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古代建筑一般由 构成,外国建筑主要由 构成,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属于 建筑样式。
3.“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分别指的是 朝的 和 两位大书法家。 4.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 、 、 、 、 、 、 、 。
5.毕加索是 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 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6.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 使画面 而富有 。 7.色彩的三属性包含 、 、 。
8.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颜色有 、 、 、 、 五种颜色。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上属于( )。 A. 隶书 B. 草书 C. 楷书 D. 篆书
2.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关羽、张飞、曹操这三个人物的脸谱颜色分别应该是( )。 A. 黑、白、红B. 红、黑、白 C. 红、蓝、白D. 红、白、黄
3.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由( )提出的。 A. 王洽B. 张璪 C. 王维D. 张彦远
4.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其中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画家是( )。 A. 阎立本 B. 李成 C. 张择端D. 赵孟頫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平面构成的基本方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对比、肌理等。( ) 2.泥塑的基本技法有揉、搓、捏、盘、刻、粘、切、挖等。( ) 3.皮影戏起源很早,大约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
4.《敦煌壁画》反映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以及西方的极乐世界。(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雕塑 2.临摹 3.洛可可美术 4.图案
五、画线题(将有关联的名词、作品或作者用线连起来,每画正确一根线1分,本题共4分) 《垂死的奴隶》达·芬奇 《溪山行旅图》莫奈 《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 《日出·印象》范宽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
2.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
七、创作题(本大题20分)
请对“美术”二字进行三种不同的装饰设计。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九、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论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参及解析
2010年云南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试卷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
1.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解析] 文艺复兴三杰的出现,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达到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这三杰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2. 木料材料 石料材料 哥特式 [解析] 由于不同的自然因素、文化理念的影响,中西方建筑在选材上有很大区别。我国古代建筑一般由木料材料构成,外国建筑主要由石料材料构成。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样式的典型代表。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有:平面是“十字架”形;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内部轻盈、空旷;窗户多是五彩的玻璃镶嵌画图案。典型代表作还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3. 唐 颜真卿 柳公权 [解析] “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的赵孟頫。颜、柳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4. 国 由 田 甲 申 风 用 目 [解析] 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国、由、田、甲、申、风、用、目。
5. 西班牙 立体派 [解析] 巴勃罗·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是立体画派的主要代表。
6. 概括 简练 韵味 [解析] 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概括使画面简练而富有韵味。
7. 色相 明度 纯度 [解析] 色相、明度和纯度被称为色彩的三属性或三要素。
8. 红 绿 黄 黑 蓝 [解析] 北京申奥会徽由红、绿、黄、黑、蓝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二、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 不同的字体根据自身特点有不同的用途。篆书,多用于刻石、刻符以及高级的官方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柩铭、官铸铜器铭文、碑上题额、宫殿砖瓦文字等。 2. B [解析] 略
3. B [解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朝画家张璪提出的,阐述了在艺术创作中,大自然和创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造化是指认识自然,研究自然,是创作的基础,艺术创作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内在精神。心源是来自于心灵的感悟,心灵的震撼,并不是把自然生硬的搬过来,而是将人的主观感受、思想情感给予真情流露。
4. B [解析] A项错误,阎立本是唐朝初期画家,擅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代表作《步辇图》;B项正确,李成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山水画家,以画“寒林平远”著称,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代表作《读碑窠石图》;C项
错误,张择端,宋代画家,擅长工界画,尤擅舟车、市桥,自成家数,代表作《清明上河图》;D项错误,赵孟頫,宋代画家,擅长花鸟画,代表作《秀石疏林图》卷。 三、判断题
1. × [解析] 平面构成的基本方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和对比。 2. × [解析] 泥塑制作的基本技法包括搓、团、捏、压、完全调和、不完全调和。
3. × [解析] 皮影,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4. × [解析]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佛像画、经变画、装饰图案画、故事画、山水画等。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 四、名词解释
1.[参] 雕塑是指使用一定材料通过雕刻、塑造手段制作的具有三维空间体积效果的艺术作品。常见的雕塑材料有石头、木材、黏土、金属、玻璃、石膏、水泥、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 2.[参] 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绘画程序,不需要学生创意而完成美术作品的教学。
3.[参] 洛可可美术,亦称为“路易十五式”,是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所崇尚的艺术。其特征是:具有细微、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者涡轮形的曲线和清淡柔和的色彩。 4.[参] 图案是一个多层次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广义的是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进行的设计方案。它是工艺、材料、成本、美观、实用功能等条件制约下制成的图案、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统称。 五、画线题
《垂死的奴隶》——米开朗基罗 《溪山行旅图》——范宽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日出·印象》——莫奈 六、问答题
1.[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参]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七、创作题
[参] 美术字有多种作用,可以根据所用场合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是当作社会政治、商业发展的宣传方式使用,还是仅仅用来美化人民生活。可以选择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等。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
1.[参]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而且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他们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2.[参]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引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九、论述题
[参]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④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2010年吉林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美术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 设计的。 2.广义的美术包括 、 、 、 、和书法等。
