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林业研究
BMQ]‘VMQHPTQWOHPHCQRG
yM]c#q[Mc$
XbQc$’’+
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及其研究\"
王
成#
蔡春菊#
陶康华$
北京#上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
建设城市森林是人类的需要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文中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和研究现状&
认为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城市地域内以森林绿地为主的各种树木总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的范围和确定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的市情&对城市森林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城市森林
概念
范围
研究
&7./01234056839083:70;08<4/=<082>?<@83A2<0;6
##$
CIFGJDKJLCMNCDEGJCBCDEFGHDEF
%#O&F&’’’(#&)$Z&Z$’’$*+&,HPHCQRGSDPTITJTHMUVMQHPTQWXVYHIKIDE#FGIDCGCDEGCI[MQ\\C]^DI_HQPITWGCDEGCIFGIDC
=@;6<846STIPTGH‘H\\CD‘MUGJ\\CDaHIDECD‘DHRHPPITWMUJQaCD‘H_H]Mb\\HDTTMaJI]‘JQaCD
cL&QcLUMQHPTGHRMDRHbTCDEHCD‘QHPHCQRGPTCTJPMUJQaCDUMQHPTCQHPJ\\\\CQIdH‘GHRMDRHbTMU
fJJQaCDUMQHPTIPRMDPI‘HQH‘CPUM]]MePQaCDUMQHPTQHUHQPTMTGHUMQHPTHRM]MEIRC]PWPTH\\IDTGHJQg
&\\HaCDCQHCTGCTbQM\\MTHPGJ\\CDaHIDEPCD‘DCTJQHTM]I_HIDbHQUHRTGCQ\\MDWHTPTGHDHH‘MUPMg
RIC]‘H_H]Mb\\HDTCD‘IPRMDPTITJTH‘aW_HEHTCTIMDeITGUMQHPTTQHHPCPITP\\CIDUMRJPCD‘TGHPJQg
cSQMJD‘IDEHD_IQMD\\HDTUMQTGHbJQbMPHMUI\\bQM_IDEJQaCDHD_IQMD\\HDTTIPCDI\\bMQTCDTbCQTMU
cJQaCDHRM]MEIRC]PWPTH\\CD‘HPbHRIC]]WQHUHQPTMUMQHPT]CD‘PCD‘C]]hID‘PMUTQHHPIDJQaCDCQHC
&CLGHRM_HQCEHMUJQaCDUMQHPTCD‘ITPRMDUIQ\\\\HTGM‘CQH‘IPRJPPH‘D‘RM\\aIDH‘eITGTGHPITJCg
&PcTIMDPMUMJQRMJDTQWCD‘RITIHPM\\HC‘_IRHPCQHC]PMbJTUMQeCQ‘TMJQaCDUMQHPTQHPHCQRGeMQh
fJ&R&Q&Qi0jk2<:;QaCDUMQHPRHbTCDEHHPHCQRG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城市森林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城市森林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城市森林境!
建设的实践已经在许多城市相继展开&城市森林的研究也已成为林业研究的热点-#&$w
城市森可被称为城市森林v-#(qt,&xQHW等认为%
林包括行道树!公园!街区游园及住宅区的所有树
*w
木&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v把-x%#((+,MaPTHQ
城市森林定义为o城市内及人口密集的聚居区周围的所有木本植物及与其相伴的植物&是一系列街区
v+w林分的总和-德国V提出了广义的城p#((n,]CRh%
市森林的概念&即o城市森林是包括城市周边与市内
m城市森林的概念
城市森林的提法最早源于美国和加拿大-#(n$年&美国肯尼迪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了o城市森林p这一名词-由于城市%,JQaCDUMQHPT森林是将城市和森林这$个看来相矛盾的事物联系
在一起&可以说是$种不同生态过程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森林类型&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森林的提法尚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对城市森林的研究比较早&一些学者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森林的概念-指出f如果某一地域具有r%#(q+,crs$tOMeCDTQHH
$$
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那\\uG\\的立木地径面积&
么它将影响风!温度!降雨和动物的生活&这种森林
的所有森林p但此定义不包括传统的城市绿地!公&园!庭园!行道树等-可以看出&美国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包含城市内的所有树木&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而且他们十分注重对一些散生树木的生态功森林&
能和经济!社会价值的研究&而在欧洲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德国!芬兰&城市周围大多都有大面积的森林&城区内的林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自然或近自然森林在城市范围内保留的很多&而且气候条件也比较好&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他们对城市森林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城市郊区的森林或城市内部比较大的林地&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城市森林基本上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森林-
和上海市科委o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研究p项目的内容-l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重大专项课题%$’’$#nr,YXrX#
收稿日期f$’’+z’$z’n
万方数据 13
世界林业研究
第$.卷
我国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一直沿用中国古典园林引入城市森林的提法相对较晚!只是近的一些做法!
