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内蒙古中医药 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温通血脉的功效,也能改善血液循环的红 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脉颗粒冲剂配合 细胞聚集现象,降低血液黏度,同时还可以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 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解,抑制血小板在损伤时的功能亢进,因而具有抗血小板黏附和 参考文献 聚集作用,有利于血液的流动、减轻组织肿胀,消退患肢水肿。川 f1]Kwak HS,Han YM,Lee YS,et a1.Stents in common iliac vein 牛膝具有活血祛淤、引血下行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牛膝有 obstruction with acute ipsilate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early and 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促进蛋白质合成、延缓衰老的作用[61。 late results[J].Vasc Interv Radiol,2005,16(6):815—819. 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研究表明抑制血小板聚集,抗 [2]Colnell CW.Rationale for thromboprophylaxisin lower joint 血栓、抗凝血,抗氧化,改变血液流变性保护血液内皮细胞。杨铁 arthroplasty[J].Am J Orthop,2007,36(9):1 1-13. 虹等 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及硫酸酯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缩短出 『3]Hurst DR,Forauer AR,Bloom JR,et a1.Diagnosis and endovas— 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用酶时间,其抗 cular treatment of iliocaval compression syndrome[J].Journal of Vas— 凝血作用主要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穿山甲有祛瘀散结、消痈排 cular Surgery,2001,34(1):106一l13. 脓、除风寒湿痹的作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穿山甲味 f4]Kalan SR,Ginsberg Js.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current 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 knowledge,contro ̄rersies,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lood 络,透达关窍,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疗痈,放胆用之,立 rev.2002,16(3):155—165. 见功效。”杨熙东 研究表明:穿山甲有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液黏 [5]刘桂杰,关涛.三七粉防治老年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 度、活血抗凝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当归、川牛膝、丹参、三七、穿山 床体会fJ1.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96. 甲可扩张周围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抗凝和纤 [6]叶品良,彭娟,刘娟_J11牛膝研究概况『J1.中医药学报,2007,35 溶活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流变性,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作 (2):51. 用,与抗凝溶栓药有协同作用。 [7]杨铁虹,商澎,梅其炳,等.当归多糖硫酸酯对凝血和血小板聚 本临床实践表明,应用抗凝溶栓治疗与联合活血化瘀通脉颗 集的作用lJ1.中草药,2002,33(11):1010—1013. 粒中药治疗的5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肢体肿胀有了不 【8]杨熙东.穿山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 同程度的减轻,患肢静脉通畅程度均有明显提高。比较二者疗效, 专业),2012,14(26):194. 痛经的病因分析与中西医治疗比较 安萍 摘要:对于痛经的治疗,西医强调止痛、镇静,起效虽然快捷,但副作用大,疗效难以持久。而中医则依据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止痛速 度虽不及西医,但经一段系统治疗,可望痊愈。 关键词:痛经;发病机理;治疗;西医;中药 中图分类号:R71 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9—0026—02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的疼痛。最常见的疼痛是 “不荣则痛”。痛经多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阻滞,或因 腹痛、腹部绞痛和背痛,有的还可以有腿痛。与之有关的胃肠道症 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 状包括恶心、腹泻,头痛也可能出现。疼痛常开始于月经的第一天, 2中西医治疗 也有女『生在月经开始前已经有这种症状。调查显示,30% 60%的 2.1西医治疗 女性行经时有疼痛,7%~15%的女性疼痛剧烈。在少女中,痛经的 西医治疗方法比较多,笔者现谈几种: 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并且与排卯周期的关系很密切。17~ 继发性痛经治疗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原发性痛经一旦确 24岁的女性常发生痛经。24岁以后患病率降低。发生严重痛经的 诊,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开始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危险因素有初潮过早、未经产、肥胖、吸烟和心理压力过大。 2.1.1非甾体类消炎药:对于不需要避孕或不想避孕的患者可以 1发病机理 将非甾体类消炎药作为一线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的作用机制是 西医学认为,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 通过抑制环氧合酶而减少子宫前列腺素的产生。在多中心临床试 没有盆腔病变的痛经,通常持续两天,很少超过3天,青少年常 验中,此类药物可在80%~85%的患者中产生作用,同时还可以减 见。在没有排卵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盆 轻腹部痉挛、头痛和肌肉痛等症状。 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症状。 2.1.2口服避孕药:对于减轻痛经症状很有效,对于希望避孕的患 原发性痛经与不正常的子宫活动增加有关,与没有痛经症状 者是一线药物。口服避孕药防治痛经的机制还不清楚。此类药物 的女性相比,原发性痛经的女性子宫张力升高和收缩压力增高, 可以抑制排卵,减少月经出血量,降低前列腺素的含量和减少子 疼痛是由时断时续的子宫肌肉缺血造成的,有研究显示,痛经女 宫的运动。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控制痛经的有效率为50%~80%。 性的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的PGF 和PGE:水平增高,PGF 和 2.1.3其他治疗方法:钙通道阻断剂可阻止子宫收缩,使痛经得到 PGE:的高含量可引起子宫内膜平滑肌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 很大的缓解,但会出现恶心、头痛、抑郁、心悸等副作用。 