3.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 、 、 、四个学习领域。 4.我国四大佛教名窟是 、 、 、。
5.素描术语中的“三大面”是指 、 和 三个大的明暗色调。 6.“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创造者分别是北齐画家 和唐代 画家。 7.《三毛流浪记》为画家 最著名的代表作。
8.“综合·搜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 ;② ;③ 。
9.南宋时期的 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合称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被誉为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其造诣极深的是( )。
A. 草书 B. 楷书 C. 篆书 D. 隶书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德拉克洛瓦作品的是( )。
A. 《但丁和维吉尔》 B. 《希阿岛的》 C. 《自由领导人民》 D. 《牧羊女》 3.《舞台上的舞女》是印象主义画家( )的代表作。 A. 德加 B. 莫奈 C. 马奈 D. 德拉克洛瓦
4.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祖师”和“画圣”的唐代画家是( )。 A. 阎立本 B. 吴道子 C. 张萱 D. 张择端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新课标中所指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 )。 A. 能初步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B. 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C. 能熟练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如地描绘对象 D. 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2.雕塑的种类繁多,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看,可以分为( )。 A. 圆雕 B. 宗教雕塑 C. 浮雕 D. 纪念性雕塑
3.下列作品中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的是( )。 A. 《蒙娜·丽莎》 B. 《入睡的维纳斯》 C. 《西斯廷圣母》 D. 《最后的晚餐》
4.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奇迹,这个庞大的地下军阵有( )。 A. 步兵 B. 骑兵 C. 弓箭手 D. 将军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 2.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
3.《拾穗者》是意大利浪漫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 ) 4.最早发明漆器的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石版画 2.晕染 3.工艺美术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2.画面构图方法的三个要点是什么?
七、作品分析题(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等,本大题15分) 试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美育的任务。
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九、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010年吉林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美术试卷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
1. 约恩·乌松 [解析]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设计者是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
2. 绘画 雕塑 建筑 工艺美术 设计 [解析] 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广义上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和书法等。
3.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解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4. 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解析] 我国四大佛教名窟是指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中龙门石窟位于我国河南洛阳境内,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境内,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境内。
5. 亮面 暗面 反光面 [ 解析] 素描要先整体,再局部。三大面是指亮面、暗面和反光面;五大调子是指亮部(高光)、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6. 曹仲达 吴道子 [解析] “曹衣出水”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创造者分别是曹仲达和吴道子。
7. 张乐平 [解析] 张乐平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漫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代表作是《三毛流浪记》。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8. 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解析] “综合·搜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9. 山水 南宋四家 [解析]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合称南宋四家。 二、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 的书法艺术,初练魏碑,酷爱王羲之、王献之之风格,后深得张旭、怀素狂草之神韵,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独具豪情奔放之个性。尤其是草书,傲然不群,自成一体,造诣极深。 2. D [解析] 《牧羊女》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
3. A [解析] 《舞台上的舞女》是德加的代表作;莫奈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马奈的代表作是《草地上的午餐》;德拉克洛瓦不是印象主义画家,属于浪漫主义,其代表作有《自由领导人民》。 4. B[解析] 唐代画家吴道子,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化工尊为祖师。 三、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 本题是对新课标中关于基本美术素养的考查。基本的美术素养主要包括:能初步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2.AC[解析] 本题是对雕塑分类的考查。雕塑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类:圆雕和浮雕。按放置位
置地点不同,可分为室内雕塑和室外雕塑;按功能差异可以分为装饰雕塑、工艺雕塑和纪念雕塑等。 3.AD[解析] 本题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家及其作品的考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作品;《入睡的纳维斯》是乔尔乔涅的作品;《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的作品。 4.ABCD[解析] 略 四、判断题
1.√[解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2.×[解析]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3.×[解析] 《拾穗者》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 4.×[解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文明古国。 五、名词解释
1.[参] 石版画,是版画的一种,属于平板。指用各种硬蜡质的解墨条、解墨铅笔和能溶于水的解墨,在印刷用的石板或锌皮、铝皮上所作的版画。
2.[参] 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画技法的一种。将两只湿笔中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于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3.[参] 工艺美术是以实用和陈设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造的物质产品。 六、问答题
1.[参]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1)平面是“十字架”形;(2)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3)内部轻盈、空旷;(4)窗户多是五彩的玻璃镶嵌画图案。
2.[参] 画面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2)非主题图形的位置及其与主题图形的关系;(3)画面底形的位置及其与图形的关系。 七、作品分析题
[参] (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
1.[参]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2.[参] (1)教育要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教育使人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3)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的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的技能; (4)教育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九、论述题
[参]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
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