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1期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V01.21 No.1 2006年3月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MKr.20o6 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吴旭东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厦其课程含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能 力性质是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 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既保持了动作技能本质属 性,叉具有体育运动文化性操作技能的特质;运动技能是应用运动知识和运用技术动作的产物;重视运 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提升运动技能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运动技能;概念;本质属性;能力;学习;运动技术;体育学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G8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71(2006)01一OOO4—04 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关于运动技能是什么?其构成 可见,以上关于运动技能概念的定义其种差的表述是相 成分是什么?有哪些特性及其与运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关 近的。应该说(1)“按一定技术要求,准确熟练地完成身体 系等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师认识比较含糊的,使用比较混乱的 练习”与(5)“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某种动作”两个定 概念,以致出现种种方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将运动 义的种差都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运动技能的特有属性,使我 技能学习等同于学习运动技术动作,忽视运动技术的方法性 们能够判断“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某种动作”的行为 知识特性。二是割裂地、孤立地看待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的 是运动技能区别于运动知识或其他技能所特有的属性。但 关系,使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难以落到实处。 是,对于属概念的表述却明显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涵义。 学习并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内容和基本 1,l运动技能的属概念之比较 目标。因此为了正确、全面地理解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 1.1.1 “动作方式说” 前3种定义将运动技能的属概念概 标准》,我们必须弄清运动技能的性质及与其相关概念之间 括为“行动方式”、“肢体动作系统”、“种种动作”,代表了我 的关系,全面、正确地理解运动技能的课程含义。 国学术界关于运动技能定义的流行观点。其共同趋向是将 1运动技能界说 “动作方式”视为运动技能的属概念。我们认为,将动作技能 运动技能的属概念是什么?其特有属性是什么?现将 归属为“动作方式”不够确切。因为这是一种描述性的定义, 运动技能的权威界说示例如下,以便对其固有属性进行比较 缺乏分析,难以揭示其内涵,不利于我们把握运动技能与其 与分析。(1)《教育大词典》:运动技能也称动作技能。按一 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定技术要求,准确熟练地完成身体练习的行动方式。…(2) 1.1.2“能力说” (4)、(5)两种定义将运动技能的属概 《心理学大辞典》:运动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指表现在外部 念概括为“能力”。什么是能力?当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 的、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 点。通常的观点是“把能力看作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不包 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_2 (3)《体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 括知识在内,而是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个条件”。[6 3 一种,是在体育运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种种动作,以 施良方等将能力概括为“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 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地进行。_] (4)《教育心理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条件,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 学》:运动技能是协调运动的能力。并认为运动技能实际上 机整体。”_o 我们认同后一种观点。因为“能力说”这一分析 有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运动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 深刻地揭示了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即知识与认知因素是运 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肌肉运动。_4 (5)《体育科学 动技能的基本成分。 词典》: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也称动 2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 作技能。[ ] 我们分析运动技能概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耍弄清运动 收稿日期:2005—12—12 作者简介:吴旭东(1963一),男,江苏宦兴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吴旭东: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5- 技能是什么?即运动技能概念不同于其他种类概念的质的 能的形成处于同一个过程,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运动技能 规定性与区别性的是什么;它由那些成分构成。二是要弄清 构成了能力的特殊成分,而能力则承载着运动技能的一般成 运动技能在学习分类中是如何定位的?即运动技能与其相 分。如心智技能等。它是运动技能中认知因素形成的条件。 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2.1 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与组成成分 2.1.1能力性质是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因此,我们说运动技能的固有属 性是“能力性”。在教学中只要保证构成运动技能的主客观 这种学习的结果必然是一种“能力和倾向上 通过对动作技能 要素有序运行,定义比较与分析,可以看出“能力”是运动技能的邻近属概 的变化”。 而不仅仅是“动作方式”的变化。当然,这不单纯 念。这意味着能力性质是运动技能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种 是一般能力的变化,而是包含着一般能力的一种特殊能 类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其课程含义有两方面:一是表明运动 力——体育学科能力的变化。而“动作方式”只是体育活动 技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术是具有不同性质的概念,其学习 所采用的形式,是运动技术的外在表现,它反映的只是运动 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不能相互替代。前者属于能力范畴; 技能所具有的、外显的身体或肌肉动作的表象。并没有揭示 后者属于知识范畴。二是表明运动技能学习是一个整体的、 运动技能概念既有外显的身体或肌肉动作成分,又离不开内 有机结合的过程,既有对运动知识、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隐的心智活动的内涵。所以,以“动作方式”作为运动技能定 又有应用这些知识、技术于身体技术动作中以解决体育任务 义的固有属性难以抽象出运动技能的本质属性。因此,按照 的技能学习。因此,可以说运动技能学习内在地包含着运动 “属加种差定义”法,-9 用上述已确认的种差,限定“能力”属 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 概念,即“按一定技术要求准确熟练地完成身体练习的能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与运动知识、运动技术的区 力”概念,就表示仅为运动技能这类对象所具有的固有属性。 