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LI UNⅣERS1TY 第l3卷第4期2014年4月 Vo1.13 No.4 Apr.2014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4.04.027 双语教学环境下专业课教师和外语教师合作模式的探索 尹曼芬 (大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已成为制约 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在双语教学环境下医学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进行教学的尝试,可以发挥医学专业课教师和英语 教师各自的优势,不仅有利于双语教师的成长,也能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英语技能发展两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教师成长;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45(2014)04—0085—05 Exploration of the Joint Instruction by Subject Teachers and English Teachers under Bilingual Instruction Environment YIN Manf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Abstract]Bilingual i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multi—capability talents with the ability to perfor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o realiz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However,shortage of bilingual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instuctrion.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joint instruction by teachers of medical subjects and teachers of English under bilingual instruction environment.Sinc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eachers of medical subjects and teachers of English are brought into full play,this joint instruction has proved to be fruitful in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bilingual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achievements in both learning the subjects and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Key words]bilingual instruction;bilingual teacher development;joint instruction by subject teachers and English teachers 1 双语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发展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 需要。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加强各 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要求。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外语交际能 力的复合型、国际性人才,培养出精通中外双语的 2004:3. 2013(11):28—29. [3]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9.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4. 【9]张敏.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2012:34. [1O3郭爱萍.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的研 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4. [5]崔允.梆.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8-12. [11]高培仁.生物学情境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J].生 物学教学,2014(1):52—53. 【6]张莉萍-高师教育学课堂有效教学对策探析[J].中国成人 教育,2009(11):96—97. [7]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2:8. [收稿日期]2014—03—24 [修回日期]2014—04—01 [作者简介]高培仁,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 究. [8]高培仁.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协作、互动学习情境,促进 学生对生物学规则的主动建构[J].中学生物学教学, 86 (责任编辑袁霞) 总第124期医学 专业人才[11。双语教学不仅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 ]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生 自身发展的需求。蔡基刚教授对复旦大学等4所高 校所做的学术英语需求调查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 化背景下,全英语课程和国际化课程的普及已成为 趋势。即使在全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并不普及的专业 和学校,学生要求用英语查找自己专业文献和用英 语写文献摘要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2。2] 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 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 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 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 术等专业,在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 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要力 争在三年内,开出5%一10%的双语课程。此后,很多 高校将此定为本科专业评估之双语教学的指标。我 国研究双语教育的学者王斌华教授认为,“双语教 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 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 教学”,“我国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也属于双语教育的 范畴”[ 。双语教学也是针对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 时低效的应试教育趋向,采用英语这个媒介来学习 专业课程,从而培养能直接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的 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而启动的高校教学改革[4]。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其课程目 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 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 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 流的需要” 5]。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大学 英语占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的比重接近10%,有的 学校甚至超过这一比例。一门课程之所以受到如此 重视,是因为它顺应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为 高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 近几年社会和外语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 评不绝于耳,质疑之一就是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 力问题。从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内容和2013年 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改革不难看出, 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将是今后从中学到 大学教学改革的关注点,重新思考和定位大学英语 86 大理学院学报 教学的目标已经迫在眉睫。