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理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与要求

地理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与要求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62卷第6期2007年6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ol.62,No.6June,2007

地理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与要求

何书金,姚鲁烽,赵歆地理学报》编辑部,北京100101)(《

一篇地理学论文除包括引言、区域数据与方法、结果和讨论4方面的核心内容外,

还要再加上标题(题名)、作者署名及单位标署、首页脚注的作者与项目资助信息、中英文摘要、关键词、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地理学论文。下面分别就地理学论文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基本要求进行说明。

1标题规范要求

1.1标题的形式与内涵要求

全文内容要与题目呼应。①在研究空间上,应把文章限定在有1.1.1标题的明确性

数据的区域。这样才有实际应用的意义,不要为“全国”而全国。②在研究要素上,应

限定相关要素,不能面面俱到。例如,论文中仅分析了降水变化,标题就不宜用“气

降水”候”。,而用“

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①标题后一般不用加“・・・・・・研1.1.2标题的简要性

究”大、“・・・・・分析”等词语。②标题过长可加副标题,但一般最好不用副标题,如“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北京市为例”最好改为“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③标题中不要出现不确定的词汇,例如:“某某研究的新方法”,标题中应该说明具体的方法名称。④标题中一般不宜出现英文缩写,最好用中文表达。1.2正文标题系统要求

正文标题系统必须具有完整性。论文关键部分的章节应该有次一级的子标题,同级标题排列应该是内容并列的。每级标题下的文字论述不能过短,并且应有定量数据。论文的分节排列通常按照研究内容、影响因子、分布区域、时间阶段、实验方式等顺序排列。本刊正文标题系统1、2、3级标题分别按1、1.1、1.1.1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2.1

作者信息表述规范要求

作者署名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在学术论文中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对于那些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可采用在“致谢”或“脚注”中表示感谢的方法。因此,合理的作者署名与排序不仅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利益,同时也表明哪些人应该对所发表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需要有多领域、特长各异的专业人员来共同完成。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

通讯作者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670

地理学报62卷

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单的最后,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

2.2作者地址的标署要求

作者地址不仅有助于作者身份的识别,同时也是期刊编辑部或读者与作者联系所必需的信息。标署地址时应注意:①尽可能地给出详细的通讯地址,对于大多数研究机构来说,在不影响邮局投寄信件的前提下,可以不列出详细的街道名,但邮政编码必须要给出;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通信地址一定要具体到院系或研究所,以免按论文中地址抄录的邮件无法寄达作者本人。②如果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都应按作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③如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同时为其他单位的兼聘或客座研究人员,并且为体现成果的归属,需要在论文中同时标署作者实际所在单位和受聘单位的地址,则一定要清楚地指明作者的有效通讯地址。④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多以首页脚注或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或联系人,等等。2.3首页脚注要求

首页脚注信息中需注明:研究资助项目的中英文名称、编号,作者简介,电子邮件,联系电话,通讯作者等方面。

3摘要与关键词的规范要求

3.1中文摘要的要求

中文摘要一般字数范围在300 ̄500字(6 ̄8行)。摘要为一段,不要分段。摘要中不要出现“本文”2字。摘要应重点说明:①选题的背景、意义;②采用的方法、数据;③研究的地区、时段、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审稿人和读者通常最先阅读摘要,一份完善的论文摘要对于稿件评审和发表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摘要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尽量使本专业以外的读者也能看明白。摘要中一般不要出现专有名词的英文缩写、数学公式等。

3.2关键词的列举要求

关键词一般3 ̄7个。关键词主要包括研究学科和对象、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时段、研究地区等四方面的内容。论文中的关键词对于读者检索和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1)研究学科关键词包括①一级学科,例如:气象、旅游地理、地图学等;②研究对象,例如:降水、碳循环、人口迁移等。(2)研究方法关键词包括①数据研究类型,例如:树木年轮、DEM模型等;②数据采集方法,例如:遥感、人口普查等;③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等。(3)研究时段关键词包括①地质年代,例如:第四纪、全新世等;②历史时期,例如:汉代、清代晚期等;③现代时段,例如:20世纪、“八五”规划时期等。(4)研究地区关键词可以是自然地域,也可以是行政区域。①自然地域,例如:黄河、青藏高原、珠江三角洲等;②行政区域,例如:河北、广州、京津唐地区等;③气候带,例如:寒带、暖温带等。

有些论文发表在遥感、生态等期刊上可以不要研究区地名做关键词,但在地理学论文上应该列出,因为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应是具体的名词,而不是过于宽泛的抽象名词,例如:误差、规律、变化等。3.3英文摘要要求

英文摘要篇幅为1 ̄2页,其中应包括:简要的研究方法;重要的实验、观察、统计数据;分区、分类、分级指标;关键的数学公式和基本观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需用铅笔标出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注等。外文的中国地名用汉语拼音拼写。现在科技期刊

