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电力公司同业对标人力资源管理现场交流
会上的欢迎词
湖北省电力公司
创一流同业对标管理评价办法 (讨 论 稿) 二○○七年十二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建立和完善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常态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同业对标与业务管理工作的相互结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实施细则》和《国家电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管理工作评价办法》(试用)等规定,并结合湖北省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湖北省电力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管理工作评价的内容、职责分工、程序和要求。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公司、地市公司(含超高压公司、省输变电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管理工作的评价。各地市公
1
司可结合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评价办法,对所属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施评价。
第二章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评价的内容 第一节 同业对标指标体系
第四条 按照管理职责对省公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进行责任分解,明确指标管理流程和责任界面,并将指标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指标管理的全过程中。
第五条 细化分解省公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明确各级分解指标及相应支撑指标,形成基础指标体系。 第六条 明确基础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关键控制点和基础统计源,建立以统计源为基础的统计资料,并对基础指标体系进行跟踪分析和管理预控。
第七条 建立本单位涉及同业对标的基础资料库和历史数据库,积累同业对标指标数据。指标数据库与“省公司同业对标信息管理系统”衔接,符合公司信息化工作总体要求,归档齐全,查询检索便捷。
第 同业对标指标数据与相关信息发布符合公司商业秘密保护要求。不发生涉及同业对标指标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失泄密事件。
第二节 同业对标评价体系
第九条 地市公司应依据省公司指标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办法,参照省公司指标评价的范围与指标权重设置,突出
2
“安全、质量、效益”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指标评价办法。
第十条 定期组织对所属单位同业对标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同业对标指标评价报告。
第十一条 遵循同业对标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各项专业管理评价办法,定期开展专业管理评价工作,激励、引导所属单位强化业务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各相关专业部门应依据专业管理标准体系,定期对管理标准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专业管理目标与措施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专业管理流程的科学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性等方面实施管理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工作机制。
第十三条 建立经常性的同业对标管理工作分析评价机制,及时发布或通报单项业务工作情况。定期(季度或半年度)分析总结同业对标整体推进工作情况,分析和总结报告在各单位部门内部进行交流共享。
第十四条 按照指标与管理兼备的原则,在年度同业对标工作指标评价与管理评价基础上,树立本单位年度同业对标综合管理工作标杆。
第三节 同业对标管理控制体系
第十五条 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价值理念正确,同业
3
对标工作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及绩效目标明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纳入公司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六条 完善同业对标组织机构、领导体系、管理网络和工作机构,建立对标工作组织保证体系。强化同业对标工作管理与协制机制,落实指导、监督与保障工作的管理责任。同业
对标工作各级组织领导体系运作正常,能快速响应国电网公司、省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工作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 依据本单位同业对标工作实际,建立并执行同业对标工作各项制度规范。定期对制度规范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规范。
第十 制定同业对标年度工作计划、主要指标年度目标和管理控制措施计划,并分季度或月度逐项分解实施,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对重要工作项目,限期完成。 定期召开同业对标工作例会,明确工作例会程序及内容,提高例会工作实效。
第十九条 坚持真实、科学、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指标分析工作。
组织开展同业对标指标评价工作,通过指标分析查找关键因素,明确指标改进的重点和工作努力的方向。
运用同业对标指标“四种分析”等分析方法,定期开展各专
4
业管理指标诊断分析工作,挖掘指标背后的管理问题,形成改进措施计划,监督实施,并在后期分析工作中,对实施情况与效果进行评估。
加强业务指标诊断分析模板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积极探索本单位各专业管理工作模板。
第二十条 规范指标统计、审核与报送管理过程,统计报送严谨规范,上报及时、准确。对于省公司发送的“同业对标预警
通知单”,按时返回“同业对标预警督办单”。 不发生迟报、漏报和错报情况。
开展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核查工作,不发生指标数据核查重大问题。
第二十一条 强化同业对标交流工作,组织公司内部以及与其他公司相互间的同业对标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组织安排有序,有相应交流成果。
第二十二条 加强同业对标管理理论与实践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年度同业对标工作教育培训纳入公司综合培训计划并规范实施。
第二十三条 重视同业对标沟通与信息工作,利用同业对标信息简报、工作座谈会或内部网站等形式,宣传报道公司同业对标工作理念、发展方向与绩效目标,组织和发布同业对标工作信息,促进同业对标信息沟通与交流,开拓员工思
5
维,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第四节 典型经验
第二十四条 按照省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典型经验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单位典型经验管理办法。
通过指标与管理评价,组织各类标杆单位及管理规范与创新单位总结管理经验,经公司主管业务部门推荐,公司审核发布各专业管理典型经验,并报省公司备案。
典型经验库实行动态管理。典型经验库的内容每年进行复审、
篇二:人力资源同业对标重要意义 浅谈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的重要意义
摘 要:以同业对标为目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该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同业对标指标进行分析、解释、比较,通过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梳理现有的业务流程,最后进行采取措施的评价和改进,将经实践证明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提炼制订形成企业的标准、制度,持续改进。把同业对标工作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严格控制用工总量,确保职工人数零增长。通过同业对标工作有助于我们系统优化内部资源,有助于企业培育一种不断学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把同业对标工作变成企业加快发展、“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
6
