期复正常;无效:下呼吸道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及[4]细菌学检查均未恢复正常。统计细菌培养阳性率1.4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痰培养,及细菌清除率;观察治疗期间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以率(%)1.5统计学方法:表示计数行字2检验,资料,P约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P约0.05)。97病因。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病菌,老年人的感染菌主要为革兰且常存在混合感氏阳性菌,但革兰氏阴性菌也是重要的病原菌,[5]染。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头孢菌素类在本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对各类细菌和真菌菌体引发的感染性炎症均有抑制效果。但传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极可能使细菌生成茁-内酰胺导致疗效不酶,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了细菌耐药的几率,佳。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是新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含有头舒巴坦钠是半合成的茁-内酰胺孢噻肟钠与舒巴坦钠两种成分,酶抑制剂,能够拮抗细菌所生的茁-内酰胺酶,增强头孢噻肟钠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的抑菌效果从而有效提升细菌清除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的75.56%(P约0.05);两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观察组4517179295.56*(P跃0.05)(P约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后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45618101175.56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P跃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约0.05。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充分证明头孢噻肟钠-舒巴坦见表2。两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清除下呼2.2两组细菌清除效果比较,(P跃0.05)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后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吸道致病菌,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约0.05)对照组。综上所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n,表2两组细菌清除效果比较%)提升抗炎感染临床效果良好,对各种致病菌均有较强清除效果,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组别例数细菌培养阳性率细菌清除率参考文献#*观察组4588.(40/45)92.50(37/40)[1]李复雄,王晓川,王自财,等.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对照组4586.67(39/45)72.50(29/39)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4):259-注:*与对照组相比,P约0.05;#与对照组相比,P跃0.05。261.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2]赵银英.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P跃0.05)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3-24.(n,表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3]李肇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93-94.组别例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腹泻食欲减退发生率陈章,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急[4]曹文锋,王亮,观察组45110116.67*性细菌感染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对照组45101108.床杂志,2014,33(1):49-53.注:*与对照组相比,P跃0.05。[5]冯志华.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呼吸系统感染的疗效3讨论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575-1577.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呼吸系统的常见感染,也是诱发呼吸[6]罗龙良,赖冉,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治疗呼邵珠民,系统疾病的常见因素。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差,是本病的高危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J].北方药学,2016,13(4):63-.*通讯作者人群,它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第二大(上接98页)应用微泵泵入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则可有效弥补静脉滴注小剂主要量胰岛素的不足之处。在微泵泵入胰岛素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定容型输液泵均匀注射药物于静脉,有利于对输液速度以再加上这种给药方式具有及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进行严格控制,[5]流速稳定、定时准确度高等优点,胰岛素会以恒量恒速的状态进入体内,避免血糖下降迅速引发低血糖,因此微泵泵入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在改善血糖与尿酮体等水平方面优于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同时,在微泵泵入胰岛素过程中,若是血糖下降过慢或是过快,仅需按流量键即可对泵入速度进行调整,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护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调整泵入速度导致低血糖。此外,与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方式对比,胰岛素在微泵泵入的情况下更接近人体分泌曲线,可发挥对脂肪分解与肝糖异生的抑制作用,纠正代谢紊乱。总而言之,应用微泵泵入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治疗,对血糖与尿酮体等水平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邵珊.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8,15(5):62-63.李敏.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用于治疗急诊糖尿[2]段伯焕,周蒙,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0):11828.[3]罗恩斯,唐亮,李湘.3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43-145.李冬玲.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糖尿病[4]李姗姗,林百润,,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1):42-43.[5]刘斐,姚杰,马琴琴,等.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疗效[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