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摩托车减震器摩擦力构成分析(2)

摩托车减震器摩擦力构成分析(2)

来源:华佗小知识
l。 、; 团圆 摩托车减震器摩擦力构成分析(2) 贺 阳 (常州I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of Friction of Motorcycle Shock Absorber(2) He Yang(Changzhou Haojue-Suzuki Motorcycle Co.,Ltd.) (上接2012年第12期) F /COSa 1.2摩擦力对静负荷特性的影响 a)如图5静负荷特性曲线图 上也清楚表达了摩擦 [2.(f.tann+ _(c tarln] 力的真实状况,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压缩与复原行程循 环曲线永远不可能重合,2条曲线之问垂直距离即为摩擦 一 : (1 Y) (4) 力,距离越短,表明静摩擦力越小。 b)在起始段,静摩擦力大于之后行程的滑动摩擦力 同理,也可以推导出式(5): 1/2以上,而起始段的静摩擦力往往得不到重视被忽略, F /COSa 致使起动初始“爬行、颤抖、发涩、振动、发硬”传递到 卜 [2(, ̄tana+ _(c .【ana] 手制动上,不舒适感增强。 2静摩擦力计算 /cOs (1+.y) 确认分析的是静摩擦力,测试采用标准规定的速度不 大于0.001 5 m/s(极低速度),所以与运动件的轴径尺寸 设: 一斋 2。( ‘ ana+a3一(c+ )伽a] 无关。 式中:a——实车前伸角, (。) 2.1 模拟实车状态的受力分析 主弹簧力与空气弹簧力合成,N 图3是前减震器模拟实车状态时的受力分析图,当压 、 两支点横向力,N 缩时,受到外垂向力 。 。 。 、 两支点有 的轴向力,N 使 。 。 平衡的力有:内力(主弹簧力与空气弹簧力) ——摩擦系数 ;前叉管与底筒接触两支点横向力 、 ;两支点轴向 ,、C、 各相关尺寸,nq/n 力/ma、 (由于摩擦系数的介入)。 ——工作行程,mm 由图3得到力的平衡式: … 压缩侧力,N 。 。 。COSa= + + ) 、 复原侧力,N (c+ )=F(,・sina+dcosa)t2 J ——静摩擦力,N ・sina= + t3 。 。 2.2摩擦力与静负荷特性的关系 由(1)、(2)、(3)导出式(4): 图4 l2 所示为设计图面给出的静负荷特性图,图5是 2013 01摩托车技术63 图3模拟实车状态 ≠0) h Z 行程,mm 图4静负荷特 1 ̄ll3a/0(垂向) 实测后的静负荷特性图,可以看出,公式(4)、(5)求 的外力是压缩侧 … 和复原侧 ,由于摩擦力的存在, 摩擦系数的介入,可得出下式(6): Fm= 。 。 Fe (6) 设定: ≠0时,取行程s/2处为静摩擦力,公差带为 ±15%。 根据公式(4)、(5)、(6),利用exl编制了计算程序 64摩托车技术2013 01 见表2,按照图3前减震器静态下的受力分析,将各设计参 数输入表2,可获得摩擦力 。 a)用上述公式计算的摩擦力经过几十款前减震器的 验证,测试数据与计算数据完全相符,表2中计算静摩擦 力可以作为控制标准在图面上给出。 表2摩擦力计算 ,(。) 26.5 O.1 输入参数 C,mm 90 at,mm 0 1.n1m 283 行程,mm F.N ,N 65 372.25 l28.73 b)由公式(4)、(5)可以看出,对摩擦力影响最大 的是摩擦系数 ,也就是说,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越小,就 会获得极低的摩擦力。而摩擦系数与选用的材料摩擦系数 及制造精度有关。 c)公式(4)、(5)没有涉及到制造、装配精度,但 是工艺技术与水平的提高应围绕设计指标展开,以满足设 计所需要的静摩擦力。 d)后减震器静摩擦力大多在试验文件中给定,一般 在30~40 N。 e)也有根据长期试骑评价的经验数据作为参考,如 图5,行程中点压缩负荷F ”(或者F ’)的20%~25%为 摩擦力F ,如果超过此值,就应该考虑改善制造和装配 精度。 3摩擦力测试 3.1测试条件 1)QC/T 62—2o07规定测试行程为“自由长度到最小 长度前1/2的距离”显然有些短,测试行程最好在设计行 程的80%,或者从自由长度到最小长度的距离一15 mm。 2)QC/T 62 2007规定测试行程为轴向,标准曲线 图见图2,不携带弹簧。携带主弹簧测试曲线见图5(a) (垂向)、图5(b)(轴向) l。所以,测试中一定注意垂 向、轴向行程s转换。如果有条件,轴向测试最好增加侧 向力。测试条件应根据当事双方协议确定。 3)由于测试曲线不规则性,QC/T 62 2007规定轴 向不携带主弹簧测试,静摩擦力取值在中轴线上见图2, 其实,此处应为滑动摩擦力(或者摩擦力)。轴向或者 垂向携带主弹簧测试,静摩擦力取值在行程s/2处见图5 (a)、图5(b) 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