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中,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以前我对这情况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音乐知识很贫乏,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对于旋律比较简单的歌曲我就要求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识谱,大部分学生首先是跟着琴能唱歌谱,然后就可以脱离琴声唱歌谱了。我适时的加以表扬鼓励,学生也觉得自己还真行,从而提高了识谱的兴趣。对于比较难的歌曲的旋律我就不要求学生识谱,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陈金华
201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