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雪》课堂实录1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雪》课堂实录1 人教新课标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雪》课堂实录1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理念:

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点拨、引导、评价为辅,力求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师生交流平等、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的情感,理解诗的含义。 2、 比较南北雪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3、 语言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炼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4、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课前准备:

1、 学生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和音象资料。

2、 搜集鲁迅《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3、 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4、 自主学习课文,画出疑难字、词、句,查字典扫清语音障碍。

教学过程:

一、反复诵读、对比鉴赏。 师:同学们有没有见过雪呢? 生齐:(摇头)没有!

师:很遗憾。由于我们生活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之下,所以难以目睹雪,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将在鲁迅先生优美的笔触下,走进雪的天地,感受雪的精神。

(板书课题。)

师:鲁迅的文章,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关于其人,相信大家也耳熟能详。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再次介绍鲁迅先生。

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们学过他的文章《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还有上个单元的《藤野先生》。

生2:(举手,迫不及待。)我要补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思想家、文学家。他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师:说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清层次,读懂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文章描述了哪些雪景?

生齐:江南的雪和朔(北)方的雪。

师:那么文章哪些段落是写江南的雪,哪些段落是写朔方的雪呢? 生:前三段是写江南的雪,后三段是写朔方的雪。 师:初次朗读我们能够读懂文章的大意并理清层次,文章描绘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两幅图景,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能否在朗读体会呢?

师: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后,运用扩展性和发散情思维,畅谈南北雪所引起的你的联想或想象。

(小组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

生1:江南的雪让我想起水,朔方的雪让我想起冰。 生2:江南的雪让我想起春天,生机勃勃,

1 / 4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生3:江南的雪让我想起稚嫩的小孩,朔方的雪让我想起健壮的青年。 生4:朔方雪让我想起“安塞腰鼓”,“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所以江南的雪是易碎的玻璃。 生5:江南的雪让我想起爱情小说,缠缠绵绵;朔方的雪让我想起武侠小说,刚刚烈烈。 生6:江南的雪让我想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朔方的雪让我想起在高空翱翔搏击的雄鹰。

(学生拍掌叫好,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同学们实在太棒了,你们的思维真广阔!我们知道,联想和想象源于对事物特点的把握。通过刚才的畅谈,我相信南北雪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很清晰了。

(音乐响起,大屏幕展示南北雪的图片。)

师:现在我可以总结出在作者笔下,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学生七嘴八舌,达成一致;教师板书总结。)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不能保持长久。 朔方的雪:孤独不羁、昂昂向上。

师:同是雪,但是文中的江南雪和朔雪都别有一番景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看看对于两种不同的雪,我们应该分别用怎样的语气和感情去读。

(小组讨论,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积极、很热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们小组是怎么读的。

生:江南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与活力,应该是欢快地朗读;朔雪孤独不羁、昂昂向上,应该是激昂地朗读。

师:说得很好。根据两种雪的特点,我们的朗读应该是起调平和,渐次欢快,后三段铿锵、激越。

师:朗读的时候除了注间语气和感情外,还要注意……? 生齐:语音,语速和节奏。

师:下面请同学们动情地朗读全文。女生读江南雪部分,尽现温婉、恬静的美感;男生读朔雪部分,力展雄浑、峻伟的气势。

(音乐响起,男女生先后朗读。)

二、捕捉情感,体会思想。

师:通过诵读和联想,我们把握诗中两幅图景:江南雪和朔雪的形象。那么对比两幅雪景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呢?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朗读品味。

(学生自由品读课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作者更喜欢江南雪,因为江南雪滋润、美艳,还让作者回忆儿时的童真——塑雪罗汉。

生2:我认为作者更喜欢江南雪,因为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是满含赞美之情来回忆故乡的雪的。

生3:我认为作者更喜欢朔雪,因为江南的雪虽然美好,但它转瞬即逝,如昙花一现;但朔方的雪却“永远如粉如沙”,在孤独中“闪闪地旋转升腾”,犹如一们勇敢的战士。

生4:我觉得很奇怪,作者花大篇幅写江南的雪,小篇幅写朔方的雪,但我看过一些参考书,是说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那不是主次不分吗?到底为什么呢?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我们不能迷信和依赖参考书,要先思考。有没有同学能帮这位同学解开疑惑呢?

生5:我认为作者是喜欢两种雪的。江南的雪是美好的,是作者的一种追求,但这种美好是不堪一击的,因此作者又感到遗憾;而朔方的雪不羁,昂昂向上,不屈不挠,这也是作者的一种追求——是精神上行动上的追求。

师:说得太好了!那“大篇幅写江南的雪,小篇幅写朔方的雪”,有没有主次不分的感觉呢?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又或者说作者是如何把两者完美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呢?

生:我认为是对于理想的实现方式问题。 师:是什么理想?怎样的实现方式?

生:江南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但却勇猛、不屈。作者认为要用朔雪般的精神来实现美好理想。

(学生击掌赞同。) 师:(微笑点头)太棒了!是的,江南的雪美丽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作者以热烈而深情的笔调来描绘江南落雪的景象,充分展露了自己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江南的雪虽然美好,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保持长久,所以雪罗汉的消融又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没有沉迷于优美而虚空的幻境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他更醉心于朔雪的那种憾天动地、锐不可当的气势以及勇气和力量,他认为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先生的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实现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师:在文章的后面,作者把朔方孤独的雪称为“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便是对全文主旨的高度概括。那么对于文章的最后一句,同学们怎么理解呢?

生1:朔方的雪是雨死掉以后化成的。

生2:朔方的雪是雨的生命的升华,这种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是雨的完全的献身而完成的。

师:说得很好!朔方的雪是雨的另一种形式,是雨的完全献身而升华而成的,所以它是雨的精魂——是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是全文的点眼之笔,更是作者博大胸襟和坚强斗志的体现。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对于国家和家庭,我们不用太多的忧虑,但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应同作者一样为朔雪奋飞的气象激动和鼓舞,做无畏的勇士,做生活的强者!

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朗读全文吧。 (师生齐读全文。)

三、赏析片段,以写促读。

师:阅读这篇作品,我们既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江南雪景,又可以感受到壮美的朔方飞雪,这有赖于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美的文字。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这篇作品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1:语言很优美。 生2:篇幅很短。 生3:意境很美。 生4:寓意很深。

师:对,它的写法跟散文一样,但篇幅却很短,,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还有诗的意境,所以它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的特点,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现诗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散文诗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是诗的一种。所以准确来说,这是一首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品析这首诗的语言。 (大屏幕展示几组句子:

1、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花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

4、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学生自由品读以上句子后,自由发言.。)

生: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江南雪富有生命力的状态。 生:2句运用了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五彩缤纷,突出雪的洁白。 师:很好,这叫什么描写? 生齐:侧面描写。

生:3句有静态也有动态的描写。 生:还有实景和虚景。

师:对,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生:4句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尽现朔雪的壮美和张扬。

师:赏析得真好。具有深厚思想意蕴的艺术意境不是作者忽然妙笔生花,随意点染出来的,它是作者长期酝酿、精心构思的结晶。而对于我们来说,要写出好的文章应当从摹仿开始,一点一滴做起。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仿写句子。 (大屏幕出示要求:

1、 用一组比喻表现事物的特征。 2、 用一组色彩词对比绘色。

3、 用动静结合或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一种情境。 4、 用一连串的动词摹写一种动态。

5、 品读文中写塑雪罗汉的片断,写一段文字描述一种游戏。) (学生课后完成仿写,全班交流评比,展示优秀作品。)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