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眶|园啊目匿一2014年3月第12卷第8期 而>5岁肺炎患儿中,其发生率可达50%口】。阿奇霉素治疗d,JL支原体 ・中医中药・169 炎临床疗效可靠安全,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但临床作用机制还有 肺炎临床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备受儿科医师青睐。但是由于支 原体肺炎的病程较长,长时间静脉点滴药物的患儿依从性差,影响疾 病的治疗,并且单一的西医治疗停药后容易出现反复,故目前多主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口】。本文结果显示中药宣肺清解汤配 合阿奇霉素治疗MPP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的改善也明 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与以研究往结果一致 】。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中医学“咳嗽”、 “肺炎喘嗽”范畴,中医 常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笔者认为现代儿童多膏梁厚味,脾胃积热,支 原体为风温热毒,感邪易从热化,痰热闭肺,痰瘀互结是支原体肺炎 的重要病机,这与病理发现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气管、支气管充血水肿 使之狭窄,同时因黏液腺分泌不足而出现痰液黏稠引起呼吸道阻塞的 机制相同 ]。故治疗时应用自拟方宣肺清解汤,全方诸药配合宣肺开 闭,清热涤痰、佐以活血化瘀,痰瘀并治,及时的清除支原体感染产 生的内毒素,从而减轻其对机体的损伤,瘀血去则脉络通,肺气畅、 痰浊清,邪去正安 ”。若发病之初不能及时祛邪,待患儿正气受损只 会使病情缠绵难愈。 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而且本方法对重症肺炎及有肺外损伤患儿的治 疗缺乏有效证据。 参考文献 [1]邹辉孙晓虹.中医药治疗,J L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进展[J].中 国实用医药,2011,6(6):242—244. [2】 曾静好.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 药卫生导报,2013,19(4):513—515. [33] 杨玲王令,李江全冲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JL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4):278-279. [4]戴勇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41例[J].中医药学 报,2012,40(6):94—96. [5]张虹.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近况[J].中国医药指 南,2012,10(36):295・297. [6] 张彬.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 析[J].中外医疗2013,32(1):116—117. [7]宋惠宵马婷.浅谈痰热瘀血与小儿支原体肺炎[J].实用中医药杂 志,2010,26(1):59. 综上所述,中药宣肺清解汤联合西药阿奇霉素治疗4",JL支原体肺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42例临床观察 韩卫东 高明君 (安徽省利辛县王人中心医院,安徽毫州236714)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 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并配以地西泮抗胆碱药以及维生素类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合用苓桂术甘汤根据临床辨证 加味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4.6%,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s)。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满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梅尼埃病;中西医结合;苓桂术甘汤 中图分类号:R76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08—0169—02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最具有描述性的组织病理特征 是内淋巴积水。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耳胀满感,伴 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且反复发作。 该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10万 听力损失,至少1次纯音没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③伴有耳鸣 和(或)耳胀满感,④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倍他司汀500 mL静脉滴注qd,口服谷维素20 mg,tid, 地西泮10 mg,tid,维生素B6 20 mg tid,根据病情加用山莨菪碱或双 氢克尿噻等。 1.3.2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加用苓桂术甘汤(茯苓30 g,桂 人中的发病人数为513[ J。多发生于30 ̄50岁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 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多半为单耳发病。病因不明。笔者采取西医治 疗的基础上合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42例,取得比较满意疗 效,现报道如下。 枝20 g,白术15 g,甘草6 g)基本方。根据临床证辨证加味,中阳不 足,饮停中焦,清阳不升者,宜温脾化痰加党参、泽泻、代赭石t脾 。肾阳虚,呕吐不思饮食者加紫苏叶、半夏等,1日1剂,水煎,早晚各 服一次,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 1.4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听力检查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治疗后两年的最后半年每月平均眩 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半年每月平均发作次数进行比较,明显减少(基 本控制)。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缓解,且发作频率 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未控制)。 2结果 观察组42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显效率83.3%,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l例梅尼埃病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18例, 女2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2个月~5 年。观察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2岁, 平均年龄49.5岁,病程2个月~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 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及中华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2006年贵阳会议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 I。