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记叙文写作技巧之正面描写
作者:江 煜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2008年第15期
【知识梳理】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刻画人物时,总是从正面着手,状其形,摹其貌,拟其声,绘其态,揣其心,传其神,再加上生花的妙笔,使得作品中的人物鲜活逼真,如在眼前。像这样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就是正面描写,也称为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描写中运用最普遍的表现手法,与“侧面描写”相对。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以及对事物、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
【技法指导】 一、正面描写人物
所谓正面描写人物,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和神态等。 1.正面描写外貌,直接凸显人物的本质特征。如巴金的《家》里对“祖父”的描写:“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微微发出来一点声息。”作者从面色、声息着笔,刻画出他风烛残年的相貌,暗示出封建统治阶级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正面描写心理,直接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莫泊桑的《项链》里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主人公爱慕虚荣的个性跃然纸上。
3.正面描写语言,鲜明表露人物的个性特色。如《史记·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少时情况:“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通过陈涉与佣者简短对话的描写,将这位农民领袖自小就胸怀大志的性格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
4.正面描写行动,深刻显现人物的内在特质。鲁迅的《故乡》中:“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写出杨二嫂爱贪小便宜,自私的性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正面描写神态,由表及里刻画人物的特征。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通过对父亲面部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当时父亲内心的慌张,深刻揭露了其性格特点。 二、正面描写环境
所谓环境描写,是指对与人物发生直接关系的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郁达夫在《烟影》里写道:“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九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描画出一幅典型的秋江风物图,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沉醉。
2.社会环境猫写,渲染时代色彩。鲁迅在《故乡》开头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简短的社会环境描写,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三、正面描写物体
在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即描写各种动物、植物和各种无生命的物体。这种物体描写,也称为“状物”。状物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所描摹的物体有一个准确而鲜明的具体印象。要求做到形神兼备,生动传神。
唐朝白居易在《荔枝图序》里这样写荔枝:“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恰当地运用修辞,把荔枝刻画得惟妙惟肖。
【典例分析】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分析:采用正面的外貌描写,将卫庄公夫人的娇美形象直接展现于读者面前。
2.“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海明威《老人与海》) 分析:正面的心理描写,让读者直接领略到一个硬汉的形象。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分析:一声“老爷”,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语言描写简明深刻。
4.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巴尔扎克《守财奴》)
分析:“掏”“放”“盯”“摆”“推”等一连串动词使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5.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边巴扎西《神秘的错高湖》)
分析:这幅仙湖图,抓住了错高湖清澈、宁静、幽美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6.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鲁迅《风波》)
分析:描写了江南农村晚饭时的情景,是一幅颇具特色的风俗画。交待了故事展开的社会环境。
7.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老舍《济南的冬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析:正面描写雪后的矮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富有生活气息,形象生动。
【实战演练】
1.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思维拓展:既然是熟悉的人,那么选材面很广,无论是外貌还是神态,动作还是语言,都可以从容落笔。写作时要注意,要选取最能体现其性格的标志性特点来写,这样易于集中笔墨,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写作方式上,最好能兼容并包,在一个场景里面同时进行不同角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2.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给你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思维拓展:一个陌生人,但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很矛盾吗?仔细想想就会豁然开朗。必定是这个陌生人的某一个方面最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一下,曾经有哪一个陌生人,他的外貌、语言、动作,还是神态让你记忆犹新?选取一个方面展开直接描写。
3.不同的节日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庆祝活动,请你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再现你最喜欢的一个节日的庆祝活动。
思维拓展:这个题目是要求进行场景描写,正面描写更易于直接表现活动特色。写作时要理清楚顺序,有条不紊。重点放在活动过程的描述上,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形象,更能吸引人。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向大家说说吧!
思维拓展:描写事物就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描写你最喜欢的事物的独特之处。描写的时候要把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你对事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