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指导书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次国际贸易专业实习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实习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是大学期间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过程。通过深入社会、企业、市场,了解有关地区开放经济发展的现状,熟悉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认识现代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的特点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认识实习要求达到如下目的:
1、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解和热爱专业、提高就业信心和竞争力。 2、了解国际贸易流程,熟悉外贸业务中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3、掌握正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锻炼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作好准备。
二、实习方式与实习主要内容 (一)实习主要方式
1.通过到图书馆和期刊阅览室查阅书籍、期刊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及其产生原因、发展变化情况,譬如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吉林省进出口企业的复苏状况和进出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等。
2.到外贸企业、零售商场及会展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等具体单位了解次贷危机过后的相关领域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
(二)实习内容
自2007年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经过半年多的分解消化,直到2008年危机还未见底,可见此次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下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浙江省的企业进出口及人才需求状况作一定的调查和分析:
1.美国次贷危机后浙江省进出口企业的复苏状况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是短期宏观需求扩张刺激。在需求不足、产出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更有可能会加剧未来企业利润的收缩,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目前形势,扩大内外需求以是重重之重。
2009年6月中旬“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首次从义乌移师阿联酋迪拜举办,参与会展的300多商户满载而归,展会举行1天半其成交额达到了2.36亿元人民币。
另外不少外贸企业还转战内贸市场,与国内连锁经销商合作、自创品牌和电子商务等方式开拓国内市场取得不错成效。以此拉动内需,回暖经济以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美国次贷危机后浙江省出口产业的复苏状况
2009上半年,浙江对外贸易呈高速增长态势,进出口规模、出口市场、主要出口商品以及经营主体状况等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水平。进出口总额1175.1亿美元,其中出口822.2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同比增长39.7%,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在前六大出口省市中仅次于江苏省(增长44.4%)居第二位。出口总额与排名第三位的上海市仅相差1.5%,比排名第五的山东省多76.1%。
第一,一般贸易仍占主导,加工贸易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888.2亿美元,其中出口651.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9.3%。同期,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长4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比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快7.7个百分点。
第二,私营企业出口比重超过一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8.2%。上半年我省民营企业出口467.7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分别快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增幅12.7和21.4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出口414.1亿美元,列广东省之后位居全国第二,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0.4%。同比增长48.9%,对上半年全省出口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8.2%,拉动出口增幅23.1个百分点。
3.美国次贷危机后浙江省进出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江浙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有很好的港口优势,据资料显示在2004年1-10月年,浙江省的进出口总额为686.7亿美元,同时该地区的私营企业数量多,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比如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有9333家,外贸出口占整个市场成交额的1/3。在这种发展势头下,江浙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巨大。
在调查中,企业所需的经贸人才中报关员、报检员的需求比较大,同时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也需要单证员等人才。我们发现虽然每个企业对岗位的人数要求不是很高,但在江浙地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数量巨大,对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的总需求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同时持有两证或多证的人才。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项工作,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4%、36%、22%、18%。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新需求首先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通过调查,企业对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
三、实习启示:对国贸专业学生的相关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扎实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具备从事国际市场调研,进行商务谈判、履行合同到制单结汇等系统业务的知识;
2.具备足够的外贸、营销相关知识;
3.通过强化英语的学习,具备外贸业务活动中必需的英语基础;
4.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知识,达到中级水平; 5.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二)职业岗位(群)分析:
1.外经、外贸、各级商务局等部门中相关职位;
2.各级外资企业(公司、集团)的跟单员、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货代员、报检员、保险公司营销员等相关岗位;
3.中资、外资银行中的国际结算业务部(处、室)中相关职位;
4.国外企业(公司、集团)驻中国各级商务处、办事处、代表处、分公司、子公司中的中、高级营销代表等各类职位;
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教师职位。 (三)岗位基本技能要求
1.国际货运与报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务; 2.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法律法规; 3.熟悉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
4.外贸商务活动中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协商谈判的能力。 (四)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1.进出口贸易业务系统运作和管理的能力; 2.贸易、营销等部门具体操作和动手能力; 3.贸易公司基层部门管理能力;
4.具备基本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能力; 5.具备商务谈判能力;
6.运用英语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的能力(包括一般商务信函、磋商、外贸跟单及各种单证制作)。
(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保险营销员、报关员、商检员、单证员、初级经济师等经济管理类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四、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如何安排大学四年
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其次学会用理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注意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在没有进行理性判断前,绝不盲目凭感觉去做。另外,学会规划和计划,更多考虑长远发展的前景,并且学会在一定高度下思考问题,全方面发展自己。
以下是我对我大学四年的具体安排表: 时间规划 年龄跨度 阶段目标 规划内容 行动策略 18-19岁 学习基础,专业学习大学的基本争取考得英语四六级知识,奠定以后的生知识技能,报剑桥商务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存基础。 英语和日语辅导班,掌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日语握应有知识和能力。 2级证书。 大学后半期 20-21岁 提高专业技能,学好专业课,寻找争取机会到相关实习(大三至大四) 加强能力的培训。 机会实践我所拥有的公司实习,获得实习证明。 知识能力。 参加工作前期 22-26岁 获得足够的工与同事建立良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第一个五年计划) 作能力和经验。 的合作关系,找到自己勤恳努力的完成任务,争
大学前半期 (大一至大二)
取一年后月工资5000以上。 参加工作 26-29岁 在公司站稳脚充分利用自己丰成熟稳重,合理的领(第二个五年计划跟并谋求适合自己富放入创意和工作前导工作,争取月工资1万及以上) 的发展。 期学习训练出来的领元以上。 导力。 五、实习报告总结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后浙江省的进出口产业的相关状况以及人才需求的研究,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对自己未来就业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认识到了自己现在缺的是什么,应该补的又是什么,为我自己的人生之路作了很好的铺垫。 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