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森林建设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许日益突出!
多专家还对城市森林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王木林#等认为!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包含公园)街头和单位绿地)垂直绿化)行道树)疏林草坪)片林)林带)花圃)苗圃)果园)菜地)农田)草地)
城市森林的概念既要在宏观上体现对整个城市又不能包罗万地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主体作用!
象!不能等同于生态城市建设!要有具体的建设和研并具有部门的可操作性\"所以!城市森林的究内容!
概念要借鉴林业上的森林概念!要考虑中国的自然并结合中国城市条件和城市环境现状及其特殊性!
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来加以描述/城市森林广义上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水域等绿地\"*+,-刘殿芳#$%%%’
认为!就(城市森林*的本身含义!从有利于直观认识和便于实践与普及出发!可理解为生长在城市#包括市郊’的对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是具有一定规模)以林木为主体!包括各种类型#乔)灌)藤)竹)层外植物)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的森林植物)栽培植物和生活在其间的动物#禽)兽)昆虫等’)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而且认为城市的园林#人文古迹和园林建筑除外’)
水体)草坪以及凡生长植物的其它开放地域均应纳入城市森林总体!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与城市体系紧密联系的)综合体现自然生态)人工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谐统一的庞杂的生物体系\"张庆费等#$%%%’认为!城市森林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借鉴地带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乔木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
的城市绿地+&-\"
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城市森林的理解比较广!已经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森林或林地!而且包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建设内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森林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尽管国内外学者因研究角度不同!对城市森林所下的定义有所差异!但从上述这些定义的各不相同的表述来看!
他们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已经蕴含了现代林业的建设理念!表现在/#$’
突出强调了城市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注重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把森林的生态功能放在首位0
#1’在范围上超越了传统的城市绿化范围!把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城市森林的建设0
#2’在城市环境建设的理念上!突出强调了树木)森林的主体地位0#3’
认为城市森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现代林业的一个分支万 方数据!是涉及林业)园林)水利等多行业)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体系\"
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0狭义上是指城市地域内的林木总和\"也就是说!城市森林建设是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为目的!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森林之所以是一种新型的森林生态系统!
就在于它是在人口高度密集)人工景观高度集中的地带分布!呈现高度破碎化分布!对于它的某个组成成分来说甚至在外观上已经失去森林特征!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个组成成分纳入到整个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中\"因此!对城市森林概念的理解!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森林来衡量!过多纠缠于$棵树)$块草
地等类型是否也是城市森林这些具体的问题上!而要从整个城市地域来考虑!把城市森林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来看待\"传统意义上!具有一定规模)
自然结构的森林模式应该是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城市森林的主体!是各类绿地依附的母体\"在城市森林建设的初始阶段!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土地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可能比较破碎的人工绿地)散生树木)林带)林网占的比例很高!外观上)
功能上也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森林效果!可以说是处在城市森林建设的初始阶段!
随着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将逐渐向以自然和近自然林地占主体的城市森林模式发展!提升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水平\"
由于城市森林建设涉及的行业)部门和学科比较多!因此在建设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有所分工\"从概念上来看!传统园林强调园和林的有机结合!注重山)水)石)林和建筑的协调配合!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美感)寓意和韵律0现代园林则扩大到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但仍然偏重于社会效益!
兼有生态效益\"而传统林业主要是为了取得木材及其它林产品!并兼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效
益\"近年来!现代林业逐渐转变到以生态效益为主!
第/期
王成蔡春菊
陶康华.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及其研究/B
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新世纪提出了\"生态建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设#
&!’(
战略%城市森林建设正是这种现代林业思想的集)
均在其列)这种界定方法与城市居民普遍使用的交美国学者认为!乘小汽车从通工具类型有很大关系)
市内出发!当天到达并能返回的游览地都应属于城瑞典科学家认为!城市森林范围是从市森林的范围)
市内骑自行车或滑雪出发!当天到达并能返回市内的娱乐地域都可视为城市森林)
就是要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来缓解城市化过中体现!
