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山柬工案技术 工业技术 新钢10#高炉优化炉料结构的生产实践 李伟华 ,卢勤 (1.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2.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为适应低品位矿导致的大渣比冶炼,10 高炉从优化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等多方面着手,采取精细管理、精准操作后,一年来 高炉炉况顺行,各项技术及经济指大幅上升。 关键词:高炉;优化;炉料结构 { 、 0概况 ' _\ 6 干熄焦 4 3m千熄焦 表2高炉主要使用的焦炭成分 新钢10 高炉(2500m3)于2009年11月10日投产,在高炉 投产后的生产中过程中,10 高炉通过采用优质精料,大风量、 圊定 灰分A 挥发份^ 硫 ∞A M I A \ C^ 高风温、高顶压、高富氧、高煤比、高冶强以及计算机控制一系 列等炼铁新技术,自投产以来经济技术指标曾取得较好的成绩。 新昌南焦 赵城焦 但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影响,钢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提 入炉,大大改善料柱透气性性能。同时在减少入炉粉末原则上,对 升企业竞争力,新钢从降低吨铁成本出发,尽可能的降低高炉原 料的入炉品位。进入2010年以来,10 高炉入炉品位基本维持在 53.2%~54.7%。随着1O#高炉入炉品位的下降,1O 高炉炉况的 稳定性逐步变差,对炉外的各种干扰,10 高炉炉况波动变化表现 十分敏感,经常因压差高而被迫减风、减氧、甚至慢风作业,同时 各仓筛分设备进行改进。把槽下投产前使用的焦炭振动筛条梳形筛 改为棒条筛。棒条筛具有筛分效率高,筛分效果好等特点,更换后 数据测定,烧结矿入炉粉末小于5mm的比例控制在2%以下,下 降O.3%。焦炭粒度小于25mm的比例控制在1.7%以下,下降0.4% …。同时,一铁厂还固定9 、10 高炉供料模式,如新昌南和4 3M 由于10 高炉抗炉况波动性差,导致1O 高炉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大幅下降。 焦炭半月一轮转。还规定外购焦不能集中上同一座高炉,高炉在使 用湿焦时不能超30%,超过30%高炉必须按湿焦重新计算高炉负荷; 加强原燃料各仓位的管理,实行半仓位以上模式供料,减小原燃料 在转运过程中二次粉化,减少了粉末量。 (2)加强原燃料检查工作。针对现有的原燃料条件必须做好 槽下原燃料管理工作。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其粒度波动,力求做到薄 1 高炉优化炉料结构所采取的操作措施 针对目前的1O 高炉原燃条件恶化及高炉操作管理中存在的不 足,今年元月开始,在1o 高炉实行合理优化炉料结构的操作尝试。 1.1 “精料”观念 1.1.1稳步提高原燃料质量,持续优化炉料结构,结合新钢地理 受限等先天不足条件,不断提高自产焦炭质量,在煤比不断提高的 同时,进一步提高焦炭在炉中“骨架”作用。 表1 新钢2×2500m 高炉近几年焦炭质量情况 料层、多料嘴下料,同时对槽上料位低于3m的料仓必须停用,联 系原料进料再用。每天常日班工长必须到槽下巡检现场检查原料情 况,遇有筛网损坏积极联系更换。避免粒度小的烧结进入炉内引起 风压波动。当班工长每班检查原燃料2次以上,并作好详细记录, 及时了解烧结矿质量及焦炭水分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提前调 剂。 \ 目 2010 2011 灰分 % 13.17 13.13 M40 85.O6 8531 M1O 6.96 6.81 CRJ 28.81 28.75 CSR 64.96 65.23 1.4优化矿石粒级。减少粉末入炉比例 10 高炉通过加强了槽下筛分工作的管理,大大减少入炉粉 末比例,采用焦丁与大矿批混装,改善料柱透气性。同时在减少 入炉粉末原则上,对各仓筛分设备进行改进,把槽下投产前使 用的烧结矿振动筛条梳形筛改为双层梳形筛(上层5mm,下层 3mm)。筛分效率高,筛分效果好 。并且通过调整焦丁与矿石 2012 12.96 85.66 6.80 28.15 65.96 1.1.2强化槽下对入炉原燃料的控制与管理,主要加强对入炉原 燃料输送过程各焦炭种类和矿石种类对应入仓和原燃料质量异常管 理及检查,严格控制影响入炉矿石、焦炭质量及水分等参数的跟踪。 比如:筛网是否破坏,是否有大块的矿石焦炭漏出,筛网是否要更 换,返矿中矿焦的比例多少。 1.2优化焦炭使用配比 放料时间,10 高炉实现了焦丁与矿石混装(目前主要混在块矿中), 效果很好。同时,为了改善10 高炉炉内的透气性,我们加强了 槽下筛分工作,对10 高炉槽下振筛、上料进行调整,严格控制8 个烧结矿仓、6个焦炭仓、4个球团矿仓、2个块矿仓,高炉原燃 料的仓位管理保持半仓位上料模式,减少二次摔碎的现象,减少 了粉末量。 1.5 “时间法”布料方法 目前1O 高炉使用的焦炭主要有三种,即:6m焦、4.3m焦和 外购焦(主要为新昌南焦和赵城焦),各焦炭具体成分如表1。10 高炉6m焦分别放在21 、23 、25 仓;4.3m焦放在22 、24 仓; 26 仓位外购焦,三种焦炭按一定比例往炉内拉料,当其中有一种 或两种以上焦炭成分及冶金性能发生变化时,所在仓的焦炭应用量 减少,防止焦炭成分波动带来炉温及炉况的大波动。 1.3提高原燃料质量水平及加强原燃料的管理 (1)10 高炉为了实现精料入炉,一铁厂加强了槽下各仓筛分 工作的管理,为减少入炉粉末量,10 高炉采用大矿批与焦丁混装 “时间法”布料对每个档位的布料重量有和好的控制,特别是 对于中心加焦量来讲,保证中心通路开放,布料模式根据炉体热负 6541荷,煤气利用率等参数有开炉初期的C 27u2223;82726252~…,,,一边, 缘的C 0 2876542223,中心与边缘煤气分布合理,炉内料柱透气 性大大改善,炉体各段热负荷比例稳定,煤气利用率达到46%以 上,高炉炉况抗波动性能增强。为日后10 高炉实现低硅冶炼、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