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护理体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护理体会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今日健康 ・2015年5月May 第14卷第5期 230・ JIN RI JIAN KANG 2015 Vo1.14 No.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护理体会 孟红丽 (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 报告5例坏死性,J、肠结肠炎术后的护理。对该院2008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5例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的 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切口及造瘘口护理,控制感染,做好基础护理。对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术后患儿的治愈率。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导致新生儿急腹症的常见原因,是一种 极具威胁性的肠胃道疾病,临床表现:腹胀、呕吐、腹泻、便血,病情发展 迅速,死亡率高。NEC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早产、喂养不当与细菌 异位、缺血后再灌损伤、炎性介质作用等是最危险的因素Ⅲ。许多患儿入 院时已经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期,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及时行外科 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外科手术通常包括腹腔穿刺引流,切除坏死 或穿孔的肠段,再做肠造瘘或吻合术。2008年2月一2013年5月我们共 收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5例,现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 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科2008年2月一2014年5月收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患儿5 例,男3例,女2例,人院时年龄4—25天,均为术后1天人院。足月儿2 例,早产儿1例(最小胎龄32周),过期产儿2例。患儿出生Apgar评分 (1min):4~7分,出生Apgar评分(5min):7~8分。体重>2500g1例, <2500g4例。 1.2治疗 全部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肠穿孔3 例(其中穿孔部位在回肠2例,结肠1例)行单纯肠穿孔修补2例,肠 切除肠吻合2例,肠造瘘1例。 1.3结果 5例患儿中治愈4例,放弃治疗1例。 2护理 2.1病情观察 患儿手术完毕后由NICU护士亲自接患儿回病室,患儿人室时应立 即观察麻醉是否苏醒,密切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同时 注意病人的瞳孔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渗 液,输液(血)管道是否通畅,衔接是否牢固;引流管数量,引流液颜色、性 质、量,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每日定时称患儿体重,作为评估患儿营养 状况的重要指标,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患儿有无脱水症状。 2.2切口的护理 便于观察患儿切口,将患儿放置保温箱内保暖。密切观察切口有无 渗液、渗血,敷料固定是否良好,如切口敷料外观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 换药,并观察和记录渗出液的颜色、量,做好交接工作。固定尿布时应该 避开切口敷料,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各 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使患儿保持安静,当患儿哭闹时给予安慰奶 嘴进行安慰,提高静脉穿刺时成功率,翻身及更换尿布时动作轻柔,减少 患儿哭闹,避免切口裂开。 2-3造瘘口护理 密切观察造口肠段有无回缩、出血、坏死等现象。造瘘早期患儿多处 于辐射台或暖箱内,早期由于黏膜脆弱,会有较多黏膜出血,需给予生理 盐水清洗造瘘口,一旦有大便排出需及时用棉签搽拭,盐水清洗,造瘘121 局部涂络合碘消毒。由于造瘘口排便不定时,且肠液容易污染切口及娇 嫩的皮肤形成皮炎,所以,早期可应用婴儿专用造瘘粉保护皮肤,皮肤糜 烂时造瘘口周围需涂硼酸氧化锌膏;待患儿开始经口喂养,经造口排泄 物增多时,采用一次性造口袋,造口袋开口间隙应测量瘘口大小后剪开, 粘贴处应对准瘘口,与干燥皮肤平整粘贴,就不容易侧漏。小肠造口的并 发症更高于结肠造口,成为小儿造121护理的难点[21。新生儿因皮肤角化层 较薄、皮下血管丰富、汗腺分泌旺盛,造口常建于切口之上,更容易发生 皮肤溃烂或感染 。 2.4胃肠减压护理 减轻腹部张力,胃肠减压是首选方法,胃肠减压管的放置时间根据 病情决定,胃管妥善固定,经常检查,防止胃管扭曲、阻塞、脱落。注意观 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气味,24h更换负压吸引器一次,并做好标识, 胃管隔Et更换一次,各种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精确统计及记录 24h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压管压 力不宜过高,负压根据胎龄、日龄、体重不同,所使用的压力不同,一般用 5ml注射器回抽净胃内容物,负压为30~40mmhg。患儿持续禁食水,应 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每日3次,如患儿口腔内分泌物多 时要随时进行清洁。 2.5全静脉营养护理 由于手术患儿长期禁食,肠道功能欠佳,为满足机体的需要,维护器 官、组织细胞功能,完全依赖全静脉营养,采用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 剂、维生素的混合液静脉输注,每天所需的液量是根据体重及日龄所计 算出来的,合理安排每日所需液体的速度及顺序,保证每日补液能在24 小时内匀速的泵入,液体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心脏及肺的负担,应根 据患儿体重及目龄计算液体泵人的速度,必要时给予双通道泵人。由于 疗程长,患儿又长期静点高渗性液体,注意保护血管,输液时应密切观察 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及液体外渗,及时处理。 2.6控制感染 感染也是提高NEC救治率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中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以及院感监管,密切监测体温,加强空气、物体表 面、新生儿用物、各类诊疗用物等的消毒隔离,注意手卫生[4】,加强基础 护理。做好家属沟通解释,患儿病情重,病程长,晚期NEC死亡率高,并 发症多,造瘘口护理难度大,要主动与家属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定时向家属详细讲解治疗护理问题及患儿恢复近况,讲解成功治疗和护 理的案例,以增强家属信心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7出院指导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的护理较复杂,易发生继发性感染, 家长心理负担重,易产生焦虑情绪、失去耐心,护士应详细介绍疾病与健 康知识宣教,消除家长的心里顾虑,树立信心,教会家长正确的护理及注 意事项和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嘱家长给患儿衣服要选择柔软、舒适,避免 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避免剧烈活动。 3 小结 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确诊困难,缺乏准确可靠的辅助诊断 指标,但此期却是保守治疗的最关键时期,因此,严密观察病情显得极其 重要 。晚期病情危重,要严密观察呼吸、循环的变化,使胃肠减压通畅, 切口及造瘘口周围保持清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有效地实 施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 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德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6) :444—447. [2】陈劫,张玉侠,顾莺等新生儿回肠造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的护理 【M】.中华护理杂志,2012,8,47(8):739~740. f3】姚文英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自理教育中的整合运用 全 科护理,2010,8,8f8)下旬版(总第189期):2247~22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