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09年修订版)
一、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码:W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4~6年 二、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满足经济全球化趋势背景下的国际物流发展需要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背景下的企业物流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国际贸易、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现代物流理论和实务,熟悉商务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能从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流程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工作,具备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金融、物流法律、信息管理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加工制造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内外贸公司、各类物流配送公司、区域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的物流经营管理及操作。 (二)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2)专业素质:熟悉国家的方针、和法规;有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扎实的管理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熟练从事本专业工作。
(3)文化素质: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人文素养
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身心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能力要求
(1)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有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融会贯通,具有从事各类型企业物流运输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规划、物流策划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3)创新能力:有创新意识,具有运用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到物流管理实践的创新工作能力;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与进行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开发,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工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外语、体育、计算机和语言文学能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 (4)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前沿理念、各职能技术技能和物流技术发展动态; (5)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工商管理。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用*号注明) 1、主要课程:
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物流学、国际物流(双语)、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双语)、物流运输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金融、物流专业英语、SQL sever数据库基础等。
2
2、主要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见习、专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时数 课程类别 总学时 践)学时 必公共必修课 修课课内教程 选修学科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1469 专业核心课 168 204 276 80.5 7.5 12 56.49 703 70 33.5 其中实验(实学分数 占课内教学总学分的比例(%) 23.51 素质教育通选课 专业方向限选课 跨系、跨专业任选课 30 5.26 8.42 6.32 学 课程 200 2744 创新实践 综合教学实践 教学见习、教学实习 18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军训、志愿者活动 素质拓教展 育 科技创作活动、学术讲座 社会实践、艺术、体育等社团活动 合 计 注:素质拓展块学分的具体修学内容与要求按校团委规定执行。
3 4 173.5 3 0 376 9 小计 142.5 3 100 实践创新 3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1、必修课程 (1)公共必修课 学时数 课程名称 授 课 37 41 86 28 30 2 132 15 实践 8 10 16 6 30 学分 17各学期学时数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518周 3* 4 2* 1 16周 3 4 2* 181710周 周 1 律基础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周 周 18周 周 备 注 2 2 4 1.5 0.5 3 12 6 1.5 1 3 3 1 4 公共必修课
3 2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 形势与* 6 础 7 大学英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4* 4* 2* 2* 1 1 8 体育与健康 9 军事理论* 10 规划* 小 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633 70 33.5 注:1、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周课时为4 2、思修、马概和近代史纲要3门课程的开课学期文理(工、农)科对调。
4
(2)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 课程名称 授课 45 41 60 34 45 45 42 54 48 34 48 24 34 30 32 26 16 18 30 34 82 各学期学时数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备学分 1715181618171718注 周 周 3 3 3 3 2 3 3 2.5 3 2 3 3 3* 2 4* 2 3* 实践 6 10 0 0 0 0 6 0 0 0 6 周 3* 3 周 3 3* 周 周 2 周 周 1 2 3 5 6 7 8 9 10 11 管理学原理 物流学 微积分 线性代数 微观经济学 会计学 统计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运筹学 国际物流学(双语) 市场营销学 国际贸易实务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 SQL sever数据库基础 经济法 项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与物流 商务应用文写作 货物学 英语听说 专业基础课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 20 6 4 6 16 18 6 0 82 2 3 2 2 2 2 2 2 2 5 2 4 4 3 2 2 2 2
