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评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加强配电网项目评审管理,规范项目评审工作,切实提升公司配电网建设改造设计质量,实现配电网项目的精准投资,依据公司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项目评审是设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评审可使设计方案、技术标准、造价取费更科学,典型设计及标准物料应用更到位,防冰防风等差异化设计更有效落实,使设计成果更加完整和规范。
第三条 项目评审业务由公司成立的市(县)两级专家库人员进行评审。专家库组建是通过各单位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公司考核评估后进入评审专家库,专家库人员涵盖技术、技经等专业。确保每月常态化开展项目评审工作。
第四条 评审引用文件
(一)《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738-2012);
(二)《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Q/GDW 11374-2015);
(三)《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1
(Q/GDW10785-2017);
(四)《XX公司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需求编制规范(试行)》(XX运检三〔2017〕91号);
(五)《XXXX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模板(2016年版)的通知》
(六)《XXXX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
(七)《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2016年版)
(八)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2016年版) (九)《XXXX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规范使用配电网工程有关费用的指导意见》
第五条 项目评审的范围包括:地市(县)公司在配电网项目需求阶段、可研初设一体化阶段、初设复核等阶段项目评审。
第六条 项目评审的内容包括:项目立项的必要性,设计方案、路径选择、技术标准、取费标准的合理性,防冰防风等差异化设计落实情况,典型设计、标准物料的应用情况,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等。
第七条 项目评审的方式
(一)线上评审通过PMS项目需求管理系统和标准化设计管理系统进行常态化抽查;
2
(二)线下评审通过集中评审会方式对批次计划项目进行集中评审;
第 集中评审参会人员
(一)县公司评审参会人员:发建部、运检部、网改办及供电所相关人员;评审专家;设计院项目负责人、设计人员及技经人员。
(二)地市公司评审参会人员:发策部、运检部、网改办、经研所、县公司发建部、运检部及网改办相关人员;评审专家;设计院项目负责人、设计人员及技经人员
第九条 评审工作的流程
(一)评审会议召开前,由各单位设计负责人提前三个工作日,收集汇总送审版设计资料,统一报送会议组织部门,分发各参会单位。
(二)县公司组织内审按照评审流程填写评审表(模板见附件1)、编写评审报告(模板见附件2)。设计院根据县公司评审意见修改设计成果,并将修改后的设计资料和内审意见上报市公司申请方案评审。
(三)会议流程:网改办负责介绍项目总体情况,设计院项目负责人介绍设计总体情况及单个项目设计情况。单项设计汇报内容:先介绍该单个项目的必要性和建设成效,再介绍具体设计内容。各评审部门填写评审意见并签字,会议组织部门进行意见
3
汇总。
(四)会后设计单位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成果,由设计公司负责汇总出具设计意见整改报告,上报公司网改办,分发经研所审核整改情况。
第十条 各部门及评审专家职责
(一)网改办负责牵头项目设计质量抽查与集中评审工作;负责抽取评审专家库专家;对各单位及评审专家评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考核;
(二)发策部负责参与设计质量抽查、集中评审;对各单位及评审专家评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考核;
(三)运检部负责参与设计质量抽查、集中评审;通过PMS项目需求库,评审录入数量及录入质量;对各单位及评审专家评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考核;
(四)经研所负责常态化开展网改项目设计成果质量抽查、集中评审与收集汇总评审意见,督促落实评审问题整改情况;出具设计评审意见;对各单位及评审专家评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考核;