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它是营造城市绿色环境!发展培育城市绿色文化的基础!是不可替城市绿色经济!代的)
*城市森林的范围
*+,城市森林范围的研究现状
*+*城市森林范围的界定
城市森林范围的界定是搞好城市建设的关键)从对城市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说!过去城市的工业不城市森林发展到今天!它的范围一直是比较模糊的)
城市就其自然本质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森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延伸至远郊城镇与乡村)对于城市森林范围的界定!目前基本上有-种范式./+0+0类型界定
这种界定方法是从城市森林的定义派生出来的)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的定义有狭义的概念也有广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基本上是从城市森林的类型来谈的!而这些类型又都有各自特定的分布范围)因此!把这些范围累计起来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森林的范围)比如说!城市森林包括风景林#卫生疗养林#森林公园#居民住宅区公园#工矿企业的绿化带#市区行道树#运动场和公共场所的绿化地带!那么这个范围基本上是局限在建成区之内的)而把城市森林定义为包括公共绿地1包括草地#花坛#行道树#公园等2#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保护区#防护林带以及城郊的生态公益林#
商品林等!这样它的范围就包括了建成区#近郊区3如果把城市森林总的概念定义为应包括城市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街道树#江沿树#庭院绿化#郊区森林#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等!那么它的范围就是包括了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甚至是跨行政区的)
采用类型法来界定城市森林的范围比较直观!也体现了行业的特色!有利于各方面共同参与)/+0+/行政区界定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既要保护现有的各种林地!也要根据需要营造一些新林地)因此!城市森林建设将涉及到土地转换#林地保护等许多部门和行业利益!需要部门的组织协调)从管辖范围来界定城市森林的范围!虽然并不完全符合城市森林建设的实际需要!但在部门的管理协调上比较顺畅!便于建设任务的落实)
/+0+-距离界定
国外许多专家学者从旅游时间上给城市森林规万 方数据定了范围!认为由市内出发#当天可返回的旅游胜地
很发达!工厂比较集中在城区内!污染范围较小!城市森林的范围也较小3从旅游休闲的角度!过去高速公路少!市民周末外出游玩主要靠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能够到达的范围比现在高速公路多#小汽车多所能够到达的范围要小!城市森林的范围也差异很大)因此!对于搞好城市森林规划和建设来说!要对城市森林的范围有一个科学的界定方法)/+/+0城市森林的整体范围
城市森林建设的整体范围与城市的范围密切相关!一般要大于或等于城市的范围)城市的范围依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异!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即建成区范围!也有行政管辖区的城市范围!即包括建成区#郊区甚至郊县的范围!还有城市地区!即城市群的范围)因此!城市森林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向外延伸的!从地域上应该包括市区#郊区#新建区#经济开发区#卫星城等城市行政区划所管辖的整个范围!没有固定的#
明显的界线!应该把它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部分!是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建设和规划上也不能无限扩大!必须围绕城市这个核心!针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城市森林应该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向城市周围辐射!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地域)
城市森林的范围从中文字面上理解是4567:;
<=6!因此容易使人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建成区范围!至多只涉及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区!不涉及远郊
区3而实际上城市森林的真正含义是>:?@A:<=6!是包括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范围!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也是体现的这种空间尺度)因此!城市森林的建设范围要根据每个城市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02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1建成区和郊区范围23
1/2
城市行政管辖的区域31-2城市交通直接辐射的范围1公共交通范围23
*7
世界林业研究
第.7卷
城市环境负效应影响与平衡补偿范围!城市!\"#
环境的影响半径与森林改善环境的服务半径相结合确定#$
城市森林建设范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城市森林的建设范围以城市行政管辖的区域作为城市森林的建设范围是比可以按照&个尺度来确定’一般的县城(较合适的%
小城市以建成区为中心包括接壤的乡镇)中等城市应包括与城市接壤的下辖区县范围)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应包括城市下辖的全部市县$北京(上海(天津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森林%既有片林(林带的研也有散生树木的研究%要根据城市森林所处环境究%
和对城市森林需求的差异而有所侧重%比如一株大在郊区它树在城区内和郊区的作用是大不一样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可以被忽略%而在建成区它园林(环保(卫生(农业(水利(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许多行业和部门%需要利用各方面的技术手段(仪器设备开展全面的研究$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美国对城市森林的各城市森林涉及林业(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同时%
的城市森林建设%就应该包括所有下辖区县的整个市域范围%这样有利于城市森林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城市森林的&个基本范围
随着城市影响力的渐弱或,城市度-的渐次降低%可以将这个近圆形地域内的城市森林划分为&个层次’一是处于城市中心的建成区森林%二是近郊区!城乡交错带#的近郊森林%三是远郊区的远郊森林$北欧一些国家如瑞典%以当日可返回旅程定义为城市区域%在此区域内分布的绿色植物被称作城市森林%卫星城市的林木为近郊森林%更远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林定义为远郊森林$
从我国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城市森林的范围所划分的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这&个部分%其界定原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确定市区(
近郊区和远郊区主要差异的特征指标%再按照主要指标的变化划分成&个梯度范围%按照梯度等级范围确定&个区的界线%具体可以包括’
!.#人口指数!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比例及人口密度#)
!*#土地利用类型指数!建设用地的比例(农业用地比例(水域面积比例及河网密度等#)
!经济指数!一(二(三产业数量及比例#)
!\"#交通指数!不同类型公共交通通达度(不同类型交通工具通达度#)
!/#城市化环境综合指数!
