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普通硕士研究生开题通知
2009级普通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要求:
1、研究生必须做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009级普通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内进入课题研究,并在2010年11月30日前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各开题小组最迟于2010年12月5日前把材料上报。
2、大量阅读有关文献是做好选题和论文工作的基础,本学科规定硕士生阅读的科技文献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并写出综述报告。文献综述中文稿字数要求10000字以上。
3、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和预期成果,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等。开题报告中文稿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
4、为提高研究生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做开题报告前每人应呈交一份约FalconStudios-video&c=21000单词的开题报告外文稿。
5、由各系研究生教学副主任负责组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组,由评审组组织答辩并填写“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研究生做完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后,评审小组根据报告的内容和答辩情况,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管理实施办法”,考核小组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通过开题、重新开题(三个月内)和终止培养的决定,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优的比例不超过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小于10%,如果认为没有中以下的,考核小组需要做出书面说明。对于终止培养的学生,允许其有申诉的机会,由院学位委员会受理。对于成绩为中和重新开题的学生学院将向其出示黄牌,并将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希望考核小组严格把关,利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环节对比较差和没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进行淘汰。
6、答辩后一周内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及成绩上报院研究生教务。
附: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格式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二、所属研究方向阅读文献的概述 三、所属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结论
五、主要参考文献(至少25篇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文中应有引用参考文献标注)
(注:文献综述中文稿字数应在10000字以上。)
第二部分:开题报告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不少于500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不超过2000字)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不少于1500字) 四、关键技术及难点(不少于1000字) 五、预期达到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六、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
七、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并标注) (注:开题报告中文稿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
第三部分:开题报告的外文摘要(不少于1000个单词)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0年11月2日
动力学院关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若干措施
(试行稿)
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有下滑的趋势,为遏制这种趋势,最大限度地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在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相关条例制定如下措施:
1、 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考核小组要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查,优秀比例不超过15%,中与不及格比例不少于10%,如果认为没有中以下的,小组需要做出说明。考核小组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通过开题、重新开题(三个月内)和终止培养的决定。对于终止培养的学生,允许其有申诉的机会,由院学位委员会受理。对于重新开题的学生学列为黄牌学生,将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并帮其查找原因。
2、 中期检查是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检查小组要认真把关,不要走过场,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要坚决淘汰。中期检查不通过的硕士直接终止培养,对于有希望可改正的学生限期再次进行中期检查,对于重新进行中期检查的学生也将列为黄牌学生。
3、 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同时被列为黄牌学生的将被终止培养。只有一次列入黄牌学生的其学位论文直接进入盲评程序并在学院统一答辩。
4、 答辩前两周,学生提供其毕业论文的最终版,规定时间未提交论文不能参加本次答辩。分学位委员会为每个系指定3名负责人对全部毕业硕士论文进行形式审查和资格审查(负责人原则上从分学位委员会成员、各学科责任教授及学术带头人中产生),形式审查主要是审查论文的规范化和工作量。对不符合要求的论文退回修改,对要求修改的论文经过修改之后经分学位委员会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可以参加本次毕业答辩,仍不符合的延期至下一次答辩。对于各类资格审查不通过的论文审查小组需向答辩委员会做出说明。
5、 通过学位论文形式审查的论文,学院按学科随机抽取15%送到校内外进行盲评。盲评成绩为差的学生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是否可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将由分学位委员会审查决定。该工作在答辩前10天进行并于答辩前5天结束。
6、 各系教学副主任根据各系的情况,统一规划答辩小组,指定学生的论文评阅人和答辩秘书,指导教师不得自己安排评阅人但可以指出不多于两个回避的评阅人。所有答辩材料由教学副主任统一发放给答辩秘书,由答辩秘书向评阅人发放和收取评阅书,评阅意见不得由学生本人传递。
7、 答辩前3天,各教学副主任携带所有答辩材料到学院确认学生的答辩资格,并统一通知学生是否有资格答辩。
8、 各答辩小组从其答辩为优的学生中推荐一名学生参加校级优秀论文评比,学院组织其进行二次答辩。
9、 对于黄牌学生以及评阅意见中出现“中”(含)以下的学生,
学院统一组织答辩。
10、 答辩应该有一定的不通过率,至少应有5%的重新答辩。对毕业论文答辩通过的学生,重新答辩不影响本次领毕业证,但学位证要等下次学位答辩通过和学位委员会会议通过之后才能获得。对毕业论文答辩不通过的学生,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
11、 为了保证上述工作的实施,要求学生提早进入课题和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本措施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7月1日讨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