缩而出现痛经。此外,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 B一受体竞争剂可减轻子宫的收缩,对缓解痛经有一定的作 与个体痛阈有关。继发性痛经可能存在一些病理改变,包括子宫 用,但同样会产生心悸、颤抖和兴奋等药物副作用。 内膜炎、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盆腔炎症性疾病、使用宫内 此外,可进行手术治疗,如经皮电神经刺激或腹腔镜下子宫 节育器和粘连。 神经部分切除术等。 中医学认为: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 2.2中医治疗 平时变化急骤,此时若感病邪或潜在病因与气血相干,以致冲任、 2.2.1中药法:中医治疗有内服药法、外治法、食疗法、针灸法等。 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 内服药法又分不同证型:气滞血瘀,寒凝胞中。寒凝胞中又分:阳 甘肃省秦安县妇幼保健院(741600) 2013年6月2日收稿 虚内寒,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证型不同,用 药不同。如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 2013年l0月 加减。当归尾10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牛膝10g,元胡 27 ②耳针治疗:取穴:主穴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缘中、神门、艇 角;配穴取交感、肝、肾、皮质下。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 每次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治疗至月经干净。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痛经的治疗,西医强调止痛、镇静,起 效虽然快捷,但副作用大,疗效难以持久。而中医则依据整体观念, 辨证施治,止痛速度虽不及西药,但经一段系统治疗,可望痊愈。 参考文献 【1]邹蕊,李逢春.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临床观察【JJ.内蒙古中医药, 2010(15). 15g,香附10g,乌药15g。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 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10g、夏枯草10g;若见胸闷纳呆 者,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术15g、茯苓15g、陈皮15g。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药:清热调血汤加减。白芍15g,川芎 10g,当归15g,丹皮15g,黄连10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5g,元 胡15g,红藤15g,败酱草15g,薏苡仁15g,白术15g,茯苓15g。腹 胀痛者,加元胡15g、川楝子15g;带多色黄者,加车前子15g。 2.2.2针灸法 21任凤琼,宋正琼.浅述痛经的中医治疗[j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 ①体针治疗:取穴:中极、地机、次髂,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 『海;寒凝胞中者加水道、关元;湿热下注者加曲泉、阳陵泉;气血虚 教育,2011(14). 3]孔双芝.中医治疗痛经辨证分型探讨[J].邯郸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弱者,加脾俞、足三里;肝肾虚报者加肾俞、肝俞、足三里。实证用 f泻法,虚证针用平补平泻法。 学报,2010,14(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观察 王佳 摘要:本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名,采用调位颌板结合艾灸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戴用调位颌板结合艾灸 可调整颞下颌关节盘髁紊乱关系及缓解咀嚼肌痉挛,适用于治疗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和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同时 指出,采用本法治疗的关键还在于适应症的选择,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及炎性疾病类、骨关节病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以不采用本法为宜。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调位颌板;艾灸 中图分类号:R7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O13)29—0027—02 初诊临床表现及造影诊断结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口腔科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 岁发病率最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 音、下颌运动功能障碍等。其病因复杂,临床分类分型较多,治 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治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保守治 疗I”。本人采用调位颌板与艾灸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取得 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用2008—2011年来我院就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患者,采用扪诊法结合口内外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张口度及 张口型,问诊了解疼痛症状,听诊关节杂音及弹响并做关节造 影检查,根据临床特点、病变部位和病理改变进行分析,做出 正确诊断并进行临床分类【1_,筛选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咀嚼肌 治疗后临床表现及造影诊断结果 紊乱疾病类2O例,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20例采用颌板与艾灸 治疗。 1.2治疗方法:取患者上下颌模型,在牙尖交错位与对刃位之间, 确定一可使弹响消失或减弱的颌位,咬蜡堤并上颌架固定颌位。 设计咬颌板于上颌或下颌,一般多在上颌,于74147上设计隙卡, 咬颌板要求覆盖全牙弓,表面光滑,无尖凹锁结,在正中颌位时各 牙功能尖呈点状接触。对一些特殊职业或伴有缺牙者可做无基托 咬颌板,将咬颌板唇面边缘延长至所覆盖牙齿的唇颊、舌侧观测 线处,以增加其固位力。嘱夜间戴用,第1、2.4、7周复诊调磨颌 板,了解治疗情况及检查患者的依从性。 在戴用颌板的同时,用纯艾灸条(河南安阳卧龙汉医艾绒厂 生产的的纯艾灸条)点燃进行悬灸,时间约20分钟,每日两次,7 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疗程。 2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口腔病学》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 乱的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自觉症状消失颞下颌关节 运动正常,开口度正常,关节弹响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关节 区无压痛;显效:主客观症状基本消失,颞下颌关节开口度接近正 常,仅余轻微弹响和咀嚼略微不适;好转:主客观症状均有好转, 但未能完全消失;无效:主客观症状与治疗前无减轻或加重日。 2.2随访结果 宁夏中医医院口腔科(750000) 2013年6月24日收稿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