热辐射效应(空气污浊度等#$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以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比如利用交通指数%可以把中心建成区作为建成区森林%把城市公共交通达及的范围作为近郊森林%在它以外的城市地域作为远郊森林$
0城市森林的研究
城市森林的研究是为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服务的$由于城市森林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功能需求的多样性和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广泛性等因素的限万 方数据制%城市森林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分析手段等不
种研究%从概念界定(效益分析到价值评估(管理策略%基本上都是基于城市树木来展开的1.23./4$
比如%针对美国*565个城市进行了城市行道树统计调
查%建立了以单株树木为单位的城市树木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了城市树木的全树干生物量模型%研究了城市树木价值体系和估算方法等$因此%美国对城市树木的研究是与城市树木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紧密结合的%主要是针对建成区范围内的林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而欧洲国家城市森林研究的重点是%在城市郊区的森林以及建成区内一些看起来像森林的绿地%看重的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森林%甚至更注重城市郊区的森林%重点研究的是城市森林游憩功能(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功
能1.73.84%
比如%瑞典把城市森林定义为仅位于城市边缘的森林类型%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
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或作为保护地$我国城市森林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专家对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的内容(方法(手
段等提出了建议1..%*23*/4%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迫切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制订全国统一的城市森林资源调查标准和方法%开展城市森林本底调查)
!*#
选择典型城市开展城市森林规划研究)!全面开展生态功能(保健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城市森林功能的研究)
!\"#城市森林建设中乡土树种选择与应用技术研究)
!/#
城市森林经营管理技术体系研究)!7#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
城市森林价值评估与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由于我国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和研究都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做法%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的市情$因此%
中国的城市森林研究应该综合欧(美*种研究的特点%对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城市森林研究要各有侧重%在建成区对片林(林带(散生树木等成分进行全
第G期
王成蔡春菊
陶康华E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及其研究GQ
面的研究!建立以单株树木为单位的城市树木管理在城市外围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森林研究!建体系\"
立以片林#林带为主的城郊森林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01’2’34’5+6-7,8)*5’,-9+;*+,’<=1+>’*+’?),+
/!%@AB!CADE%F%%;7,8)*01’2’34
G&:’()*+,--&./01’2’34’5+6-7,8)*5’,-9+;*+,’<=1+>’*+’?),+
/!%@AB!C@DEGG@FGBH;;7,8)*01’2’34
HI//O-!%@QA,-4IJ!KLM-*-N-7,8)*5’,-9+,4(P’,NBIE,’+-,?R/7,8)*S)T)**)-=*>+>*3-1’2’3>1)2U,-5-,-*1-)*<
/&!%@@B!%GC%DEXB5=*1+>’*-9+’,)+>’*)* %ZCYDEYH%FYH 城市森林初探/内蒙古林学院学报C自然科学版D!%@@@!X刘殿芳/ G%CHDEXYFXA徐绒娣/城市森林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探讨/大自然探索!Q张庆费! %@@@!%ACGDEAGFAX 中国现代林业/北京E中国林业出版社!GZZZA著/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北京E中国林业出版社!研究总论/GZZG 美国的城市林业/世界林业研究!%@A@!GCHDEAYFAQ%Z吴/ 高健!吴文友/城市森林及其结构研究/何兴元!宁祝华%%吴!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北京E中国林业出版社!主编/GZZG %GM!!R-(4-,LK0I,-3’,4V1?6-,9’*,8-,+JS16,’-<-,)*< /&’()*.&’()*+,--.99-99>*3+6-8-*-5>+9)*<1’9+9’5+6-=,:/!%@@G!%ACYDEGGQFGHB8)*5’,-9+L’=,*)2’5.,8’,>1=2+=,- %HL/-99>-[91’++)* /!GZZZ!GX+,--,-U2)1-W-*+<-1>9>’*9L’=,*)2’5.,8’,>1=2+=,-CGDEX@FQX %BM!S)T> //LM(4-,.99-99>*3+6-7S7,8)*K’,-9+&-9’=,1-’=,*)2’5 !M/M)T> /L9)+’,4T)2=-’5=,8)*+,--9>*+6-7*>+- 城市林业及其发展概况/国外林业!%@@Z!CGDE%FH%Q沙琢/ 雷相东/城市森林的兴起与发展/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李增禄! %@@B!GACHDEH%QFHGG 伦敦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举措/北京规划建%@顾向荣编译/ 设!GZZZ!CGDEHXFHA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中国城市GZ/林业!GZZH!%C%DEBF%%王成/论城市森林的评价指标/中国城市林业!GG%彭镇华!ZZH!%CHDEBF@ 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植源性污染/生态学杂志!GZZH!GGCHDEGG王成/ HGFHQ 近自然的设计与管护^^建设高效和谐的城市森林/中国GH王成/ 城市林业!GZZH!%C%DEBBFBQ胡志斌!金莹杉!等/沈阳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效益/中GB何兴元! 国城市林业!GZZH!%CHDEGYFHG柴一新!李敏/论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框架/中国城市林业!GY祝宁! GZZH!%CHDEBXFY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城市森林当作经营森林的实验室 根据‘森林与牧地可更新资源计划法aC!&?.D美国林务局必须定期提交关于国家自然资源的报告!但以往对城市地区的自然资源从未发表过专门报告$G美国都市化面积成倍扩大!Z世纪后半叶!@Z年代大约是YZ年代和XZ年代的GFH倍$人对本 地#地区和全球的环境的影响在不断增长!