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的几点总结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的几点总结

来源:华佗小知识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的几点总结

摘要:以湖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DB13(J)T74-2008为依据,总结既有居住节能改造的特点,分析节能改造工程中屋面改造、门窗改造、外墙改造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既有居住建筑;建筑节能;建筑改造

我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量大面广。据不完全统计,仅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既有居住建筑就有大约35亿m2需要和值得节能改造。这些建筑已经建成使用20年~30年,能耗高,居住舒适度差,许多建筑在采暖季室内温度不足10℃,同时存在结露霉变、建筑物破损等现象,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很不相应。

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特别是严寒和寒冷地区(也称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主要内容

1.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通常是指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未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的采暖居住建筑,通过对其外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系统及其辅助设施进行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使其达到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活动(以下简称“节能改造”)。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有:

1.1.1外墙、屋面、外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

1.1.2采暖系统分户供热计量及分室温度的改造;

1.1.3热源(锅炉房或热力站)和供热管网的节能改造;

1.1.4涉及建筑物修缮、功能改善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等的综合节能改造。

1.2本论文针对节能改造设计进行阐述。节能改造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实用经济、适度超前”的原则,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

1.3节能改造应与建筑物修缮、小区环境整治和改善城市景观相结合。

1.4节能改造前设计前应对既有居住建筑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包括既有居住建筑的现状,(建筑物名称、地址、竣工日期、建筑面积、楼层数、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和供热采暖方式等)。

1.5建筑重点调查内容包括建筑物各主要部位尺寸、主要窗户类型、围护结构状况。

1.6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前应对改建筑的结构安全进行分析,主要是阳台、屋顶楼板的荷重能力分析以及地基承重能力分析;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筑能耗、室内环境质量等进行分析;建筑附着物调查,如墙面各类管线、居民自行搭建物、空调外机、窗户护栏和屋面太阳能热水器等;建筑物内部情况调查,如单元门、楼梯间、地下室等;居民家中装修情况,特别需要注意涉及改造的部分,如暖气罩、窗套、窗台板等,最好采取照相存档,供发生纠纷时备查。

2.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

2.1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物详细调查结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制定经济合理、有利于节能和气候保护的综合节能改造方案,并进行节能改造专项设计。设计目标是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的前提下,建筑物采暖能耗应满足当地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并适度超前。

2.2基本要求

2.2.1对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模式应对应不同地区、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不同时期的既有建筑,改造模式会有很大差别,应该因地制宜。改造模式也应该针对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我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河北的节能改造的几点要求:

2.2.2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宜按门窗-屋面-不采暖地下室顶板-山墙-其他外墙的优先顺序进行改造。

2.2.3对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复核、验算。当阳台等局部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屋面荷载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安全卸载措施。

2.2.4节能改造后,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应满足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限值。当围护结构某部位传热系数难以达到设计标准的限值时,应提高其他部位保温性能,确保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满足当地标准的要求。

2.2.5除某些需要保护的历史文物建筑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优先选择采

用外墙外保温做法。

2.2.6外墙外保温系统设计应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构造措施,确保防火安全。

2.2.7楼宇单元入口应采用有保温、带亮窗的自闭式单元门,并宜加设门斗。

2.2.8节能改造措施不应变动主体结构,不应破坏户内的防水,以免影响安全性。

2.2.9合理安排太阳能热水器和管线的安装位置。

2.3.外墙/封闭阳台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2.3.1应根据原有墙体材料、构造、厚度、饰面做法及剥蚀程度等情况,按照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确定外墙保温构造做法和保温层厚度。

2.3.2外保温系统宜优先采用薄抹灰系统。保温层与原基层墙体应采用粘锚结合(粘结为主、锚固为辅)的连接方式,并根据墙体基面粘结力的实测结果计算确定粘结面积和锚栓数量,以确保安全可靠。

2.3.3为减少热桥影响,应优先采用断桥锚栓。

2.3.4首层外保温应采用双层网格布加强做法,防止外力撞击引起破坏。

2.3.5墙面保温层勒脚部位应采取可靠的防水及防潮措施。当首层地平与室外地平有一定高差时,可以从散水以上5cm~10cm始做保温并宜采用金属托架。

2.3.6外墙外露(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应有防止和减少热桥的保温措施,其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2.3.7外保温与外窗的结合部位应有可靠的保温及防水构造。宜采用外窗台板、滴水鹰嘴等专用配件。关键节点部位应采用膨胀密封条止水。

2.3.8应对原设计为开放式的阳台做结构安全评估,必要时进行加固。与室外空气接触的阳台栏板、顶板、底板部位传热系数要求应与外墙主体部位一致。

2.3.9外墙管线、空调外机、防盗窗等附着物及各种孔洞应有专项节点设计,燃气热水器的排气孔还应有防火设计。

2.3.10墙面设置的雨落管出水口应加做弯头,将雨水引开墙基。

2.4.外窗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2.4.1外窗宜采用平开窗,以提高气密性和保温性能,同时改善隔声和防尘效果。

2.4.2楼梯间等公共部位外窗如通行间距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在权衡判断满足节能要求后可采用悬开窗或推拉窗。

2.4.3外窗宜与结构墙体外基面平齐安装,以减少热桥影响。如难以实现也可采取居中安装方式,但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完好的保温处理。

2.4.4外窗框与窗洞口的结构缝,应采用发泡聚氨酯等高效保温材料填堵,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

2.4.5外窗框与保温层之间,及其他洞口与保温层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膨胀密封条止水后,再用耐候密封胶封闭,以防止雨水进入保温层。

2.4.6门窗改造后传热系数、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隔声等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2.4.7由于改造前,部分住户自行进改换窗户,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对改造前的外窗传热系数不在进行检测,选用原设计的数值进行计算。

2.5.屋面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2.5.1原屋面保温层采用的焦渣等松散材料或水泥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多孔材料,含水率对荷载和保温效果影响较大时,应清除原有保温层及防水层,重新铺设新做屋面。保温层宜采用吸水率低、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

2.5.2当原屋面防水层完好,使用年限不长,承载能力满足安全要求时,可直接在原防水层上加铺保温层。

2.5.3当新做屋面时,可采用倒置式或传统的正置式屋面做法,也可采用保温防水一体化的聚氨酯屋面做法。当采用正置式屋面做法时,应在屋面板上加铺隔汽层。

2.5.4屋面避雷设施、天线、烟道、天沟等附属设施应进行专项节点设计。上人孔应作保温和密封设计。

2.5.5屋面与女儿墙或挑檐板的保温应连成一体,屋面热桥部位应做保温处理,烟道口的保温应采用岩棉等不燃材料。

2.5.6女儿墙做完保温后,应用带滴水鹰嘴的金属压顶板保护。

2.6.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地下室顶板节能改造的设计要点

2.6.1对既有建筑楼梯间隔墙进行保温处理,会挤占消防通道,施工难度大,在完整做好外墙外保温的情况下,不推荐对楼梯间隔墙进行保温处理。

2.6.2不采暖地下室顶板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

3.综上所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也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需要,节能建筑冬暖夏凉,与非节能建筑相比,不仅热舒适度明显提高,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节省能源,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