(五)评审专家负责根据专业划分对抽取的评审项目进行认真的评审分析,提出合理正确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综合部分评审要点
(一)各阶段设计成果是否完整、是否执行相关文件要求。
4
设计成果中项目需求阶段包含项目需求报告、项目需求建议书、改造前后地理接线图、项目需求明细表等内容。
项目可研阶段包含可行性研究报告、配网储备项目表、项目建设必要性表、项目拆旧表、项目实施前后指标对比表、项目分类汇总表、项目可研经济性评价审核表、项目财务合规性审核结果汇总表;初步设计说明书、现状地理接线图、初步设计图纸(带GIS坐标数据)、交叉跨越断面图、新(旧)设备材料清册、工程概算书、新建或改迁线路红线图(有必要的项目)、新增移位台区所在村组的定位意见等内容。
初设复核阶段包含项目审批表、中压部分明细表、低压部分明细表、概算切块审批表;新(旧)设备材料清册,施工设计图纸(带GIS坐标数据)、杆位布置图、交叉跨越断面图、杆塔明细表、基础施工图、电气接线图、接地装置施工图、通用安装图、工程预算书等内容。
(二)建设规模和造价有无超出投资计划(初设复核阶段)。建设规模和造价如有超过5%的,填写附件一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设计及预算评审表中的“建设规模和投资对比”栏。
(三)设计文件报告是否齐全、并按照模板编写规范。项目需求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说明书、初设评审评审报告等是否按照模板格式、字体、字号进行编写。
(四)设计图纸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按照模板编写规范。1)
5
设计图纸是否按照设计不同阶段提供现状地理接线图、初设地理接线图、施设平面走向图、交叉跨越断面图、杆位布置图、电气主接线图、拓扑图等图纸。2)初设地理接线图是否用带卫星图像作为底图进行绘制,对电网现状、存在问题、所带负荷、改造方案等重要信息描述是否清晰完整。3)施工设计平面走向图是否准确反映电源T接点、设备定位、重要杆塔定位、导线排列方式、电缆敷设方式、电缆井定位等相关施工信息。4)交叉跨越断面图对跨越对象、安全距离、设计杆型、杆塔编号等重要信息描述是否清晰完整。5)杆位布置图对电源T接点、杆塔位置、型号、杆号、档距、跨越物等重要信息描述是否清晰完整。6)电气主接线图主要针对柱上变、开闭所、环网柜、配电室等工程,尽量采用典型设计,评审时若有调整,图纸上应注明调整信息,便于后期技术确认。7)拓扑图描述改造前后电网网架是否绘制清晰,描述配电自动化配置方案是否绘制清晰。8) 网格化目标网架图。涉及中压网架类的项目是否有合理的目标网架图。
(五)材料清册中物资分类是否合理,是否完整、准确。设备材料清册数量是否与工程量及其它资料保持一致。物料信息是否完整准确(物料名称、物料描述、单位、数量、物料编码)。
(六)相关信息是否一致。现场勘查记录、项目需求建议书、建设必要性表、设计图纸上面电网现状、存在问题、改造方案描述是否对应一致。项目需求建议书、需求明细表、储备项目表、
6
项目审批表、设计图纸等工程规模信息是否对应一致。
(七)表格信息填写是否规范准确。英文符号“kVA、kV、km、kVAr”等单位是否改为“千伏安、千伏、公里、千乏”等汉字表示,包括表头部分。“#”是否改为汉字“号”:“*”是否改为“×”,字体是否采用方正字体。项目名称是否规范完整,项目类别是否按解决问题分类,建设性质是否按新建或改造填写。
第十二条 变配电部分评审要点
(一)站址用地是否取得市政规划部门或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书面确认。查看相关附件、佐证资料等。
(二)建筑物型式选择是否合理,标准设计模块的应用情况及差异,土建技术要求是否完整、准确和合理。查看说明书对应章节的内容。
(三)电气主接线型式选择是否合理,标准设计模块的应用情况及差异。查看说明书对应章节的内容。
(四)主要电气设备选型是否符合气象、环境条件,设备参数是否满足要求。查看说明书对应章节的内容。
(五)电气设备布置型式选择是否合理,标准设计模块的应用情况及差异。查看说明书对应章节的内容。
(六)配变布点是否合理、户均容量是否达标。变压器布点尽量深入负荷中心,柱上变压器不能安装于分支杆、转角杆。户均容量标准:XX城区4至6千伏安,城郊及县城区3至4千伏
7
安,乡镇2.5至3千伏安,其他区域2至2.5千伏安,部分偏远山区1至2千伏安。
第十三条 线路部分评审要点
(一)线路路径是否取得市政规划部门或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书面确认。在规划区通道内应有规划红线,在非规划区域应尽量沿各级公路建设,同时兼顾后期施工及运维方便。同杆架设线路不宜超过两回。C类及以上不宜单回。
(二)网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网格化规划。设计方案与项目所在单元格的目标网架是否相符,是否能顺利过渡到目标网架。
(三)电缆通道可虑是否合理,原有电缆走廊使用情况是否分析。主干道同通道电缆管廊回路数不应超过24回,次干道同通道电缆管廊回路数不宜超过12回。是否有原电缆走廊使用纵向剖面图。原电缆走廊总回路数、已使用回路数、剩余回路数以及规划使用回路数。
