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防学习资料

消防学习资料

来源:华佗小知识
1

安全生产培训资料

(第二部分)

编制: 审核: 2013 编辑本段作用和意义

1.为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绩效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2.有助于推动《消防安全法》的贯彻执行;

3.使组织的成员固有一种消防安全意识并转变为主动、自愿的常态行为,提

高企业消防安全制度执行与管理水平;

4.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5. 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

立法目的: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3、

消防安全原则: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消防器材知识

1、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灭初起火灾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厂、企业、机关、商店、仓库,以及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几乎到处可见,已成

2

为群众性的常规灭火武器。

2、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碱、清水、卤代烷灭火器。

3、目前我国研制成的空气泡沫灭火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灭火器具。它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水层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来扑救各种油类和极性溶剂的初起火灾。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夺液面的温度(吸热),使液体表面降温,另一方面液体完全被泡沫覆盖以后,形成一个隔绝层,隔断空气与液面的接触,火就被扑灭了。

4、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如煤尘、铝粉、

面粉等。其次,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5、用电话报火警。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要讲清楚是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有无爆炸危险品等情况;要讲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所用的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询问情况,准确、简洁的给予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时可以挂断电话。报警后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6、向周围群众报警。

1)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宿舍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

器具的方法报警。

2)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起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7、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

品。

8、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

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

9、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

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1)隔离灭火法。(2)窒息灭火法。(3)冷却灭火法。(4)抑制灭火法。 10、 常见的点火能源可分为四大类: (1)机械火源:如摩擦、撞击、绝热压缩等。 (2)热火源:高温表面、热射线(包括日光)等。 (3)电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

(4)化学(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学能、发热自燃等。

11、 引发火灾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引发爆炸的条件

是:爆炸品(内含还原剂和氧化剂)或可燃物(可燃气、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如果我们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条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

(1)预防性措施。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把预防性措施分为两大类:消除导致火

爆灾害的物质条件(即点火可燃物与氧比剂的结合)及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

(2)性措施。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蔓延扩大及减少其损失的措施。如安装阻火、

泄压设备,设防火墙、防爆墙等。

(3)消防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在万一不慎起火时,能及时扑灭。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初

期将火扑灭,就可以避免发生大火灾或引发爆炸。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4)疏散性措施。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飞机、车辆上设置安全门或疏散楼梯、疏散

通道等。当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时,能迅速将人员或重要物资撤到安全区,以减少损失。 12、为了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灾害的物质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在生产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物。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及研制新材料,以不燃物或难燃物代替

可燃易燃物,以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是工业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应首先加以考虑。如以阻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以不燃或难燃溶剂代替易燃溶剂(如汽油、苯等);在矿井下用金属、水泥支架代替木支架等,都属此类措施。

(2)在爆炸危险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可燃物(可燃气、蒸气、粉尘)浓度保持在安全限度(爆

炸下限十安全限度)以下。

(3加强爆炸危险物的管理。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中都要根据其特性采取有

4

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3、目前发现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主要有: (1)金属行业(镁、钛、铝粉等) (2)煤炭行业(活性炭、煤尘等) (3)合成材料行业(塑料、染料粉尘等) (4)轻纺行业(棉尘、麻尘、纸尘、木尘等) (5)化纤行业(聚酯粉尘、聚丙烯粉尘等) (6)军工、烟花行业(火药、炸药尘等) (7)粮食行业(面粉、淀粉等)

(8)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棉花尘、烟草尘、糖尘等) (9)饲料行业(血粉、鱼粉等)

14、干粉灭火器是一种效能较好的灭火器。它是一种细粉与二氧化碳的联合装置,靠二氧化碳气体

作为动力,将粉 末喷出与燃烧发生化学反应抑制火势的发展,从而扑灭火灾。

15、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或喷),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或

提把),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干粉从喷嘴处向火焰喷射,形成浓云般的粉雾。扑灭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姿势,左右摆动胶管,由远及近,快速推进。如在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气喷粉, 则效果更佳。

16、能够有效地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燃烧或中止燃烧的物质,称作灭火剂。 17、对灭火剂的基本要求是:灭火剂效能高,取用方便,对人体和物体基本无害,成本低廉。 18、干粉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各种非水溶性及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石油气

