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家公祭日教案

国家公祭日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国家公祭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南京大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珍视和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和意义。 南京大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珍视和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和意义,南京大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国家公祭日和南京大的历史资料。 制作PPT课件,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确定活动形式和流程。

五、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家公祭日的图片,提出问题:“国家公祭日是几月几日?与哪个

事件有关?”进而导入新课——南京大。

 新课讲授:

(1)初探历史:教师出示日军入侵示意图,提问:“南京大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学生结合教材读图后回答: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进一步入侵,南京沦陷。教师进一步提问:“做出了哪些反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南京迁都重庆。 (2)走进历史: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纪录片片段,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a. 南京大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b. 地点在哪里?

学生能够回答:南京大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地点在南京城。 (3)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 南京大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灾难?

b. 南京大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南京大使数百万无辜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南京大也使中国人民更加团结起来,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共同奋斗。

(4)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和珍视和平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 课外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份关于国家公祭日的手抄报;查

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观看有关南京大的影像资料;设计一份板报;开展一次关于国家公祭日的网上悼念活动;写一篇关于“在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上的讲话”的发言稿;开展一次“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活动等。这些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