(四)导线选型是否合理并满足负荷要求。1)10千伏导线选型是否匹配合理,满足负荷自然增长和用户负荷接入的需求。B、C类区域架空线路主干线、分支线路截面截面240mm2;D类区域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不小于150mm2,分支线路截面不小于120mm2(平原)、70mm2(山区)。电缆截面对应架空线截面进行匹配。2)低压导线选型是否匹配合理,满足负荷自然增
8
长和用户负荷接入的需求。B、C类区域低压电缆线路主干线截面不小于铝芯240mm2,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不小于150mm2,分支线截面不小于70mm2;D类区域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不小于120mm2,分支线截面不小于70mm2;山区分散住户可选用35mm2。
(五)杆塔选型是否合理,线路档距等参数设置是否合理。10kV架空线路电杆根据所处区域选用12米或15米。低压架空线路电杆宜选用10米,必要时可选用12米;交通运输不便地区可采用8米电杆;主要道路旁,考虑负荷发展需求,可按10kV线路电杆选型,为10kV线路延伸预留通道。线路档距宜控制在50米左右。
(六)线路防雷措施是否考虑到位。架空绝缘线路应采取带间隙避雷器等措施防止雷击断线。空旷及农村区域可根据情况每3至5基电杆安装1组,多雷区域每2基电杆安装1组。
(七)电缆敷设方式是否合理,电缆井设置是否满足运行需要。变电站内使用电缆沟,变电站外使用排管。转角处、上杆处等重要位置宜考虑工作井,直线每隔50-80米宜考虑工作井。
(八)杆上设备安装方式的选择是否正确。作为联络的柱上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分支断路器两侧应安装刀闸和避雷器。
(九)交叉跨越是否符满足安全距离要求。10千伏线路不宜跨越建筑物。如需跨越应保证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不
9
小于3米。10千伏线路与道路交叉跨越距离不小于7米,380/220伏线路与道路交叉跨越距离不小于6米。10千伏线路与10千伏及以下线路交叉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2米,与35~110千伏线路交叉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3米,与220千伏线路交叉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4米。
(十)改造是否存在大拆大建。配变新建改造台区低压线路平均长度不得超过1公里(低压工程量除配变总台数),单一台区低压线路长度原则上不超过2公里,对于分散式(1-3户)宜采用0.22千伏电缆下火。
第十四条 配电自动化部分评审要点
(一)配电自动化是否同步考虑。配电自动化项目不单项,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设备必须同步满足配电自动化建设要求。在配电自动化拓扑图中是否清晰描述配置选型、拓扑关系等。
(二)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方式、保护功能配置、二次电源配置是否按文件要求配置合理。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用于B类供电区域,对联络开关、部分分段开关、重要分支开关等关键点配置三遥终端,其他分支开关、用户分界开关配置二遥终端。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用于B类、C类及D类架空线路或电缆的混合线路,主线终端选用“自适应”型,其他分支开关、用户分界开关配置二遥终端,采用继电保护模式。继电保护式”馈线自动化用于B类、C类及D类区域的分支线路,设置保护定值加一次重合
10
功能。满足继电保护跳闸加数据回传功能。
第十五条 技经部分评审要点
(一)概算书编制和完整性评审。设计单位须使用博微软件编制工程概算,优先采用多工程批量编制,概算文件需提供博微批次工程软件版和导出Excel版。概算书成果文件需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签署页、编制说明(包括工程概况(地形、地质、工地运输、交叉跨越)和编制依据(预规、定额、取费依据、人材机价差调整、设备材料价格、建设期贷款利息))、总预算表(表一)、安装工程专业汇总表(表二甲)、建筑工程专业汇总表(表二乙)、安装工程预算表(表三甲)、建筑工程预算表(表三乙)、其他费用计算表(表四)、主材汇总表、土方量计算表、拆除工程预算表、经济技术指标表(表五)
(二)工程量评审。概算工程量应与初步设计图纸、说明书及设备、材料清册保持一致。
(三)设备材料界定和定额套取评审。设备材料应严格区分,例如电缆线路中,电缆线路工程中,电缆分接箱、避雷器属于设备。线路电缆、电缆头属于设备性材料,接地体属于材料。
安装、调试取费数量应与材料数量一致。
例如:设备:100kVA变压器1台,对应定额100kVA变压器安装1台和10kV电力变压器系统调试1次;材料:10根4×35电缆合计500米,对应定额架空电力电缆敷设(1kV)截面积
1 1
50 mm2以内500米,热(冷)缩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1kV)截面50mm2以内20个,电缆试验绝缘摇测1盘。
