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1012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2.21
(21)申请号 201920313526.3(22)申请日 2019.03.13
(73)专利权人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66031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万安支
路1号(72)发明人 牛锡欣 李长彪 孙浩 李帅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23
代理人 曲艳(51)Int.Cl.
B61D 3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上集成安装有截止阀、主过滤减压阀、向中转箱打正压用的第一调压阀、第一电磁阀及第一压力检测开关、向中转箱排泄阀供气用的第二调压阀、电磁阀组、第二压力检测开关、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抽真空电磁阀,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抽真空电磁阀及第二压力检测开关通过第一分气块与主过滤减压阀连接,在第二调压阀的进气端与第一分气块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个出口通过气管与第二分气块连接,在第二分气块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多个出气口分别通过气路与多个水增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对面板结构布局进行了优化,不但操作更加方便,而且方便根据需求增减便器使用数量。
CN 2101012 UCN 210101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集成安装有截止阀、主过滤减压阀、向中转箱打正压用的第一调压阀、第一电磁阀及第一压力检测开关、向中转箱排泄阀供气用的第二调压阀、电磁阀组、第二压力检测开关、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抽真空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抽真空电磁阀及第二压力检测开关通过第一分气块与主过滤减压阀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调压阀的进气端与第一分气块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出口通过气管与第二分气块连接,在所述第二分气块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多个出气口分别通过气路与多个水增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气块的多个面上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出气口,在需要连接的出气口处通过管接头或弯头连接气路,不需要连接的出气口处用堵头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气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气块的四个角处设置四个凹陷区,四个螺栓分别安装在四个凹陷区内,所述螺栓的安装方向朝向安装板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的绑线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抽真空电磁阀的接线方向朝向安装板的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阀组的排气口处安装有可选择地与外界连通或断开的防尘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由外丝接头、膜片和锁紧帽组成,所述膜片安装在外丝接头和锁紧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为硅胶材料,膜片含有四个膜瓣,互成90°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具有向下凸出的环形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卡固在外丝接头和锁紧帽之间。
2
CN 2101012 U
说 明 书
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铁路车辆上安装使用的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属于铁路车辆真空集便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国内高铁动车等均全部装备真空集便系统,该系统的所有气动执行元件均通过气动控制面板实现气路的供给与关闭,从而控制气动执行元件实现相应动作。[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集便系统气动控制单元,是在安装板1上集成安装有截止阀2、主过滤减压阀3、向中转箱打正压用的第一调压阀4、第一电磁阀5、用于中转箱内压力检测的第一压力检测开关6、向中转箱排泄阀供气用的第二调压阀7、电磁阀组8、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抽真空电磁阀9、与便器和废水的水增压装置连接的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等部件。[0004]该控制面板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一是,给便器及废水供气的管路通过接头与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连接,在接头11处通过安装二通接头、三通接头来满足便器使用数量的供气要求,不但可接入的便器数量有限,且不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增减,同时也由于安装结构不合理,使得安装拆卸时容易导致工具干涉问题,给操作带来极大不便,也极易引起部件的损坏;二是,在电磁阀组8的排气口处安装有颗粒粘结式消音器12,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拆装时因为其外观为圆形,不容易拆装,同时,由于颗粒粘结式消音器很容易在拆装时裂开导致消音器报废,而且颗粒粘结式排气时间隙小,容易被气管里的灰尘颗粒、安装时未能及时清理的生料带、密封胶碎屑等易造成堵塞,最终导致气动执行元件执行动作时出现不动作、误动作的现象,进而造成系统故障,便器不可用,引起旅客投诉等问题。[0005]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布局优化,拆装方便,且方便根据需求增减便器使用数量的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8]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集成安装有截止阀、主过滤减压阀、向中转箱打正压用的第一调压阀、第一电磁阀及第一压力检测开关、向中转箱排泄阀供气用的第二调压阀、电磁阀组、第二压力检测开关、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抽真空电磁阀,所述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抽真空电磁阀及第二压力检测开关通过第一分气块与主过滤减压阀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调压阀的进气端与第一分气块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出口通过气管与第二分气块连接,在所述第二分气块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多个出气口分别通过气路与多个水增压装置连接。[0009]进一步,在所述第二分气块的多个面上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出气口,在需要连接的出气口处通过管接头或弯头连接气路,不需要连接的出气口处用堵头封堵。[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分气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
3
CN 2101012 U[0011]
