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策略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析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的策略

【摘 要】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导入技能,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背景知识,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 导入教学

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我们的常规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对此不够重视,由于教学内容多,词汇量大,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有效地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所以,有效地课堂导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有效导入的意义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头,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运用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导入新课应起到导引学生“心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就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

课堂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课堂授课和听课效率大大提高。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二、有效导入的方法

教学是一种艺术,导入也是一种艺术。我尝试如下的一些有效导入方法。

1.直观导入法:由于英语是人们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交际的工具,所以把英语运用于实际情景,利用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教具呈现新语言项目,显得真实、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和准确、牢固地记忆所学的知识。具体可分为:1)实物直观导入。具体的实物,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都可以作为课文的导入,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刚开始接触英语的低年级学生。2) 图像直观导入。该方法就是利用课文配图、挂图、简笔画、电影、动画和电脑制作画等作为新课的引入。这种方法生动形象,上起课来既省时又省力。图像直观法中,最简洁的是简笔画,教师可以边讲边画,既可及时阐明语言材料内容,又能使学生为老师的表演生出崇敬之情,从而更加有助于教学。 3)充分利用态势语言导入。英美教师上课时面部表情丰富、生动、夸张,他们重视表情与上课内容的呼应。为此,恰当地利用体态势语言可以很好地导入新词、新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演中感受到语言信息。此外还有歌曲导入、电影﹑电视导入等方法。

2.daily report 导入:课前两三分钟的 daily report 是提高

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形式被教师们广泛利用,教师们常利用这个时间,与大家闲聊任何感兴趣的话题,分享学习英语的快乐,因而这种形式我们也可用来导入新课。1)自由谈话导入。让学生个人﹑两人、小组以值日报告﹑对话或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适时利用学生的演讲导入新课,更容易接受课上内容。2)课本剧表演导入。学生将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语言,由学生排练,上课表演情景。再从学生的表演中逐渐地导入新课。3)笑话和故事导入。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爱听、爱读有趣的故事。英语中的笑话和故事中又有很多是闪烁着智慧火花、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用它们来导入新课,可调动学生积极听课的情绪。另外还有游戏式导入、讨论式导入等方式。

3.情景创设法导入:教师在呈现新语言项目时,应注意寻找并创设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实际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了解该语言项目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4.复习导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法,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单词、短语、句型或语法的对比、归纳,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进入新课。

5.文化导入:学生学习一种语言时,应该了解有关语言国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他们在将来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互相尊重,寻求合作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在教学中输入语言背景,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体现在该

国的历史、传统节日、习俗、日常用语等各个方面。教学中借助文化导入,可以增进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新课导入要遵循的原则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型的需要入手。

3.导语要短小精悍。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4.形式要多种多样。导入的方式很多,设计导语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

总之,好的导入是帮助我们渲染外语学习的氛围,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文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导学习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主编. (中学教科书)英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顾海宁. 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研及思考. 199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