(四)设备材料价格评审。主要设备材料价格参照本单位最近批次中标价格计取。一般除沙、石、水泥、混凝土、1kV电缆头自购外,其他均为招标物资。沙、石、水泥、混凝土、1kV电缆头等材料价格,按照XX市定额站颁发的市场价格信息计取。
(五)人材机价格调整评审。人工费调整、材料机械台班费调整执行相关年度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发布的最新有效调整文件。
(六)建设场地赔偿及清理费标准评审。青苗赔偿、树木砍伐、塔基占地补偿等赔偿标准可参照XX省电力公司颁发的输变电工程概算编制细则《鄂电司建设[2018]2号》的相关规定。
(七)其他费用评审。其他费用按照《XXXX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规范使用配电网工程有关费用的指导意见(鄂电司运检[2018]104号)》的规定取费。
(八)地形选择评审。依据工程现场实际设置地形,不得统一设置成一个标准。平地指地形平坦广阔,地面比较干燥地带;丘陵指地上起伏缓和,连绵不断的矮岗、土丘;一般山地指山岭或沟谷,水平距离250米以内,地形起伏在50-150米;泥沼地带指经常积水的田地或泥水淤积地带;高山指人力、畜生攀登困难,水平距离250米以内,地形起伏在150-250米。市区参照
12
丘陵计取。
(九)地质选择评审。依据工程现场实际设置地质,不得统一设置成一个标准。平地丘陵一般土质为普通土、坚土;泥沼地带一般土质为泥水、流砂;山地高山一般土质为坚土、松砂石;高山一般土质为坚土、松砂石、岩石。
(十)人力运距及汽车运距评审。依据工程现场交通状况设置距离,人力运距是从现场卸料点到各杆塔的实际距离,汽车运距为就近物资集中存放点至现场汽车卸料点距离,不得统一设置成一个标准。
(十一)设备厂家运输距离、配送距离评审。设备厂家运输距离是指供货商厂家至集中仓库运输距离,通常甲供设备材料的中标价为供货商直接供货到集中库,所以厂家运输距离可不设置。配送距离是指从集中库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可按照工程实际设置。
(十二)交叉跨越评审。交叉跨越数量应与现场勘查记录数据一致。现场需要做相关措施,如:人员现场指挥或搭简易跨越架等。
(十三)拆除工程评审。涉及拆除应计取拆除费用,拆除工程套用拆除预算定额(2015年版)及拆除取费表(具体内容详见附件一),并计列拆除物返库运输费用。
(十四)物料表评审。应按照博微配网造价软件提供的模板
1 3
编制。物料表的名称和数量应与材料清册保持一致。
(十五)费用切块表评审。按照模板准确填报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核算施工费,分析施工费占工程静态投资比例的合理性。
第十六条 项目评审按照“谁评审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因评审或把关不严,导致发生设计质量事件的,公司依据责任进行追责。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公司网改办负责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与网改办联系。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1.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设计评审表 2.2019年X月份配网储备项目审查报告
14
附件1
1 5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设计评审表
项目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设计及预算评审表填写说明
为规范评审管理,把控设计质量,特编制此表。
表中分专业列出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评审要点。
表中的“评判及要求”栏,若设计文件符合要求则打“√”,若该项目无该项内容要求则划斜线,若不符合要求则需填写评审意见和相关要求;“评审意见执行情况”栏由评审专家最后填写,以检查设计单位对“评判及要求”栏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的执行情况,若已执行则打“√”,若未执行则写明原因,如果“评判及要求”栏打“√”,则该栏不需填写。
本表由评审单位填写,评审会议召开后,填写“评判及要求”栏发至设计单位,并督促设计单位按评审要求修改完善相关文件并及时反馈;评审单位对设计单位的反馈文件检查后,填写“评审意见执行情况”栏。
全部评审表填写完成后,由评审单位汇总成册、打印,评审专家在相关栏签字、填写完成时间后由评审单位在封面加盖印章,提交建设单位归档保存。
16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设计及预算评审表