6期何书金等:地理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与要求671

论文都在因特网上全文发布,国外很多读者是通过网络版阅读期刊的,为扩大论文在国际上的影响,特别强调英文摘要不能泛泛而写,必须列出主要研究成果。

4引言的写作规范要求

引言内容包括:简要综述国内外已有的同类工作或在研究地区已有的工作进展,说明本文研究与他人工作的异同之处与研究进展。说明本项研究的研究意义和科学问题所在,讨论在我国其他地区推广该研究的前景。前言介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要全面和客观。不仅列出了一些相关文献,但是应围绕文中所提出的关键问题来写。4.1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方法

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方法有以下方面:

(1)按前人成果的时间顺序排列,这类列举一般具有前期粗略、后期详细的特点。(2)按理论或模型的类型排列,这类列举一般以繁简程度排序。(3)按工作方法的类型排列。(4)按研究方向和内容排列。

(5)按研究成果和著作排列,这类列举一般用于反映学科的发展过程。4.2对前人观点分歧的处理

在引用多种前人不同的概念定义、研究方法、分类指标等有较多分歧之处时,应该明确交代自己侧重的概念和使用的方法,并与下文紧密联系起来。保持文章前后部分不脱节。

4.3研究区特征、研究特色及研究意义说明

在引言中要说明数据样本的类型、数量、区域、时段,用地图绘出采样点的分布等。

5.1

研究数据与方法的写作规范要求

研究区域特征描述

主要表述研究区域的区位、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5.2各类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分析方法

有些读者可能对论文的研究结果并不特别关心,5.2.1采用数据的范围、时段、种类

而侧重于搜集论文中对自己研究有用的数据。数据的时段不能用“近10年”等模糊概念,应改为“1992-2002年”等明确的时段表述。对于数据的选取方法,对于研究区内的数据,并非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运用,需要进行必要的筛选。例如:

(1)温度数据。・・・・・・本文研究所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时间为1961 ̄2000年,数据内容为年平均的旬温度,各气象站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共涉及726个气象站点。对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剔除不可替代的错误数据后,在本文研究中实际使用了725个站点的资料。・・・・・・;

(2)DEM数据。高程模型(DEM)空间分辨率1km。资料来源: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经严格的几何校正、配准、投影变换处理,选取的投影方式为:Albers等积投影。投影主要参数,第一条纬线:北纬25度;第二条纬线:北纬47度;经线:东经110度;起始投影纬线:北纬10度。

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论述应根据方法的新旧条件分三种情况处理:①5.2.2分析方法

用前人采用过的一般常识性方法可用一、二句话简述,并列出参考文献提供给读者做进一步说明。②对前人采用过的方法做一定修订后使用的,应该说明改进部分的内容和修改原因。③用作者自己新创的方法应该较详细地说明。

672

地理学报62卷

6.1

结果与讨论的写作规范要求

研究结果分析的表述要求

研究结果与分析的重点是指出本研究的现象、规律、因果关系。要对观测和分析的结果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做分析,说明这些研究对于揭示该地区的地表环境过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结果与分析需主要阐述:①现象揭示。该论文所分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②规律分析。将本文所分析的研究要素与前人不同地区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区域比较;③因果关系。将本文所分析的现象与前人的同地区其他相关要素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分析的表述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专用名词的英文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其中英文名称的全称及其含义。②行文应尽量用书面语言。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

众所周递尽可能多的信息,避免口语化表述和过多的文字描述。例如:尽量不使用“

知”我们知道”等词语。③尽量用定量的数据说明问题,一般在定性表述前后要列出、“

相应的定量数据。④对一些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描述要符合学术惯例。作者在投稿之前,要字斟句酌,做到概念清楚、推理严密。否则,让人感觉不认真。如果表述有问题,研究成果的价值将难以充分体现和正确反映。⑤文字说明要与图表显示一致。文字说明要与插图和表格所反映的现象、规律、趋势一致。三者必须统一,不能出现矛盾。特别是对极值、相对值等关键部分要注意。6.2结论与讨论的表述要求

结论表述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必须是本文得到的研究结果。不6.2.1结论表述要求

能有参考文献引注,不能含无本文依据的结论。②结论尽可能定量地说明研究结果。不能只用定性的文字阐述。③结论应该是清晰明确的研究结果。不能用“估计”可能”、“

等模糊的概念。④结论应该有创新性。所得结论不能是大家熟知的或是可以推断的。⑤结论的表述应简明易懂。尽可能使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都能理解。⑥对文中的结论要给出具体的地理概念。例如小麦种植比例,那些地区(自然、行政区)要扩大或压缩,扩大或压缩的幅度(不能仅说水资源相对丰富,短缺地区),最好将不同小麦种植比例扩大或压缩的幅度用地图表示出来,然后对各类区域的位置,范围等进行分析。

讨论的目的在于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要将自己的工作与国6.2.2讨论表述要求

内外类似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说明自己的新发现。讨论部分应展开,不能只是结论的简单重复。讨论应针对研究目标,提出相应的预测和决策意见等。

7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明出处。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J.C.Smith文献著录为SmithJC。中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先英文,后中文)。

参考文献引用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广泛阅读和引用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避免不必要的自引。②要有相关专业期刊的文献。③要有较高水平期刊的文献。④要有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献。⑤要引用具体数据。⑥要引用数据和观点的原始出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