说 明 书
2/4页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分气块的四个角处设置四个凹陷区,四个螺栓分别安装在四
个凹陷区内,所述螺栓的安装方向朝向安装板的正面。[0012]进一步,在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的绑线架。[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阀、抽真空电磁阀的接线方向朝向安装板的正面。[0014]进一步,在所述电磁阀组的排气口处安装有可选择地与外界连通或断开的防尘帽。
[0015]进一步,所述防尘帽由外丝接头、膜片和锁紧帽组成,所述膜片安装在外丝接头和锁紧帽之间。[0016]进一步,所述膜片为硅胶材料,膜片含有四个膜瓣,互成90°夹角。[0017]进一步,所述膜片具有向下凸出的环形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卡固在外丝接头和锁紧帽之间。
[0018]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0019](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铁路客车不同车厢对应的便器、废水收集配置不同,结合安装环境、检修空间等,对控制面板的结构布局进行了优化,将与水增压装置连接的气路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二调节阀和第一分气块连接,并通过设置第二分气块可同时与多个水增压装置的气路连接,不但将接头的操作位置合理避让,解决了拆装时工具干涉的问题,使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实现了一个气动控制单元可同时接入多个便器,方便根据需求增减便器使用数量。[0020](2)本实用新型在与中转箱排泄阀连接的电磁阀组的排气口处安装了可选择地与外界连通或断开的防尘帽,排气时防尘帽可打开排气,即使较大颗粒物也能排除,不会造成堵塞,不排气时防尘帽处于闭合状态,可有效防止外界颗粒物体进入气路而造成器件损坏,保证中转箱稳定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技术气动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气块结构示意图;[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帽结构爆炸图。[0025]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板1,截止阀2,主过滤减压阀3,第一调压阀4,第一电磁阀5,第一压力检测开关6,第二调压阀7,电磁阀组8,抽真空电磁阀9,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接头11,消音器12,第一分气块13,三通接头14,气管15,第二分气块16,出气口17,堵头18,螺栓19,防尘帽20,外丝接头21,膜片22,锁紧帽23,密封凸起24,绑线架25,弯头26,对丝27,气管接头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路车辆用气动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1,在安装板1上集成安装有截止阀2、主过滤减压阀3,主过滤减压阀3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分气块13,
4
CN 2101012 U
说 明 书
3/4页
第一分气块13上设置有四个接口,分别与四条气路连接:第一个接口与用于向中转箱内打正压的气路连接,该气路上依次连接第一调压阀4、第一电磁阀5及第一压力检测开关6,第一调压阀4将空气压力减至所需压力,再经过第一电磁阀5控制气路的通断,最后经过单向阀直接供给中转箱,并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开关6检测气路压力,当气压高于系统工作需要时,第一压力检测开关6发出讯号给集便系统控制器并禁止工作;第二个接口与向中转箱排泄阀供气的气路连接,该气路上依次连接第二调压阀7和电磁阀组8;第三个接口与向真空发生器供气的气路连接,在该气路上安装抽真空电磁阀9,抽真空电磁阀9控制气路的通断;第四个接口,连接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用于检测给水增压装置供气气路的压力,当气压低于系统工作需要的压力时,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发出讯号给集便系统控制器并禁止工作。第一调压阀4,第一电磁阀5,第一压力检测开关6,第二调压阀7,电磁阀组8,抽真空电磁阀9,第二压力检测开关10、第一分气块13均者集成安装在安装板1上。[0028]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调压阀7的进气端与第一分气块13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14,三通接头14沿垂直方向安装,三通接头14顶部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分气块13连接,侧部的第二出口通过对丝27与第二调压阀7连接,底部的第三出口通过气管15与第二分气块16连接。在三通接头14的第三出口处安装一弯头26,通过弯头26与气管15连接。在第二分气块16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17,多个出气口17分别通过气路 (图中未示出)与多个水增压装置连接,用于同时控制多个便器的使用。如图3所示,在第二分气块16的多个面上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出气口17,如图3所示,在第二分气块16的正面、底面分别设置两个出气口17,在左侧侧面和顶面各设置一个出气口17,根据便器使用数量和气路连接方向,在需要连接的出气口17处通过气管接头28连接气路,在不需要连接的出气口17处用内六角堵头18封堵即可,拆装非常方便,且美观。
[0029]通过三通接头14的设置,将第二调压阀7安装至三通接头14的一侧,同时通过弯头和气管15将第二分气块16安装在安装板1的一个角处,第二压力检测开关 10仅与第一分气块13连接,通过优化结构布局,不但将接头的操作位置合理避让,解决了拆装时工具干涉的问题,使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实现了一个气动控制单元可同时接入多个便器,方便根据需求增减便器使用数量。[0030]如图3所示,第二分气块16通过螺栓19固定在安装板1上,在第二分气块16的四个角处设置四个凹陷区,四个螺栓19分别安装在四个凹陷区内,且将螺栓19的安装方向设置在朝向安装板1的正面,方便拆装。[0031]如图1所示,在电磁阀组8的排气口处安装有可选择地与外界连通或断开的防尘帽20。如图4所示,防尘帽20由外丝接头21、膜片22和锁紧帽23组成,膜片22安装在外丝接头21和锁紧帽23之间。其中,膜片21为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和良好的使用寿命。膜片含有四个膜瓣,互成90°夹角。膜片21具有向下凸出的环形密封凸起24,密封凸起24与膜瓣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锁紧帽23拧紧在外丝接头21 上后,密封凸起24卡固在外丝接头21和锁紧帽23之间,进而将膜片21卡紧在外丝接头21和锁紧帽23之间,连接后形成良好密封结构,有效防止泄漏。锁紧帽23的头部具有六角结构,方便拧紧操作。[0032]在排气时,膜片21的四个膜瓣向四周散开,打开排气,即使较大颗粒物也能排除,不会造成堵塞,不排气时四个膜瓣向中心聚拢,相互密封,处于闭合状态,可有效防止外界颗粒物体进入气路而造成器件损坏,保证中转箱稳定可靠工作。
5
CN 2101012 U[0033]
说 明 书
4/4页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的绑线架25,绑线
架25在安装板1的四个侧边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电磁阀等电气部件的连接导线可根据布线的走向固定在绑线架25上走线,牢固并且美观。[0034]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阀5、抽真空电磁阀9的接线方向朝向安装板1的正面,方便拆装操作。
[0035]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6
CN 21010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7
CN 21010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