在城镇的这一影响尤为显著$人类发展集中改变着自然资源面貌!使之支离破碎!导致严重的环境后果$城市森林的特点是把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整合到一起$因此植被常具有巨大的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价值$ 为有效评价城市森林资源!必须明确界定其范围$城市森林是生态系统!其特点为树木#其它植物与人类及其活动结合在一起$虽然全国森林均受人和人的发展的影响!但城市森林是受人类活动密集影响的所在C包括都市#城镇和村庄D属于城市面积$的地方!至少应有GYZZ人$ 美国现在每%城Z个人中有A个人居住在城市$ 万方数据 市森林及其经营是美国森林和林业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美国人口的大多数生活#工作和休闲在这里$人与城市森林相互间直接发生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其利用范围的广泛性和居民的多样实乃一个出色的实验室!从中可以学习人与森林性! 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与全国大多数人交流经验!开拓经营战略!满足公众的各种需要!又可以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永续$由此可见!城市林业和社区林业应成为全国吸纳全体民众有效参与自然资源经营的关键$美国本土的BA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的总面 G 积为QX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除外D城市XYG%GN!WC G面积为G占H居住着QA%ZZZN/Xb!Yb的人口$W! 根据美国林务BA个州的林木覆盖率为HG/Ab$ 局GZZZ年对全国城市森林的评估!BA个州的城市 林木有H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拥有%A/G亿株!Q棵树$城市林木覆盖率为GQ/%b$ 转载自‘世界林业动态ac!GZZB!CHDd 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及其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成, 蔡春菊, 陶康华 王成,蔡春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陶康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世界林业研究 WORLD FORESTRY RESEARCH2004,17(2)49次 1.Rowantree R A Ecology of the Urban forest-Introduction to Part I 1984(08)2.Rowantree R A Ecology of the Urban forest-Introduction to Part II 1984(09)3.Grey G W.F J Deneke Urban forestry 1978 4.Gobster P H Urban Savanna: reuniting ecological preference and function 1994(01)5.王木林.缪荣兴 城市森林的成分及其类型 1997(05)6.刘殿芳 城市森林初探 1999(03) 7.张庆费.徐绒娣 城市森林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探讨 1999(02)8. 中国现代林业 2000 9.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 200210.吴 美国的城市林业 19(03) 11.吴.高健.吴文友 城市森林及其结构研究 2002 12.Dwyer J F.E Gregory McPherson.Herbert W Schroeder.Rowan A Rowantree Assessing the benefits andcosts of the urban forest 1992(05) 13.Jessie Lscott.David R Betters Economic analysis of urban tree replacement decisions 2000(02)14.David J Nowak.Mary H Noble.Susan M Sisinni.John F Dwyer Assessing the US Urban Forest Resource2001(03) 15.David J Nowak.Daniel E Crane.John F Dwyer Compensatory value of urban trees in the UnitedStates 2002(40) 16.Schabel H G Urban forest in Germany 1980(11)17.沙琢 城市林业及其发展概况 1990(02) 18.李增禄.雷相东 城市森林的兴起与发展 1994(03)19.顾向荣 伦敦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举措 2000(02) 20.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3(01)21.彭镇华.王成 论城市森林的评价指标[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3(03)22.王成 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植源性污染[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3(03) 23.王成 近自然的设计与管护--建设高效和谐的城市森林[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3(01)24.何兴元.胡志斌.金莹杉 沈阳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效益[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3(03)25.祝宁.柴一新.李敏 论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框架[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3(03) 1.会议论文 王晓冬 关于城市森林概念与范围的法律思考 2004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态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城市森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加快城市森林立法,对城市森林建设、经营和管理中的问题作出规定。本文认为,城市森林立法的首要问题是要对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并在文中就此进行了重点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随后指出了城市森林概念与范围的立法明确所具有的两个方面的法律意义。 2.期刊论文 王晓冬.肖来青.Wang Xiaodong.Xiao Laiqing 从立法视角明确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 -绿色中国2005,\"\"(16) 城市森林立法的首要问题是要对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作出明确规定,这种规定必须从加强城市森林建设和管理、改善生态与环境这一立法初衷来考虑.唯此,才有利于立法的适用范围和执法主体的明确.立法中,城市森林的范围应包括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跨辖区的森林. 3.期刊论文 费世民.徐嘉.孟长来.张艳丽.陈小涛 城市森林的兴起及其概念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3) 本文从城市建设由生态城市向森林城市的发展进程出发,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森林的提出、兴起与发展,讨论了城市森林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形势下的城市森林定义. 4.