“如果我们的大学英语 教学不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教出来的学生不会用英 语从事专业学习,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有国 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那即使我们的学生在各 种英语考试中成绩优异,在各种口语比赛中获得头 名;即使我们的英语教学获得教学成果奖,精品课 程称号,也都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大失败”,6]。 从学科教学来看,以母语作为媒介语的学科教 学结果是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只能以母语的方式 应用,与培养国际人才目标相去甚远[7]。 2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的培养 发展教育,首先要发展教师。双语教师是双语 教学实践的主体。然而,我国双语师资队伍无论在 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双语教学的需求。我 国高校教师队伍中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三 大来源:第一类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经过双语 教学培训的中青年教师;第二类是留学归国人员; 第三类是外籍教师 ]。 在这三大师资来源中,对于地处边远地区新建 院校和新建专业来说,留学归国人员往往存在招不 进来或者留不住的现实。外籍教师的情况也类似, 目前在我国任教的外籍教师绝大多数是语言类教 师,专业的外籍教师“招不进来留不住”的问题更 大,此外,还有接地气的问题。外聘双语教师的做法 与输血同理,它能救一时之急,但难以做到可持续 发展。 要实现双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国内和 校本的培训。王莉颖认为,高等院校应该承担起双 语教师的培训任务,她赞成双语教师的校本培训。 她认为,在当下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出国 培训双语教师的方法有局限性,不适合经济欠发达 地区,难以在全国推广…。 王莉颖指出,双语教师校本培训具有注重学校 与全体双语教师的积极参与、注重双语教师的双语 教育实践与经验、注重双语教师的自我反思、注重 双语教师的行动研究、注重使双语教师成为研究者 的特点。 3 医学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合作模式 3.1 基于医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合作教学 3.1.1 问题的提出 高校扩招的机遇促进了学校 总第124期 尹曼芬双语教学环境下专业课教师和外语教师合作模式的探索 第13卷 的发展,新的专业不断增加。对于不断增加的新专 业来说,开展双语教学的一大难题便是师资的匮 乏。要突破双语教学的瓶颈,就要探索出一条既立 课程,向大学英语教学4年不断线的目标迈出了一 步。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专业评估对双语教学的要 足于本校实际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双语教 师的途径。 求,学校鼓励和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部分使用 外语(英语)。一开始,大多数专业课教师能够做到 为了解决教学问题、探索双语教师的培养、让 的,仅仅是在讲课时尽量给专业术语、概念附上了 英语表达,相应的试卷上也有部分题目用英语命 双语教学在新的专业尽早开设起来,达到专业评估 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地处云南边疆的某校积极尝试 了基于医学英语阅读课程的由医学专业课教师和 英语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并在教学开展、学生成 长和教师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教学改革源于对教学现状的不满。进行医学专 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教学的尝试最初是为了 探索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医学英语阅读是该校 为临床医学、药学和护理学3个专业开设的一门选 修课,课程开设是为了达到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 语教学大纲》中英语后续教学的要求:学生在修完 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必须修读专业英语[9]。该课 程开设于大学三年级的上学期,课时为36学时,对 选修课程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设置了一定要求,每学 期根据能够开设教学班的数量对学生英语水平的 要求会有所不同,基本上要求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 试成绩达N5o分。在实施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合 作教学的尝试之前,该门课程由英语教师承担教 学。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英语教师对课 程的畏难情绪和学生对教学的不满意。 英语教师承担这一门课有诸多具体的困难。首 先是备课的任务十分繁重。选用的教材是“医学英 语”,教材内容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内容,英 语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读懂教材。英语教师 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也随着扩招所带来的工作量的 增加而加剧。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使得英语教师备 课和教学的过程既耗时、辛苦又感觉痛苦。双语教 学是“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 学”( ,其定性为专业课程的教学。作为长期以来教 授语言课程的英语教师,不经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 习和储备,就算能完成当时医学英语阅读的教学任 务,其教学的效益和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的目 标。实际上,教学效益仅仅停留在教学计划层面上, 即:课程的开设使教学计划增加了英语后续教学的 题,主要是名词解释、概念题等。该校较早探索实践 双语教学的课程有药理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 物学等。起步阶段基本采用从单词到句子、从易到 难的方法,如:使用中文教材,指定英语参考书,教 学中穿插使用专业英语单词,慢慢过渡到使用简单 的英文句子对教学内容进行表述,然后再用中文进 行解释,重点介绍专业英语词汇[】o-,尽量用非常口 语化的句子和短语表达,简单的内容用英语讲 解,重点内容先用英语后用汉语或者只用汉语讲 解…]。教学基本达到当时学校提出的“在教学中尽 量使用外语词汇”的要求,但是,距离培养“既精通 专业业务又有较强外语能力、能就所学专业进行国 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还相差甚远[12]。该 校在实施双语教学初期的困难之一,就是专业课教 师缺乏双语教学经验,专业英语水平不足,希望得 到英语教师的帮助和口语方面的培训,以“帮助双 语教师提高沟通能力、授课技巧和教学过程控制能 力”[1 。要用英语讲授一部分专业课程的内容,真 正开展双语教学,老师当时需要的是启动、帮助、实 际操练和自信心的获得。 3.1.2教学的实施为了解决教学中的这些现实 问题,也为了培养医学专业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 能力,学校同意从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人手,探 索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培养的方法,于是组成了由 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 承担医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探索英语教师和专业课 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 课程负责人由英语教师担任,并进行课程团队 的组建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英语教师中有一位外籍 (英国)教师,专业课教师包括医学基础课和临床专 业课的老师,有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 学、内科学、皮肤科学、精神病学等。团队的教师都 是所任课程的骨干教师。 87 总第124期医学 课程团队组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教学材料 的选编。教学材料由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选 编、共同完成。专业课教师选编的材料是与专业相 关并且是教师本人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选 自专业文献资料和英语原版教材;英语教师选编的 材料主要包括医学情景会话、医学论文摘要、最新 医学科学报道等,其中,医学情景会话这一部分的 教学由外教完成。各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即自己所选 编的材料,上课方式多种多样,由上课教师自己设 计。有的老师采用案例讨论,有的老师采用讲授和 讨论相结合,也有老师基本采用翻译和中文讲授的 方法。外教承担的“医学情景会话”采用了角色扮 演、小组练习等互动形式。 