别与联系的本质上说,运动技能是一种特殊的能力。简单 据此,我们认同“运动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 说,就是人们利用运动知识、技术解决体育任务的能力,是一 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 种内在于人的主体能力。而不仅仅是“动作方式”。主要有 力”-4 的观点,并将运动技能概念的内涵进一步理解为:运动 两点依据:其一。我们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对运动技 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 能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和表述中,可以看出运动技 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 能学习的含义不只是掌握狭义的技术动作,而是包含了对体 力。包括两种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即对某一运动技术知识 育运动知识的“了解”、“理解”、“应用”;对运动技能的“掌 结构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属于内隐的心智活动。是运动技能 握”与“运用”以及对在情意方面的“经历”、“反应”、“领悟” 构成并与其他学习目标相联系的一般成分,对外显的技术动 所构成的全面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完整的学习过程。可见, 作起着作用,在运动中处于支配地位;二是技术动作成 课程范畴的运动技能的内容与学习是一内在与外在统一的 分。是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既实效又规范的技术动 有机整体和过程,而不是单纯表现运动技术的运动技能。它 作。属于外显的身体动作,是运动技能构成并区别于其他学 的内涵丰富,既有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实体内容的学习。又有 习目标的特殊成分。二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里 应用知识、技术形成运动技能的认知内容。还有情意体验与 表,共同构成运动技能的基本组成成分。 陶冶和价值认识等过程要求。显然,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目标 2.1.2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 的达成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掌握运动技能,而是深入到对 关于动作技能的组成成分,哈罗(A.J.Harrow)的理论具 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其二,我们再以技能的概念作一 有代表性。她认为动作技能一般包括三个成分: (1)动作 比较。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把技能定义认为:在练习的基础 或动作组。可分为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技巧动作; 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运算)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 (2)知觉能力。指对外环境中的刺激所作的观察和理解,并 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可见,“在练习的基础上形 做出相应调节动作的能力,包括动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协 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 调能力等;(3)体能。主要包括耐力、力量、柔韧性、敏捷性 能力”既揭示了动作技能的本质属性。又表明能力性质是其 等。由此可见。构成动作技能三种成分的性质都是“能力”而 固有属性,从而说明以“能力”作为构成运动技能本质属性 不是“知识”、“技术”本身或者是它们相加之和。所以,由于 的属概念是符合逻辑分析的,也反映了运动技能的实际地 体育运动技能相对于动作技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位。这种能力观是我们正确认识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的关 大肌肉动作的参与,全身性的快速运动,有明确的技术要求 系的主观条件。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对动作概 和规则以及竞技性较突出等特征。因此,我们认为运动技能 念、原理的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概念于解决体育问题、完成体 的学习与表现比一般性操作技能更依赖于体能和心智能力。 育任务之中,而不是盲目模仿,“只练不想”。 正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所言: 运动技能与一般 由于能力是在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运动 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简单运动条件反射 技能是在应用运动知识于完成技术动作的要求中形成的,因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 此,两者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的应用,应用是转化的基础,转 反射。因此。我们在哈罗关于运动技能构成成分分类的基础 化是应用的条件。在体育运动条件下,能力的发展与运动技 上,遵循从“抽象再到思维具体”L1 的辩证逻辑。拟将运动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3月 能理解为由运动技术动作、本体运动感知觉、体能和认知成 这是本文不能回避的问题。林崇德认为:“学科能力是学生 分构成。并且认为,认知成分、体能、本体运动感知觉是运动 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 技能一般成分;运动技术动作是其特殊成分。从而体现了体 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fl纠并进一步论述:“学科能力不能 育文化操作性技能的特质。 归结为学科知识,它是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内化,概括化或 2.2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的关系 类化等智力活动形成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_l 因 不论是传统体育教学所推崇的“三基”,即体育基础知 此,我们将体育学科能力理解为是由学生的智力、能力与体 识、基本运动技术、基本运动技能;还是当今所倡导的“二 育学习实体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 基”,即体育基本知识、基本运动技能,都会引起我们对如下 体育任务(包括心智的和技术动作的),并直接影响其效率 问题的追问: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术是什么关系运 的主观条件。可见,体育学科能力的内涵是丰富的。首先, 动技能与体育学科能力又是什么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它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影响学习效率赢接的 2.2.1运动知识是体育知识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对《体 心理因素。其次,它既包含了广义的体育知识这一特殊成 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知晓体育知识贯穿于5个 分,又内在地包含着智力这个学习的一般成分。因此,体育 领域目标及相应的水平目标之中,每个学习领域都含有体育 学科能力是由学生智力、能力与体育知识、运动技术、运动技 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要求。而运动知识只是运动技能学习领 能成分构成的有机结合体。 域目标中的知识内容,其领域目标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 我们通常以“从事各种体育运动的能力”…来理解“运 “获得运动基础知识”,-l 并且由4类水平目标构成:(1)技 动能力”或“体育能力”的概念,并以此表达教学范畴的体育 术战术和竞赛知识类;(2)体育观赏知识类;(3)运动价值知 学科能力的含义,现在看来是缺少分析的。由于学科能力包 识类;(4)拓展体育知识类。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运动技能学 含了广义的知识,所以运动技能必然成为由运动知识、技术 习,不局限于了解和掌握一般技术战术的有关知识,还要学 动作转化为体育学科能力的“结合部”,没有以应用运动知 会关注国内外体育新闻及理性欣赏、评论体育赛事的本领, 识为使命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作“平台”,知识就不会内化、概 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因此,体育知识包含着运动 括化为智能。 知识;运动知识是体育知识的基本组成部分。