① 发作性旋转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 min或更长,②波动性 170・中医中药・ 有效率95.2%;对照组39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显效率 38.4%,总有效率84.6%,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 的意义(P<0.叭)。 March 2014,Vo1.12,No.8 降,阳应风化,发为眩晕。胃失和降,则伴发吐逆。故梅尼埃病并非 凡痰直接为患,实乃水饮内阻,阳应风化所致。治疗则眩可愈,吐可 止。元代朱震亭有“眩晕以治痰为先”之说,汉代张仲景亦有“痰饮 致眩”之论,其代表方剂为《金匮要落》温阳化水之苓桂术甘汤。方 为: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主治中阳不足,饮停心 下。方中茯苓为君药,健脾渗淡利湿,祛痰化饮;桂枝即可温阳化饮又 可助茯苓化气以行水,且兼平冲降道之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中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梅尼埃病为一种突然发作的非炎性迷路病变,组织 病理学变化为膜迷路积水。主要表现为蜗管和球囊积水,而椭圆囊、 半规管及内淋巴囊积水不明显 ]。然而膜迷路积水的是如何产生的却 难以解释清楚,可能由于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对内淋巴液的吸收障碍 所引起,诱发水、离子微循环失衡干扰内淋巴电位 】。发病原因目前 尚不十分明确,各家学说不一,尚无定论。免疫反应、病毒感染、炎 症和供血不足可能是该病的诱因。尚无使本病痊愈的治疗方法。目前 多采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迷路积水为主的药 物及手术治疗。作者用倍他司汀改变缺血细胞的代谢,选择性舒张缺 焦健运,则水湿自除;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为使。为临床上健脾渗 湿,温化痰饮之良方。配伍严谨,温而不燥,利而不峻。实为治疗痰饮 之和剂。但不可拘泥,应根据临床辨证论治,加味或增减药物剂量。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优于单纯西 药治疗,明显控制复发和减少复发,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 参考文献 [11 Havi]a M,Kentala E,Pyykko I.Prevalence of Meniere S dis・ease 血区血管,缓解局部缺血;地西泮多用于急性发作期,可减弱前庭神 经核的活动,控制眩晕;双氢克尿噻能改变内耳液体平衡,使内淋巴 减少,有效控制眩晕等。 in general population of Southern Finland J[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3(5):762—768. 梅尼埃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痰 饮内停,上蒙清窍。病理因素说则考虑为风、火、痰。如历代医家有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无痰不作眩”、 “无虚不作眩”等认识。对 于眩晕的辩治,古今医家观点颇不一致。叶天士云:“除痰须健中, 熄风可缓眩”,运用健中祛痰法治疗中阳不足之眩晕。《素问.经脉别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 学分A.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杂志,2007,42(3):16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23. 论》云: “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 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明示人体水液正常运 行情况。若脾胃运化无常,谷人胃不能散其精则聚液为痰,水入胃不 能化其气则凝水为饮,脾胃健运失司,水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 [4]陈小云.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40例【J].中国中医急 症,2011,20(12):2037. [5]舒士敏,顾洁.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 50例[J】.河北中医,2010,32(4):593. 临床观察祛风通络汤加减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失语 刘琼英 (四川岳池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638300) 【摘要】目的总结本院验方祛风通络汤加减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失语方, 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 治的86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参考组患者祛风通络汤治疗,观察组惠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给予患者舌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9.5%,两组数据 比较差异显著,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针联合祛风通络汤治疗中风后失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祛风通络汤;舌针治疗;中风后失语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08--01 70一O2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可引发多种后遗 症,中风后失语是中风症后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15 g、水蛭5 g、胆南星、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各10 g,归 尾20 g,l剂/次,水煎后早晚各服一次。同时给予患者血脂、血糖、 血压等调整,脱水患者适当进行颅内降压,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 笔者对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失语患者进 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衡。患者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间隔休息2 ̄3 d,共 进行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舌针洽疗。采用靳氏舌三针 治疗:第一针在下颌缘及颌下正中一寸舌骨凹陷之间,即上廉泉;第 二、三针分别在上廉泉旁0.8寸处,同时加通里、玉液、金津及哑门 四穴 】。辅助穴:上肢偏瘫患者同时配内关、尺泽及极泉三穴,下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失语患者,男 47例,女39例,年龄45 ̄81岁,平均年龄67.3岁。患者失语评级:0 级17例,l级29例,2级32例,3级8例。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7个 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 别、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偏瘫患者配三阴交、委中、丰隆及足三里。采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 针,长度2.5 ̄4 cm,直径0.35 nlm。进行操作时,患者仰卧,用75%酒 精进行消毒,单手迅速穿刺,针尖朝舌根45。~60。斜刺入,刺入深 度以25 ̄35 mlyl为宜,得气基础上,缓慢插捻转20 s,患者舌根出现胀 给予参考组患者祛风通络汤治疗,主要药方:天麻1 5 g、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