期刊论文 孟伟.郑昭佩.MENG Wei.Zheng Zhao-pei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6)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价值是搞好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的研究方向,论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进展. 5.期刊论文 刘常富.李海梅.何兴元.陈玮.徐文铎.赵桂玲.宁祝华 城市森林概念探析 -生态学杂志2003,22(5) 在讨论、揭示有关城市森林和森林概念的基础上,对城市森林进行定义,认为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乔木为主体,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度,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并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等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进一步探讨城市森林的范围,对城市森林与园林以及城市绿地进行比较,并对城市森林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6.学位论文 朱俊 中国城市森林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2004 中国城市森林的研究和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还缺少系统的理论概括,在城市森林的内涵、分类、管理等方面也亟待深入研究。 本文以澄清城市森林概念内涵、创建城市森林学理论框架、建立城市森林学理论体系、研究城市森林的评价方法并开发其信息支持系统为主要研究目标,以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森林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思维方式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中国城市森林理论与建设实践的资料与数据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 第一篇通过对城市森林理论产生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及其思想来源的介绍,对城市森林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据此对当前国内外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第二篇首先对城市森林相关概念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城市森林的复合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认为城市森林包含三个层次:城市森林系统、城市森林群落斑块、城市树木。本文澄清了城市森林的范围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根据全新的概念体系,本文创建了面向问题的城市森林学理论研究框架,并阐述了城市森林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属性。 在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第三、四、五篇分别从城市森林生存发展规律、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森林的评价和管理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城市森林学的理论体系。 第三篇对城市森林分类体系、城市森林植物和城市森林群落及城市森林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给出了城市森林分类方案;讨论了城市森林植物和群落的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近自然城市森林群落的概念,并结合实例探索其建设方法;本文还结合上海实例对城市森林系统的属性、动力学机制和规划控制手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本篇对中国城市森林的抗污染植物资源进行了的详细统计分析和研究,认为我国的抗污染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还有很大潜力;有着较高的多样性和较强的分类群特异性;对S02的抗逆能力最为普遍;南方抗C12植物比例比北方高,相对而言抗HF植物比例比其他两地区低;生态幅宽的种类抗污染的范围也大;抗污染且生态幅较宽的种类多为绿化常用种类;在第六章的附录中给出了中国城市森林抗污染植物资源名录。 在第四篇中,结合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本文对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篇还从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城市森林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 第五篇是关于城市森林综合评价与管理体系的研究。本文采用软系统归纳集成法(SSMII),K.J法、AHP-Delphi法等方法开展研究,提出由16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在VB环境下采用GIS功能开发组件Arcobjects开发了“上海城市森林综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该系统除了利用GIS实现评价功能外,还可为数据采集提供抽样和地图服务。对上海城市森林评价的结果认为:上海城市森林的协调性相对较好,而生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综合指数值偏低,距离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理想发挥还有较大差距。对城市森林管理体系的研究从六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城市森林管理内容包括:城市森林资源管理、城市森林建设管理、城市森林管护、城市森林经营管理、城市森林科技支持管理;管理主体包括:专门部门,社会团体,投资者,广大市民。此外还分别对管理主体职能结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7.会议论文 王晓冬 关于城市森林概念与范围的法律思考 2004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态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城市森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加快城市森林立法,对城市森林建设、经营和管理中的问题作出规定。本文认为,城市森林立法的首要问题是要对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并在文中就此进行了重点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随后指出了城市森林概念与范围的立法明确所具有的两个方面的法律意义。 8.学位论文 赵清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研究 2005 广义的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及其周围林木和相关植被的总称。在学术上确立“城市森林”的概念标志着人类对森林认识的重大转变。国外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认同了城市森林概念,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城市森林概念。目前国内外城市森林研究正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发展阶段。 