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古往今来嗜好邮票的人物

阅读,古往今来嗜好邮票的人物

来源:华佗小知识
阅读,古往今来嗜好邮票的人物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有阅读者根据自己的调节控制,以陶冶个人情操,增强自我修养的行为”。

中国古代的读书理论秉自孔子,“读书”一次最早见于《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显然,孔子认为“为学”是要“读书”的(图1)

古人阅读从羊皮,竹筒,木简等载体开始(图2)。造纸术发明后,纸张成为阅读材料的主要载体(图3)。现代人阅读的途径与方式更丰富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图4)

(一)政治家阅读

珍藏版—阅读书籍邮票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执政党或国家的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领到人物。新中国邮票中,反映政治家阅读的画面有多幅。

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的一生是再读书中度过的,铸造出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历史功绩。(图5) (二)军事家阅读

军事家是指对军事活动实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长指挥军事行动的人以及创建军事理论的人。孙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魂宝(图6)。2500年后的今天,《孙子兵法》仍然是各事家们研究的课题。

(三)文学家阅读

文学家是指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方面发表,出版了一定数量的质量的作品,而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邮票中,表现阅读情景的画面有多幅,这些画面表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图7) (四)全民阅读

尽然还有全民阅读邮票存在,太不可思议了!

新中国邮票反映全民阅读的画面较多,而且涉及到各个行业的人们。这些邮票记载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全民阅读的重要地位(图8-10)

二.阅读的氛围

新中国邮票展示了“阅读从娃娃开始;活到老,学到老”

在新中国邮票中,反映阅读的画面大体分为单人阅读,双人阅读和多人阅读。一方面适合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适合邮票表现。 (一) 个体阅读

阅读是一种长期的而且没有终点的行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邮票上得到了体现。朱德等老一辈家留下了阅读的写照(图11)。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铸就他伟大的主义精神的动力正是他不断阅读和自我陶冶(图12).

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都是从的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的。在漫长的阅读生涯中,积

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因此,“阅读从娃娃开始”是何等的重要(图13)。 (二) 双人阅读 《红楼梦》邮票

邮票上面表现双人阅读的画面较多,除了《红楼梦》小型张(图14)外,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共同阅读的画面,令人过目不忘(图15)。

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问题,因此,边阅读,边讨论的情景经常出现。例如,纪16邮票上的也朱德,纪98邮票上面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特74邮票上的战士等,都是交流

阅读感受的画面(图16—18)。

(三) 多人阅读

多人阅读体现在邮票上是怎么样的呢?

编写,写书,荐书,讲书的前提都是读书,只有精度之后才能让别人和社会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群体阅读可以营造热烈的气氛,激发阅读所产生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石油工人会战大庆油田,在荒野上点起篝火,借火光夜读的情景在邮票上得到再现(图19). 三.不同环境下的阅读

阅读需要一个心无旁鸳的场所,这样可已经下了心来专心致志的阅读。无论室内或者是室外,良好的环境总会被阅读者所占领。 (一) 室内阅读

室内阅读不受气候变化影响,阅读可以长时间进行。而宁静的书房无疑是最好的阅读场所。书房里藏书丰富,选择方便,采光和照明条件都比较好。在晚年将他的书房与办公室合二为一,会见外宾都在书房进行(图20)。

没有书房的人在阅读时也会选择室内光线明亮的角落(图21)。有人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特意选择在吵杂的环境中阅读。宋代绘画《清明上河图》的末端(邮票右下方的房子里),就描绘出一段“士子苦读”的情景(图22)。 (二) 室外阅读

《沁园春.长沙》诗篇邮票展示

在环境优雅的园林或绿荫下阅读,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效果。《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三月桃花盛开时,来到沁芳闸边读《西厢记》,宝玉将自己和黛玉比为张生和翟莹莹,黛玉觉得他冒犯了自己,宝玉连忙赔礼讨饶(参看图14)。

青年时代的,经常到长沙湘江畔读书,并借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诗篇(图23)

《户县农民画》邮票中的老支书,在劳动之余坐在大石头上阅读,这样的绘画作品在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盛行(图24)。

四.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领悟,鉴赏和评价的思维过程。传统的阅读方法有默契,诵读,抄读,听读,精度等(图25-27)。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人都曾在默读和诵读上下过苦功。读书时做标记,是古人常用的方法,也是阅读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图28)。

运用的好,会大大加强阅读效果。古人的这些读书方法对现代人阅读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邮票设计角度看,一味地描绘人们低头阅读的画面也过于单调。 新中国邮票上的阅读

新中国邮票上的阅读

邮币通编辑部提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