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2期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4月 Vo1.29 No.2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Apr.2012 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周新亭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郑州450053) 摘要: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紧迫课题,专业教育过窄、功利主义过强和人文教 育过弱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下滑,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文 章从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较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2)02—0104—02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于二十世纪 一的价值取向,认为素质教育无关紧要,最终导致当 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前一些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综合素质不高,做人处 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 世道理知之甚少,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薄弱,甚至连求 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正确有 职简历和实验报告都写不好。 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前提是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三)校园育人环境滞后 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现在高校普遍的观点认为,高校素质教育是思 一、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与高校其他专业教师、工作人 (一)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不清 员及校园环境没什么关系。于是,高校的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已有二十多年了,但是什 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开设的那几门人文素质教育课 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到底是 程,在校园文化环境、学生管理和服务方面没有渗透 什么,实践中如何把握,很多高等教育领导者和工作 素质教育。我国部分高校屡次发生暴力、自杀等事 者都没有搞清楚,有很多人把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 件以及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足以证明这一点。 教育混为一谈,还有很多人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直接 (四)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等同于德育教育。由于理解不到位,必然会在实践 我国各高校现有的素质教育课程中,多以选修 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课形式存在。现在大学生人群中流行着“必修课选 (二)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逃,选修课必逃”的口头禅。由此可见,这些素质教 尽管我国早已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推 育选修课程并没有受到大学生们应有的重视。拿大 动素质教育的开展,但目前在很多高校对于素质教 学语文为例,本应和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一样,列为 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 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修课程之一,但在目前许多高校, 面,在硬件设施配备方面,往往优先考虑实用见长的 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素质教育的课程形式,仅仅 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对开 停留在读书、上课、听报告的层面上,真正能够起到 设素质教育课程教师配备方面也重视不够,有的高 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实践活动寥寥无几。除 校甚至根本不选派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师授课,这就 此之外,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也比较杂乱,表面看起来 使得素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长期传统教育观念 是比较全面,实质上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并不 即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们大多只注 系统,只是“什锦小菜式的知识拼盘”而已,更为严 重专业教育的学习,把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唯 重的是,这些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居 收稿日期:2012—03—05 作者简介:周新亭(1963一),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工程师。 ・104・ 多,忽视了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本质。 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于素质教育的领导工作 潜在思维空间。第三,开设必要的大学美育课程。 如开设艺术教育选修课,如大学音乐、大学美术、艺 术鉴赏、演讲与口才以及礼仪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认识是根本,要更好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 作,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充分 认识素质教育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传统观念,转变为培养具有创 新精神、整体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知识、智力因素和 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并协调发展的新型人才的教育观 念。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关键是领导。各高校领导 首先要重视素质教育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在 机制的建立方面下功夫,在素质教育的硬件软件上 多投人,在管理机构上多完善。各高校应该把素质 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改革的整体布局之中,在研 究制定学校改革发展规划时确保素质教育工作的重 要地位。 (二)更新观念,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观,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克 服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 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果说专业教 育是培养学生做事,那么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做 人。素质教育包括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 社会、国家乃至整个自然。只有搞清楚素质教育的 内涵,将素质教育的观念植入每位教育者心中,将生 命的人文关怀、终极关怀作为素质教育的宗旨,寓素 质教育于专业教育过程中,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才 能培养出高素养、高能力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大 学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才能得到有效的遏止。 (三)设置素质教育课程,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高校在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时,应做到素质教育 课程融民族文化、思维方法、创新精神、人格意识、审 美情趣的培养于一体。因此,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 设置应该做到:第一,开设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课程。 如开设《老子》、《中庸》、《大学》、《论语》、《易经》、 中华诗词鉴赏等传统经典著作的导读课,培养大学 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使之具备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 化底蕴。第二,开设包含思维方式、方法训练的课 程。如开设逻辑学、统计学方、语言学方、 数学方等课程,培养学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实事求是的精神,激发学生潜在思维能力,拓展学生 艺术教育能在学习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提升大学 生的艺术气质、人格操守和精神境界。许多著名的 科学家都在艺术方面有很好的修养,如居里妇人通 晓钢琴,画家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 才多艺的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 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 程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指出:艺术修养 对科学工作非常重要,它能开拓科学领域的创新思 维。 (四)营造素质教育氛围,拓宽素质教育渠道 第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开展多种 多样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如设展板、写标语、挂 条幅、文化演出、诗歌朗诵、放映影片、开设名师讲 座、学术报告等,这些活动辐射面广、影响范围大,是 在大学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素质教育氛围的有效途 径。第二,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积 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网络作为正在兴起的新型 信息传播媒体,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 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高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传承文明、传 播文化、陶冶情操、塑造灵魂的殿堂。在大学生中实 施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整合, 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智能型和复合型人才。我们应该树立坚定的信 心,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改革,更新观念,通过 不断探索和系统规划,开辟出大学素质教育的新天 地。 参考文献: [1]刘东升.论我国当前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点[J].中 国成人教育,2008(19). [2]庞海芍.通识教育:与之比较[J].中国高教研 究,2007(6). [3]赵云昌.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探 讨,2010(1). [4]张建荣.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浅析[J].辽宁工业大 学学报,2008(2). [5]董英英.四川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D].西南交通大学,2008. (责任编辑王玖)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