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3题;共47分)
1. (2分) (2016高一上·黄骅期中)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 . 研究足球运动员梅西踢出香蕉球的运动成因时,足球可看成质点
B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C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D . 研究正在进行花样滑冰比赛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时,运动员可看成质点
2. (2分) (2019·江苏模拟) 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 大地 B . 太阳 C . 运动员 D . 步行的人
3. (2分) (2017高一上·易县期末) 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 ) A . 力 B . 速度 C . 时间
第 1 页 共 17 页
D . 位移
4.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 . 速度 B . 加速度 C . 位移 D . 功率
5. (2分) 高度为h的升降机,以速度v匀速下降,从升降机顶部自由掉下一个小物体,它碰到升降机底部的时间跟升降机静止时相比较( )
A . 长些 B . 短些 C . 一样长
D . 与升降机速度有关,故无法确定
6. (2分) (2016高一下·延津开学考) 如图所示运动图象中,哪幅图说明物体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
A .
B .
C .
D .
第 2 页 共 17 页
7. (2分) (2017·青浦模拟) 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原来在地面上静止的重物向上提起,重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前3 s内的加速度比最后2 s内的加速度大 B . 最后2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C . 前3 s内拉力功率恒定
D . 最后2s运动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增加
8. (2分) (2017高一上·双流期中) 爬竿运动员从竿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时间2t,后再匀减速下滑时间t恰好到达竿底且速度为0,则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 1:2 B . 2:1 C . 1:4 D . 4:1
9. (2分) 有四个在一条直线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分别如下,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 ) A . 10 m/s B . 54 km/h C . 0.72 km/min D . ﹣20 m/s
10. (2分)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 位移
第 3 页 共 17 页
B . 路程 C . 质量 D . 时间
11. (2分) (2016高一下·陕西期中) 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 加速度为2m/s2
B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 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4m D .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12.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开学考) 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提出了“把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连在一起下落,与单独一个物体下落比较,是快了还是慢了”的问题( )
A . 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B .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 .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13.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物体压入水中时,其重力仍然不变 B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 . 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D .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14. (2分) (2017高二下·淄川期末) 如图用水平力F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17 页
A . 水平力F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和水平力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 若水平力F增大,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D .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5. (2分) 手拿起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 . 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 . 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摩擦力和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6. (2分) 下列有关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两个分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下滑分力,大小为Gsinθ B . 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cosθ C . F1是斜面受到的摩擦力
D . 由于重力的存在,物体同时受G、F1、F2的作用
17. (2分) 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如图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O,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角度θ。风力F与m、
第 5 页 共 17 页
θ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F = mgsinθ B . F = mgcosθ C .
D . F = mg/tanθ
18. (2分) (2020高一上·青岛期末) 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 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
B .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C . 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 . 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19. (2分) (2017高一上·和平期末) 下列各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7N、5N、1N B . 4N、8N、8N C . 4N、10N、5N
第 6 页 共 17 页
D . 3N、4N、8N
20. (2分) (2019高一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D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B球的重力为2G,C球的重力为3G,细线AB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37°,细线CD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53°,则( )
A . AB绳中的拉力为5G B . CD绳中的拉力为3G C . BC绳中的拉力为2G
D . 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53°
21. (2分) (2017高一上·辽宁期中) 如图,一个重为G的吊椅用三根轻绳AO、BO固定,绳AO、BO相互垂直,α>β,且两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A、FB ,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则( )
A . FA一定大于G B . FA一定大于FB C . FA一定小于FB
D . FA与FB大小之和一定等于G
22. (3分) (2017高一上·青羊期末) 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一个小型起重机起吊重物的示意图.一根轻绳跨过光滑的动滑轮,轻绳的一端系在位置A处,动滑轮的下端挂上重物,轻绳的另一端挂在起重机的吊钩C处.起吊
第 7 页 共 17 页
重物前,重物处于静止状态.起吊重物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吊钩从位置C竖直向上缓慢的移动到位置B,然后再让吊钩从位置B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到D,最后把重物卸载某一个位置.则关于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吊钩从C向B移动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 B . 吊钩从C向B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 C . 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 D . 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
23. (2分) (2017高一上·蚌埠期末) 爱因斯坦曾经设计了一个真空中的理想实验室,在这个实验中,当电梯(内部为真空)相对于地球静止时,封闭在电梯里的观察者发现,从手中释放的苹果和羽毛落到电梯底板上,当电梯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观察者发现从手中释放的苹果和羽毛会停在空中而不下落,以下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梯相对地球静止时,释放后的苹果比羽毛先落到电梯底板 B . 电梯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释放后的苹果和羽毛受到的合力为零 C . 以自由下落的电梯为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也是成立的
D . 在自由下落的电梯里,观察者不能仅从苹果和羽毛的运动现象判断引力是否存在
二、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24. (5分) (2017高二上·嘉兴期中) 军军同学进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 下列要求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 A . 两细绳必须等长
第 8 页 共 17 页
B . 拉橡皮条的两条细绳夹角越大越好 C . 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 . 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示数之差尽可能大
(2) 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都为5N,最小刻度为0.1N.实验时,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请从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甲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 N.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5. (6分) (2017高一上·福州期中)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以下是某组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0.02秒,用直尺测得S1=1.9mm,S2=5.8mm,S3=9.7mm,S4=13.6mm,S5=17.5mm,S6=21.4mm.
第 9 页 共 17 页
(1)
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B . 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C . 打点计时器应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 D . 打点计时器应接在4~6V的交流电源上
E . 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是重物和纸带受到的空气阻力的摩擦力 (2)
计算出打下点5时重物的瞬时速度是v5=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根据逐差法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 论述与计算题 (共3题;共45分)
26. (15分) (2020高一下·泸县月考)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长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
,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
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第 10 页 共 17 页
(1) 管第一次落地时管和球的速度; (2) 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
(3) 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恰好没有从管口滑出,则此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27. (15分) (2016高二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
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
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
若人的质量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8. (15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一半球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从半球顶部沿半径方向竖直向下开一光滑小孔,孔上端固定在半球体上有一光滑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m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成 角,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若已知m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0.8,cos
=0.6
第 11 页 共 17 页
(1) 假设题中 球体的摩擦力为多少?
,当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为多少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为零?此时地面对半
(2) 假设题中 ,要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求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的取值范围.
(3) 假设题中 取值范围.
,要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求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成 角的
第 12 页 共 17 页
参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3题;共4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第 13 页 共 17 页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24-1、
24-2、
24-3、
25-1、
25-2、
25-3、
25-4、
三、 论述与计算题 (共3题;共45分) 第 14 页 共 17 页
26-1、
26-2、
26-3、
27-1、
27-2、
第 15 页 共 17 页
27-3、
28-1、
28-2、
第 16 页 共 17 页
28-3、
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