2 2* 2 2* 小 计 822 196 54.5 14 13 11 10 8 4 5
(3)专业核心课
学时数 各学期学时数分配 学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备181618171018分 1715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2 2 3 2 3 2 3* 2 2* 2 3* 3* 5 课程名称 授课 36 36 40 30 54 43 实践 0 0 8 6 1 2 3 4 物流技术与装备 企业运营管理 采购管理 物流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双语)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管理综合模拟 供应链管理 物流专业英语 物流金融 专业课 5 6 7 8 9 10 0 3 8 3 3 3 3 2 3* 0 50 43 45 36 8 0 0 小 计 371 80 26 0 3 5 3 6 6 5
2、选修课程(必修学分课程) (1)素质教育通选课
学时数 课程名称 授 课 30 36 32 36 34 168 实践 学分 17各学期学时数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518周 2 2 16周 2 2 181710周 周 11 素质12 要求每生至少从武夷文化教特色、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育13 艺术教育、创业教育等五个课组中各选修1门,修满五通选14 门课程7.5个学分。 课15 小 计 1.5 1.5 1.5 1.5 1.5 7.5 2 2 周 周 2 2 2 2 18周 周 备 注
注: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不必修公共必修课模块的“大学语文”,所以在素质教育通选课模块中要多选一门自然科学课组课程。
6
(2)专业方向限选课(要求每生选修一个模块,修够12学分) 学时数 课程名称 授课 实践 学分 第一学年 各学期学时数分配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71518周 16周 181710周 周 国际物流 周 周 18周 周 备注 1 2 3 4 5 6 物流企业管理 港口物流 海关实务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 国际货代理论与实务 国际金融与结算 小 计 30 30 28 30 30 26 4 2 2* 2 4 2* 2 6 2 6 2 6 2 4 2 4 2 3* 3 4 6 专业限选课 174 30 12 企业物流 1 2 3 4 5 6 企业物流管理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 物流工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作业分析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小 计 30 30 28 34 30 22 6 2 6 2 6 2 0 2 4 2 8 2 2* 2 4 2* 2 4 3* 3 6 174 30 12
7
(3)跨系跨专业任选课(要求每生从下列课程中选修12学分) 学时数 课程名称 授课 36 34 30 34 各学期学时数分配 学 分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践 0 0 0 0 17151816181710周 周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9 周 周 周 周 18周 周 3 备注 1 物流案例与实践 2 2 2 2 2 4 2 物流经济地理 3 4 商品知识与养护技术 物流法律理论与实务 3 3 3 6 跨系跨学科任选课
5 商务礼仪 6 证券投资学 7 市场调查与预测 30 36 34 36 36 0 0 0 0 0 2 2 2 8 金融学基础 9 商务听说 10 英语国家概况 11 商务翻译 12 跨文化交际 小 计 总 计 30 34 30 0 0 0 0 4 200 2368 376 142.5 注: 1、课程有*号的不计入总学时。
2、学期课时后加注“*”表示考试课程,未加注的则为考查课程。
8
3、实践教学安排 名 称 思政课程社会实践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见习安排(原则上不少于10周,详见见习指导书) 见课程大纲 物流认知实习 物流专业见习 仓储业务(模拟)实践 运输业务(模拟)实践 物流金融实务(模拟)实践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物流成本核算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物流中心规划 物流作业流程设计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教育 2.英语口语技能竞赛。(2学分) 内 容 第一学年(周) 1 2 第二学年(周) 3 2 4 第三学年(周) 5 6 第四学年(周) 7 8 3 1 1 1 1 1 1 1 1 1 1 18 大学生创新性实践: 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省级及以上3学分、校级2学分) 大学生科研训练:可选择参加教师的科 本块从第四学期开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7周训练,每生必须修够3学分。本专业对各块表格中所列出的具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会有更新,学生可根据各学期公布的的具体项目进行选择。 研项目,具体项目见系公告。(2学分) 学科竞赛:1. 物流设计大赛。(2学分) 3. 企业沙盘技能竞赛。(2学分) 创新实践 4. 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竞赛。(2学分) 科技服务: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2学分) 说明:1、课程实验在具体课程中安排,不列入本表。
2、课程实践及课程论文的学分已涵盖在课程中,不另列。
3、思政课程社会实践原则上在暑期或周末安排,不另停课占用教学时间。 4、见、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总学分为18学分。
9
七、各学年周时数安排表
学 年 内 容 上 课 考 试 军训、入学教育 见、实习与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教育 寒暑假 合 计 1 17周 2 3 4 26 一 2 15周 2 2 7 26 3 18周 2 2 4 26 二 4 16周 2 1 7 26 5 18周 2 2 4 26 三 6 17周 2 2 5 26 7 10周 2 1 5 4 4 26 四 8 / / 8 9 1 8 26 110 14 3 11 13 13 1 43 208 合计 *该栏目周数指在正常教学期间专门停课进行实践教学的周数。在执行时各系可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进行时间和数量上的调整,削减下来的周数并入上课周,增加的周数从相应上课周减去。但该栏总周数不能少于10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