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与社会》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中专各专业 学 时:36课时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 课程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 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单元与课题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教学内容 商品和货币; 价格和价值规律; 消费和消费观。 教学要求 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正确看待金钱。 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 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异同,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教学方法 课时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 第一第二课企业单元的生产与经透视营 经济现象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中的劳动者。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个人收入与分配;依法纳税;投资理财。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序号 单元与课题 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内容 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 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第五课坚持会;坚持科学发科学发展观 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建设小社会生态协调发康社会 展。 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 3 第七课我国的社会主义第三政治制度 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八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教学要求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强规则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理解国家宏观的必要性。 了解投身经济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解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意义,理解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理解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增强开放意识。 理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增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了解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理解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理解深化政治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教学方法 课时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序号 单元与课题 教学内容 第九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享有民主权;服务人民。 4 第四单元参与第十课履行政治义务,承担生活 责任 公民的政治性义务;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第十一课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我国奉行的外交。 5 第五单元共建第十二课关社会注改善民生 主义和谐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教学要求 懂得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了解行使选举权应取的正确态度、行使民主决策权的主要方式,掌握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懂得我国是人民的,了解的有关职能,学会寻求的帮助,监督权力的行使。 懂得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等义务,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关注身边的政治现象,正确解析身边的政治问题;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严格执行国家的民族和宗教。 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我国外交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积极意义,维护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理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了解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理解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课时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序号 单元与课题 教学要求 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对待各种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的正确态度,理解建设和第十三课建化大发展大繁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设和谐文化 荣 ;社会主义核意义。 心价值体系。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懂得必须以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 科学第十四课构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和谐社会 建和谐社会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共建共享。 内涵和精神实质。 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习题课 复习考试 机动 合 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时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2 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 2 2 36 四、 考核办法
根据课程性质,对学生的考核实行学期期末理论知识的考察和学习期间课堂表现及课后的表现跟踪考评相结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考评。
五、 使用说明
适合于所有专业,建议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六、 其它
教研室:德育教研室 编制: 祝美华 校对: 华明红 审核: 祝美华 编制时间: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