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目前为止不管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还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但是,只要两者能够有效的合作,还是能摒弃一些不足,拥有好的教育效果的。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家长,一定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方法,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探索与思考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探索与思考 引言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大班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融合教育理念便属于比较科学的一种教学理念。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大班教学进行分析,以保证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更合理的开展,使教学要求及需求得到满足,为促使学生更好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内容
幼儿园的教育有三个特点及优势:首先,幼儿园是专门为幼儿设置的教育机构,所以拥有更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幼儿园当中的所有教材就是经过研究设计的,适合幼儿的成长发育,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次,幼儿园中教师都是经过了系统培训,层层筛选出来的专业教育人员,懂得如何正确的对待幼儿,还富有爱心以及耐心,能够温柔地对待幼儿,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最后,幼儿园都是获得一定的资质才能营业的,所以幼儿园得到了专业教育机构的认可,有官方教育机构的评价基础,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幼儿,都能进行正确的引导评价。
二、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一)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教师除了采取开放性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工作时,还应该采取较为灵活和多变的教学策略进行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需要体现出融合教育的人文性,把人文性作为教学任务的关键。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生活,结合特殊幼儿的生理因素和家庭因素制订新型融合教育的教育方法,使其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当特殊幼儿无法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只有教师灵活创新教学策略,采取多种办学方法来完善当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措施,才能够发挥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蕴含其中的人文性,真正地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完成特殊幼儿的教学工作。当教师发现特殊幼儿无法掌握教学内容时,除了调整教学策略之外,还需要教师发动周围人的理解,尤其是要发动普通幼儿对其进行鼓励。教师应该引导普通幼儿支持和鼓励特殊幼儿进行学习,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和行为化疏导,从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情景教学渗透融合教育理念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过程中,为使融合教育理念的渗透得到满意效果,教师可开展情景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实现融合教育理念的渗透。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并在教学情景中融合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融入情景中,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学生对情景中的各个方面知识点进行掌握。比如,在“好吃的水果”这一主题教学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认知各种水果,此时教师可设置让学生到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这一过程能够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符合融合教育理念的要求,也能使得融合教育理念的渗透取得满意效果。
(三)关爱幼儿
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幼儿,不歧视、不特殊化特殊幼儿,使特殊幼儿能够较为轻松地在幼儿园中学习和生活。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关爱和接纳每一名幼儿,营造和谐、充满包容感的班级氛围,并且引导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共同相处,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他人的长处。一些特殊幼儿具有性格不稳定的特点,在与人相处中会出现焦虑情绪和退缩行为,教师需要在教学生活中帮助特殊幼儿改善自身性格,一旦发现幼儿情绪化、攻击性强的问题,则要发挥教师的教育和监
管智能来教育幼儿,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实施全纳教育的前提是把握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
(四)幼儿教育的文化实践体现
构建文化视角下的幼儿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潮流。教育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往往也就体现在文化建设之中。有专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当前学前教育的国际视野里,推进学前教育公平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价值追求,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教育公平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比如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都认识到教育公平,不是简单地让幼儿有同样的受教育经历,而是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实现自身成长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动力。也就是说,当每一个幼儿的内在成长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这就是真正的公平。这种认识既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符合通用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存在。
(五)面向全体,有教无类
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观念,儒家在教育方面力求教学的一致性,即教育对象需同步发展,在孔子看来,教育对象没有类别之分,智、愚、富、贫皆可进行教育,“非善、非智”可通过教育手段产生“善、智”的转变,孔子“有教无类”教育观在封建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中也十分重要。在现代经济发展失衡的状况中,城乡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教学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并且存在优差分类教学的现象。幼儿时期是个体成长的空白期,先天性的个性决定了幼儿的独特性,所以在教育中,所有的幼儿并不会产生一致性的教育兴趣,农村许多幼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性格比较顽劣,在学校中表现不佳,甚至会厌学,这种情况之下幼儿教师需具备耐心,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进行教化,不能只关注从众突出的孩子,而放弃对个性孩子的教化。
(六)继承传统,德才兼备
同传统教育相比,现代幼儿教育的教化意义远远比不上传统启蒙教化,封建时代催生了学子精忠报国的个人理想,同时,因为政治阶级对文化与道德的高度
重视,文化成了整个教育的中心,并且,在知识与道德之间,道德具有第一重要性意义,传统教育在基本道德修养教育中,融入文化知识,重在培养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在时代发展具有快节奏的今天,幼儿教育呈现单一化,学校教育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偏向于知识与功利,而在个人道德修养教化方面明显缺失,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尽管农村幼儿教育具有落后性,教学质量没有明确的保障,但至少要怀揣“育人之心”,使得农村幼儿具备基本的道德观念。
结束语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正处于启蒙的关键时刻。而这时的现代教育技术正符合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的相互融合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在幼儿教学中,老师所发挥的作用对幼儿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老师理解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保障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严佳祺.关于幼儿园特殊幼儿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的思考[J].幸福家庭,2021(24):51-52.
[2]顾珺.“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育——以个案为例[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10):35-36.
[3]沈丽玉.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09):103.
[4]赵梅菊,彭钰尧.我国幼儿教师实施融合教育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21(10):10-17.
[5]盛文君.融合教育下培养幼儿教师教育关怀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36):6-7.