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育与改革 JiaoYuYuGaiGe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2017年1O月 Oct.201 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 7)30—0121-02 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吴蓓蓓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安庆246052) 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任务,文章以安徽黄梅 戏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了解国内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 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9—20 作者简介:吴蓓蓓(198B_一),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我国现阶段的高职类艺术院校大 传统专业。学校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为 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平台,这样的教 学模式能使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 了学生在核心能力培养上的先天不足。 第二,实践不足。实践实训是学生 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 途径,然而学生除了期末登台或参与学 校组织的对外演出,多数学生正常实训 的机会并不多。学生所学的知识永远是 一多都是由普通艺术中专升级而来,带有 浓厚普通艺术类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色 彩。单一的专业教育、核心能力培养处 于起步阶段、实践能力薄弱、社会应 年德国经济学家戴尔特・梅滕斯在《关 教学要求,但在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 调查中发现优生和差生还是很少数,大 201 6级舞蹈表演民间舞成绩汇总统计表 成绩 9 lO0(优秀) 80~90(良好) 7O~8O(中等) 60~70(及格) 60以下(不及格) 人数 l 18 2 0 0 百分比 4.76% 85.71% 9.52% 0 O 对能力差等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1974 部分学生成绩相差不大。 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中对 核心能力做出了系统概述,文中指出 核心能力是一种“可以跨专业的”“可 个抽象概念,毕业之前的实习没有明 确的主题,没有严格的考核方式,大多 数学生都是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盖章了 事。实习过程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岗 前培训增强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携带的能力”,是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外的能力,是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素 质。但近年来有不少媒体报道“现在的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 于教学的制约,教育主管部门对于 核心能力培养的忽视,依旧承袭了应试 教育的模式。在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的 招生模式下,低分段招生造成生源条件 处于劣势,然而艺术人才的培养对学生 数据显示,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 艺术生供大于求”“大部分艺术生面临 就业难和转行的局面”,这些报道指出 了当前全国“艺考难,毕业从艺更难”的 现状。在我任教的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 还是比较理想的,真正无法达到教学要 求的学生只有少数,大家的专业能力相 差不大。可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 快,社会上各行各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 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专 业能力外还对职业核 C,fT ̄力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正因如此,学校的教学实践过 程才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 方。 学院也是如此,除了热门的舞蹈表演专 业、高铁乘务专业大部分学生能对口就 的专业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造成 了很多学院有时候无奈将本校学生的目 标定位降低。现阶段改革还面临着很多 无法克服的困难,例如教学模式、师资 配比、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等,变革力度 之大都是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的。 业外,其余转行的居多。而这些转行的 学生将失去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来在工 作岗位上将更加艰辛。因此,高职艺术 类院校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纳入日 第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没有纳入 日常教学。以2016学年舞蹈表演系学 常,已成为社会召唤的必修课。 高职艺术类院校核心 能力培养现状 一生课程安排为例,所学的课程有基训、 声乐、民间舞、中国舞蹈史、艺术概论、 大学语文、形势与、大学体育、大 学英语等,学生所学课程基本都是按照 大纲设置的专业课程,教师讲授、学生 、二、高职艺术类院校核心 能力培养的思考 1.抓住核心能力培养的着力点 高职艺术类院校生源处于低分 段,这些学生在大学生涯期间学习主动 以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为 例,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安徽黄梅戏 学校,2011年正式组建并更名,期间 走过了53年的历程,具有丰富的办学 经验和办学成果。学院涵盖了表演、音 乐、美术、舞蹈、综艺五大系十几个专 业,其中黄梅戏表演更是全国唯一特色 听讲依旧是课堂授课的主要方式,老师 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除了专业学习,学 校并没有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计 划融人整个教学过程。书本知识永远滞 后于社会的更新,单一的教学模式造成 积极性不高,在很多本科艺术类院校学 生都就业难的情况下,高职艺术类院校 学生的就业形势就变得更加严峻。所以 在Et常教学中要增强高职艺术类院校生 对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当核心能力 121 教育与改革 2017年10月 教育成为一门学科时,不仅要求教师系 统地传授专业知识,还应结合社会实际 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懂得职业核心能 力的内涵,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的 综合能力。通过笔者走访发现,在从业 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核心能力培养的学生 普遍存在不适应社会节奏、沟通能力差 等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补上在学校 就应学习的“一课”,成为落伍者。若 为了学生能在就业、岗位竞争上表现更 行数字化教学,学生通过这种数字教学 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教学,将专 业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 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收集信息进行自主 学习,对核心能力教学有着辅助作用。 再教授给学生;其次,学院应定期组织 教师的交流学习,鼓励取得教学成果的 教师;最后,年轻教师应认真撰写适用 本学院实际情况的教材教案。