城市森林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城市森林效益、结构和规划管理等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森林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尽管目前城市森林研究多集中于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的研究,但基于景观层次的研究将是城市森林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本文在讨论和总结了城市森林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基于景观层次研究的目的提出了“城市森林景观”概念,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城市森林景观的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 (1)阐明城市森林景观概念及其研究框架和内容体系 城市森林景观是指一城市地域所有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系统聚合而成的镶嵌体。城市森林景观的提出是从景观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城市森林,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是其研究的基础。城市森林景观的格局研究、效益研究和规划管理研究等3方面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城市森林景观研究的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城市森林景观研究既是从景观角度认识和研究城市森林,同时也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拓展。 (2)南京城市森林景观遥感调查 以近期南京市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作为主要解译信息源,运用dARTMAP分类技术进行了南京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遥感调查。影像解译是在Matlab下,利用dARTMA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处理,并利用ERDAS软件中精度分析功能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精度检验。根据分类精度检验混淆矩阵,总分类精度达.02%,总kappa系数达0.7271,符合图像分类的精度要求。在arcmap下生成南京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分布图,并导出景观要素的空间属性数据。 (3)城市森林景观生态分类及分类信息的计算机自动提取 景观生态分类是景观格局分析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根据国内景观生态分类研究进展及景观生态分类基本原则拟建了城市森林景观分类方案,该方案以景观类型、景观亚型和景观型3级单位构成城市森林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共划分出4种景观类型、36种景观亚型和若干景观型。 通过对城市森林景观类型与其空间形态特征和属性间关系的调查分析,建立了类型、属性和形态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城市森林景观分布图进一步进行了以几何信息为主要分类依据的城市森林景观类型划分及分类信息的计算机自动提取。在arcmap下生成南京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类型图和各景观类型空间属性数据。经分析精度检验混淆矩阵,总分类精度达83.33%,总Kappa系数0.7900,符合分类精度要求。 (4)南京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据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分析内容和方法,计算了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对南京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5)城市森林景观动态演化机制探讨 研究认为,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是城市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内动力和内稳定机制,人类干扰则是最主要的外动力,演替和干扰共同决定了景观动态和景观稳定性。文中据植物群落调查和植被研究历史资料,对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拟建了南京地区植被分类系统,包括有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和24个群系。经分析主要群落特征及其关系,构建了南京地区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南京地区 “潜在自然植被”。植被次生演替规律和“潜在自然植被”也是植被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6)南京城市森林景观空间结构模式 据景观规划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不同尺度下的南京城市森林景观空间结构模式,即主城区的“圈层式结构模式”、南京都市发展区和市域的“多圈层辐射状结构模式”,并提出在都市发展区和市域内保护和建设4条主要的景观生态走廊。 (7)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也是城市森林景观研究和建设的重心之一。南京幕燕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是南京地区生态恢复重建的试点和示范。文中以幕燕风景名胜区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分类、景观制图、景观生态评价、景观效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幕燕风景区森林景观恢复重建的途径和效应。 9.期刊论文 史梅容.周志翔.谢启娇.王燕燕.覃婕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 笔者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森林的概念、功能与效益、评价、结构、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城市森林的研究趋势. 10.期刊论文 谢莉.李梅 城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界定 -四川林勘设计2010,\"\"(2) 回顾分析城市森林公园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从城市森林公园的社会经济属性、地带性森林自然特征、公园属性入手对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就城市森林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在各公园体系中所处位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及与森林游憩事业的关系进行定位分析,指出其发展建设应及早注意的问题,同时对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予以廓清. 1.孙凡.唐秋伟.马生丽.左首军.张富华.姚孟佳 构建有重庆特色的森林城市[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2.赖启福.黄秀娟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和开发效益因素[期刊论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6) 3.