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辣椒新品种展示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区大中拱棚面积的迅速扩大,我区相继引进、筛选了一批适宜大中拱棚栽培且市场潜力看好的辣椒品种,为了加强品种的管理,加快优良品种推广速度,特安排拱棚辣椒新品种展示试验,以便了解掌握不同品种的特性、品种间的差异,为参展品种在宁夏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 展示基本情况及设计 2.1 展示品种情况
金惠11-C、37-74、亮剑、宝盛二号、亨椒1号、金惠13-E、陇椒3号、陇椒5号
2.2 展示地点情况
展示安排两个点,一是拱棚示范园区,另一个是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1)拱棚示范园区,拱棚为水泥拱架竹竿结构(水泥骨架三米一个,竹竿一米一根),长57m,宽9 m,拱棚于3月中旬搭建完毕,4月5日扣棚膜,棚膜为EVA多功能长寿无滴膜。定植前整地起垄,结合起垄施入腐熟农家肥3500kg,二铵20kg,尿素15kg。
2)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为2009年新建拱棚,全方钢钢架结构,长36m,宽6m,4月26日扣棚膜,棚膜为EVA多功能长寿无滴膜,结合起垄施入有机无机复合肥120kg,马铃薯专用肥40kg。
2.3 展示设计
1)红试验点1,设三次重复,各品种随机排列,定植前垂直于棚体走向起垄,垄间距120㎝,垄面宽50㎝,垄沟70㎝,垄高25㎝,垄面安装滴灌,共起49垄。进门处设保护行,两垄为一小区,小区面积21.6㎡,行株距60×40㎝,每垄定植45株,每穴1株,每小区定植90株,每667㎡定植2780株。
2)试验点2,设三次重复,各品种随机排列,定植前沿棚向起垄,垄间距100㎝,垄面宽50㎝,垄沟50㎝,垄高25㎝,垄长36m,未安装滴灌,共起6垄。靠棚体两侧的两垄和棚两头3m处设保护行,每5m长设为一个小区,小区面积5㎡,定植行株距50×45cm,每小区定植22株,每667㎡定植2950株。
3 试验管理
3.1 展示点1试验管理
展示点1于4月21日定植,苗龄41d,11月5日拉秧,全生育期237d。定植至采收结束共浇水17次,追施尿素34kg、硫酸钾复合肥14kg、二铵48kg,共喷yao5次防治蚜虫、白粉bing等(详见附表5)。
3.2 展示点2试验管理
展示点2于5月2日定植,苗龄52d,10月30日拉秧,全生育期232d。定植至采收结束共浇水5次,追施尿素18kg、硫酸钾复合肥26kg、二铵48kg、新华精钙120g、硼肥100g,共喷yao3次防治蚜虫、白粉bing等(详见附表6)。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生育期
从生育期统计看,各品种苗龄一致,3号 、4号、5号始花期比1号、2号、6号、7号、8号提前11-18d,坐果期提前18d左右(详见附表1)。
4.2 生长势
从不同生育时期生长量测定数据看,始花期8号品种的株高最高,平均株高30cm;6号品种的茎粗最粗,平均茎粗0.9cm,其它品种差别不大。结果期8号品种的株高最高,平均株高43cm,4、5、6号品种茎粗最粗,平均茎粗1.1cm,其它品种差别不大;8号品种分枝高度最高,平均分枝高度27cm,2号品种次之,平均分枝高度19cm,其它品种差异不大;2号、3号分支数最多,其它品种差异不大;1、号、2号、3号、5号品种结果数较多,其它品种差异不大。综合分析得出,田间生长势牛角椒中2号最好,羊角椒中8号最好(详见附表2)。
4.3 产量
从产量统计结果看,羊角椒7号品种小区产量最高,达355kg,其次为8号品种,小区产量为312kg,其余两个品种产量差异不大。牛角椒3号品种小区产量为520kg,其次为2号品种,其余三个品种产量差异不大(详见附表3)。
4.4 果实性状
从果实性状测定看,参展的八个品种为两个类型,其中1、4、7、8号为羊角椒,2、3、5、6号为牛角椒;经专家及参展企业进行室
内考种测定得出:从果形、果色、辣味评价,羊角椒中1号最好,其它品种差异不大,牛角椒中2号最好,其它品种差异不大;从早熟性评价,羊角椒中4号、7号较早熟,牛角椒差异不大(详见附表4)。
4.5 抗bing性
从binghai调查情况看,各品种田间发bing普遍较轻,其中3、6号品种未发生binghai;1号发生轻度晚疫bing;2号发生轻度早疫bing;4、5、8号发生轻度脐腐bing;7号发生轻度bingdubing。综合得出,8个品种抗bing性较强,尤以3号、6号抗bing性最强。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根据田间生长势、产量性状、果实性状、商品性及市场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牛角椒四个品种产量较高,抗bing性强,均适于我区拱棚生产,其中2号品种略为突出,生长势强,产量最高,果形好,果色符合市场要求,辣味适中。羊角椒中1、7、8号品种适合本地推广,其中7号产量最高,1号品种果实性状表现突出,品种4号长势弱但耐贮性好,适合外销。
5.2 建议
总结两个试验点的田间管理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要根据不同生育期的辣椒长势、土壤墒情以及天气情况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同时缩短每次浇水时间。
