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主体及砌体工程 实测实量操作细则

主体及砌体工程 实测实量操作细则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实测实量操作指南

1 目的

为了规范、统一工程实体质量评价方法,直观、清晰反映工程实体质量水平,特制订本操作指南。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 所有在建工程。 3 选点说明 3.1 项目部

要求项目部对每个楼层每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覆盖率100%。 3.2 公司层面

3.2.1 若所测工程为一个单体工程,则抽取3层进行测量评价,要求3层上中下均匀分布主

体工程,每层测量总量1/3的测量点。

3.2.2 若工程由两个及以上单体工程组成,测量评价根据班组数量,均匀分配到班组施工作

业所在的单体工程。若相关班组数量超过4个,按每超过1个增加25%测量点测量。 4 名词解释

超长混凝土墙:指诸如地下室外墙一类混凝土墙体长度L≥9m的混凝土墙。 普通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不含任何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或者类同)。

预留洞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含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体(或者类同)。

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5 混凝土工程 5.1 表面平整度

5.1.1测量对象:混凝土墙 5.1.2合格标准:[0,8]mm 5.1.3 测量工具:靠尺,塞尺 5.1.4 测量方法

5.1.4.1 超长混凝土墙

测量平整度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测量,靠墙边起测1尺水平尺(水平尺测量高度为1.5m,下同),接着靠墙根部呈45°测第2尺,以3m为周期,后面重复以上操作测量,如图1所示测。

墙第一尺第三尺第四尺第N尺第N+1尺1.5m地面第二尺3m3m3m

1

图1超长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图

5.1.4.2 普通混凝土墙

(1)当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1所示共测量3尺。

墙第一尺第三尺第二尺地面L≥3m 图2 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顶部和者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2所示共测量2尺。

墙第一尺第二尺地面1.5m≤L<3m

图3 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含混凝土柱),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5.1.4.3 预留洞混凝土墙

预留洞混凝土墙示意图如下(图3)。预留洞墙体平整度测量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如图5)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混凝土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混凝土墙体测量参照5.1.4.2 普通混凝土墙测量方法,门洞口测量如图4所示,两尺中任选1尺测量,具体测量分解如图4所示。

2

墙地面L1L2

图4 预留洞混凝土墙

墙门洞地面L1地面L2图5 预留洞混凝土墙测量分解图

5.2 垂直度

5.2.1 测量对象:墙、柱 5.2.2 合格标准:[0,8]mm 5.2.3 测量工具:靠尺 5.2.4 测量方法

5.2.4.1 超长混凝土墙

利用2米靠尺测量,靠墙边300mm起,靠墙顶(若层高过高,靠尺顶端离地3m为宜)测第1尺,接着离3m后靠墙根部第2尺,以6m为周期,重复以上操作,详见图5。

3003m第一尺第二尺3m300第三尺第N尺3m3m第N+1尺

图7 超长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

5.2.4.2 普通混凝土墙(柱)

3

(1)当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测1尺,墙中间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测1尺。如图6所示共测量3尺垂直度。

墙第二尺第一尺第三尺300300地面L≥3m

图8 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3m)

(2)当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和墙顶各1尺,如图9所示共测量2尺。

墙第二尺300地面1.5m≤L<3m第一尺300

图9 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居中测一尺,如图10所示。

4

墙柱第一尺第一尺地面L<1.5m

地面第二尺

图10 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1.5m) 图11 混凝土柱垂直度测量 (4)混凝土柱

选柱子相邻的两个混凝土面,一面靠柱底居中测1尺,另一面靠柱顶居中测1尺,如上图(图11)所示。 5.2.4.3 预留洞混凝土墙

预留洞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与平整度测量类似,可以分解成三部分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混凝土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混凝土墙体测量参照5.2.4.2 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方法,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无需测量垂直度,具体测量分解参考图4、图5。 5.3 截面尺寸

5.3.1 测量对象:墙、柱、门窗洞口、预留洞 5.3.2 合格标准:[-5,8]mm

5.3.3 测量工具:5米卷尺或50cm钢尺

5.3.4 测量方法:每一个墙、柱子、门窗及预留洞口作为一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洞口高度小于1500mm的按上口往下300mm处测量)选作2尺测量,测量示意如图12。

墙或柱第一尺1200地面300第二尺

图12 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

5.4 顶板平整度

5.4.1 测量对象:顶板

5

5.4.2 合格标准:[0,15]mm

5.4.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塔尺(具有足够刚度的5m钢卷尺或者激光测距仪)

