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搭配的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使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4.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课件、小衣服的学具图片、记录纸、作业纸。 课前游戏 石头,剪子,布游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
(多媒体显示无锡的风景图片)无锡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小红和爸爸妈妈也想来无锡玩。 为了这次旅游,妈妈给小红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
第1页/共7页
用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学生口述,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 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想 1.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让小红自己挑。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2.汇报过程。
请同学汇报搭配过程,教师演示过程。 小结:同学们都找到了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比较方法。
通过刚才的仔细观察,你觉得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呢?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体会有序的好处。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4.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1)谁能具体地说说看,这一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呢? 学生交流。
第2页/共7页
小结:这组同学是先拿上衣有序搭配的。 (2)除了先拿上衣有序地搭配,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发现也可以先拿裙子进行有序搭配。 请两位学生合作完成先拿裙子的有序搭配。 5.小结。
(电脑演示)把2件上衣和3条裙子进行搭配,可以先拿上衣有序搭配,也可以先拿裙子有序搭配。 三、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
小红的爸爸为了这次旅游,准备了3条领带和3件衬衫。 1.讨论表示方法。
刚才我们用学具摆出了上衣和裙子的搭配方法,并且记录在表格当中,现在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领带与衬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来呢?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提示连线的方法。 2.在作业纸上表示。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的方法。
汇报展示学生作业,简要评析。
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画实物的,有画简单图形的,还有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 3.比较方法。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呢?
第3页/共7页
小结: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表示的方法更简洁明了。 4.小结。
(电脑演示)电脑小博士就是用简单图形表示的,它用梯形表示领带,用长方形表示衬衫。把3条领带和3件衬衫进行搭配,可以先拿领带有序搭配(电脑连线),也可以先拿衬衫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 四、通过变化,体会搭配规律
1.如果领带的条数不变,衬衫减少一件,搭配的总数是多少呢?
交流。(板书:32=6。)
2.如果衬衫的件数不变,领带增加一条,搭配的总数又是多少呢?
交流。(板书:43=12。)
3.通过刚才的变化,你有没有发现,搭配的总数和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讨论交流。
小结:领带条数与衬衫件数的乘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搭配的规律。(板书完成课题:搭配的规律。) 五、尝试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路线问题。
(电脑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红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
第4页/共7页
来到了无锡。
打开地图,他们准备从火车站出发,经过五爱广场,到锡惠公园去玩。
(1)从火车站到锡惠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 学生交流。
(2)这么多的走法,选哪一种呢? 学生交流。
小结:当搭配的结果很多时,要注意选择最合适的搭配。 2.奖品问题。
锡惠公园里有许多的有奖游戏,小红的运气真不错,她得奖了。来到领奖处,让我们听听领奖处的叔叔跟她说了什么。 (电脑录音)小朋友,恭喜你得奖。你可以选一个木偶,配上一顶帽子,或者配上一条围巾作为奖品。领奖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现在有三种木偶,二种帽子,三条围巾,你一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红拿到了喜爱的奖品。 小红一家人继续在锡惠公园快乐地游玩。 3.游戏问题。
课前,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没有我们研究的搭配的规律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怎样才能有序地玩出来呢?
第5页/共7页
同桌商量,试着玩一玩。 汇报:请一组来玩。
交流玩法:一位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石头、石头,另一位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子、布。就这样连续地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9种不同的搭配。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六、全课小结,引导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了搭配的规律。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呢?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第6页/共7页
小结:只要我们时常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就会有更多新发现。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