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机电传动控制》第六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微处理器被应用到可编步伐控制器中,从而真正成为1一种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装置。 A.60年代后期 B.70年代初期 C.70年代中期 D.70年代后期 2、FX2N系列可编步伐控制器提供一个常开触点型的初始脉冲是( ),用于对步伐作初始化。 A.M8000 B.M8001 C.M8002 D.M8003 3、PLC程序中的END指令的用途是( )
A.程序结束,停止运行; B.指令扫描到端点,有故障; C.指令扫描到端点,将进行新扫描; D.A和B 4、PLC的程序编写有哪种图形要领?( )
A.梯形图和流程图 B.图形符号思维规律 C.继电器原理图 D.卡诺图 5、PLC的基本系统需要那些模块组成?( )
A.CPU模块 B.存储器模块 C.电源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 D.以上都要 6、PLC的计数器是( )
A.硬件使成为事实的计数继电器 B.一种输入模块
C.一种定时时钟继电器 D.软件使成为事实的计数单元 7、PLC的内部辅助继电器是( )
A.内部软件变量,非现实对象,可屡次使用 B.内部微型电器 C.一种内部输入继电器 D.一种内部输出继电器 8、PLC的输入继电器是( )
A.装在输入模块内的微型继电器 B.现实的输入继电器
C.从输入端口到内部的路线 D.模块内部输入的中间继电器路线 9、PLC的特殊匡助继电器指的是( )
A.提供具备特定功能的内部继电器 B. 断电保护继电器
C.内部定时器和计数器 D.内部状态指示继电器和计数器 10、PLC机的( )输出是无触点输出,用于控制交流负载。
A.继电器 B.双向晶闸管 C.单结晶体管输出 D.二极管输出 11、PLC机的( )输出是有触点输出,既可控制交流负载又可控制支流负载。 A.继电器 B.晶闸管 C.单结晶体管 D.二极管输出 12、PLC机的扫描周期与程序的步数、( )及所用指令的执行时间有关。
A.辅助继电器 B.计数器 C.计时器 D.时钟频率 13、PLC机将输入信息采入PLC内部,执行( )后达到的思维规律功能,最后输出达到控制要求。
A.硬件 B.元件 C.用户程序 D.控制部件 14、PLC机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出方式为:( )
A.Y、R、T B.R、T、S C.M、S、R D.T、R、C 15、PLC机输出类型有继电器、晶体管、( )三种输出形式。
A.二极管 B.单结晶体管 C.双向晶闸管 D.发光二极管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PLC输出方式有 方式、 和 方式 2、PLC输入输出接点的连接方式有 方式和 方式
3、将编程器内编写好的程序写入PLC时,PLC必须处在 模式。(RUN,STOP) 4、输出指令不能用于 映像寄存器。
5、选择PLC型号时,需要估算 ,并据此估算出程序的存储容量,是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环节 6、JMP跳转指令 (能,不能)在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之间相互跳转。
7、 在PLC的存储器中,设置了一片区域用来存放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它们分别称为 寄存器和 寄存器。PLC梯形图中的其他编程元件也有对应的映像存储区,它们统称为 寄存器。
8、在输入处理阶段,PLC把所有外部输入电路的接通/断开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外部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 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外部输入触点电路断开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 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
9、某一编程元件对应的映像寄存器为1状态时,称该编程元件为 ,映像寄存器为0状态时,称该编程元件为 。
10、在输出处理阶段,CPU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0/1状态传送到输出锁存器。梯形图中某一输出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 状态。信号经输出模块隔离和功率放大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 电,其常开触点 ,使外部负载通电工作。
11、 若梯形图中输出继电器的线圈“断电”,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 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之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 ,其常开触点 ,外
部负载断电,停止工作。
12.可编程序控制器按硬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 、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PLC的输入/输出滞后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缩短输入/输出滞后时间?
2.为什么说调压调速方法不太适合于长期工作在低速的工作机械? 3.简要回答软件设计的原则: 4.什么是PLC的周期工作方式?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将图示的双速电动机继电器控制改造为PLC控制(画出接线图及程序梯形图,写出指令表程序。(可实现电动机绕组三角形与双Y星连接及相互转换,从而实现高低速变换。定时时间设为1秒)
2.某一直流调速系统调速范围D=10,最高额定转速nmax=1000r/min,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试问该系统的静差度是多少?
1 KM1 KM3 1 4 5 6 3 KM2 L1 L2 L3 FR QS FU1 FU2 FR SA 低 高 KT KT KT KM1 KM3 KM2 KM 3 KM1 KM3 KT KM2 附: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C 3.C 4.A 5.D 6.D 7.A 8.C 9.A 10.B 11.A 12.D 13.C 14.B 15. C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继电器、双向晶闸管 、 晶体管 2.汇点、 3.STOP 4.输入 5输入输出点数 6不能
7输入映像、输出映像、元件映像 8.接通、断开、0、断开、接通 9.ON、OFF 10.通、闭合 11.断电、断开 12.整体式、组合式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PLC以扫描方式执行操作,在扫描过程中PLC的输入/输出信号间的逻辑关系,存在着原理上的滞后,扫描周期越长,滞后就越严重。产生输入/输出滞后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输入滤波器有时间常数; ②输出继电器有机械滞后;
③延迟作用与执行用户程序、系统管理公共操作、I/O刷新所占用的时间有关。用户程序的长短及指令操作的复杂程度、程度设计安排直接影响输入/输出的滞后时间。
2.改变定子电压电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不大。如果要使电动机能在低速度运行,一方面拖动装置运行不稳定,另外随着电动机转速的降低会引起转子电流相应增大。,可能引起过热而损坏电动机,所以不适合。
3. (1)逻辑关系要简单明了,易于编程。如继电器的触点可使用无数次,只要在实现某个逻辑功能所需要的地方,可随时使用,使编制的程序具有可读性,但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触点。
(2)在保证程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指令和程序的运行时间。
4. PLC程序一旦RUN之后,是不断自动重复执行的,直到STOP。程序的执行过程一般包括: 输入采样阶段:以扫描方式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的信号状态,并逐一存入状态寄存器中。 程序执行阶段:程序顺序执行,运算结果存入输出状态寄存器
输出刷新阶段:输出状态寄存器的所有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驱动输出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实际的输出。。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1)接线图 X401 T450 Y431 Y432 M100 Y430 X400 T450 000 LD X401 010 K 1
X401 M100 T450 Y430 Y431 Y432 X402 X403 M100
SA 高 低 KM1 2) 梯形图:
KM2 X400 X401 X402 X403 F1-12MR Y430 Y431 Y432 KM3
FR QS ~220V COM COM ~
3) 指令表: 001 ANI T450 002 OR X400 003 ANI Y431 004 ANI Y432 005 ANI M100 006 OUT Y430 007 LD X401 008 ANI M100 009 ORT T450
011 AND T450 012 ANI Y430 013 OUT Y431 014 OUT Y432 015 LD X402 016 ANI X403 017 OUT M100 018 END
2 ∵D=nmax/nmin ,即10=1000/ nmin ∴nmin=100 r/min
又∵D =nmaxS2/ΔnN(1-S2),即 10=1000S2/100(1- S2) ∴S2=0.5(该系统的静差度是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