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宝典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宝典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来源:华佗小知识
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首先由韦克斯勒(D.Wechsler)于1955年所编制,以后于1981年和1997年又经过两次修订。这里我们选用的是龚耀先教授1981年修订的中文版本(WAIS-RC)。

本测验的全套材料包括: (1)手册一本

(2)记录表格一份(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3)词汇卡一张(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4)填图测验图卡和木块图测验图案,共一本(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5)图片排列测验图卡一本(分城市和农利用两种) (6)红白两色立方体一盒(9块) (7)图形拼凑碎片四盒

(8)图形拼凑碎片摆放位置卡一张(同时做摆放碎片时遮住被试者视线的屏风用)

(9)数字符号记分键一张 2.适用范围

本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凡较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县属集镇以上的人口,称之为城镇人口,采用城市式;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于农村的称农村人口,采用农村式。

3.施测步骤

首先填写好被试者的一般情况、测验时间、地点和主测人,然后按测验的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在进行成人测验时,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如遇言语障碍或情绪紧张、怕失面子的被试者,不妨先做一两个操作测验,或从比较容易做好的项目开始。测验通常都是一次做完,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的被试者也可分次完成。下面是各分测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1)知识:包括29个一般性知识的题目,要求被试者用几句话或几个数字同答,问题按由易到难排列。一般从第5题开始施测,如果5和6项均失败便回头做1-4项,被试者连续5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2)领悟:包括14个按难易程度排列的问题,要求被试者回答在某一情景下最佳的生活方式和对日常成语的解释,或对某一事件说明为什么。一般从第三题开始,如果3、4或5项中任何一项失败,便回头做1、2项,连续4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3)算术:包括14个算术题,依难度排列。被试者只能用心算来解答,不得使用纸和笔。一般从第3题开始,如果3和4题均得0分,便进行1和2题,连续4道题失败则停止该测验。

(4)相似性:包括13对名词,每对词表示的事物都有共同性,要求被试者概括出两者在什么地方相似。题目按难度排列,被试者均从第一项开始,连续4题失败时停止该项测验。

(5)数字广度:包括顺背和倒背两个部分,顺背最多由12位数字组成,倒背最多由10位数字组成,每一部分由易到难排列。任何一项1试背得正确,便继续进行下一项,如果有错误便进行同项的2试,两

式均失败停止该部分测验。两部分念出数目的速度均按每一秒钟一个数字,也不得将长数目分组念出,因为分组容易记忆。

(6)词汇:包括40个词汇,按难度排列,要求被试者解释词意。言语能力较差的被试者从第1题开始做,一般被试者从第4题开始,如果4~内有一个得0分,便回头测1~3词。被试者若连续5个词解释不出则不再继续进行。

(7)数字符号:1~9诸数各有一规定符号,要求被试者按照这种对应方式,迅速在每个数字下空格内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填上相应的符号,不得跳格。被试者从练习项目开始,正式测验限时90秒。

(8)图画填充:由21张卡片组成,每张卡片上的图画有一处缺笔,要求被试者在20秒内能指出这个部位及名称,其中第1、2项失败应指出缺失的部位及名称,从第三项开始不再给予这样的帮助。

(9)木块图:主试者呈现10张几何图案卡片,令被试者用4个或9个红白两色的立方体积木照样摆出来,在连续三项失败后停止此分测验,其中图案1或图案2两次试验均失败才算失败。连续3个0分停止该测验。

(10)图片排列:测验材料为8组随机排列的图片,每组图片的内容有内在联系,要求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其中第一项告之是“鸟巢”的故事,从第二项开始便不告之是何故事。如果第一、二项演示后仍失败,便停止此分测验,否则应完成全部测验。出一个完整的图形。

(11)图形拼凑:共有4套切割成若干块的图形板,主试者将零乱的拼板呈现给被试者,要求他们拼

(二)测验的记分 1.原始分的获得

在每个分测验中,题目都是按难度顺序排列的。算术、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和图画填充有时间,另一些测验不时间,应让被试者有适当时间来表明回答。对于有时间的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的依据,超过规定时间即使通过也记0分,提前完成的接提前时间的长短记奖励分。不限时间的项目,则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有的项目通过时记1分,未通过记0分,如知识测验:有的项目按回答的质量分别记0分、1分或2分,如领悟、相似性和词汇测验。

在测验指导手册中对每一个分测验的评分都有详细说明。有些分测验记分很客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容易记分。但有些言语测验如“理解”、“相似性”、“词汇”三个分测验和“知识”分测验的部分测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些回答没有列在指导手册提供的“标准答案举例”之内,这就要求主试根据评分原则作出主观判断。

2.原始分换算量表分

一个分测验中的各项目得分相加,称分测验的原始分(或称粗分)。缺一项分测验时,要计算加权分。

原始分按手册上相应用表可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分别将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量表分相加,便可得到言语量表分和操作量表分。再将二者相加,便可得到全量表分。

