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内部控制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浅谈内部控制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内部控制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傅建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入手,分别从外部监管要求、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分析了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1-0000-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安然事件的发生让国内外企业监管机构充分的认识到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国内外的企业监管机构也都出台了相关制度法规要求上市企业必须实施内部控制,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在经营活动中的必要性逐渐显现。 一、内部控制简介 1.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

内部控制从最初的雏形内部牵制发展到现在比较成熟的企业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牵制阶段,主要表现为用书面记录及岗位分离来实现相互牵制,没有制度和理论的支持,是人类社会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行为。

第二个阶段是内部控制阶段,初步形成了有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委员会首次给出了较为权威的内部控制定义,这个阶段内部控制的范围更大了,方法更趋于科学与完善。

第三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企业以经营业务为导向,针对主要经营业务进行风险控制评价,管理环境被纳入内部控制。这个阶段的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这个阶段统一以要素表述内部控制,且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它是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

第四个阶段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COSO委员会先后发布、完善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将企业风险作为了控制的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五个阶段是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包括控制环境、目标确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尽管风险框架不打算、也的确没有取代内部控制框架,但风险管理框架文本中指出风险管理框架将内部控制框架涵盖在其中。 2.内部控制定义

根据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某一层次人员、某一部门、某一实体的任务,而是一个靠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管控的一贯性和对法律、法规制度的遵循性。 3.主要构成内容

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要素的采用范围,这里主要介绍被广泛采用的美国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及实务。

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等。

控制活动:企业管理阶层辩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 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直接部门管理、对信息处理的控制 、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分工。

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系统、 沟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监督: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具体包括:持续的监控活动、个别评估、报告缺陷。 二、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外部监管要求

为维护社会投资者和国家利益,保证社会公平和市场有序竞争,机关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联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中的公司管治常规守则第C.2.1条的相关规定,日本发布了与内控相关的金融产品商业法,中国财政部和上交所相继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定,均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经济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 SOX法案核心提出内部控制的要求,其主要目标是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增加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提出建立和维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的一项重要责任。 2005年6月,中国会计师公会颁布《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编制这本指引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内部监控基本架构的一般指引及建议。这应有助于上市公司了解及实施《守则》内有关内部监控的规定,并根据其本身业务及营运的具体情况及特点制定适用的内部监控程序。

在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联合正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2010年,财政部会同、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等部门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都发布了相关文件对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做出了相应要求。 2.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内部控制是否实施及落实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由于没有实施或者内部控制落实执行不到位而导致企业破产的案例。曾经位于《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的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安然公司由于提供虚假报表信息,内部管理混乱、舞弊频发而宣布破产。国内近年来也不乏相似的案例,如三鹿集团从1993年起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但内控意识淡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能力低下,导致了“结石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终企业走向破产。这些拥有悠久历史和雄厚基础的企业由于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使企业走向了穷途末路,以触目惊心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企业建立统一规范的内控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内部管理制度,更为有效地体现企业管理理念。 (1)实施内部控制能提高经营透明度,树立企业形象。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投资者往往不能亲自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无法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真实状况,也不能准确判断企业提供相关报告的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能根据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合理设计内部控制并定期进行评估,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从而吸引投资者投资甚至溢价投资增加企业价值。

(2)实施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健康程度,实现发展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管理层级增多,企业管理层很难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直接进行管控。为了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效率、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防止发生舞弊和低效率行为,企业管理层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加强对次级管理层和员工的管理和控制。

(3)实施内部控制能合理规避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规避和降低各类风险。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跟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由于外部监管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企业必需要加强内部体系的建设。因此,中国企业应借助外部合规要求的契机,全面且系统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合理规避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宇.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08(05). [2]王浩.浅析中小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J].中国农业会计,2012(05). [3]张丽,吴晨冰.浅谈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8(0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傅建平(1979-),汉族,女,河北衡水,现职称:经济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内控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