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趋向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趋向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10月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Oct.2002 V0】.18 No.5 第l8卷第5期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趋向 刘长欣,景雁琚 (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摘要]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十分紧迫的发展任务。发展 不仅指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进步,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德、智、体 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因 此,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应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趋向。 [关键词]个体;社会;发展;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51(2002)05—0036一(O3) 一、个体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 J(P16) 人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体,既有主体主动 性的一面,又有客体被动性的一面。在每个人身上, 总体现出辩证统一的主体主动性与客体被动性。 人的个体发展也具有主动性与被动性。个体的 身心发展既是一个主动性与被动性辩证统一的过 程,又是一个主动性与被动性辩证统一的结果。 我们不能离开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去理解和说 明社会历史的形成,同样,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应该到 它的主体和创造者身上去寻找说明。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概率意义上来说, 是一个在特定的地球地理环境下,既是人为地创造 的,又是为人地创造的有规律的过程和结果。 社会发展的人为性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由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人的主体力量即人的劳动创造 活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为人性主要是指,社会发 展是一个以人为目的而且不断地满足人的需要的过 程,而不是一个无目的的、纯粹自然和自发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总是处处留下人类意志的烙印。 唯心主义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唯上帝意志, 将人看成是上帝意志的产物,或者唯个人意志,将人 看成是自由意志、自我设计的产物。马克思辩证唯 物主义则不仅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反动,而且也抛弃 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影响 下的产物,但绝对不是环境与教育影响下的消极产 物。因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也 定是受教育的”。[1](Pl7’环境(包括教育)影响人,人 一人们提高和发展自身社会的生产力,改革和完善自 身社会的生产关系,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创造 一同时改造着环境。一个人的变化发展都是他在一定 的历史、社会、现实条件制约下,在积极主动地认识世 个美好的社会,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各 方面的需要,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 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在教育条件下, 受教育者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过程之中,其身 心的变化发展更充分地体现着主动性与被动性。 二、社会发展的人为性与为人性 三、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相互制约性 个体发展具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社会发展具有 人为性和为人性,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 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相互制约性。 1.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制约 人不仅是构成社会的内容,更是社会历史的主 体,是社会唯一的有机要素,是历史有目的创造者。 首先,个体发展形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收稿日期]2002—05—20 【作者简介]刘长欣(1964一),男,河南叶县人,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3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社会发展需要一定的推动力量。社会系统与人 的发展与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的发展一道 工系统(如机器系统)的重要不同,在于它的动力是 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内在的,直接来自它的各个要素的能量。人是构成 只要分析一下社会中人的发展程度,就可以知道该 社会有机体的唯一能动要素,毫无疑问,生活在社会 社会发展的水平。 中的个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动力能量,以人的生 2.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的制约 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动因,由人利用自身主体力量制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自身自由与充分发展 造工具、使用工具而作用于客观世界来创造物质财 的理想。但这种追求必须基于一定的前提条件。人 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形成的物质 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历史,同样,也不能随心所欲 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向前发 地发展自身。自由,只能是以尊重、认识、掌握并利 展。其中,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而构 用规律为前提的自由;充分,也只能是在一定社会发 成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人必须首先是具备一定生产劳 展历史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的充分。个体发展的需 动能力的劳动者。人的劳动能力就是人在劳动过程 要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且,个体发展需要 中所能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甚至包括道德力量的总 的满足即个体发展的实现又有赖于社会发展所提供 和。而个体的发展正包括个体体力、智力、道德力量 的条件。所以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 在内的各方面主体力量的不断壮大和提高。个体的 作用。 发展,即人身各种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就是社会各个 首先,社会发展向个体发展提出客观要求,使个 动力源的壮大。这种得到发展的个体能力构成一种 体发展成为必然和必要。 合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人为性 唯心主义往往认为个体的发展原因来自天国的 就来自发展了的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人的发展 启示或上帝的召唤(如:为来世作准备,皈依上帝、与 为社会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动力条件。社会系统中 上帝共享荣耀与幸福),而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社 每个人的动力源作用及其强度决定着该社会系统的 会发展的目的虽然反映个体发展的需要,但由个体 运动和发展水平及强度。离开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发展需要集中而成的社会发展需要一旦形成,就会 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制约个体发展的需要。个体的发 其次,个体的发展需要制约着社会发展的目的。 展需要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发展对个 前面已经讲过,社会发展具有为人性,社会的目 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部的发展需 的反映社会中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决定着社会的目 要后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动因。社会发展要求其成 的。社会发展的目的当然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中个体 员怎样,其成员就会有怎样的发展需要和怎样的发 人的发展要求,因此,个体发展的需要必然制约着社 展结果。