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音乐_小鸟小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小鸟小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小鸟 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律动感受歌曲情绪,释放情感。能用自然地

声音演唱歌曲,能够做到声部和谐。

2、通过律动感受6/8拍的节奏特点。 3、通过律动及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二声部音准,合唱的和谐 教学道具: 钢琴, 一、感受歌曲

1、学生观察老师手上的小鸟手偶的动作,能发现动作规律吗?(教师随歌曲第一乐段做律动) 2、和老师一起做一做。

3、继续观察,动作相比之前,有什么变化?(师随歌曲第二乐段做律动)

4、对,更加的舒展,试一下。(生和教师一起随音乐律动) 5、让我们跟随完整的音乐做一做。 6、继续律动,再次用动作感受乐曲情绪。

6、在刚才的律动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非常放松 ,很舒展)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游戏等多元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增强,】 二、二声部学习

1、教师出示丝质纱巾和秋冬棉质围巾,让学生选择哪种道具,和这

首歌第二乐段的情绪比较合适?(师播放第二乐段,学生根据歌

曲情绪选择)

【设计意图:道具的运用,辅助学生感受音乐。用纱巾随着音乐来调

节情绪、平和心理。】

2、再来一遍,舒展纱巾感受音乐。(教师唱第二声部的歌谱) 【设计意图:随着歌曲节奏传递纱巾,既满足了学生爱动的欲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又熟悉了歌曲第二声部的演唱,感受了6/8拍的律动。】

6、你刚才听到我唱了哪几个音?

7、黑板出示音符,生根据老师的指挥反复练唱,提醒学生音准、节奏。

10、反复练唱,提醒学生音准、节奏。

【设计意图:合唱教学中二声部的音准学生不容易轻松掌握,所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关注二声部,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黑板出示音符,学生根据老师的指挥反复练唱,训练注意力,同时更有助于学生音准的掌握,进一步熟悉二声部旋律。】 三、合唱学习

1、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演唱第二声部。

【设计意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唱中,让学生感受二声部合唱效果的同时又增进了师生感情。 】

2、刚才是什么演唱形式?合唱应该注意什么? 3、师生再次合作。感受合唱的和谐。

【设计意图:强调合唱的要求,让学生在演唱时更加关注自己的演唱

声音、关注第一声部的旋律、及和谐感觉、循序渐进的完成合唱。】 4、我们一起唱唱第一声部可好?注意音准,休止符的停顿。 5、外圈同学随老师唱一声部,内圈同学唱二声部,合唱练习。 6、教师提醒学生音色,声音的处理。

【设计意图:队形的变化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声部分配,教师与学生循序渐进的合作合唱,降低学生演唱的难度。不断地演唱,聆听,纠正,积累学习经验。】 四、提升合唱

1、两声部学生完成歌曲合唱,教师伴奏。

2、两声部交换演唱,注意声音的和谐,音色的统一,教师点评。 3、生演唱,自评,互评。

4、让学生从碰铃、三角铁,双响筒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创造性表现歌曲。

5、一部分同学合唱,其他乐器伴奏。

【设计意图: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合唱,在歌唱中体验合唱的美,逐渐熟悉歌曲的情感内涵。道具的加入,即兴乐器伴奏给学生充分的创造、表现空间。】 五、拓展

欣赏保护鸟类的宣传片。

正如歌曲里唱到的“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在这美好的大自然里,鸟儿清脆的歌唱,多彩的羽毛,可爱的外形都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让我们与鸟儿和平共处,共享自然。

【设计意图:适时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更加明了保护自然的责任。】

《小鸟小鸟》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一部分来自附近的农村,一部分是外来务工家庭。由于家长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所以本级部4个班只有12人在外学习音乐特长。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不如城里孩子。课堂上比较拘谨,自信心不够。 平时上课学生具体表现:

1、上课不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喜欢人云亦云。尤其是男孩上课注意力不如女孩集中,上课状态不积极。回答问题词汇贫乏。

2、歌唱的音准不够好。简单节奏能够准确模仿,稍微难点的节奏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学习效率低。

3、整体性格内向,不善表现。课堂上不敢在人前表现,严重缺乏自信心。 二、具体改进措施

1、音乐课堂上要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2、坚持长期的音准、节奏训练,让学生会聆听,提醒学生演唱的音准,演唱的方法。