项目编码: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评审要点 评审意见 (符合要求则打“√”,项目无此项内容要求则划斜线,有意见则填入) 评审意见执行情况 一 1 2 3 4 5 6 7 二 1 2 设计成果部分 评审专家: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年 ____月 ____日 各阶段设计成果是否完整、是否执行相关文件要求 建设规模和造价有无超出可研批复(初设复核条件) 设计文件报告是否齐全、是否按照模板编写规范 设计图纸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按照模板编写规范 材料清册中物资分类是否合理,是否完整、准确 相关信息是否一致 表格信息填写是否规范准确 变配电部分 评审专家: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年 ____月 ____日 站址用地是否取得市政规划部门或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书面确认(初设复核阶段) 建筑物型式选择是否合理,标准设计模块的应用情 况及差异,土建技术要求是否完整、准确和合理。 1 7
序号 评审要点 电气主接线型式选择是否合理,标准设计模块的应用情况及差异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是否符合气象、环境条件,设备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电气设备布置型式选择是否合理,标准设计模块的应用情况及差异 配变布点是否合理、户均容量是否达标 评审意见 (符合要求则打“√”,项目无此项内容要求则划斜线,有意见则填入) 评审意见执行情况 3 4 5 6 三 1 2 3 4 5 6 7 线路部分 评审专家: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年 ____月 ____日 线路路径是否取得市政规划部门或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书面确认 网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网格化规划 电缆通道可虑是否合理,原有电缆走廊使用情况是否分析 导线选型是否合理并满足负荷要求 杆塔选型是否合理,线路档距等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线路防雷措施是否考虑到位 电缆敷设方式是否合理,电缆井设置是否满足运行需要 18
序号 评审要点 评审意见 (符合要求则打“√”,项目无此项内容要求则划斜线,有意见则填入) 评审意见执行情况 8 9 10 四 1 2 五 1 2 3 4 5 6 杆上设备安装方式的选择是否正确 交叉跨越是否符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改造是否存在大拆大建 配电自动化部分 评审专家: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年 ____月 ____日 配电自动化是否同步考虑 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方式、保护功能配置、二次电源配置是否按文件要求配置合理 技经部分 评审专家: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概算书编制和完整性评审 定额、取费标准评审 工程量评审 设备材料界定和定额套取评审 设备材料价格评审 人材机价格调整评审 1 9
序号 评审要点 评审意见 (符合要求则打“√”,项目无此项内容要求则划斜线,有意见则填入) 评审意见执行情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建设场地赔偿及清理费标准评审 其他费用评审 地形选择评审 地质选择评审 人力运距及汽车运距评审 设备厂家运输距离、配送距离评审 交叉跨越评审 拆除工程评审 物料表评审 费用切块表评审 20
六 投资对比 (初设复核填此表) 评审专家: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年 ____月 ____日 项目名称 1、 …… 投资计划下达 初设复核审查情况 变动主要原因 2 1
附件2
2019年X月份配网储备项目审查报告
2019年X月X日,公司网改办组织发展建设部、运维检修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XX诚智设计有限公司XX分公司等单位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对XX县“2019年第X批配网项目”(可研、初设)进行评审。
一、项目设计情况
本次投资计划下达资金XX万,项目XX个,涉及10千伏线路XX条、台区XX个。初设复核后,总投资XX万,项目XX个,有XX个总项目初设规模与投资计划批复一致(±5%以内),有XX个总项目初设资金超投资计划10%以上,取消XX个项目,计划新增XX个项目。
(一)超计划项目原因分析: 1. 2.
(二)取消新增项目原因说明: 1. 2.
二、设计审查意见 (一)总体部分
1.部分设计方案与XX文件要求不符,建议根据文件要求,修改设计方案。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设计方案
22
中,采用的S-7型配变不符合省公司XX文件的要求。
