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 超概 会 析与控制对策 ···· 王金娜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华北分公司) 对于建设工程来说,“超概”是个普遍现象,机场工 程也不例外。民用机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其建设资金来 源主要有投资和民航专项基金,2013年民航局印发了 《关于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切实加强民航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 的沙样,仅有三家合格,虽然最后经过各部门的多方必选, 最后砂的价格同比市场价高出35%,而砂的用量在机场建 设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机场一般作为一个地方的核心项目 和标的建筑物.往往会包含一些新工艺、新材料,这些材 料、设备的专利性、单一性、建设周期长等原因。产品缺 乏竞争力,材料设备价格往往不可控。 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杜绝超规模、超投资。 那么如何控制好投资呢?概算控制是投资控制的重要 环节。笔者就国内某机场的调概作为案例,浅析“超概” 与控制对策。 2.调整 近年来变化比较大,出台了很多新标准和新规范, 这些调整对“超概”的影响也占一定的比例,主要包括以 下几方面。 案例背景:机场于2010年3月完成概算编制工作, 2011年5月通过联合批复。飞行区等级为4c,按照D类规 划。跑道主降方向设置I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次降方向 设置简易B类进近灯光系统;航站楼建筑面积约lO000m , 并配套建设空管、导航、气象、通信、供水、供电、供暖、 1)定额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 发展迅速,各省市定额标准也在2008年以后陆续更新,对 于同子目基价而言新定额较旧定额有很多提升。除了消耗 量的变化外,人、材、机价格上涨是导致基价变化的主要 原因。对于立项早、建设晚的项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以 雨污水、消防、救援、供油及相关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等, 投资超出概算批复20%以上,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这个案例,分析总结出“超概”的几点因素,分 析如下: 项目直接费用变化对“超概”的影响 上面的机场为例,2012年6月建设部发布新定额且自2012 年7月1日起执行,原颁发的计价依据自2012年7月1日 起停止执行。已批复概算依据2008版计价定额编制,经测 算2012版定额较2008版定额同比增长42.83%(其中包含 人工费调整因素未含税金调整因素)。 1.涨价因素 在对机场调概的过程中发现,涨价因素一般占“超 概”部分的20%左右。涨价因素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 价格的上涨。 2)新规范的实施 各行各业不断推出新规范、新标准,比如常见的消防、 建筑标准、空管气象等,这些新标准往往是加强安全性能, 对投资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2012年12月11日发布的民 航局令(第215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自2013 年2月1日起实施.要求弱电第三方检测;2012年8月批 1)人工费 概预算编制办法明确规定。人工费单价仅作为编制概、 预算的依据,不作为施工企业实发工资的依据。案例中机 场概算于2010年3月就已完成编制工作,2011年5月通过 联合批复,且机场建设的70%以上工程内容是在2012年以 后实施的。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关于调整现行建设工 程计价依据中综合用工单价的通知》。变化内容为:综合用 工一类单价由58元/工日调至70元/工日,综合用工二类 单价由52元/工日调至60元/工日,综合用工三类单价由 39元/工日调至47元/工日,人工费平均上涨54%。 复的《机场航站楼工程消防性能化防火设计报告》,需要 增加智能火灾监控系统、智能疏散系统、增加电动开启窗 数量等:空管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于2012年4月1日下 发的《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站建设指南》需要新增气象系 统等,这些因新规范增加投资占了“超概”部分的9% 左右。 2)材料、设备费 机场建设的工程技术含量比较高,配备很多特殊设备 和系统软件。比如设备费上仅航站楼弱电系统中离港系统、 安检系统、电子客票三部分软件及安防系统等设备价格上 涨就增加投资1252万元。材料方面遇见地方环境治理 活动.建设场地周边多数砂场关闭,导致供沙量减少,沙 子的出厂价上涨;仍运营的沙场中。检测了四十多家沙场 3.设计变更及签证 可以说“超概”的主要因素是这个方面。究其原因在 于:首先设计周期短,建设单位急于招标和开工建设,未 能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偏于保守,导致造价偏高;其次是 施工阶段.由于前期勘察不全面、管理者主观要求等原因, (g3期)2015 交流 造成一种怪现象:先建后改,改完又建,造成很多不必要 的浪费。上述原因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给工程的决算 四、合理的概算编制与客观公正的评审 概算价格水平要贴近市场并合理考虑预期,概算的评 审也要客观公正。所谓“超概”就是指竣工决算超初设批 复概算,批准的初设概算是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批复的 概算是衡量项目的一个标尺,如何合理制定这个标尺也是 很关键的。概算编制过程不仅考虑当前价格因素。