3、多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师要积极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利用社团培养学生特长,提高音乐素养。

《小鸟小鸟》效果分析

本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容量较大,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歌曲的合唱。

本课通过听、唱、律动等活动使学生完成了合唱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慢慢释放自己,越来越投入、大方的沉浸在表演中,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下课后对我说,老师今天这节课感到非常放松,舒服。

第一声部通过反复的律动表演歌曲已经深入学生内心,所以在学唱时不费吹灰之力,学生的演唱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二声部的学习我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对旋律进行记忆,通过反复的演唱,学生唱的还是不错的。最终两个声部基本完成了合唱。在合唱时个别学生音准总是不够稳定,个别学生严重跑调。

创编动作时刚开始学生由于过于拘谨,不敢释放内心的情感。但是随着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慢慢敢于表现自己,陶醉在歌曲中。

整节课学生的状态比较积极,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音准有待于继续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待培养,提升。

《小鸟小鸟》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这是一首八六拍子合唱歌曲,《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为齐唱,以345三个音构成了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以先上行,后下行模进旋律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第二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和下行级进进行,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合唱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本课二声部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了改编 。二声部容易随一声部摇摆,教师在上课时随时注意纠正。课时一课时。

《小鸟小鸟》评测练习

一、 抽查部分学生到前台分声部演唱,了解学生演唱情况,给予指导。

二、 学生在合唱时,观察学生是否会合作,两组能否演唱和谐。

在反思中成长

------《小鸟小鸟》课后反思

《小鸟小鸟》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学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这是一首6/8拍子的合唱歌曲,塑造了小鸟活泼,跳跃飞翔的音乐形象。在教学中我始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律

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改进、提高的过程。这节课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执教之后我有如下感触: 1、

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教师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思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没有亲和力,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对立、疏远等负面情绪及不合作态度,阻碍教学的有效开展。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教学,亲切的语言,自然的微笑,充满期望的目光以及满怀善意的礼貌动作,使我在整堂课中与学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善于抓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快乐的学。如:在听赏过程中,我用律动带领学生学习,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2、

律动教学一样适合初中学生

以前大家都认为初中学生音乐课堂不爱表现,不爱动,设计的一些活动学生不喜欢参与。但这节课我用律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反复听音乐,带领他们投入的表演,效果我认为是很好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不喜欢,不合作的态度。反而非常享受这样的活动,他们告诉我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做完后感到舒服,放松。音乐课不仅仅是学唱一首歌,而是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感受。这节课我认为律动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学唱歌曲时接受的非常快,都出乎他们自己的意料。

3、遗憾之处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但执教之后,我又不得不承认“教学的过程,也是充满遗憾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⑴、由于课前没有很好的熟悉学生,对个别特殊学生在课堂上没能好好掌控。所以,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还有有待提高。

⑵、有些学生上课的情绪不够放松,教师没能够积极做好引导,让学生投入的上课,体验上课的乐趣。

⑶、这首歌虽然学生能够准确、完整的演唱,但在歌曲情绪的表现力上有欠缺,教师在歌曲情绪的引导、提示不够。合唱中,有学生音准始终有些欠缺,虽经过教师提醒,但收效甚微。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境界是永无止境的。我只有努力改正不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成长。

《小鸟小鸟》课标分析

《小鸟小鸟》是山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合唱歌曲。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二首合唱歌曲。由此可见,合唱教学被越来越重视。原因如下: 一、 理念的引导

新标准(2011版)在合唱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在3-6年级的“学段目标”里提出要增加合唱的分量。

2、在“实施建议”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里特别强调了:“要重视并着重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的到多声部合唱。” 二、专家倡导

音乐教育家们的倡导:如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曹理老师就在她的《音乐学科教育学》这本书中对合唱教学就有一定篇幅的阐述。还如杰出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多次强调:“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他指出:“音乐绝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财产。它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接近,这是最高的理想”。合唱则是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活动之一了。 三、教材需要

山教版新教材自小学二年级下册就有《老牛和小羊》、《大钟和小钟》两首合唱歌曲,随着年级的增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我们作为教材的实践者不能无视多声部合唱作品的存在。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合唱教学!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机会参与到多声部和声的和谐之美,享受到与别人合作的快乐,也是我们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