最后,根据相应用表换算成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由于测验成绩随年龄变化,各年龄组的智商是根据标准化样本单独计算的,查被试者的智商一定要查相应的年龄组。同时要将城市和农村的分清,不能用错表。

另外,在WAIS-RC的手册中,还附有各分测验的粗分转换成年龄量表分的表格。年龄量表分也是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准差的量表分,但它不是与被试总体比较,而是按年龄组的成绩分别计算的。年龄量表分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其意义与用于计算智商的量表分有所不同。 (三)结果的解释

按照智商的高低,智力水平可分为如下若干等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表1智力等级分布表

智力等级 极超常 超常 高于平常 平常 低于平常 边界 智力缺陷

IQ的范围 ≥130 120~129 110~119 90~109 80~ 70~79 ≤69 表2智力缺陷的分等和百分位数

人群中的理论分布比率(%) 2.2 6.7 16.1 50.0 16.1 6.7 2.2

智力缺陷等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IQ的分为 50~69 35~49 20~34 0~19 占智力缺陷的百分率(%) 85 10 3 2

韦氏智力测试韦氏智力测试题目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编制。1949年出版。这是继比奈测验之后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儿童智力量表。1974年发表了韦氏儿童智

力量表修订本(简称WISC——R)。

修订后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12个分测验,分测验又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类,言语测验包括常识、理解、类同、词汇、算术、背数6个分测验,操作测验包括填图、图画排列、方块图案、拼图、译码、迷津6个分测验。前5个分测验是必做的,最后一个分测验作为替换或补充。替换测验可在某一同类测验(言语测验或操作测验)因故失效后使用,补充测验的分数不用于计算智商。WISC——R是目前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优秀量表,它在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修订本。该量表的第三版(WISC——Ⅲ)发表于1991年。

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等人对WISC——R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制定了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简称WISC——CR)。修订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测题要符合中国儿童的特点;改动的题目尽可能与原题性质相似,难度接近。WISC——CR在项目数量上与WISC——R相同,适用于6——16岁儿童。

WAIS——RC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

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比内——西

蒙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

WAIS——RC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

1.知识:韦克斯勒认为,智商越高的人,兴趣越广泛,好奇心越强,所以获得的知识就越多。故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

2.领悟:此测验主要测量判断能力、运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一般知识。该测验对智力的G因素负荷较大,与知识测验相比,受文化教育影响小,但记分难以掌握。

3.算术:此测验主要测量数学计算的推理能力及主动注意的能力。该能力随年龄而发展,故能考察智力的发展,同时对预测一个人未来心智能力很有价值。

4.相似性:此测验设计用来测量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是G因素的很好测量指标。

5.数字广度: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临床研究表明,数字广度测验对智力较低者测的是短时记忆能力,但对智力较高者实际测量的是注意力,且得分未必会高。 6.词汇:本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言语理解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有关,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知识范围和文化背景。研究表明,它是测量智力G因素的最佳指标,可靠性很高。但其记分较麻烦,评分标准难掌握,实施时间也较长。

7.数字符号:该测验主要测量一般的学习能力、知觉辨别能力及灵活性,以及动机强度等。该测验与工种、性别、性格和个人缺陷有关,不能很好地测量智力的G因素,但具有记分快、不受文化影响的特点。

8.图画填充: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以及视觉记忆与视觉理解能力。填图测验有趣味性,能测量智力的G因素,但它易受个人经验、性别、生长环境的影响。

9.木块图:该测验主要测量辨认空间关系的能力、视觉结构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视觉一运动协调能力等。在临床上,该测验对于诊断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老年衰退具有很高的效度。 10.图片排列:此测验主要测量被试者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划性、预期力和幽默感等。它也可以测量智力的G因素,可作为跨文化的测验。但此测验易受视觉敏锐性的影响。

11.图形拼凑:此测验主要测量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知觉组织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在临床上,此测验可了解被试的知觉类型,他对尝试错误方法所依赖的程度,以及对错误反应的应对方法。此测验与其他分测验相关较低,并对被试的鉴别力不甚高。

注意事项

(一)在操作修订韦氏量表时,一定要按本量表的标准程序进行。这些程序在手册中均有规定,所以采用此量表的人员,一定要阅读手册。除非在临床应用时,因某些特殊情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变动。 (二)主试者必须受过进行个别和团体测验的训练,掌握本量表的测量技术——提