董文婷 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景观规划研究[期刊论文]-河北林业科技 2009(5) 4.李佳.张显.冀曼.传小林 西安城区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6)5.恭映璧.胡曰利.吴晓芙 城市森林空间范围划分的实证与研究——以长沙市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为例[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3) 6.李春媛.王成.徐程扬.李娟.郄光发.孙志伟.王艳英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览状况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3) 7.肖英.刘思华 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2)8.梁曾飞 柳州城市林业生态圈总体布局研究[期刊论文]-四川林勘设计 2009(1) 9.张斌强.沈国志.张勇.王海军 城市森林及其效益评价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9(2)10.余明泉.杜天真.陈伏生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原易位N矿化[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 2009(1) 11.江海燕.唐德华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森林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四川广元市南山发展模式为例[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9(2) 12.刘滨谊.万静 城市森林规划范围及其调查内容与方法的分析[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13.尹卫正 浅谈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期刊论文]-山西林业 2008(6) 14.潘百红.向理超.吴际友 浅议城市森林建设中行道树配置[期刊论文]-福建林业科技 2008(4)15.汪春涛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财富 2008(10)16.李国栋 保定市城市森林的树木种类组成及其构成特征[期刊论文]-西部林业科学 2008(3)17.蒋仁忠.夏士文.万师斌 信阳城市森林建设思路的探讨[期刊论文]-河南林业科技 2008(3) 18.惠丽.王悦芳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2) 19.孟伟.郑昭佩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6) 20.陈汉坤 \"国家森林城市\"部分评价指标的解读与探讨[期刊论文]-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3) 21.房城.郭二果.王成.郄光发.孙志伟.李春媛 城市绿地的使用频率与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8(2) 22.柴永煜.赵串串.杨晓阳.张凤臣.杨兴中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初探[期刊论文]-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7(4) 23.李国栋.王志刚.袁玉欣.卜志国 保定市城市森林结构特征分析[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5)24.赵清.郑国强.黄巧华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与空间结构优化[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7(8)25.方文.王海洋 关于城市木本植物群落性质的认识[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6.刘彬 对我国城市林业建设总体布局的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3)27.吴茂林 广州森林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措施[期刊论文]-广西林业科学 2007(2) 28.郭泺.刘蔚秋.江学顶.王永繁 广州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5) 29.彭镇华.王成.蔡春菊.贾宝全.王学武.丁翠柏 扬州市林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2006(2) 30.彭镇华.王成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6(1) 31.闫文德.田大伦.项文化.黄志宏 城市林地与非林地大气SO2季节动态变化[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6(5)32.闫文德.田大伦.项文化.黄志宏 城市林地与非林地大气SO2季节动态变化[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6(5)33.赵清.郑国强.黄巧华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技术的南京市主城区城市森林遥感调查[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6(3) 34.陆贵巧 大连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动态仿真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35.王春英 城市林业规划中的林水结合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636.秦耀民 西安城市森林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7.彭镇华.王成 城郊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5(3) 38.彭镇华. 开发巨大空间效益--再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5(1)39.王瑞辉.马履一.奚如春 城市森林规划的指导原则[期刊论文]-林业资源管理 2005(2) 40.孟伟庆.李洪远.朱琳.陈小奎 城市绿化的发展思路 --绿色空间建设[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2) 41.冯宜冰.周春玲 对北京城市森林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5(2)42.郭清和 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43.陈敏红 杭州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4.赵清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45.王瑞辉.马履一.奚如春 城市森林合理规划范围探析[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4(6) 46.彭镇华 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绿色江苏的城市森林建设[期刊论文]-中国城市林业 2004(6)47.蔡春菊 扬州城市森林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lyyj200402006.aspx 授权使用:南京林业大学(wfhyld),授权号:e359d5fc-4ea0-48ba-85de-9e2c00a22876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2日 *I-,W)*4L8’,GA%FGA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