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50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0.18
(21)申请号 201822216207.9(22)申请日 2018.12.27
(73)专利权人 中材锂膜有限公司
地址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经济开发区顺河西
路368号(72)发明人 王勇 杜传伟 翟萌萌
刘志来 白耀宗 宋尚军 (51)Int.Cl.
B29C 55/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主要结构包括:滚动铜套(1)、连杆(2)、夹具框架(3)、膜面限位器(4)、端盖(5)、弹簧(6)、孔用卡簧(7)、上夹头(8)、下夹头(9)、提升杆(10)、紧固螺钉(11),定位弹簧套筒(12)和轴用卡簧(13)。本实用新型闭夹动作为上下开合方式,在夹持膜面过程中不会对膜面造成挤压而造成膜面损坏;夹持面开度和开合时间可以通过调节轨道形状进行控制,夹持力度可控,能够更好的实现膜面夹持作用。
CN 2095045 UCN 209504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动铜套(1)、连杆(2)、夹具框架(3)、膜面限位器(4)、端盖(5)、弹簧(6)、孔用卡簧(7)、上夹头(8)、下夹头(9)、提升杆(10)、紧固螺钉(11),定位弹簧套筒(12)和轴用卡簧(13),夹具固定在传送链条上,下夹头(9)固定不动,上夹头(8)利用孔用卡簧(7)与提升杆(10)连接固定,上夹头(8)下夹头(9)利用弹簧(6)弹力实现闭合,其中,滚动铜套(1)与连杆(2)为间隙配合可以滚动,滚动铜套(1)在经过开夹轨道过程中可以带动提升杆(10)与上夹头(8)做提升运动,离开轨道后夹具通过弹簧(6)作用自动实现闭夹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提升杆(10)底部圆柱面高度与上夹头(8)配合孔底端到孔用卡簧(7)下端面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弹簧套筒(12)内侧为六边形孔与提升杆(10)六棱柱面配合,外侧为圆柱体带滑动导轨与夹具框架(3)内部滑动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夹具框架(3)内部滑动槽与定位弹簧套筒(12)外侧滑动导轨为间隙配合,两者相互平行。
2
CN 2095045 U
说 明 书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
背景技术
[0002]锂电池隔膜制造属于新兴制造业,目前设备多为进口。湿法隔膜制造工艺分为铸片、拉伸、萃取、收卷等部分,其中拉伸是为了将窄而厚的铸片通过夹具的两侧拉伸将膜拉成宽而薄的锂电池隔膜。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传统夹具为拉伸区的主要易损件且容易造成膜面夹持处破损。分析原因主要为:
[0003]1.传统夹具闭合方式为连杆中间固定,连杆下部连接上夹头,下夹头不动,连杆头部前后摆动可以带动上夹头前后运动,连杆头部向前则上下夹头闭合,闭合时上下夹头存在前后滑动研磨现象,容易造成膜面损伤。
[0004]2.传统夹具上夹头有细弹簧保证夹头沿膜前进垂直方向转动,并保证开夹时前端面向上翘起,弹簧容易损坏掉落导致无法闭夹。
[0005]3.传统夹具连杆头部与闭夹器为滑动摩擦,四氟板闭夹器表面磨损严重。实用新型内容[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鉴于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
[0007]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8]主要结构包括:滚动铜套、连杆、夹具框架、膜面限位器、端盖、弹簧、孔用卡簧、上夹头、下夹头、提升杆、紧固螺钉,定位弹簧套筒和轴用卡簧,夹具固定在传送链条上,下夹头固定不动,上夹头利用孔用卡簧与提升杆连接固定,上夹头下夹头利用弹簧弹力实现闭合,其中,滚动铜套与连杆为间隙配合可以滚动,滚动铜套在经过开夹轨道过程中可以带动提升杆与上夹头做提升运动,离开轨道后夹具通过弹簧作用自动实现闭夹动作。