5.4.4 测量方法:利用激光扫平仪在任一标高打出激光水平面,在如图4所示的5个测量点位置,用塔尺(5m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顶住楼顶板,记录下激光扫平仪打在塔尺上的数据。根据记录下5个测量点的测量值,记录下最小测量值与其他4个测量值的差值(即极差),最后判断差值是否符合合格标准,顶板平整度测量点如图13。

300300300300第一点第五点第二点300300300第四点第三点300 图13 顶板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5.5 楼板厚度控制 5.5.1 测量对象:楼板

5.5.2 合格标准:[-5,8]mm

5.5.3 测量工具:楼板厚度检测仪

5.5.4 测量方法:此项操作需要至少两个人协作完成。测量时,两人手持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在楼板上下两个楼层,一人持发射探头在所测楼板下一个楼层,一人拿着接收探头(与仪器相连)在楼板所在楼层,两人通过对讲机联系,调节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放置在楼板上下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查看检测仪上感应信号强度,信号越强,表示上下发射探头和接受探头对位越准,读数越小,检测仪上显示的数据极为该点楼板厚度(自动记录最小值)。楼板厚度测量点如图14所示。

300300第一点第六点第五点300300第二点300第九点300第七点300300第四点第八点第三点

图14 楼板厚度测量点示意图

6

6 砌体工程 6.1 表面平整度

6.1.1 测量对象:砌筑墙 6.1.2 合格标准:[0,5]mm 6.1.3 测量工具:靠尺、塞尺 6.1.4 测量方法 6.1.4.1 普通砌筑墙

(1)当砌筑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下坎上部和斜砖底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15所示共测量3尺。

墙斜顶砖范围第一尺第三尺下坎范围L≥3m 第二尺地面图15 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砌筑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下坎上部和斜砖底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16所示共测量2尺。

墙斜顶砖范围第一尺第二尺地面下坎范围1.5m≤L<3m

图16 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砌筑墙体长度L<1.5m,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6.1.4.2 预留洞砌筑墙

预留洞砌筑墙示意图如下(图17)。预留洞墙体平整度测量跟混凝土工程类似,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如图18)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砌筑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砌筑墙测量参照6.1.4.1 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方法,门洞口测量如图17所示,两尺中任选1尺测量,具体测量分解如图18所示。

7

墙斜顶砖范围地面下坎范围L1L2

图17 预留洞砌筑墙

墙门洞地面L1地面图18 预留洞砌筑墙测量分解图

斜顶砖范围下坎范围L2

6.2 垂直度

6.2.1 测量对象:砌筑墙 6.2.2 合格标准:[0,5]mm 6.2.3 测量工具:靠尺 6.2.4 测量方法 6.2.4.1 普通砌筑墙

(1)当砌筑墙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下坎顶测1尺,墙中间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斜砖下测1尺。如图19所示共测量3尺垂直度。

8

墙斜顶砖范围300300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地面下坎范围L≥3m

图19 普通砌筑墙垂直度测量(L≥3m)

(2)当砌筑墙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下坎顶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斜砖下测1尺,如图20所示共测2尺。

墙斜顶砖范围300第二尺300第一尺下坎范围1.5m≤L<3m

地面图20 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居中测一尺,如图21所示。

墙第一尺斜顶砖范围地面L<1.5m下坎范围

图21 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1.5m)

6.3 门窗洞口尺寸

6.3.1 测量对象:砌筑门、窗洞口的宽度

9

6.3.2 合格标准:[-5,5]mm

6.3.3 测量工具:5m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6.3.4 测量方法:用卷尺检查窗洞口宽度,检查时需根据洞口设计尺寸检查,每个洞口选取离上下洞口300mm处的2个点测量,2个测量点所测数据中与设计值的最大值偏差,作为判断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门窗洞口尺寸测量示意如图22。

300第一尺第二尺300 图22 门窗洞口测量示意图

6.4 房间方正度

6.4.1 测量对象:砌墙完成的房间 6.4.2 合格标准:[0,10]mm

6.4.3 测量工具:5m卷尺、激光扫平仪 6.4.4 测量方法

墙砌筑之前先弹好20~60cm的控制线,做好相应的标记和保护措施。测量时,先架设激光扫平仪,使任一垂直方向激光面对准开间方向控制线,检查进深/开间方向激光垂直面和墙边的距离差,每面墙根部两端及中间共取3个测量点,所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极差,便是所测方正度的偏差值。方正度测量如图23。