2.部分项目建设规模和造价超出可研批复5%,建议对项目进行复核或对超出部分进行说明。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超出可研投资XX%;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10千伏线路长度超过可研长度50米等。
3.部分设计报告未按照模板编写规范,建议更改完善。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设计报告中缺失杆塔部分章节,且字体字号不符合规范。
4.部分项目设计图纸存在缺失、不规范等问题,请重新更改补充。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项目设计图纸中现状地理接线图缺失。
5. 部分项目材料清册存在物资分类不合理、材料缺失等问题,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材料清册中缺少电杆数量。
6. 部分项目存在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中设计图纸与储备项目表中存在工程量不一致问题。
7. 项目表中存在填写不规范问题,如表中10千伏XX线1#台区新建工程中#应为号。
(二)变配电部分
1.部分项目工程站址用地未取得市政规划部门、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确认书,如10千伏XX开闭所新建工程建设用地材料中未见市政规划部门、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确认书。
2. 部分项目建筑物形式选择不合理,未选取标准设计模
23
块,如10千伏XX开闭所新建工程中,建筑物室内外高差达XX米,不符合典设标准。
3. 部分项目电气主接线选型不合理,如10千伏XX开闭所新建工程中,设计方案采用了在XX接线模式,不符合该开闭所定位。
4. 部分项目主要电气设备选型不符合环境条件,如10千伏XX开闭所新建工程中其防震条件不符合当地地震水平。
5 部分项目电气设备布置形式不合理,如10千伏XX开闭所新建工程中,开关柜各类型数量布置方式未按照典设方案布置建议更改或做详细说明。
6. 部分台区配变布点不合理、户均配变容量未达标,如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中等台区,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用户分布情况,将配变布置在用户中心,并保证户均配变容量达到标准。
(三)线路部分
1.部分项目线路路径未取得市政规划部门、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确认书,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材料中未见市政规划部门、土地权属单位盖章的确认书。
2. 部分项目存在网架方案不合理,与网格化规划方案冲突的问题,如本次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XX线应与YY线形成联络,而本次设计方案中却与ZZ线形成联络,建议核实修改,或做详细说明。
3.部分项目电缆通道设置选择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设计材料中无原电缆走廊使用纵向剖面图,且新建电
24
缆电缆管廊回路数超过对应道路等级标准,建议核实管沟数量。
4.部分项目导线选择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导线型号选择为LGJ-120,该线路隶属城区范围,建议更改为JKLYJ-240。
5. 部分项目存在杆塔选型及线路档距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其94号杆选型为10米,按照规定10kV架空线路电杆根据所处区域选用12米或15米,建议更改。
6. 部分项目防雷措施考虑不到位,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其架空线路部分未装设带间隙避雷器等防雷措施,不符合设计标准。
7.部分项目电缆井数量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其穿越XX路时使用顶管,但未设置电缆井,不符合设计标准,应更改。
8. 部分项目杆上设备安装不正确,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其作为联络的柱上断路器Z1两侧未安装刀闸和避雷器。不符合设计标准。
9. 部分项目交叉跨越部分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其67号杆至68号杆之间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为2米。不符合安全距离。
10. 部分项目存在大拆大建现象,如10千伏XX线XX台区新建工程,其新建低压线路长度超过2公里,不符合原则,建议更改。
25
(四)配电自动化部分