等可燃气体火灾和一般带电设备的火灾。在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可与氟蛋白泡沫联用以取得更好的灭火效果,并有效地防止复燃。

19、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流动的并具有很好防潮、防结块性能的固体粉末,又称为粉末灭火剂。

目前分为两类:

(1)普通干粉灭火剂(又称BC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92%)、活性白土(4%)、云母粉

和防结块添加剂(4%)组成。

(2)多用途干粉灭火剂(又称ABC干粉灭火剂),是由磷酸二氢钠(75%)和硫酸铵(20%)以

及催化剂、防结块剂(3%),活性白土(1.85%),氧化铁黄(0.15%)组成。

20、干粉灭火剂平时贮存于干粉灭火器或灭火设备中。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将

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区。当干粉灭火剂与火焰接触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将火扑灭。

5

21、干粉灭火器:

(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

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2)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3)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4)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

不宜逆风喷射。

(5)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块要

及更换;每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若少于规定的重量或看压力表如下掉气压,应及时充装。 (6)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

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7)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8kg射程为5m,

时间12秒。(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 22、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

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2)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

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 (3)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4)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 23、卤代烷型灭火器(俗称“1211”灭火器和“1301”灭火器):

(1)“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剂。灭火时不污染物品,不留痕迹,特别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

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它的灭火原理也是抑制连烧的连锁反应,也适宜于扑救油类火灾。

(2)使用时要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即有药剂喷出。使用时灭火筒身要垂直,不

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它的射程较近,喷射时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扫射,向前推进,要注意防止回头复燃。

(3)“1211”灭火器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氮气压力,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药剂重量、压力,药剂重量

6

若减少10%时,应重新充气、灌药。

(4)“1211”灭火器,1kg有效射程2.5m,2-3kg射程3.5m,4kg射程4.5m,时间为8秒。“1211”推

车有效射程:25kg射程8m,时间20秒,40kg射程8m,时间25秒。 (5)卤代型灭火器由于对环境保护有影响,已不提倡使用。 24、泡沫灭火器:

(1)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

它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2)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

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 ,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3)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

(4)泡沫推车使用:先将推车推到火源近处展直喷射胶管,将推车筒体稍向上活动,转开手轮,

扳直阀门手柄,手把和筒体立即触地,将喷头直对火源根部周围覆盖重点火源。 (5)泡沫MP6m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时间35秒;65L的射程9m,时间150秒左右。 25、清水灭火器:喷出主要是水,作用与酸碱灭火器相同,使用时不用颠倒筒身,先取下安全帽,

然后用力打击凸头,就有水从喷嘴喷出。它主要是冷却作用,只能扑救一般固体火灾(如:竹木、纺织品等),不能扑救液体及电器火灾。 26、不同类型的火灾灭火器的选择。

(1)扑救A类火灾即固体燃烧的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2)扑救B类即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

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泡沫灭火器不能灭B类极 性溶性溶剂火灾,因为化学泡沫与有机溶剂按触,泡沫会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这样就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醇、醛、酮、醚、酯等都属于极性溶剂)。

(3)扑救C类火灾即气体燃烧的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4)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5)对D类火灾即金属燃烧的火灾,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定型 的灭火器产品。目前国

外灭D类的灭火器主要有粉装石墨灭火器和灭金属火灾专用干粉灭火器。在国内尚未定型生产灭火器和灭火剂珠情况下可采用干砂或铸铁沫灭火。 27、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其标志的识别

常见的手提式灭火器只有三种: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手提式卤代型灭

7

火器,其中目前,在宾馆、饭店、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多数是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俗称“ABC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油、加气站等场所使用的是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俗称“BC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初期火灾的扑救

火灾在初起阶段最容易扑灭 ,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一般固体可燃物燃烧时,在10至15分钟内,火源的面积不大,烟和气体对流的速度比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放出的辐射热能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的速度比较慢。可燃液体以及可燃气体燃烧速度很快,火灾的阶段性不太明显。因此,火灾处于初起阶段尤其是固体物质火灾的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就能将其扑灭。 报火警的意义和对象

经验告诉我们,在起火后的几分钟内,是灭火的关键时刻。 把握住灭火的关键时刻主要有两点:一是通知巡逻人员利用现场灭火器材及时扑救;二是同时向119指挥中心报警,以便调来足够的力量,及早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不管火势大小,都应及时报警。 报火警的方法及内容