2)按照辣椒生长过程中的需肥规律(N :P : K = 1 :0.3 :1.7),适当增加K肥施用量,从而提高辣椒抗脐腐bing的能力。
3)要加强辣椒采收后期的管理,提高后期产量,增加效益。 4)展示点田间记载数据缺失,对试验结果分析有一定影响,建议加强试验管理,科学选点,固定专人负责,记载详实的试验数据,为试验结果提供可靠分析依据。
表1 早春茬辣椒生育期记载表
品 定植时播种时间 种 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3月10日 3月10日 3月10日 3月10日 3月10日 3月10日 3月10日 3月10日 4月21日 4月21日 4月21日 4月21日 4月21日 4月21日 4月21日 4月21日 始花时间 (60%植株始花为准) 座果时间 (60%植株座果为准) 始收时间 (60%植株始收为准) 拉秧期 60%植株拉秧为准) 备 注 5月23日 5月19日 5月5日 5月5日 5月5日 5月16日 5月17日 5月20日 6月8日 6月5日 5月12日 5月23日 5月24日 6月4日 5月28日 6月3日 6月18日 6月18日 6月20日 6月15日 6月19日 6月19日 7月8日 7月11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11月5日 表2 早春茬辣椒生长势测定表
品种 株 高 (cm) 17 18 19 20 18 16 19 30 22 35 26 26 29 24 26 43 59 100 70 67 79 63 65 78 0.7 0.8 0.8 0.8 0.8 0.9 0.8 0.8 茎 粗 (cm) 0.8 1.0 0.9 1.1 1.1 1.1 0.9 0.9 1.0 1.7 1.0 1.6 1.5 1.5 1.3 1.2 分 枝 分枝数高 度 (个) (cm) 9 2 19 11 8 11 11 15 27 3 3 2 2 2 2 2 门椒座果节位 3 5 3 4 3 4 5 8 座果数(个) 43.8 45.2 44 40.9 45.7 31.0 31.6 34.4 1 2 3 4 5 6 7 8
表3 早春茬辣椒产量记载表
单位:kg 品种 产量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平均单株 小区总产 平均亩产 1.9 251.5 2588.7 3.4 461.5 4750 3.9 520 5352.5 2 270 3.3 443 3.3 446 2.6 355 2.3 312 2779.2 4559.9 4590.8 3654 3211.5 注:总小区产为小区三次重复的合计,平均单株产量为定株测产的平均值。 表4 早春茬辣椒品种及果实性状测定表
品种 植株长势 情况 binghai发生 情况 轻度晚疫bing 2 旺;中熟 轻度早疫bing 3 较旺;中熟 4 弱;早熟 无 轻度脐腐bing 5 较旺;中熟 轻度脐腐bing 6 较旺;中熟 7 较旺;早熟 无 轻度bingdubing 8 旺;中熟 轻度脐腐bing 羊角 深绿 中辣 17.2×2.6 0.23 3 42.8 牛角 绿 微辣 辣 20×4.48 18.2×2.78 0.30 0.28 3 3 82.2 37.8 牛角 绿 微辣 20×3.95 0.33 3 80 牛角 绿 微辣 17.7×3.31 辣 17.3×2.41 0.25 0.22 3 3 81.7 39.3 牛角 黄绿 辣 20.7×3.74 0.29 3 .8 果型 果色 辣味 果长×横径 果肉厚 心室(cm) (cm) 数 19.3×27.9 0.18 3 单果重 (g) 33.5 1 较旺;中熟 羊角 深绿 辣 羊角 淡绿 羊角 淡绿 表5 早春茬辣椒田间管理记载表
日期 田间灌水施肥及其它管理情况
4.21 5.2 5.23 5.28 6.1 6.5 6.7 6.14 6.20 6.29 7.1 7.5 7.12 7.14 7.20 7.28 8.1 8.2 8.10 9.25 9.26 滴定植水20min 滴催花水30min 滴小苗水30min 喷抗蚜威防治蚜虫 滴水1h 结合滴水进行追肥尿素10kg,二铵15kg. 沟灌一次 喷阿维菌素防治虫hai 结合滴水及小水灌水进行追肥尿素8kg,二铵10kg 结合滴水及小水灌水进行追肥尿素5kg,二铵8kg,硫酸钾2kg。 滴水1h 滴水1h 滴水1h 结合滴水及小水灌水进行追肥尿素6kg,二铵10kg 滴水1h、喷施酮防治白粉bing 滴水1.5h、喷施酮防治白粉bing 结合灌水追施硫酸钾12kg 喷施酮防治白粉bing 滴水2h 追施尿素5kg、二铵5kg 沟灌1次 表6 早春茬辣椒田间管理记载表
日期 4.22 5.2 5.7 田间灌水施肥及其它管理情况 亩施有机无机复合肥50kg,马铃薯专用肥40kg,起垄灌水造墒。 定植、并用移栽灵、阿克泰灌根。 灌缓苗水
5.22 5.31 6.6 6.12 6.16 7.8 7.25 7.22 8.31 9.6 9.7 10.30
除草、整枝、疏花。 用甲基硫菌灵、翠秀800倍液喷雾。 追肥、灌水,随水追施6kg硫酸钾、5kg尿素。 除草、整枝即打掉分枝以下侧芽、叶片。 追肥、灌水。随水追施10kg硫酸钾、5kg尿素。 用双星疫宝、鼎诺1500倍液叶面施yao并一同叶面追施新华精钙120g,硼肥100g。 灌水 采摘第二茬 吊蔓,出现蚜虫。 用吡虫啉、甲基硫菌灵喷yao一次。 随水追施硫酸钾10kg、尿素8kg。 拉秧,全生育期采摘6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