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2011.9)

初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2011.9)

来源:华佗小知识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2011、05)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2分) (一)写字、注音、解释词语(4分) 1、依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tì sì héng líú ( ) ( ) ( ) 恪 尽 职 守 ..(二) 默写诗文(本题满分10分) 2、必做题:(4分)

商山早行 月夜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选做题:从下面八道题中选作六道题,如果多做,只阅前六道,(6分) ①《望江南》一诗中表现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诗句是: , 。

②《渔家傲 秋思》中表明将士们想家却不能回家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③《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明作者新网朝廷重用自己的诗句是 , 。

④《武陵春》李清照创意出奇,化无形为有形的句子是 , 。

⑤《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回忆了激烈的战争场面的诗句是 , 。 ⑥《观刈麦》中写农民劳动艰苦的句子是 , ⑦《卜算子咏梅》体现梅花高洁坚贞的句子是 , 。 ⑧《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美孙权年少得志,成就非凡的诗句是 , 。

(三)语言运用题 (满分5分)

1、小刚父亲在一件事上错怪了他,结果这天在家中大喊大叫,于是小刚说:“爸,您这样大喊大叫的,对身体可没有好处,要急出病来,您可别后悔!”小刚为了父亲身体健康,这样的说法不够妥当,请你替小刚设计一句话。

2、在原句修改病句。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生产很快搞上去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必须造就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技术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阅读45分 (一)(7分) (二)(8分)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敢有谏者死 ( ) 乃罢其兵( ) ..

11、翻译下列句子(4)

如是者再三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2、简答题(2)

舍人少孺子给吴王将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六、(一)阅读《我们身边的碳排放》,回答16—20题。

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纪双城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①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而且,这些人造材料难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长时间。

食:少吃牛肉

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有关“食”的碳排放是如何重要。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此外,饲料的生产以及饲养牲畜的农场排出废物也都要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德国健康杂志报道称,如果饮食中有三成热量是来自红肉(猪牛羊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类)或乳制品,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485.1公斤,而对应的白肉(鸡鸭鱼等)一年排放量约为1054.2公斤。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

③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

④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其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5~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

⑤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 ⑥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 摘自2009年《环球时报》,有改动 ) 16.作者为什么要写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②段划线处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⑥段加点词“近”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除了文中提到的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你还知道哪种碳排放方式?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于如何减少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你还有哪些想法?(文中涉及的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在唐诗中割麦

刘怀远

村长老王在地里转了一圈,看到北坡上相隔不远的两块麦田开始泛黄,心里便火烧火燎。

老王回到家,给在城里的女儿小菊打电话,让她星期天回来帮这两户人家割麦。女儿不肯,说她们旅行社最近太忙了,忙得屁股都没坐过椅子。老王说,抢收还要抢种,再忙你也要回来,不然爹就自己去收麦,累死也要去。说完不给女儿再说话的机会,啪地挂断电话。

一会儿,女儿打回电话说,爸,我星期天组织一些人回去割麦,但您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只要你回来割麦,100个条件我都答应。

那好,您准备50把镰刀,50顶新草帽。老王说,镰刀可以去借,可

草帽要买呀。

女儿说,您买吧,到时候我给钱。一顶草帽好几块钱呢。老王本想不答应,可想到成熟了的麦子,只有点头。星期天,老王一早来北坡等候。八点过去了,人没来。九点过去了,人还没来。

老王急起来,看看越来越热的太阳,往手心猛啐两口唾沫,抄起镰刀,咔咔地割起来。

这时,一辆豪华大巴车卷着黄土由远而近,停在了坡边。老王直起腰看,车门打开,下来女儿小菊。一看女儿,老王鼻子快气歪了,这是来割麦的吗?小菊一身西装套裙,扎着领结,手里还提着一个电喇叭。紧接着又下来一大帮城里的青年,有说有笑。小菊拿着电喇叭说道:我们从小就学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但却没有真正接触过农活,今天大家就亲自体验,自由组合,分成两组,一块麦田算一组,咱们来个友谊割麦比赛!

好啊。青年们沸腾起来,摩拳擦掌,你追我赶地割起麦子来。小菊没有割,对着电喇叭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著名的《观刈麦》,诗中说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一会儿,小菊对老王说,爹,您回去安排把中饭送来吧。老王应着,赶紧回村。看老伴正贴饼子,自己就去挑野菜。

饭送到地头,麦子已经割完,小菊正领着青年们拾麦穗。老王心里高兴,大喊:开饭喽!青年们呼啦一下围上来,把玉米饼子和野菜大酱吃了个精光。

小菊又拿起电喇叭说,收完麦子的土地,接下来就会灌溉、耕种,种上玉米或大豆,三个多月后,又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青年们雀跃,说秋收时一定要组织我们再来哟!小菊说,大家上车吧,大家可以带走头上的草帽,当做此次丰收一日游的纪念。

人们都上了车,小菊掏出一沓钱,递给老王。老王说,你发的工资?小菊说,不,是给咱割麦的钱。啥?来给咱帮忙,倒还给咱钱?那天您打完电话我和经理请假,经理灵机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钱经理让给您,已经扣去了我们旅行社的费用。

老王眼睛眯到了一起,说,咱不收钱都可以,秋上给多多地拉几车人来吧,就不用让在外面打工的回来收秋了。小菊笑笑:什么都靠个新鲜,到时候再看吧。

旅游车卷着黄土开走了。车开出很远,老王攥着钱的手还使劲挥舞,耳畔回响着女儿吟诵的好听的唐诗,和唐诗中沙沙的割麦声。 (选自《小说选刊》2009年第11期) 1.请将下列与情节相关的内容填写完整。

开端:割麦的条件 发展:

高潮: 结局:希望秋天再来

2.悬念是小说常用的手法,你能说说本文是怎样设置悬念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篇小说透视出的积极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菊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你觉得她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使前后文连贯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50分)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

(一)微笑是夏日的清风,微笑是冬日的暖阳,父母的微笑包容了你的任性,老师的微笑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学的微笑化解了彼此的矛盾,陌生人的微笑让你感受到了真诚。

请以“微笑”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

给了我

要求:讲题目补充完整在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