例如,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社会 会发展的目的。社会生产方式实质上就是人的需要 中,以保守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客观上要求劳动在分 的满足方式。社会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 工的生产关系中进行,分工的生产关系客观上就要 关系的完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生 求着劳动者向片面发展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工业 存、发展需要的。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 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 展曾以牺牲部分人的个体发展为代价,但社会终究 的形式”。 o2)这种以性技术为基础的机器 还是朝着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全体成员的需要的方向 大工业生产客观上“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 发展的。人类长期不懈地劳动、创造、奋斗、抗争,目 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0]( o2)因而,人的全面发展 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先进的、理想的美好社会,以此来 客观地成了生死攸关的问题。而资本主义的剥削目 更好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及全面、和谐发展的 的则必然要求一部分人成为另一部分人榨取剩余劳 需要。 动价值的机器。马克思正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 第三,个体发展所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 观要求和全人类彻底的需要出发而提出人 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的。 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其次,社会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使 物质文明包括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社会生产力的 个体发展成为可能和现实。 提高又包括着构成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人的体力和智 社会发展不仅向个体发展提出客观要求,使个 力的发展。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科学 体发展成为必然和必要,而且还为个体发展提供必 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所以,社会中人 要的条件,使个体发展成为可能和现实。例如,“像 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就 一方面“取决于需要”,一方面“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 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组织、当地的分工以及与当地 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条件的制约”。[ ](P449) “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以前的或同时代人的历 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 (P5O5),作为社会成员 的个人从来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在他们关于人的 理想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 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内取得自由的”[ ](P497’发展 的。个体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的、精神的、权力的、闲 暇的以及教育在内的条件都由社会提供,离开社会 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个体发展就根本不可能得以实 现。因而,在有限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下, “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 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 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为满足最迫切 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的生产 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 ](P497)。这 说明,要消灭那种牺牲大多数个人的发展以满足少 数个人发展的垄断权、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 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生产 关系高度完善的前提。我们所不懈努力而为之奋斗 的主义社会正是全体社会成员“个人的独创的 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 会”。¥4](P5O6) 第三,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体发展的性质、内容和 程度。 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不同,使个 体发展在性质和内容上就有所差别;社会发展为个 体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多少,制约着个体发展程度 或水平的高低。这极易从跨文化、跨时代、跨区域的 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和不同文化传统背 景下的各种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人的发展的素质或规 格要求中找到说明。 值得说明的是,在制约个体发展的诸社会因素 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生产力的制约作用最根本,生 产关系的制约作用最直接,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水 平对个体发展的需要和水平的制约作用都是以生产 关系为中介的。 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一致性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其后果是个体 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一致。从上面有关个体发展 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分析中,我们不难 看出,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一 方面,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有赖于 个体发展,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 方面,社会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条件,个体发展依赖 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个体的发展。正如江泽 民《在庆祝中国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 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 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 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 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 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 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_5]个体发展与社会发 展之间客观地存在着律它和它律的双向互动作用。 这种双向互动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个体发展与社会 发展的相互一致。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仅相互制约,而且相互 一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 之间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辩证统一性。这 是我们认识关于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 的最后结论。不存在脱离个体发展的社会发展,也 不存在脱离社会发展的个体发展。个体发展与社会 发展统一于一个历史过程中,并构成整个人类历史 发展的全部内容。追求人的个体的德、智、体等综合 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 协调进步的和谐统一,应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趋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J.北京:人民出版 社1961. [5].在庆祝中国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 [责任编辑:王良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