1、向消防队报警。(1)拨叫火警电话“119” 。(2)没有电话且离消防队较近时,可采取其它方式到消防队报警。

2、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1)大声呼喊报警。(2)使用手动报警设备报警

(3)使用有线广播报警。4)派人到本单位及附近的专职消防队报警。(5)农村可 以使用敲锣等方法报警。

3、向本单位及附近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 报火警的内容

8

1、起火单位(个人)详细地址: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如果讲不清楚门牌号,也要说清楚在哪个区,所在建筑附近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如重庆渝北有个人和镇,华岩也有一个人和,如果报警只是说“人和”,就会给消防队造成混乱。

2、起火物种类及储量:说明了起火物种和储量,便于消防队调集力量时选择使用什么类型的车辆,调集多少车辆。

3、火势情况:便于消防队到场后迅速掌握火场情况,立即开展火灾救援工作。 4、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号码:经常有人报警后就关闭了手机或者离开了报警电话,如果报警人未将起火地点讲清楚,消防队也无法通过电话知晓起火地点,同时,留下电话号码,消防队在到达火场前可以随时通过电话了解火势的情况,便于快速调集增援。 人员的安全疏散:

1、《消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单位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着火单位内部人员若能充分利用火灾初期的这段时间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可避免重大伤亡。 2 、依据有关消防法规的规定,对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应急事故处置和初期火灾的扑救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建筑内部情况,具备引导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和应急灭火的能力。

3、利用高层建筑内部专用广播系统,以便在灾害事故状态下能够指导内部人员安全逃生。紧急情况下,播音员可用沉稳的声音告诉大家应当沉着,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迅速撤离到安全楼层。

(未尽之处有待完善,因编辑水平有限,敬请批评指正)

9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介绍

1、面罩 2、气瓶 3、瓶带组 4、肩带 5、报警哨 6、压力表 7、气瓶阀 8、减压器 9、背托 10、腰带组 11、快速接头 12、供给阀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由12个部件组成,现将各部件的特点介绍如下:

1、面罩:为大视野面窗,面窗镜片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具有透明度高、耐磨性强、具有防雾功能,

网状头罩式佩戴方式,佩戴舒适、方便,胶体采用硅胶,无毒、无味、无剌激,气密性能好。 2、气瓶:为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工作压力30MPa,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好,

瓶阀具有高压安全防护装置。

3、瓶带组:瓶带卡为一快速凸轮锁紧机构,并保证瓶带始终处于一闭环状态。气瓶不会出现翻转

现象。

4、肩带:由阻燃聚酯织物制成,背带采用双侧可调结构,使重量落于腰胯部位,减轻肩带对胸部

的压迫,使呼吸顺畅。并在肩带上设有宽大弹性衬垫,减轻对肩的压迫。 5、报警哨:置于胸前,报警声易于分辩,体积小、重量轻。 6、压力表:大表盘、具有夜视功能,配有橡胶保护罩。 7、气瓶阀:具有高压安全装置,开启力矩小。 8、减压器:体积小、流量大、输出压力稳定。

9、背托:背托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具有阻燃及防静电功能,

质轻、坚固,在背托内侧衬有弹性护垫,可使配戴者舒适。 10、腰带组:卡扣锁紧、易于调节。

11、快速接头:小巧、可单手操作、有锁紧防脱功能。

12、供给阀:结构简单、功能性强、输出流量大、具有旁路输出、体积小。

总得来说,是由压缩空气瓶、减压器、压力表、输气导管、头罩、背包等组成,能提供个人

10或15 分钟以上的恒流气体。可供处于有毒、有害、烟雾、缺氧环境中的人员逃生使用。 气瓶上装有压力表始终显示气瓶内压力,头罩或全面罩上装有呼气阀,将使用者呼出的气体排出保护罩外。由于保护罩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环境大气压力,所以环境气体不能进入保护罩,从而达到呼吸保护的目的。

该装置体积小,可由人员随身携带且不影响人员的正常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者

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简要阅读使用说明后即可正确操作。

10

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火魔无情,当你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你能够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从容逃离险境。

一、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 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二、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三、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受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四、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五、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六、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七、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八、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九、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

十、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11

十一、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十二、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十三、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十四、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十五、“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