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3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26No.3 2010年3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M8rE.2010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实践瑞吉欧教育 贾艳红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的教育理念会给我们不同的启示,我们应吸收其精髓,融会 它,发展它。瑞吉欧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等方面体现了瑞吉欧的教育特色.将其融入中国文化 背景中,以便更好的在中国实践。 关键词:中国文化;瑞吉欧教育;环境;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0)03—0214—03 瑞吉欧・艾密莉亚(Reggio Emilia)是意大利北 是立足在当地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把瑞吉欧 部的一个小城市,以其低失业率、低犯罪率、高所 的戴安娜学校搬到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也没有人 得、诚信有效的及高品质的社会服务文明于全 可以把杜威得新英格兰学校搬到瑞吉欧罗马格纳 国.30多年前,这里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具有变革性 这个地区……”圆也即,任何一种教育实践和理论的 的幼儿教育方式,并自1981年开始以“如果眼睛能 产生与存在,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也必以 跃过围墙”为题在瑞典和世界各地举办展出.1987 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瑞吉欧・艾密莉亚教育也不 年在美国的展出更名为“儿童的一百种语言”.20世 例外. 纪90年代,瑞吉欧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增多,而且世 中国5000年的灿烂文明是在与“异质文化交 界各地的参观者、学习者也络绎不绝,这使得瑞吉 流与接触中、在对异质文化作出选择性反应中发展 欧的国际知名度直线上升.1991年,美国最具影响 的”翻,而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正如中国文化中“和 力的杂志之一《新闻周刊》曾把瑞吉欧・艾密莉亚市 而不同”的精神.文化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文化在幼 戴安娜幼儿园评为“世界上最富有创意、最先进”的 儿教育的观点上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但是“每一 幼儿园,之后其他的奖励与名誉也越来越多.【 1 种民族文化对于所属民族来说都具有它的合理性 现在瑞吉欧・艾密莉亚的幼儿教育走进了我 和不可替代性,”[41因而在实践瑞吉欧教育时要融合 国,带给我们许多新观念、新思想,有许多值得我们 中西文化. 学习的地方.把瑞吉欧作为一面镜子,用它作比照, 1.1 瑞吉欧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实践,以我国的传 在我们理解瑞吉欧教育前,我们首先要理解我 统文化和从瑞吉欧发展来的文化为基础,去思考怎 们自己的传统与文化,因为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对瑞 样才能最佳地在我国实践瑞吉欧教育. 吉欧教育实践理解的困难. 1 在瑞吉欧教育中融合中西文化 我国的传统教育,其典型是“教师中心说”,教 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数千年中国古老文 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也是课堂的主宰,如《学 化下主导的观念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师道 记》中所说“师严然后道尊”.儿童在传统教育中是 尊严,我们的教育一直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 无主体性的,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处于被动消极接 中以灌输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未意识到儿童是 受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的拥有自己的意识和无限潜力的个体.正 1.11儿童观 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在引进瑞吉欧教育时,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儿童观是其核心部分.瑞 不要停留在形式上的照搬照抄,机械模仿,要重在 吉欧人认为:(1)儿童是社会的一份子,是平等的社 对其基本理念的把握,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正 会公民;(2)JL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通过与环境 如加德纳教授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前言中这 的交互作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3)儿童具有 样讲到:“不管一个教育模式或体系如何理想,它总 巨大的潜能,他们富有好奇心、创造性,具有可塑 性;(4)JL童是坚强的,他们有能力担当自我成长过 相应的材料、工具与设备,使活动继续下去. 1.2.5教师是儿童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因为瑞吉欧教育非常重视记录儿童的学习过 程的主角:(5)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他们具有“一 百种语言”,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和 其他媒介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总体而言,教育 程,主要包括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反应、成果等, 工作者的角色就是要组织儿童的各种活动,给予儿 童支持与肯定,以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以发展. 2.教育观 他们对自己与孩子们的工作随时记录,以便教师了 解儿童、研究儿童. 1.2.6教师还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 瑞吉欧的教育观是与其儿童观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摒弃绝对的“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他 瑞吉欧的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实践的每一步,不 断地成长,正如中国的一句成语“教学相长”. 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们强调团体中心,关系中 心,主张孩子与教师、成人一起游戏、工作、说话、思 考、发明,其教育目标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在 教学方法上,他们反对单向灌输,提倡儿童主动建 构知识.瑞吉欧的教育一向以学定教,从儿童需要 与兴趣出发. 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要真正理解瑞吉欧的 儿童观与教育观,把儿童当作一个的“个人”, 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真正从儿童自身的兴趣和 需要去考虑教学的开展. 1.2瑞吉欧的教师观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办人马拉古奇说: “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 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透彻了解,你的教 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53瑞吉欧的这句教育箴 言,是对其教师观的鲜活说明,教师在瑞吉欧中的 角色是多样化的,而且是专业化的. 1.2.1教师是儿童的倾听者 瑞吉欧人认为:“关注儿童并以行动来倾听他 们的声音,是教师角色的核心.”倾听他们的对话, 参与他们的对话,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想和感 受,他们所理解的事物,他们的情感. 1.2.2教师是儿童的观察者 瑞吉欧人非常强调教师是否对儿童了解,要求 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码,为了知道孩子们如何 计划和处理自己的工作,教师会仔细地倾听和观察 孩子们的语言和举动. 1.2.3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和向导 在瑞吉欧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向导 的作用,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并 为他们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机会.