自觉行动。 关键词:同业对标 人力资源 指标分析 措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同业对标管理拥有更直观、更便捷的优点,可以把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及模式应用到自身的管理上来,因而同业对标管理也是电力企业少走弯路通往成功的最佳路径。同业对标管理方法蕴含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1 同业对标的基本概念和在电力企业中的作用 1.1 同业对标含义
篇三:XX供电公司同业对标工作总结 XX供电公司同业对标工作总结
XX年,XX供电公司以《XX省电力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施细则》、《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标准》和《XX供电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施办法》为准则,按照省公司XX年企业管理工作会议和省公司、XX供电公司年中会议精神指示,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省公司提出的 “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和 “一强三优” 的战略目标,以目标管理和同业对标为手段,以管理对标为核心,以提升绩效为目标,将同业对标与目标管理、基础管理有机结合,完善对标工作机制,
7
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前提,以“安全管理、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这五大指标评价体系为工作内容,以强化管理、加快发展、提高素质、文化建设为依托,实现全面推动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深入开展,实践“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全公司范围内创造争先进位的工作风尚。
一、XX 年同业对标工作开展情况 (一)XX 年同业对标主要工作 1、组织落实,制度健全
XX供电公司在二○○七年度对标工作中,先从组织入手,健全组织机构,调整了同业对标的领导小组和
各个工作小组,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创一流同业对标管控单元和成员的通知》(XX计企【XX】65号文)和《关于调整创一流同业对标机构和成员的通知》(XX计企 【XX】67号文)等文件,保证对标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加强同业对标工作的计划指导。XX年年初公司以正式文件下达了《XX供电公司XX年度同业对标工作计划》(XX计企【XX】40号文)。
三是加强了同业对标与综合统计管理、综合计划、经济活动分析计绩效考核的衔接,将同业对标工作与公司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有机结合。
四是修订了公司指标管理办法和评价办法
8
2.加强层级管理,确保同业对标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按照“谁主管业务、谁负责指标”的原则,逐层逐级抓落实。公司与机关相关部室、基层单位签订《XX年度经济责任考核责任书》中,将同业对标纳入到了年度经济责任目标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压力传递到位。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班组和每位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高同业对标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确保同业对标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对同业对标指标进行逐项分解,做到部门工作有指标,人人身上有任务。计企部对各相关部室负责的指标进行细化安排,各部室领导要按照分工具体负责并落实到专人,同时按专业类别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各基层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公司部署,对班站逐层逐项分解指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各部室、各单位要不断完善本部门、本单位指标体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和闭环管理原则,及时分析、发现、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注重不断提高小指标,全力
推进大指标,为公司整体指标优化做出贡献。 3、深入开展指标分析,落实整改措施。
坚持每月的对标工作例会,细致分析指标情况,提出下月的整改措施,考核整改工作的开展情况。
9
4、开展专项流程的诊断分析。为确保各项指标的争先进位,公司从单一的指标分析走向综合全面的指标诊断,挖掘提高指标的潜力。首先进行指标分类,分出优势指标和劣势表,对优劣、势指标是先天条件自然形成的还是主观努力造成的。根据分析结果对劣势指标制定对策和措施,狠抓落实,注重主观整改的效果。
5、针对可靠性组织电网运行和营销服务专项活动。 XX年按照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组织各变电站站长、调度人员、检修工作负责人认真学习了《XX省电力公司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管理规定》、《XX省电力公司提高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管理措施》等管理规定,深入领会同业对标工作的实质精神。另外结合8月份国网公司组织的可靠性培训工作,深入学习《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管理工作手册》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电力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补充说明(XX年3月修订版)》的内容,制定出XX供电公司关于有关设备检修时间、预试周期的管理规定,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检修时间,以获取设备的最大可用性,优化、合理安排计划检修时间,确保检修质量,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5、进行了最佳实践的学习、推广与总结。 (二)同业对标工作的突破和创新
1、XX年XX公司针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专项梳理,利用杜
10
邦图进行指标体系分解,分析各指标之间内在联系,理出过程指标和终端指标。理清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对相互关联指标的不单独看一个指标本身是大好还是小好,要进行综合平衡,对指标数据进行优劣分析。
2、针对个别指标开展一些专项工作探索,如针对电费回收首先公司开始建立催费例日制度,总结、归纳催费工作和经验,为考评催费工作、界定催费责任等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其次,针对马钢二能源大用户,经过多次与马钢二能源协商,达成协议,对其实行分旬抄表、分旬划拨电费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公司电费回收的风险。
3、加强电网可靠率指标考核管理。尤其是对综合检修工作加强管理,合理统计相关设备的检修时间。 二、XX 年指标完成情况及简明分析
XX年XX供电公司同业对标指标综合评价总得分388.21,位居全省第五位,处于B段。其中安全管理得分133.13,全省排名第17;资产经营得分116.25,全省排名第1;营销服务得分31.5,全省排名14;电网运行得分48.25,全省排名16,人力资源得分59.15,全省排名2。具体分析如下: 1、资产经营
(1)人均贡献毛益指标
指标情况:本指标XX年累计值是179.86万元/人,上年同期指标值为147.58万元/人,同比增长32.28万元/人,增
11
长率21.87%,年度指标变化也呈现良好趋势。
指标变化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本期主营业务收入315686万元,上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为257050万元,同比增加了58626万元,增长率22.81%。 (2)、单位电量供电成本
本期指标情况:XX年单位电量供电成本是47.82元/千千瓦时,上年同期值为48.31元/千千瓦时,同比下降0.49元/千千瓦时,下降幅度为1.01%。 (3)固定资产创收能力
本期指标情况:本期固定资产创收能力指标值是25441.99元/万元,上年同期指标值是25910.94元/万元。同比下降468.95元/万元,下降1.81%。 指标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本期主营业务同比增加了58626万元,增长率22.81%。
本期固定资产原值平均值为128624.39万元;上年同期固定资产原值平均值为102484万元,同比增长25.51%。资产平均值增长大于收入增长幅度。 (4)应收账款周转率
本期指标情况: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34.67次,上年同期值是90.87次,同比增加43.8次。月度和年度该指标都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
12
简要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