[0009]提升杆底部圆柱面高度与上夹头配合孔底端到孔用卡簧下端面的高度相同。定位弹簧套筒内侧为六边形孔与提升杆六棱柱面配合,外侧为圆柱体带滑动导轨与夹具框架内部滑动槽配合。夹具框架内部滑动槽与定位弹簧套筒外侧滑动导轨为间隙配合,两者相互平行。
[0010]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0011]1. 闭夹动作为上下开合方式,在夹持膜面过程中不会对膜面造成挤压而造成膜面损坏。[0012]2. 夹持面开度和开合时间可以通过调节轨道形状进行控制,夹持力度可控,能够更好的实现膜面夹持作用。[0013]3. 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
3
CN 2095045 U
说 明 书
2/3页
附图说明
[0014]图1夹具装配图。
[0015]图2夹具装配图剖面图。[0016]图3轨道型开夹器布置图。[0017]图4提升杆结构图。[0018]图5套筒结构图。[0019]图1 附图说明:1滚动铜套、2连杆、3夹具框架、4膜面限位器。[0020]图2 附图说明:5端盖、6弹簧、7孔用卡簧、8上夹头、9下夹头、10提升杆、11紧固螺钉、12定位弹簧套筒、13轴用卡簧。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拉伸用夹具,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包括:滚动铜套1、连杆2、夹具框架3、膜面限位器4、端盖5、弹簧6、孔用卡簧7、上夹头8、下夹头9、提升杆10、紧固螺钉11,定位弹簧套筒12和轴用卡簧13,夹具固定在传送链条上,下夹头9固定不动,上夹头8利用孔用卡簧7与提升杆10连接固定,上夹头8下夹头9利用弹簧6弹力实现闭合,其中,滚动铜套1与连杆2为间隙配合可以滚动,滚动铜套1在经过开夹轨道过程中可以带动提升杆10与上夹头8做提升运动,离开轨道后夹具通过弹簧6作用自动实现闭夹动作。
[0022]提升杆10底部圆柱面高度与上夹头8配合孔底端到孔用卡簧7下端面的高度相同。定位弹簧套筒12内侧为六边形孔与提升杆10六棱柱面配合,外侧为圆柱体带滑动导轨与夹具框架3内部滑动槽配合。夹具框架3内部滑动槽与定位弹簧套筒12外侧滑动导轨为间隙配合,两者相互平行。[0023]安装时,首先将提升杆10自夹具框架3上部配合孔处穿入,然后利用孔用卡簧7将提升杆10下部圆柱头固定在上夹头8内部,将定位弹簧套筒12从上部经过夹具框架3上加工孔内的上下滑动槽滑入,将弹簧6放入套筒中间,最后将端盖5旋入并拧入紧固螺钉11;最后,用轴用卡簧13将下夹头9固定在夹具框架3下侧。[002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送链条对称布置,传送链条两端闭合,做循环运动,将此夹具固定于传送链条上,两侧夹具数量相同,下夹头9夹面在同一水平面。两侧各布置500个夹具,在传送链条出入口两侧,滚动铜套1端布均布置开夹轨道(4块开夹轨道板),开夹轨道上端面与滚动铜套1底端距离5mm,开夹轨道如图3所示。夹具在经过回程传送链条到达出口时,夹具通过开夹轨道,滚动铜套1上升,带动提升杆10、定位弹簧套筒12和上夹头8抬升,弹簧6被压缩,膜面此时经过膜面限位器4贴合与下夹头9上表面,滚动铜套1经过开夹轨道后,提升杆10、定位弹簧套筒12和上夹头8在弹簧6弹力作用下做闭合动作,膜面被夹持在夹具上,传送链条带动夹具和膜面一起向前运动,进程传送链条内部逐渐增宽布置,膜面向前传送过程中,逐渐被拉开,达到拉伸作用。膜面到达出口时,夹具再一次经过开夹轨道,膜在膜面限位器4的作用下脱离夹子,经过下一个工序,夹具经过回程传送链条再次进入入口。[0025]此结构开合方式新颖,不存在膜在闭夹过程中的研磨现象,开夹时间和上下夹头开夹距离可以通过调整开夹轨道的长度和轨道高度进行控制, 结构合理,不易损坏。[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4
CN 2095045 U
说 明 书
3/3页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9504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6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7
CN 2095045 U
CN 209504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