1.部分项目未同步考虑配电自动化建设,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其线路目前无配电自动化装置,建议结合该工程同步建设配电自动化装置。
2.部分项目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方式、保护功能配置、二次电源配置未按文件要求配置,如10千伏XX线XX分支新建工程,该分支为重要分支,建议在其分支开关配置三遥终端。
(五)技经部分
1.部分项目概算书编制不符合规范,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概算书缺少编制说明,且概算文件未采用博微软件。
2.部分项目定额、取费不符合标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预算定额中XX部分不符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2016年版)标准。
3. 部分项目概算工程量与其他文件不一致,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概算工程量中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与图纸中10千伏线路长度不一致。
4. 部分项目设备材料界定和定额套取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线路电缆应归属于设备性材料而不是设备,请更改。
5. 部分项目设备材料价格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1千伏电缆头材料价格不符合XX市定额站颁发的市场价格,建议核实。
6. 部分项目人材机价格调整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
26
建工程中人工费调整未执行本年度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发布的最新有效调整文件,建议核实。
7. 部分项目建设场地赔偿及清理费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塔基占地补偿价格不符合XX省电力公司颁发的输变电工程概算编制细则《鄂电司建设[2018]2号》的规定,建议核实。
8. 部分项目其他费用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XX未参照《XXXX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规范使用配电网工程有关费用的指导意见(鄂电司运检[2018]104号)》的规定取费,建议核实。
9. 部分项目费用计算地形选取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统一设置为丘陵,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议核实。
10. 部分项目费用计算地质选取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统一设置为坚土,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议核实。
11. 部分项目费用人力及汽车运距计算选取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将人力运距及汽车运距统一设定为一个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议核实。
12. 部分项目费用厂家运输距离、配送距离计算选取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甲供设备材料的中标价为供货商直接供货到集中库,所以厂家运输距离应不设置,建议核实。
13. 部分项目存在交叉跨越数量与现场勘查记录不一致及现场无相关措施的问题,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概算书中
27
10千伏线路与110千伏线路交叉数量与现场勘查记录不一致,建议核实。
14. 部分项目拆除工程价格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拆除工程未套用拆除预算定额(2015版)的标准,建议核实。
15. 部分项目物料表编制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物料表未按照博微配网造价软件提供的模板编制,建议更改。
16. 部分项目费用切块表不合理,如10千伏XX线新建工程中未核算施工费,未分析施工费占工程静态投资比例的合理性,建议补充。
通过对本批次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共发现设计方案合理的10kV线路XX条,台区XX个,设计方案不合理的10kV线路XX条,台区XX个。同时,为进一步确定本批次均具备施工条件,相关属地供电所负责人均以签署“方案可以落实实施”形式,予以确认。
参会人员签字:
XXXX市XX供电公司网改办
28
2019年X月X日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