正如瑞吉欧人所 讲:“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 脚站立着.”阐 1.2.4教师是儿童活动材料的提供者 , 在瑞吉欧的活动中,儿童拥有很大的能动性, 自主进行各项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为儿童提供 我们实践瑞吉欧教育是要借鉴它的教育理念, 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转变角色,尊重儿童,学会反 思,要建立儿童、教师、家长、社区的多主角中心,抛 弃传统的“教师中心”,从而让教师与儿童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 1.2瑞吉欧的课程观 任何课程理念,必须经过本土化调整和修改的 过程,课程观是不能一成不变地从一个文化背景下 “打包”移植到另一个文化背景下的.在学习瑞吉欧 教育实践中,每所幼儿园没有必要去模仿瑞吉欧的 形式,而是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当地的文化特 质,吸收瑞吉欧幼儿教育的精髓,保留自己独特的 风格,在教育内容方面作大量的创新,以使瑞吉欧 教育融人中国元素,为我们的教育服务.如我们可 以给孩子呈现有关中国文化的大量信息,让孩子自 主建构知识.例如京剧、书法、中国传统乐器、中国 传统节日、剪纸、民间艺术等,而且可以根据当地的 文化特色,使儿童从小就对他们所在地域的自然历 史和文化传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瑞吉欧的课程广纳多种理论,尤其是杜威的进 步主义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心理学、维果 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瑞吉欧人长时间探索并借鉴这些理论,最终形成了 自己的教育特色. 1.2.1瑞吉欧的课程目标 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曾写过这 样一首诗《不,一百种是在那里》,他在其中写道: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 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但是,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7l这首诗充分体现 了瑞吉欧教育课程的目标取向,即他们要还给曾经 被学校和文明偷走的99种语言,要尊重儿童自己 成长的权利,尊重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让儿童积 极参与自我的发展和建构,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获 得个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并且愉快、幸福、健康地成 长. 1.2.2瑞吉欧的课程内容 瑞吉欧课程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也没有固 定的教材和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方案.课程不是 教育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不能简简 单单地将瑞吉欧教育的环境复制到中国来,要知道 复制式的发展其实是无发展的.瑞吉欧的环境是生 成的,是与其特殊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结合在一起 的.这是一种交流的环境,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物的 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活动中产生,是开放的生成 课程.正如马拉古奇所言:“我们是真的没有计划或 课程,但是若说我们只依赖那种令人羡慕的技巧, 像临时起意的课程,那也不正确,我们并不依赖机 会,因为我们深信我们也可以期待某些我们尚未了 解的事物.我们知道的是,与幼儿在一起共事,是三 交流.我们在环境创设中应当以师幼共同参与为 主,共同讨论环境布置方案,并将中国元素纳入其 中.把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儿童,使儿童成为环 境创设的主体,成为环境的主人,将幼儿园创设成 分之一确定,以及三分之二的不确定和新事物.”嗍 儿童主动学习的乐园.在我们借鉴时要分析有所选 1.2.3瑞吉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择,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坚持民族文化传统,与不 瑞吉欧课程与教学主要是以方案课程的方式 同文化交流互动时,不是顶礼膜拜,而是把握与学 展开的,这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与核心,它贯 习其先进的理念,这才能实现瑞吉欧教育的本土 穿于瑞吉欧教育的始终.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 化,把瑞吉欧教育真正带回家. 引导下,围绕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多种语言进 3渗透与融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瑞吉欧教育 行认知、表达和沟通,并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相互支 实践 持,相互学习,自主地获得完整的感觉经验. 瑞吉欧教育是结合意大利的文化传统,经过长 1.2.4瑞吉欧课程的评价 期的发展,并将他们的实践与多种理论基础结合起 瑞吉欧课程的评价强调教师和儿童的自我反 来而形成的独特的教育模式. 思,自我评价,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取向 要使瑞吉欧教育真正实现中国化,首先要明确 和主体取向.其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乐趣 瑞吉欧教育的内在精神,而不是流于形式,缺乏整 和生机,伴随多种可能性的教学过程.记录法为评 合与比较.瑞吉欧的根基在意大利,是在西方文明 价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运用文字、录像和照片 中生长出来的.我们不应急功近利,简单地“打包移 等视觉记录材料,与儿童、家长一起重温活动过程, 植”,而要吸收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中西文化的交 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儿童提供机会.儿童在回忆、与 融中借鉴发展,渗透与融合,保持我国的传统文化, 同伴比较、对话中,对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并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反思,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 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自我修正,教师同时也 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瑞吉欧教育. 反思和评价自己. 霍力岩教授曾经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学习 2创设中国化的瑞吉欧教育环境。让儿童成为环 蒙台梭利教育法“以我为主,他为我用”和“以他为 境的主人 主,他我结合”两条思路. 其实这一思路何尝不是 在瑞吉欧的教育中,环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 我们学习瑞吉欧教育模式应该秉承的原则呢. 分.瑞吉欧仁认为每一个学校拥有一个自己的环 境,强调学校里没有一处是无用的环境,环境是“第 参考文献: 三位老师”.瑞吉欧的环境设置充分尊重儿童,尊重 [1](2][5][6][7][8]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 儿童的兴趣.每一个学校的环境都是根据儿童、家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 长、教师的需要创设的,都是经过他们共同研究、共 出版社,2002. 同创造、共同论证的.他的环境不仅是其外观,更是 [3][4]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 一种对教育理念的诠释和表达.“其内部的设备和 教育出版社,2003. 材料的设计与组织都暗含着秩序和美.每个空间的 [9]路易斯.博伊德.卡德威尔.把学习带进生活[M]. 每个角落都有其定位和目的,富含参与和交流的潜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力,也备受孩子及大人的珍视和爱护.” 因此瑞吉 [10]霍力岩.蒙台梭利教育法和早期教育改革—— 欧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环境的教育取向,寻求一种 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Ⅱ】.比较教育研 “我们的墙壁能说话”的境界. 究.1999(5). 如何创设中国化的瑞吉欧教育环境,让瑞吉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