问技术。鼓励回答的技巧、书写回答格式、记分方法、记分标准、原始分(粗分)换算标准分(量表分)的方法,计算智商的方法、对结果作解释等。

(三)测验材料有组织,以方便测验时取用,能得心应手,不致紊乱,不影响进行时间。主试者井井有条,被试者操作自由;主试者忙乱不堪,对被试的操作带来不良影响。

(四)测验时间要选择恰当,这是与被试者建立良好协调关系所必需的。被试者应在精力充沛、身体舒适、没有急事的时候来接受测验。

(五)主试者应努力取得被试者的合作,尽量使他们保持对测验的兴趣,用如下一些鼓励语言往往是有效的。如:“好”,“这不花你许多时间吧”。

测验实施的一些具体要求:

(1)一般正常三年级以上的儿童与65岁以下成人均可团体施测,幼儿、智力低下者和不能自行书写的老年人则可个别施测。

(2)测验开始时先发给记录纸,要求填好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然后发下测验图册,请被试者打开第一页(A1)说:“看上面一张图,图下角缺一块,请你从下列的6块图片中选一块最合适的补上去。你找找看,哪一块补上去最好”。先让被试者尝试一下,最后将正确答案“4”号告诉大家,并请他们将数码“4”写在记录纸上与A.对应的空格里。个别施测者,由被试者指点出他确认的图形,由主试在记录纸上记录相应的号码。

(3)在被试都掌握了方法后,接着翻到下一页(A2),并告诉大家以下每图都有缺少的一角,要求从下面的几个小块图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补上去,并把它的号码写到记录纸相应的空格内。“注意,A:的答案应是‘5’。大家对一下有无选错、写错,错了可以改正”。稍停,“好,现在开始一页一页做下去。注意不要翻过了页,不要跳过去做,要对好题号写,不要写错位置”。

(4)“本测验限在40分钟内交卷,能做多少做多少。”说完,开始记时。测验进行到20分钟及30分钟时各报一次时间,请大家在刚完成的答案下划一记号“——”。测验时间满40分钟时,不管是否做完,一律交卷。

(5)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中,当进行到c、D、E三单元时,每单元如连续3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未测项目都按不通过计,但A、AB、B三单元不管做对多少都必须做完。

测验的记分

本测验题一律为二级评分,即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被试在这个测验上的总得分就是他通过的题数,即测验的原始分数。

本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分数。例如一个16岁城市儿童测得原始总分为55分,先查百分等级常模表得55分相应的百分等级为70,再查智商常模表得70百分等级的IQ为108。

一、概述: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 SPM)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制,在世界各国沿用至今,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所以广泛应用于无国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测试,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个单元在智慧活动的要求上个不相同,总的来说,矩阵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层次到多个层次的演变,要求的思维操作也是从直接观察到间接抽象推理的渐进过程。

二、内容: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从直观上看,A组主要测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等;B组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组主要测比较推理和图形组合;D组主要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等;E组主要测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可见,各组要求的思维操作水平也是不同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这些思维活动来研究他的智力活动能力。每一组中包含有12道题目,也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8张小图片组成。测验中要求被测者根据大图案内图形间的某种关系──这正是需要被测者去思考,去发现的,看小图片中的哪一张填入(在头脑中想象)大图案中缺少的部分最合适,主要用于智力的了解和筛选。三、发展

瑞文测验在五、六十年代几经修订,目前发展成三种形式,除了上述的标准型以外,还有为适应测量幼儿及智力低下者而设计的彩色型和用于智力超常者的高级型。为了实际测试的需要,李丹等人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联合型,这样可使整个测量的上下限延伸,适用范围可扩大到5—75岁。

由于瑞文测验具有一般文字智力测验所没有的特殊功能,可以在言语交流不便的情况下使用,适用作各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5至75岁的幼儿、儿童、成人、老人皆可借此量表粗分智力等级。

瑞文推理测验的编制者曾在1947和1956年对标准推理测验做过小规模的修订,1947年又编制了适用于更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Raven's color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CPM)和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高级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APM)。三、适用范围:适用年龄范围:6岁到70岁

适用人员的范围:

不同的职业,国家、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用,甚至聋哑人及丧失某种语言机能的病人,具有心理障碍的人也可以用。四、要求:

测验一般没有时间,但在必要时也可时间,在个别测验时,如果记录下测试所用时间,并分析其错误的特性,还可以有助于了解被试者的气质,性格和情绪等方面的特点,一般人完成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大约需要半小时,最好在45分钟之内完成。

五、结果:正确题数智商:

智力水平:用百分比等级表示

一级:测验标准分等于或超过同年龄常模组的95%,为高水平智力

二级:测验标准分在75%与95%之间,智力水平良好三级:测验标准分在25%与75%之间,智力水平中等四级:测验标准分在5%与25%之间,智力水平中下五级:测验标准分低于5%,为智力缺陷A:反映知觉辨别能力(共12题)B:反映类同比较能力(共12题)C:反映比较推理能力(共12题)D:反映系列关系能力(共12题)E:反映抽象推理能力(共12题)

另外有A、B、C、D、E五个项目的正确题数:

通过五个方面得分的结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被测者智力结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