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填写汉字。(2分) 这是ruì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含有哲理的忧伤。 .
①_______ ②__________
2.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7分)
①《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本词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③《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名著阅读(6分)
A想了想,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①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_ 。(2分) ②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________ 。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聚成“丁冬”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C.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得山上鸣叫。
D.夜也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4页
B.雨果的演讲,是对先贤伏尔泰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演讲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将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地说出来的一种应用文体。
8.班级要开展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问题:(7分)
(1)小军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活动开始时,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想要它对你微笑,你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它微笑。善于生活的人,总会以微笑面对。它像阳光,拨开人生的重重阴霾,让人看见希望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仿照上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诠释“微笑”的生动的句子。(2分) (2)活动中,九年级(1)班开展以“微笑面对失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参赛者,你在演讲中以名人笑对失败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请列举一例。(3分) (3)你认为除了进行演讲比赛外,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分) 二、阅读理解 (一)巴 西 龟 (14分)
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壳和头尾都是翠绿的,在翠绿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隆起,就好像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
最奇怪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旁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那美丽的乌龟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给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有想到世界上有这么美丽的乌龟,于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但是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30公斤,怎能带回来呢?他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繁复检验,才从海运用货柜托回来。
“巴西到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死了,就做成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我一大跳。”朋友说。
然后我们谈起在武侠小说中有所谓的“龟息法”,武功很高的人可以锻炼像乌龟的呼吸一样,达到接近禅定的境界。既然学自乌龟的本能,乌龟三个月不吃不喝还能存活,武功高强的人炼成“龟息法”就不是不可理解的。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去拍那只乌龟,万万没想到,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它的壳,我留下来做纪念。”
航行过万里,在木箱里靠着一息都尚存的乌龟,怎么会死呢?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办展览,离开一个星期,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乌龟却死了。后来找一位兽医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完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龟留下来的壳,内心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饥寒交迫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长得太美丽而走向万里漂泊,最后客死异乡的巴西乌龟,如果心内有知,一定会希望自己只是一只长相平凡的乌龟。
九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4页
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希望远离忧患追求安乐的人,却很小少想到忧患给人带来生的勇气,安乐使人丧失活的斗志,这只美丽的巴西龟,如果心内有知,一定也会有所启示吧!
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巴西龟死了,只留下美丽的壳,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这个外壳,可是生命失去了,美丽的壳对寻一只乌龟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也是如此,背负着美丽的名利和权位,以为那是真实的,但是,如果没有鲜活的生命、没有深刻的生活,名利权位只是供人瞻仰的外壳,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到那空留外壳的巴西乌龟,从朋友的工作室出来走在路上,看到许许多多的人背着壳在路上行走,那衣着光鲜的女士,有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那西装革履的男士,又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智慧呢?这使得我有一种忧伤的心情:当人把头和四肢缩起来,缩进一个庸俗的社会化的壳里,和一只乌龟又有什么两样呢? 9、重视整体把握,回答问题。(2分)
①请用一句孟子的名言表达这篇文章的立意。
②在横线上填两个词语,表明你对这只美丽的巴西龟之死的心情和态度。 10、本文有多处巴西龟的外形描写,请用三个短语概括出巴西龟的外形特点,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11、作者用乌龟的外壳比喻什么?讽刺了哪种人?(4分)
12、阅读文章要注意体验、感悟,请概括出你读了此文后的人生感悟。(3分)
(二)决定成功的利器 (14分)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臵,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
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4页
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13、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4、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分别填入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2分)
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____[乙]处应填:____[丙]处应填:____ [丁]处应填:____ 15、第⑤段划曲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④段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7、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文中划横线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
句,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8、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谓为信然 ( ) ②此人可就见 ( )③猥自枉屈( ) ④斟酌损益 ( ) ....
19、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0、乙文中能概括甲文所叙事情的句子是 :(2分)
21、杜甫《蜀相》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_______,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 。(2分) 2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千古名句,说说作者的感情。(2分) 23、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3分)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2分) 2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三个即可)(3分)
参
1.ruì(1分) 蕴(1分)
九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4页
2.过尽千帆皆不是(1分) 肠断白蘋洲(1分) 赢得生前身后名(1分)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分)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1分) 3.①《水浒传》(1分)鲁智深/鲁达(1分) ②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粗中有细(2分)
③拳打镇关西、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2分) 4.B(2分) 5.D(2分) 6.C(2分) 7.C(2分)
8.(1)示例:它像雨露,滋润枯萎受伤的心灵,让人重新焕发青春光彩;
它像利剑,斩断密密麻麻的荆棘,让人拥有一路向前的勇气。(写一句即可)(2分) (2)示例: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更是一个从种种不幸、失败中走出来的伟人。如果不是具有那种面对苦难坚强以对的精神,他就不会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打击之后,还能进驻白宫。(3分)(人+做了什么或怎么做+结果) (3)示例:讲故事、诗文朗诵比赛等。(2分)(至少两种)
(一)
9.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现错别字,不给分)(1分) ②如:既同情又可怜;既可惜又可悲;既忧伤又感慨。(可以有另外符合文意的表达)(1分) 10.①⑴美丽的外壳 ⑵微笑的大嘴 ⑶炯炯有神的眼睛(三个短语的中心词为:壳、嘴、眼,修饰语要能体现出特点。)(3分)
②突出(强调)巴西龟的美丽(与众不同),为下文它的死去设下伏笔(作好铺垫)(2分) 11.①追求平凡
②忧患给人带来生的勇气,安乐使人丧失生活的斗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不应背负名利权位的外壳,追求生命的真实、鲜活、深刻。 (能围绕文章内容答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12.①比喻:美丽的名利权位(2分)
②讽刺:空有美丽的名利与权位,却没有鲜活的生命与深刻的生活。(2分) (二)
13.决定成功的两把利器是“德”和“才”。(或: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2分) 14.【甲】④;【乙】①【丙】②;【丁】③。(每空0.5分,共2分) 15.比喻论证(1分)。把人的“德”和“才”分别比作“一张弓的木心位置”和“一张弓有力的程度”(1分),证明“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远近”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4分) 16.不能去掉(1分)。因为“不但”“更”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在强调“才”的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突出论证语言的严密性。若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2分)。(或:这两个关联词是递进关系,论证了“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
九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4页
地位,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3分) 17.开放性题,能结合句意来谈,言之成理即可。(3分) 示例:句一的启示:要想成功,我们一定要做到“德”“才”兼备,只有好这两把“利器”,才能排除艰难险阻,到达成功的彼岸。句二的启示:一个人要想成功,仅有“德”是不行的,虽然方向正确,但没有力度,这样是达不到目标的,所以我们在“有德”的同时,还要做到“有才”。 (三)
20.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分) 21.“天下计” (1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分) 22.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思想(1分),同时也表达了创业的艰难的思想。(1分)
23.回顾了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受命。(长坂坡之战)③临崩寄臣以大事。(白帝城托孤)(3分)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2分)
24.有关典故如三顾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九年级语文 第 6 页 共 4页
号证考准 装 名 姓订 级 班 线 校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卷
一 二 三 总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①___________ (1分)②___________(1分)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①《__________》(1分)A的姓名:_______________(1分) ②主要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A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2分)5、( )(2分)6、( )(2分)7、( )(2分)8、⑴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4分)
9、①孟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1分)
10、外形特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3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4页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14分)
13、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2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22分)
18、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4分) 19、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3分)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年级语文 第 8 页 共 4页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三、作文(4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 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 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 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留一点 给自己
九年级语文 第 9 页 共 4页
400 500 600 九年级语文 第 10 页 共 4页
九年级语文第 11 页 共 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