砌体墙开间方向激光垂直面与控制线重合激光扫平仪第二尺300第一尺进深方向300第三尺

图23 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10

6.5 门窗洞口标高

6.5.1 测量对象:砌筑门窗洞口 6.5.2 合格标准:[-5,10]mm

6.5.3 测量工具:5m卷尺(激光扫平仪、激光测距仪)

6.5.4 测量方法:根据在砌筑墙体上的建筑标高线,测量门窗洞口两边的建筑标高线,每个门洞如图所示测两尺。测量所得两个数据与设计值差值的最大值(此处差值最大值非极差概念),作为所测门窗洞口判断合格的依据,门窗洞口标高测量示意图。

第一尺第二尺1m控制线

图24 砌筑门窗洞口标高测量

7 抹灰工程 7.1 表面平整度

7.1.1 测量对象:抹灰墙体 7.1.2 合格标准:[0,3]mm 7.1.3 测量工具:靠尺、塞尺 7.1.4 测量方法 7.1.4.1 普通抹灰墙

(1)当抹灰墙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中间测量1尺平整度,墙根向上200mm测1尺平整度,如图25所示共测量4尺。

墙第一尺第三尺第二尺第四尺200L≥3m 图25 普通抹灰墙平整度测量(L≥3m)

地面 11

(2)当抹灰墙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底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26所示共测量2尺。

墙第一尺第二尺地面1.5m≤L<3m

图26 普通抹灰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砌筑墙体长度L<1.5m,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4)对于一些超长的抹灰墙,其长度按抹灰前的砌体或者混凝土墙长度界定,划分为若干个普通抹灰墙或预留洞抹灰墙。 3.1.4.2 预留洞抹灰墙

参照4.1.4.3 预留洞混凝土墙操作细则测量平整度。 7.2 垂直度

7.2.1 测量对象:抹灰墙体 7.2.2 合格标准:[0,3]mm 7.2.3 测量工具:靠尺 7.2.4 测量方法

7.2.4.1 普通抹灰墙体

参照4.2.4.2 普通混凝土墙(柱)操作细则测量垂直度。 7.2.4.2 预留洞抹灰墙

参照4.2.4.3 预留洞混凝土墙操作细则测量垂直度。 7.3 阴阳角方正

7.3.1 测量对象:墙体阴阳角 7.3.2 合格标准:[0,3]mm 7.3.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7.3.4 测量方法:利用直角尺,检查抹灰阴阳角方正度,墙体转角处离地面300mm和1500mm 测量2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图27。

12

第二尺墙或柱1200第一尺300地面图27 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图

7.4 房间开间和进深偏差

7.4.1 测量对象: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7.4.2 合格标准:[0,10]mm

7.4.3 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5m卷尺)

7.4.4 测量方法:同一房间的开间/进深方向离墙边300mm各测1尺,中间居中1尺,如图28所示共测3尺,所测3尺数据与设计值进行检验,判定此开间/进深合格与否。

进深300第二尺第三尺开间开间第一尺第一尺开间进深第二尺300进深第三尺300300 图28 房间开间和进深测量示意图

7.5 地平表面平整度

7.5.1 测量对象:找平层地面 7.5.2 合格标准:[0,3]mm 7.5.3 测量工具:靠尺、塞尺

7.5.4 测量方法:任选同一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读出塞尺的数值,判断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如图29所示地平表面平整度测量点示意图。

13

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第四尺在次卧、书房等小房间第二、三尺可仅测一尺 图29 地平表面平整度测量点示意图

7.6 方正度

7.6.1 测量对象:抹灰完成的房间 7.6.2 合格标准:[0,6]mm

7.6.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m卷尺 7.6.4 测量方法

参照砌筑工程方正度5.4.4 测量方法操作细则测量方正度,如图30所示。

砌体墙开间方向激光垂直面与控制线重合激光扫平仪第二尺300第一尺进深方向300第三尺

图30 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7.7 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7.7.1 测量对象:门窗洞口 7.7.2 合格标准:[0,5]mm

7.7.3 测量工具:5m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7.7.4 测量方法:每个洞口选取离上下洞口300mm处各测1尺,中间居中测1尺,如图31所示共测3尺,所测3尺数据的极差即为所测洞口偏差,再通过合格标准检验,判定此开间/进深合格与否。

14

300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300 图31 门窗洞口尺寸偏差测量示意图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