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案3:2.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学案3:2.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理解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2.通过图文、数据等资料,了解我国维系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3.通过资料,理解耕地保护对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维系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知识梳理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 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 、流通、 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 。 是的基本物质保障。

2.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

粮食总产量是耕地面积与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的乘积,不仅与耕地的 和 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 、水和 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

3.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1)人均耕地 , 资源有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 ;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 和 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①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 为主,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 最为严重的地区。

②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 为主,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 的耕地。

③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 。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 。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不同时期国内粮食生产的状况

(1)1949—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速度约为 速度的2.2倍,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2)1996年以来: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千克,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需 。 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途径

扩大耕地数量和 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 (1)1949年以前,主要通过 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

(2)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后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总体呈 趋势,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3.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依靠增加人力、 和技术投入,从 、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 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

4.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

(1)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 问题。 ①跨区调剂方向:以前是“南粮北调”,目前是“ ”。 ②目前的粮食净调出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

(2)充分利用 (包括谷物和大豆)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3)建立 。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目标

(1)战略:“以我为主、 、确保产能、 、科技支撑”。 (2)目标:“确保谷物基本 、口粮绝对安全”。 2.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 状态。 (2)粮食品种结构和 矛盾突出。

(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 。 (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难度 。 3.主要对策——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1)耕地数量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 ,确保耕地保有量在 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2)耕地质量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 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 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以实现高产田的 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小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

合作探究

探究 讨论规避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风险的措施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国际贸易进口粮食是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我国耕

地紧张、农业生产成本高,有人建议我国维持粮食安全应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但如果直接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一来可能会引起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即“大国效应”,导致“买得贵”,二来国际市场贸易量有限,未必能满足我国庞大的需求,导致“买不到”。近些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国际粮价大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综合考虑影响粮食安全和的各方面因素,并收集有关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除“买得贵”和“买不到”风险外,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还可能存在哪风险?

(2)为了能够在保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你认为我国可采取怎样的措施?

当堂检测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 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2.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 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

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读图,完成3~4题。

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3.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A.①②③④ C.①③⑤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B.③④⑤⑥ D.②④⑥

4.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⑤大力开垦草原 A.①③⑤ C.①③④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④毁林开荒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B.②④⑤ D.②③⑥

一、

1.生存 储备 进出口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 2.数量 质量 热量 光照 3.(1)少 后备耕地 减少 (2)退化 污染 (3)①水田 优质耕地 ②旱地 较低 ③绿洲 (4)大 二、

1.(1)人口增加 (2)平衡

2.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扩大耕地面积

(2)减少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 物质 耕地利用率 作物品种和栽培 4.(1)不均衡 ①北粮南运 (2)国际粮食 (3)粮食储备 三、

1.(1)立足国内 适度进口 (2)自给 2.(1)平衡 (2)生产布局 (3)大 (4)加大

3.(1)耕地红线 18亿

(2)重金属污染 高效节水 稳产保育 合作探究 探究

(1)给国内粮食生产和农民生计带来冲击; 对外依存度过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过高,随着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国内谷物种植向大豆种植转变,影响谷物供给;

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会传递到农产品加工的下游产业,并影响居民消费和生活水平 (2)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化粮食进口结构;

建立定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国际合作战略,加强海外农业投资,提高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供给。

当堂检测

1.B 2.A [第1题,我国土地开发力度较大,后备土地很少;东南地区多丘陵山地,耕地较少;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森林;南方多丘陵山地,水田分散。第2题,烧荒对地面的植被造成破坏;不一定影响土地肥力。]

3.B 4.D [第3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从人口和耕地形势来考虑。第4题,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增加耕地面积不现实;毁林开荒和大力开垦草原将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也不利于林、牧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