同时学校 还可以采取联合办学的方法,优化师资 国内目前大部分高职艺术院校采 用的都是“平台式”课程模式和“宽基 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其中“平台 式”已成为经典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块 堂学习,缺乏和教学实训的互相配合,只 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稍显死 板。“宽基础、活模块”是在“平台式 以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目的,重视课 结构,例如加强教师的培训进修,聘请 外教,教师资源共享等。 5.搭建实践平台 为出色,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学习 学院应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结 的无缝连接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 节,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就成了重中 之重。 2.新定位下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的总目标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职业核 心能力的培养,在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 基础上重点掌握其基本能力,通过岗位 实践转化成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升 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安 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学现状认 为,当前高职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目标应 以专业艺术教育为重点,以增强学生的 职业核心能力为纽带,力图将学生发展 成为专业知识扎实、技术水平过硬以及 核心能力健全的全方位人才。这一总体 框架不仅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指 明了道路,还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 教,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为学生增加更 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资源整合下的课程设置 高职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学习始 终是教学的主体,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优质的 专业、精确的教学设计、良好的教学质 量才能实现职业核心能力融人教学。笔 者结合国外的课程模式发现,国外的课 程大多数是由企业决定专业设置,也就 是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能 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挂钩;还有就是模块 化教学,课程根据需求随时进行调整。 例如德国采取的阶梯式课程模式,第一 年学生学习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第二 年进人某一职业领域进行训练,第三 年选择专业方向。除了文化课和专业 基础课,企业监督是大多数课程的考 核方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企业一直 处于主导地位。还有些国家采用“E— learning”课程模式,教师通过网络进 122 上进行了整改, “宽基础”就是全面地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 打下基础, “活模块”是将本专业的相 关专业和分支学科供学生自主选择学 习,可以满足学生的特长需求。但这两 种模式都存在局限性,为了学生更好地 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平台以及模块。首先,将“职业核心 能力培养”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平台,列 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在选修模块 中加入相关课程,如社交礼仪、信息处 理技术等。将职业核心中的与人交流、 信息处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融 人课堂教学中去;最后,组织开展丰富 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技能大赛、社会 实践等社团活动与各课程的相互渗透来 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还应瞄准市场 需求,让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 例如,2012年教育部强制性规定中学 每周都要开设艺术类课程,而我国艺术 教育师资严重不足,这些对艺术职 业院校强化专业优势是个难得的机遇。 学院就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调整教学方 案,大力培养艺术类师资,在课程设置 中加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并鼓励 学生考教师资格证,参加支教活动,参 与小学或者幼教教学实践,努力提高学 生的专业和职业核心能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艺术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师资队伍的 建设。以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来 说,自2011年升成大专以来学院招聘 教师的时候加大了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比 例,可是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学校毕业就 进入教学岗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激 发教师在培养核心能力上的潜力成为改 革的重点。首先,学院应积极组织核心 合社会需求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做到 校内训练有场所,校外训练有企业依托。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对自身要求更高的实 训项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 力。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就是一个成功的 典型,其创建的“校团”模式与北京保 利剧院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将国家精品 舞《一把酸枣》投向市场,跨越大半个 中国,巡演上千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 业学院也有自己的艺术团和自己的校企 合作单位,但宣传力度薄弱依附于校外 的演出团体,并没有真正做到商业化管 理,而只有外出参加大型文化演艺活动 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寻求就业的 机会。但是将精品课程推销出去发扬光 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结论与反思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一个人具备的 能力决定了他能获得什么样的成功。厚 积薄发的高职艺术类院校还面临着很多 问题,学院资金投入不足、实训场地缺 乏、缺乏核心能力教学的评估体系、根 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等。笔者认为, 当前环境下,利用现有资源将职业核心 能力融人艺术专业教学,将学 培养成 既具有扎实的艺术专业功底,又具有职 业核心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才是面临 激烈职场竞争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 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 与实践 ].中国高教研究,2O13 (3):94—97. [2]刘 畅.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l3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