也要适 度考虑建设周期的涨价因素。或者建设期1年以上就应该 增加涨价预备费。 批复概算的评审工作也是很关键的。众所周知.工程 项目的特征是:唯一性、一次性、不确定性等,所以每个 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复制。而现在评审机构过于注 重投资额度本身。也就出现了一种怪圈,就是项目评审不 注重投资组成的合理性,不关心项目本身的需求,而更偏 重于评审减下来多少投资,评审下来的资金越多也就意味 着评审项目的成功.更有甚者是评审专家对投资没有过多 意见,咨询单位却“主动”下调投资,问其原因则是参考 其他工程指标。参考指标是没有问题的,可怕的是完全照 搬,不考虑项目本身的地域性、时效性等众多因素,这样 的概算评审本身就不合理,又怎么能以此作为项目的标尺? “超概”埋下了隐患。案例中机场因这部分增加投资占了 “超概”部分的30%左右,主要是深化设计、招标清单与 图纸不符、更换材料、新增工程等。 4.不可抗力 不管是设计单位还是业主.很少有人关心不可抗力, 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在概算编制中预留的一点基本预备费 也主要用于工程本身。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们总能 看见五十年、百年一遇的字样。可见自然灾害的频繁和破 坏力增加。而对于大风、暴雨、地震等造成对在建机场道 面的大面积积水、裂缝、沉降,航站楼工程屋面掀翻、漏 水而导致精密设施设备损坏等,这些产生的费用不可小觑; 比如案例中的机场于2012年夏秋季大暴雨,地下水位埋深 约0.5m,比原勘察埋深3.8~5.2m大幅上涨。不得不采取 系列措施,如换填30cm的山皮石,增加降水等,因此增 加的投资为1257万元。 二、项目间接费用变化对“超概”的影响 在初设概算编制中,征地拆迁费用是按照有关规定计算 的。很多省市的拆迁标准制定于2000年左右。很多补偿标 准偏低,不符合市场经济;项目实施后,一方面周边村民认 为赔偿价格低,为了增加赔偿款甚至做出过激表现;另一方 面飞机本身的噪音影响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甚至有村民表示 农田产量降低,畜牧业死亡率增高,等等这些诸如此类,建 设单位为了早开工,降低社会不利影响,机场早发挥效益, 唯有提高征地的拆迁赔偿费用及增加畜牧业的养殖补偿费, 再加上机场占地面积大,征地补偿款远远超过初始投资。导 致这部分增加的投资占“超概”部分的40%左右 通过对上述“超概”的分析,归纳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的控制对策。 五、限额设计结合优化设计 有关资料统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对整个项目的造价影 响分别为:初步设计阶段约为75%~95%,技术设计阶段 约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约为5%~35%,可见控 制工程造价关键在于设计。而据西方一些国家统计分析, 设计费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l%以下,但正是这少 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 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上述案例 我们也不难发现设计变更及签证引起的投资增加占了“超 概”部分的很大额度,可见实施限额设计的重要性。另外 三、控制全过程周期 “超概”原因分析无论是材料设备的涨价因素还是政 策调整等.不难看出大部分的“超概”是由于项目全过程 周期过长而导致的。目前国内机场建设投资主要考虑静态 投资,少数大型机场考虑动态因素。对于周期短的项目静 优化设计也是对节约资金、加快工程进度起着积极的作用。 设计优化可以为业主带来8% 10%的效益。限额设计结合 优化设计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因素。 六、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项目管理是控制“超概”的核心。有一个 态投资是可以满足建设需求的,而对于全过程周期超过3 年以上的,动态风险不容易把控。有关单位做过调研,对 于一个4c机场来说,从立项到竣工再到申请机场使用许可 证,就需要400多个部门盖180个左右的公章.可见审批 程序之繁琐,而繁琐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审批周期长,再加 上建设周期,对于中小型机场全过程周期基本超过3年甚 至更长。全过程周期投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在2014 年1O月8日,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 成功案例:长白山机场借鉴首都机场先进的建设管理模式, 实行行政指挥+FIDIC条款+项目承包的管理模式。实现了 可研批复的3年工期提前1年时间完成,创造了机场建设 的奇迹。提前1年工期带来了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规避了 涨价的风险、不可抗力的风险,提前运营增加了收入等等。 如何控制“超概”是个永恒主题.也备受大家的关注 与重视。控制投资,杜绝超概,说起来容易,实际实施还 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地方、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咨 询公司、业主、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各项 、提高业务素质。以上观点仅是本人的浅知拙见.不 足之处希望各位同行和专家的不吝赐教。 议,决定再次修订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促进有效投 资和创业,其中就包括向地方全部或部分下放通用机 场的核准权限,虽然目前针对通用机场,但从中我们也看 出了核准权限未来的发展方向 ,In彩 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