教学实施了3个年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 有新的专业课教师加人课程团队,或旁听课程或参 与教学。 3.2从学生反馈和教师成长所看到的教学效益 3.2.1 学生对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赞同度课程开 设3个年级后,课程团队对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回顾 总结,发现学生欢迎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相结合 的上课方式。在每个年级教学结束时,课程团队对 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的原始数据。3 个年级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386人,占选课学 生总数(432人)的89%。问卷设计的问题包括4块: 三、四年级实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必要性、大学 英语后续教学与求职的关系、两年英语学习后对英 语的最大需求和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教师的要求。 对3个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相似。大多数 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比例达到 86.6%;61.8%的学生认为对求职很有帮助,认为对 涉外职业有帮助的占31.4%;75%的学生赞成专业 课教师和英语教师相结合的上课方式,基本不赞成 以英语教师为主的上课方式,赞成率仅为3.4%,赞 成以专业课教师为主的学生也只有12%。 医学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的后续教学,其教学 依托医学学科的内容知识,将语言学习融人学科知 识的学习中,符合自然语言的习得规律。这样以学 科内容知识为依托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自觉的语言学习 者[1 。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 8l8 大理学院学报 知识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又促进学生对工具 的运用和掌握,因此教学达到了课程所设定的提高 学生医学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也 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为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的方 向迈进。 俞理明等认为,双语教学走的是隐性学习语言 的路子,其主张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学习语言, 将两者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把掌握语 言技能、提高语言水平和学好课程内容密切结合起 来[ 。 3.2.2专业课教师双语教学的起航通过攻读学 位、出国进修提高英语来为双语教学做准备是很多 专家所建议的双语教师培养的方法。相比之下,与 英语教师组成课程团队共同承担像医学英语阅读 这样由多门课程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其操作 简单,可以做到高效低耗。就如同星星之火,它点燃 并启动了专业课教师的双语教学之旅,参加课程团 队的教师继而在自己的专业课程团队里发挥传帮 带的作用。 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英语教师)组建,专业 课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加人课程团队,专业课教师 不但没有压力,还产生被承认被接纳的情感。这种 团队接纳的氛围形成了团队的普遍特征,即团队的 凝聚力[1 。在这样的课程团队里,成员积极配合, 主动完成教学任务,积极交流研讨,反思教学。对教 学的反思和研究又反哺教学,形成教研相互促进的 良性循环。 这样的合作教学给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产 生了互利双赢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得到了来自英语 教师在语言方面的鼓励和帮助,某些发音和表达方 面,得到了英语教师个性化的、亲切的帮助和指导, 有的专业课教师,甚至愿意把自己的讲稿朗读,请 英语教师帮助纠正语音语调。在与英语教师合作、 教学和学习中,专业课教师储备的不仅是用英语教 学的经验和英语表达的改进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获 得了今后从事双语教学的自信心。同时,英语教师 组织和进行教学的过程也是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 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行动即是今后开设医学类 的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和准备。这样合作三至五轮 的结果,专业教师的双语教学上路了,英语教师开 总第124期 尹曼芬双语教学环境下专业课教师和外语教师合作模式的探索 第13卷 设学术英语课程的条件也成熟了。 从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的课程团队起步, 医学课程的教师开始用英语书写教案课件,从一个 章节的双语教学起步,慢慢过渡到一门课程开展双 语教学。经过不断历练,当初参加课程团队的教师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6]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 [J].外语教学,2013,34(1):56—6O. [7]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 2010(10):91—94. 都成长为所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骨干,正在发挥 着传帮带的作用。当该校开始招收南亚医学留学生 的时候,这些骨干教师成为首批给留学生进行全英 文授课的教师,有的成为了留学研究生的导师。 4结语 和英语教师合作承担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为医 学专业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提供了教学实践的平台。 这样的教学实践对教师意味着自信心的获得,在与 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在教学 过程和教学反馈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自己 去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的医学 英语阅读教学,既发挥了英语教师的语言优势,又 发挥了专业课教师的专业优势,英语教师和专业课 教师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相得益彰,除了自身得到 历练和成长,受益多的是学生,受益长远的是专业 课教师,很多专业课教师的双语教学从此起航。 [参考文献] [1]桑迪欢.高校双语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力的拓展[J].江苏高 教.201l(2):61—62. [2]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 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30—35. [3]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3:4. [4]韩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9(19):37—38. [8]王莉颖.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9一l11. [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 订本[M].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7. [1O]彭芳.我院“双语”教学的现状与思索[J].大理学院学报, 2003.2(6):81—82. [11]张本斯,李光忠,杨新文,等.系统解剖学双语教学初探 [J]_大理学院学报,2006,5(8):82—84. [1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 J.外语界, 2004(2):22—28. [13]彭芳,,杜一民,等.我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J].大理学院学报,2008,7(4):76—78. [14]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 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8,40(1): 59-64. [15]俞理明,韩建侠.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 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1-4. [16]ZOLTAN Dornyei.Moti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l1:17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Y142); 大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Z10) [收稿日期]2013—12—12 [修回日期】2014一叭一06 [作者简介]尹曼芬,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