那种视两者为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运动技能学习的含义有“三部曲”: “全同”或“全异”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一是学习与掌握运动知识和技术动作;二是在练习中应用运 2.2.2运动技能是应用运动知识和运用技术动作的产物 动知识和运用技术动作,以形成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三是 显然,作为陈述性知识的运动技术是不能直接成为运动技能 提升运动认知技能,对技术概念、动作予以内化和概括化,促 的,而必须经过应用运动技术知识于完成技术动作任务的过 进智能的发展,即培养体育学科能力。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 程,才能以“运动技术动作”和“认知成分”的角色而直接成 能力的特殊成分,形成运动技能是发展体育学科能力的前 为运动技能的组成成分。这也表明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技 提。 术动作是不同性质的概念。运动技能体现了运动参与者的 3小结 主体能力,它是主体的、能动的、外在与内在的统一体。而运 (1)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 动知识、技术体现的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客观力量——体育运 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 动文化。它是一种“客观精神文化”。 术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及结构既保持了动作 当然,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因 为,“形成技能的过程和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统一的”。-l 首 技能本质属性,又具有体育运动文化性操作技能的特质。它 先,作为基础的运动知识、技术动作决定并支配着主体运动 由运动技术动作、本体运动感知觉、体能和认知成分构成。 (2)体育知识包含着运动知识,运动知识是体育知识的基本 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掌握运动知识、技术就不会形成运动 技能;其次,运动技能形成后也为获取新的运动知识、技术提 组成部分。(3)运动技术是运动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技术学习既是运动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运动技术 供了保证。两者是“前提”与“条件”的关系。所以,我们说 动作的掌握过程。(4)运动技能形成是应用运动知识与运用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应用运动知识与运用技术动作的结果;学 技术动作的结果。(5)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能力的特殊成 习与掌握运动知识、技术动作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前提。因 分,形成运动技能是发展体育学科能力的前提。 此,我们既不能把动作技能与动作知识、动作技术当成不相 容关系的概念,也不能当成全同关系的概念。它们之间是相 互依存、相互包含互为表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3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能力的特殊成分 155. 同所有学科一样,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是体育学科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教学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 909. 能否形成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o[J4 J那么,体育学科能力是什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2. 么?它是由那些成分构成的?它与运动技能的关系何在?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吴旭东: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7・ [5]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 [1O]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 版社,2O0o.40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42. [6]施良方,崔允j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武 c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6-99. 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6~58. [7]国家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 [12]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1— 大学出版社,2001.11—17. 104. [8]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4,27, [13]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9. 347. [14]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24—126. [9]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编.逻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15] 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版社,2002.9—15. (1):5.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Essence of Sports Sl【ill as Well as Its Signiifcance of Study WU Xu-dong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Lianyungan,Jiangsu 222006,China) Abstract:By using documental and loigc analytical methods,the essay analyses the essential attirbutes of sports skills and ex— plores the signiifcance of the course,pointing out that ability is the inherent attribute of sports skills.In addition,as a branch of mo tor skills,sports skills focus on the ability of performing a certain technical action by practice under the given technical requierments of sports.The constituents of sports skills retain not only the essential attirbute of motor skills but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per- ation.Sports skills are the outcome of applying the knowledge of sport and sport technique Therefore,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sport to promote sports skiHs 118 disciplin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target of curriculra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sports skill;concept;essential attirbute;ability;learning;sports techniques;disciplin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上接第3页) The Improvisation of the New Century ——The Review to”Sport anthropology” Wei Jing・wei (PE Institute,Luoyang Teachers College,Luoyang,Henan 47 1022,China) Abstract:In June 2002,the publication fo”Sport Anthropology”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igves many expec tation to the Chinese sport theory field.But the hard wound of the book concentrated on unbalance frame,overlap content and blurred viewpoint make it hard to be an excellent writing of the sport anthropology study. Key words:sport anthropology;theory;autho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